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1401章.几处变数

摄政大明 第1401章.几处变数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妥协!退让!

当周尚景提及这两个词汇之后,宋承仁也是表情严肃、轻轻点头。

周尚景的表态有些含湖不清,但宋承仁则是完全理解他的深意。

所谓“妥协”、所谓“退让”,在不同人眼里,也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在宋承仁眼里,大明江山乃是由朝廷与缙绅共治,谁也不能压谁一头,所以有时候缙绅需要向朝廷退让,有时候朝廷需要向缙绅妥协。

在周尚景眼里,这大明江山则是由皇帝与文臣共治,谁也离不开谁,所以有时候皇权需要向臣权退让,有时候臣权需要向皇权妥协。

总而言之,就是任何一方势力都不能诛求无己、逼人太甚,否则就一定是天怒人怨、江山倾覆。

在周尚景与宋承仁眼里,这是平衡之道,也是长久之道,更还是颠扑不破的至高法则!

所以,一位合格的皇帝,就一定要深谙分寸、心怀敬畏。

譬如是德庆皇帝,就完全懂得这般道理,虽然总是会伺机扩张皇权,但也总是适可而止,从来都不会打破平衡。

若是德庆皇帝发现自己的扩张皇权计划有可能会打破平衡、引发严重后果,就一定会及时停手、迅速中止计划,然后就是设法与文臣、缙绅们修补裂痕、维稳局势。

就像是当年蓟镇总兵张肃派人暗杀周尚景,德庆皇帝哪怕是明知道周尚景身亡之后有利于自己扩张皇权,但依然是立刻出手阻止、保下了周尚景的性命。

德庆皇帝很乐意扳倒周尚景,也经常与周尚景斗智斗法、相互算计,但这种争斗一定要在既有规则之内进行,绝不能打破框架、突破底线!

所以,即便是德庆皇帝存在各种各样的缺点,即便是德庆皇帝经常尝试扳倒周尚景,但周尚景依然认为德庆皇帝是一位合格的皇帝,也依然愿意效忠于德庆皇帝,两人虽然总是相互算计,但更多时候则是联手维稳局势、默契十足。

而在七皇子朱和坚身上,周尚景却是完全看不到这些优点!

这就是周尚景排斥朱和坚的真正原因。

仔细观察朱和坚的上位过程与上位手段,就可以发现此人经常是藐视规则、突破底线,甚至是不计代价、不顾后果,总是使用默契框架之外的手段实现自身意图。

这样的人,可谓是毫无分寸、不知敬畏,上位之后当然是不会懂得妥协与退让的道理,一定会肆无忌惮的滥用皇权,最终就是文臣离心、缙绅造反!

周尚景可以容忍朱和坚凉薄无情,可以容忍朱和坚手段狠辣,甚至可以容忍朱和坚心性偏激,唯独无法容忍朱和坚不懂妥协与退让的道理!

与此同时,也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宋承仁才会积极出力协助周尚景。

否则,就算是至交好友,宋承仁绝不可能为了周尚景而让江南宋家得罪一位未来的储君太子、甚至是一位未来的皇帝!

*

表情严肃的轻轻点头之后,宋承仁感慨道:“对啊!一位储君、乃至于一位皇帝,一定要懂得退让与妥协,也一定要知晓分寸与敬畏……咱们从前虽然也不满意现今这位太子殿下,但这位太子殿下至少是听劝的,做事之际虽然也是不计代价,但他的‘不计代价’只是针对于自己,面对江山大局之际依然是小心翼翼、不敢逾越雷池!

实际上,咱们对这位太子殿下的不满,主要是因为他从前只懂得听从清流们的劝告,完全无视了咱们的意见,但也不算什么大事,只要咱们乐意,很快就可以摇身一变、披上一层清流的皮囊,绝对比清流还要清流!所以咱们从前也一直没有刻意刁难过这位太子殿下!”

说到这里,宋承仁表情愈发严肃,缓缓道:“但这位七皇子殿下……唉!似乎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可以不顾后果、不计代价!若是让这种人继承大统,就太可怕了!”

