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1384章.催命金山

摄政大明 第1384章.催命金山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米粮?本阁没有!但你们有啊!”

闻言之后,几位兴州官绅忍不住皆是面色大变。

就连李和也不由是面现诧异,转头盯着赵俊臣仔细打量,想要探究赵俊臣的真实想法。

什么意思?难道……赵俊臣是想要强行征用缙绅们的囤粮?

这种手段确实是最为直接、最为有效。

但若是赵俊臣当真这样做了,那就绝对是被猪油蒙了心!

因为这种做法不仅是与天下缙绅为敌,也将会严重刺激到所有既得利益者的敏感神经!

到时候,不仅仅是缙绅阶层,就连商贾、官员、勋贵等等阶层也皆是会纷纷敌视、激烈反弹,可谓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很快就会引发众怒!

要知道,即便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也需要依仗既得利益者们的配合与支持,才可以稳固江山统治,所以就必须要让既得利益者们拥有安全感。

而这种安全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不能让更高层的朝廷官员随意侵犯他们的私有财产。

无论强征还是抄家,这类权力向来是只属于皇帝一人,赵俊臣虽然是当朝阁老,但若是没有被皇帝授予临机决断之权,最多也只能查封与扣押缙绅们的财产,却绝无权力强征与侵占缙绅们的财产,否则就是朝廷权力的滥用!

若是赵俊臣在今天强行征占了兴州缙绅的财产,明天会不会强行征用京城缙绅的财产?后天是不是就要轮到明朝各地的勋贵、商贾、以及中下层官员了?

若是赵俊臣今天仗着内阁辅臣的身份,随意的征占豪夺,那明天总督、巡抚这些封疆大吏也纷纷效彷又该怎么办?如果知府、知县这类中低层官员也有样学样呢?

这种苗头绝不能出现,否则就一定会引起全天下既得利益者的紧张惊恐,朝野局势也将会随之动荡,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赵俊臣推行农务改革新政,明面上还拥有缓解粮荒的正当理由,也只是损害了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一部分利益,就已经是引起了天下缙绅的敌视。

若是赵俊臣这般情况下又强行征占了兴州缙绅的囤粮,那就一定会引发更多众怒、也一定受到各方势力群起而攻之,到时候恐怕就连德庆皇帝也保不了他!

*

认真打量赵俊臣片刻之后,李和皱眉质问道:“赵阁臣,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想要强行征用缙绅们的囤粮不成?还望你慎重考虑一下,这种事情必然是要引发众怒的……就算你是当朝阁臣,也未必可以承担后果。”

李和已经与赵俊臣达成了秘密交易,承诺不再出手干涉兴州局势,但李和的此刻质问,却显然是有毁约之嫌,就像是想要出头为兴州缙绅撑腰壮胆一般。

但实际上,仅仅是考虑了一瞬间之后,李和就已经想明白了,认为赵俊臣绝对不会随意强征兴州缙绅们的囤粮。

李和并不是怀疑赵俊臣欠缺相关魄力,而是他更愿意相信赵俊臣的理智与算计。

仅仅是为了对付几个兴州官绅,就引发全天下既得利益者的敌视与反弹,堪称是杀敌八百、自损十万,以赵俊臣的心智绝对不会做出这种蠢事。

更何况,在蓟镇守军不会直接派兵下场、兴州官府也是处于敌对立场的情况下,赵俊臣也没有能力强行征用兴州缙绅们的囤粮。

所以,李和的这一番质问,看似是想为兴州缙绅撑腰壮胆,但实际上只是为了引出赵俊臣的后续计划,顺便是让兴州缙绅相信“周党”一直都没有抛弃他们罢了。

但兴州官绅们并不清楚李和的真实想法,他们听到赵俊臣的说法之后,原本还有些慌乱,但看到李和站出来为他们撑腰之后,却纷纷是迅速恢复了胆气。

吕文升刚刚投入“周党”不久,迫切想要在李和面前表现自己,所以就一扫此前怯懦,率先道:“赵阁臣,下官完全支持李阁老的说法!缙绅们乃是朝廷之根基,代表着民心之所向,您若是随意征用他们的囤粮,引发缙绅们的不满,那就是根基动摇、民心动荡……下官也知道您想要尽快稳定兴州局势,但这种做法只会是适得其反。”

李慈也是毫不退让,大声道:“赵阁臣明鉴,我们缙绅当然知道兴州百姓皆是急着想要购买低价粮食,我们也确实还有一点存粮,也愿意为朝廷分忧解难!但考虑到兴州境内的缺粮困境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这点存粮就绝对不能轻易使用,必须要有备无患,否则不仅是饮鸩止渴,也就彻底失了退路与余地,等到真正的危急关头,反而是无粮无银可用,必然是后果更为严重!”