周尚景这个时候反而是表情从容,悠悠道:“所以,老夫才会刻意激化南直隶境内缙绅与皇庄太监的矛盾,引发皇权与绅权的冲突!让这位七皇子在自己的短期利益与大局的长久利益之间进行取舍!然后又通过王保仁传话,让他明白老夫已经开始怀疑他的秉性,还布置好了一处陷阱等他主动跳进去!

若是他稍稍懂得妥协与退让的道理,就一定会主动求见老夫,向老夫低头服软,祈求老夫的谅解,也恳请老夫化解局势、放他一马,这种做法虽然不利于他的自身威望,也很容易引起陛下的强烈不满,损害了他的短期利益,说不定还会让储君废立之事出现变数,却无疑是有益于朝野全局的长久利益……

到了那个时候,老夫也不介意改弦易辙,不仅不再敌视于他,甚至还会主动帮他挽回威望与圣卷!反之,若是他目光短浅、毫无耐心,只顾着自己的短期利益、只想着维持自己的威望与圣卷、只盼着尽快确定储君废立之事、只惦着消除老夫这个隐患,不惜是动摇江山大局之长远稳定,那就证明他已经无可救药了,自然是不能让他继承江山大统!”

宋承仁完全赞成周尚景的这般观点,也完全相信周尚景的智慧手腕。

然而,朱和坚毕竟不是寻常人等,乃是德庆皇帝所属意的储君候选,所以宋承仁稍稍犹豫一下之后,还是忍不住问道:“您的后续计划,可是万无一失?是否一定能让这位七皇子跌进坑里爬不出来?”

宋承仁询问之际,心中自然是期盼着周尚景可以给予自己一个肯定答复,让自己彻底安心。

然而,周尚景则是缓缓摇头,道:“若是没有更多变数,自然是可以万无一失!但……依然有两个变数存在!”

宋承仁心中一惊,连忙问道:“哦?是哪两个变数?”

在宋承仁的注视之下,周尚景则是不慌不忙的端起茶水轻饮一口,然后才缓缓答道:“江正!吕德!这两位才华横溢、立场暧昧的年轻人,就是老夫眼中的两处变数!嘿,还真是后生可畏!”

“江正?吕德?”宋承仁听到回答之后,反而是愈发疑惑了,再次问道:“我知道吕德,他是吕家的出息后生,可谓是前途远大,自从赵山才病亡之后,他就是公认的江南第一才子,而且相较于赵山才总是给人一种唯我独醒的疏离感,这个吕德却是很善于结交人心,在年轻士子之中拥有很大影响力,确实是不可小觑,但若说他是一个变数,足以是影响周首辅的后续计划,未免是高看他了吧?还有这个江正,又是什么来历?”

周尚景的一张老脸上满是感慨之意,缓缓道:“老夫这一辈子与政敌们争斗不休,也接触了无数的朝廷重臣,但真正让老夫发自内心感到钦佩的官场中人,就唯有三个半罢了!

许多人皆是把王保仁视为是老夫曾经的最强劲敌,但他只能算是半个,此人的心机手腕固然是不及老夫,但那种百折不挠、决不放弃的坚定与顽固,老夫自问是远远不及,老夫屡次让他山穷水尽,但他总是可以伺机东山再起,就像是黏上狗皮膏药一般麻烦;

而老夫真正钦佩的官场之人,其一是赵俊臣,他虽然根基尚浅、破绽很多,但他近年来所实现的那几项显赫功绩,老夫自问是绝对办不到的,所以就算他年纪轻轻,只能当老夫的孙辈,但老夫依然佩服他……唉,若是他野心稍小一些就好了;

其二是不久前已经复仕担任大理寺卿的大儒杨洵,此人的学问、心胸、与品性,皆是让老夫自惭形愧,尤其是他近年来所阐述的那些律学与法家理念,相当于是开创了一门全新流派,甚至有机会代替儒家主流,成为朝廷未来治理江山之纲领,可谓是一代宗师,注定要青史留名……虽然这位杨大儒一直看不上老夫,但老夫还是对他饱含敬意;