刘家河则是示弱诉苦、绵里藏针,道:“对啊!我们缙绅之所以囤着粮食,不仅是为了维稳兴州之长远,也是为了匡助朝廷之大义!就以我刘家为例,这些年来一直都积极协助蓟镇筹备军需物资,兴州驻军的大半酒食就是由刘家提供,若是您强征了我刘家的囤粮,就一定会首先引发境内驻军的不满……”

宋嵩公稍稍犹豫一下,忍不住也说道:“赵阁臣,您三天之前曾是当众承诺过,您会独力解决钱粮筹集之事、也无需我等协助就可以满足百姓们的购米需求,所以兴州各界才会积极配合您的那份公告,也任由您全面接管了赈济与粮政之权,若是您事到临头之际不仅是无法落实承诺,反而是盯上了我们这些人的家产存粮,恐怕是有言而无信、反复无常之嫌,也着实是令人心寒不平!”

总而言之,兴州官绅就是不愿意提供粮食卖给百姓,还寻了各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

赵俊臣眼中闪过了一丝冷厉,但下一刻已是面现笑意,语气也稍稍温和,耐心解释道:“李阁老、吕知州、还有各位缙绅贤达,你们误会本阁的意思了!本阁并不是想要强征兴州缙绅们的存粮,而是想要借用!就像是本阁几天前向蓟镇借用军粮一般,待本阁返回朝廷中枢之后,就从国库各仓调集粮食还给众位缙绅,如何?”

说话之际,赵俊臣语气稍软。

听到赵俊臣的这般表态之后,几位兴州官绅皆是心中大喜。

在兴州官绅看来,赵俊臣绝对是没有后招了,眼看着就要信誉尽毁、引发又一场暴乱,所以才想到了向他们借粮这个办法!

但借粮之事也就意味着,赵俊臣需要求着他们。

既然是有求于人,那就意味低头让步!

想到这里,再加上他们还以为己方拥有李和的撑腰做主,一个个皆是愈发猖狂,不仅没有直接答应赵俊臣的合理要求,反而还蹬鼻子上脸,趁机提出了要求!

“赵阁臣,按理说您的这项提议也算合理,但我们还是担心朝廷中枢的变数太多、手续繁琐,说不定就会拖延时间,无法为兴州及时补上存粮,若是期间百姓们再闹起来,我们这些兴州官绅就要束手无策了!”

“如果赵阁臣想要借粮的话,也行!但请您尽快返回京城中枢,这样就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从国库调运米粮运往兴州,也就可以化解我们兴州各界的心中疑虑!”

“是啊,赵阁臣,只要您尽快返回京城中枢,别说是借粮给您了,兴州境内的米价也完全可以降低!”

总而言之,兴州官绅们依然是想要逼迫赵俊臣尽早返回京城,不要再找他们的麻烦。

赵俊臣皱眉迟疑道:“但本阁之所以是滞留于兴州境内,主要是为了调查清楚前段时间那场民乱的具体原因,若是现在就返回京城中枢,岂不是前功尽弃?”

随后,赵俊臣的语气愈发软弱,又问道:“这样吧,本阁向各位缙绅立下一张字据,保证自己可以按时还粮,如何?”

见赵俊臣还是不愿意离开兴州返回京城,兴州官绅们自然是不会同意赵俊臣的这项条件!

“不行啊!赵阁臣,我等并不是怀疑您的信誉,但这种事情关系重大,我们不敢承担任何一丝风险!”

“对啊,为了有备无患、以防万一,兴州境内的存粮数量必须要有保证……”

“小民等人的态度从来也没有变过,只要阁臣您愿意尽快返回朝廷筹集粮食支援兴州,无论是借粮之事、还是粮价降低之事,皆是可以商量!”

赵俊臣目光愈冷,但面容笑意不变,语气再次软了三分,继续道:“若是还不行,那本阁再给你们支付利息如何?嗯,你们每借给本阁一石粮食,当本阁按时还粮之际,就同时交给你们一钱银子的利息,若是延时还粮,则每延误十天时间就多交一钱银子的利息,如何?”