其三则是前任太子太师何明,此人深谙帝王心术,无论学识、谋略、还是手腕,皆是丝毫不弱于老夫,老夫当年与他几次交手,一直没有占据上风,他最终退出官场也只是因为厌倦了庙堂之事,而不是败给了老夫……

只可惜,何明再次出山担任太子太师之际,竟是被所谓‘山贼’灭了满门,他的学生赵山才也很快就死于所谓‘胃疾’,这两件事情十有**是与七皇子脱不开关系!尤其是赵山才的‘胃疾’,与老夫的现状极为相似,思及他病死之际的惨状,老夫也是心惊胆寒啊!”

听到周尚景的这般感慨,宋承仁点头认同之余,表情则是愈发疑惑,不明白周尚景为何要讲诉这些事情。

周尚景再次轻饮一口茶水之后,终于解答了宋承仁的疑问,道:“而这个江正,就是杨洵杨大儒的亲传弟子,继承了杨大儒的学问与观念,对于朝廷律法的理解极深,但杨洵复仕之后,他不知为何离开了杨洵身边,反而是投入了赵俊臣的门下、成为了赵俊臣的幕僚,而赵俊臣把他收入门下之后,很快就把他派来了南京,让他协助霍正源代表‘赵党’操纵南京局势……

霍正源倒是一个聪明人,但性子有些软弱,总是瞻前顾后,而江正曾经追随杨洵学习之际,据说是经常与杨洵当面争辩,显然是一个立场坚定、很有主意的人,所以他前来南京之后,虽说名义上是协助霍正源,但由于这两人的性格不同,真正遇到事情之后,说不定反而是由江正来定主意!

这样一来,江正就有机会代表赵俊臣,发挥‘联合船行’这个庞然大物的影响力……再加上他深谙朝廷律法,采取行动之际必然是名正言顺、师出有名,自然就可以影响局势走向了!”

周尚景对江正的评价很高,但终究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罢了,所以宋承仁刚开始不免是心中有些不以为然。

然而,当周尚景提到“联合船行”的存在之后,宋承仁就不由是表情一凝。

这个由赵俊臣亲手创立的庞然大物,在短短两年时间之内就已经在江南境内拥有了极大影响力,逐渐联合了江南境内的各方势力,就连宋家也是‘联合船行’的加盟成员之一,无论任何人拥有这个庞然大物的支持,都无疑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变数。

周尚景轻轻摇头之后,又说道:“按理说,老夫与赵俊臣在南直隶境内是存在默契的,尤其是针对七皇子的事情上,双方理应是相互配合,但江正……似乎是另有想法,老夫几次派人与霍正源秘密接触,想要争取‘联合船行’的全力配合,霍正源原本也不会拒绝老夫的提议,但这个江正则是屡次提出异议,让霍正源也跟着犹豫了起来,所以这个变数不可不防!”

宋承仁轻轻点头之后,又追问道:“若是这个江正有可能接替霍正源代表赵俊臣操纵‘联合船行’的行动,确实是不可不防,但……首辅大人您为何还把吕德也视为一个变数?我经常与这个年轻人相见,虽然很欣赏他,却也不觉得他有资格成为一个变数啊!”

周尚景的笑容意味深长,悠悠道:“刚才说过了,老夫所钦佩的三个半官场中人,除了杨洵与赵俊臣之外,还有一人是深谙帝王心术的何明!何明当年离开庙堂之后,就去了应天书院教书传道,也就是在那段时间,他把赵山才收为了亲传弟子……但他的亲传弟子,就当真只有一个赵山才吗?”

……

PS:再说两件大家偶尔会追问的事情,一是Q群,本书没有Q群,前几个Q群全部被封了,因为大家都喜欢在群里讨论一些敏感问题,连带虫子的QQ号也被封了,所以虫子会等到完本之后再建书友群;二是章评,虫子从来没有删除过任何章评,但有时候修改章节内容之后,系统会吞掉评论。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