这般条件,可谓是极为丰厚,一时间几位兴州缙绅皆是忍不住动心了。

但最终,他们总算还记得轻重缓急,也知道把赵俊臣这个麻烦尽早送往京城才是正事,所以依然是纷纷拒绝了这项提议。

见到兴州官绅们再次拒绝了自己的提议,赵俊臣轻叹一声,道:“既然各位不愿意借粮,也不愿意降低粮价,那本阁现在就只剩下一个办法了!”

说完,赵俊臣一挥手,就见牛辅德指挥着上百名禁军将士,陆续把六七十个红漆木箱抬进了柳府正堂。

一时间,柳府正堂内堆满了红漆木箱。

因为数量太多,还有许多红漆木箱堆放于正堂外的前院之中。

这些红漆木箱不仅数量很多,容积也很大,箱内显然是堆满了重物,落地之后声音又沉又重。

随后,赵俊臣再次一挥手,就见禁军将士们同时掀开了所有的红漆木箱。

下一刻,耀眼金光洒满了整个柳府。

所有红漆木箱之内,皆是堆满了金锭与金砖!

这些金子,自然就是赵俊臣当初在锦州大营所吞下的那笔辽东镇存金了。

见到这般惊人数量的黄金之后,别说是兴州官绅了,即便是见多识广如李和一般,也不由是呼吸一滞、目眩神迷。

就在所有人皆是震惊失语之际,赵俊臣笑道:“而本阁的解决办法就是,用这笔金子向各位缙绅买粮!”

*

随着赵俊臣的话声落下,李和首先回过神来。

看了一眼自己面前的金山金海,又仔细思索了赵俊臣与兴州官绅们的交涉过程,李和当即是在心中暗暗叹息一声。

他很清楚,兴州官绅们很快就要大祸临头了。

赵俊臣刚才与缙绅们交涉之际,态度看似软弱,但实际上只是为了证明一件事情——对于兴州官绅,他赵俊臣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也就是说,他赵俊臣原本也不想与兴州官绅为敌!更不是想要与天下缙绅为敌!

再等到赵俊臣搬出了这座金山之后,整件事情的性质就更是彻底变了!

在此之前,赵俊臣与兴州官绅们的明争暗斗,表面矛盾在于兴州民乱的具体定性问题,实际矛盾则是农务改革新政的推广之事,而兴州官绅们为了这些事情与赵俊臣为敌,许多人还可以表示理解,尤其是明朝缙绅阶层,更是会积极支持。

但等到赵俊臣搬出这座金山,又表示自己想要以这座金山向兴州缙绅们购买天价粮食之后,就直接转移了整件事情的焦点与矛盾。

消息传扬出去之后,所有人只会关注一件事情,那就是——兴州缙绅逼着赵俊臣以一石米五两银子的天价向他们买粮!简直就是宰人!也绝对是欺人太甚!

而赵俊臣为了平息民怨、救助百姓,宁愿是以一石米五两银子的天价向兴州缙绅们购买米粮,也绝对是舍己为人、忍辱负重、爱民如子、救苦救难!再是如何赞誉也不为过!

这样一来,朝野各方或是关注于一石米五两银子的天价,或是关注于赵俊臣突然间搬出来的这座金山,或是称赞赵俊臣的豪气,或是抨击兴州缙绅的贪婪,也就不会再有人关注赵俊臣与兴州缙绅这场冲突的真正原因。

这般情况下,再等到赵俊臣出手整治兴州官绅之后,就算是赶尽杀绝、灭门绝户,也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引发天下缙绅的敌意!世人只会认为是兴州官绅欺人太甚,刻意刁难他赵俊臣,所以赵俊臣只是对等报复罢了!

兴州缙绅这般贪得无厌,被赵俊臣彻底整治也是天经地义!

就算是缙绅阶层之中有少数人眼光敏锐、发现了深层原因,也无法寻到理由公开诋毁赵俊臣。

这样一来,赵俊臣既是可以肆无忌惮的整治兴州缙绅、也避免了缙绅阶层的集体敌视,还可以趁机为自己进一步积攒民望、扭转风评,可谓是一举三得!

至于赵俊臣付出的代价……完全没有任何代价!

赵俊臣看似是向缙绅们支付一座金山,但等到赵俊臣出手整治了兴州官绅之后,这座金山很快就会返回到赵俊臣手里了!

……

第一更!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