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1433章.皆为正义(二)

摄政大明 第1433章.皆为正义(二)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13 23:21: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政客与政治家的区别,就在于政客总是更为「聪明」,深谙「趋利避害」的道理,而政治家则是更「驽钝」,总是会做一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蠢事。

而王保仁,毫无疑问就是一位政客。

所以,听懂了朱和坚的暗示之后,王保仁几乎是毫无犹豫,很快就不再纠缠追问,迅速起身告辞了。

只不过,在朱和坚的恭送之下,当王保仁即将要走出瞻园之际,他又突然停下了脚步,转头问道:「刚才,殿下向老夫询问了对于「不折手段」四字的看法,而老夫现在也有一个问题想要询问殿下,你对于「代天子牧民」这句话……又是如何看待?」

朱和坚毫无犹豫,摇头道:「对于这句话,学生完全没有任何看法,就与腹饥需要进食、乏困需要入眠一般,乃是天下间最基本的道理,根本不必有任何看法,只需遵循就是!

天子虽是天下至尊,但精力也如凡人一般有限,仅凭一己之力根本不可能治理天下,必然是需要倚重百官处理政务的……尤其是像老师您这般的忠正孤臣!」

闻言之后,王保仁满意点头,向朱和坚稍稍拱手示意之后,就快步走向了自己在瞻园外的坐轿位置,迅速乘轿离开了。

就这样,朱和坚总算是应付走了王保仁,也暂时化解了王保仁的不满与疑虑,还让王保仁甘愿在不知内情的情况下继续支持自己。

站在瞻园门外,目视着王保仁的坐轿逐渐远去,朱和坚突然冷哼一声,只觉得自己在王保仁身上浪费了太多时间,也浪费口舌说了太多不尽不实的话。

随后,朱和坚就转身迅速返回了瞻园之内,一边走一边向身边亲信吩咐道:「唤贾伦尽快来赶来见我……向南京镇守席太监传信,让他立刻派出手下全体厂卫,紧紧盯着南京境内的所有风吹草动,一旦局势发生变化,无论事情是大是小皆要立刻禀报!若是周、赵二党之人有异动,就让他寻理由阻拦拖延……」

对于朱和坚而言,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平息「嘲风」死士暴露形迹、正受到南京官府追捕的事情。

一旦是「嘲风」死士被各方势力抓到现行,对于朱和坚而言不啻于一场灭顶之灾。

所以,今天晚上,朱和坚注定会忙个不停、无法休息。

*

与此同时,王保仁已经乘轿远离了朱和坚所居住的瞻园附近。

王保仁坐进轿中之后,就一直闭目沉思,仔细回想着今晚自己与朱和坚的交流经过。

对于朱和坚那一番大义凌然、宏图大志的表态,王保仁并不是完全相信,但他也看出来了,朱和坚的权力**甚至还要远大于德庆皇帝。

所以,王保仁才会突然提及「代天子驭民」这句话。

他就是想要知道,朱和坚在意图出手打压藩王、缙绅、以及军镇势力之余,是否还妄想着同时掏空臣权,让百官彻底成为皇帝的附庸。

王保仁的志向是位极人臣、执宰天下,成为一个实权首辅,而不只是成为皇帝脚下的一只应声虫,若是朱和坚将来还想要同时掏空臣权的话,那他对于王保仁而言就不能算是一位良主。

听到朱和坚的最终答复之后,王保仁还算是心中满意。

姑且不论这一番回答是否出自真心,但至少朱和坚是深切明白臣权存在之必要性的。

实际上,朱和坚的种种表态,尤其是那一番康慨激昂的志向表诉,内中隐含着多层含义,不仅是为了给他近段时间以来不折手段的行事作派寻找一个冠冕堂皇的依据,同时也是向王保仁隐晦承诺了未来位置。

按照朱和坚的说法,他将来想要进一步增强皇帝集权,同时打

压藩王、缙绅、以及军镇势力,但这种事情的难度太大了,仅凭皇帝的一己之力,以及依附于皇帝的内廷势力,根本不可能实现,必须要同时拥有一部分文官支持。

而王保仁,显然就是最佳人选。

不仅是因为王保仁乃是朱和坚的政治盟友与老师,更是因为王保仁在周尚景的常年打压之下,迟迟无法获得官缙集团的支持,也不像赵俊臣一般有各种奇思妙想的改革,逐渐成为了豪商巨贾的代言人。

总而言之,王保仁的权势根基不稳,与缙绅阶层的联系并不是特别紧密。

所以,朱和坚才会说王保仁是一位「忠正孤臣」。

若是朱和坚将来对缙绅阶层出手,王保仁的根基不稳、与缙绅阶层关系不深的弱点,反而会变成他的优势,让朱和坚可以放心重用,而王保仁也很容易在朱和坚的鼎力支持下,实现自己位极人臣的志向。

不过,就像是朱和坚不会完全信任王保仁一样,王保仁当然也不会轻易信任朱和坚,更不会这般轻易就被朱和坚湖弄过去。

闭目沉思良久之后,王保仁终于是睁开了双眼,又抬手掀开了轿子左侧的窗帘,呼唤道:「致鸣何在?」

随着王保仁的轻声呼唤,一名儒生装扮的中年幕僚快步走到王保仁的轿旁,点头道:「请太师吩咐。」

此人名叫秦致鸣,乃是王保仁的心腹幕僚之一。

王保仁缓缓道:「老夫记得,咱们在瞻园内部安插了几个眼线?他们现在还没有暴露吧?」

秦致鸣摇头道:「回禀太师,七皇子殿下抵达南京之后入住瞻园,全是出于咱们的暗中安排,所以就趁机在瞻园仆从之中安插了眼线……而且根据太师您的吩咐,这些眼线一直是安守本分,并没有刻意收集情报,一切以保密身份为先,自然是没有引来猜疑……不过,七皇子身边戒备森严,平日里的服侍之事也一向不会使用瞻园内的原有仆从,所以他们也没机会暴露。」

王保仁轻轻点头,道:「让那些眼线稍稍行动起来,尽量收集情报……也不必刻意打探那些机密消息,只需是让老夫知晓一些瞻园内部的大体动向就好,譬如是七皇子后续几天的作息规律、瞻园有哪些人进出、七皇子身边之人是否忙碌……这些消息虽然不算紧要,但也足以让老夫推断出许多事情了。」

待秦致鸣点头答应之后,王保仁又交代道:「还有,吕德那后生在担任老夫的府中幕僚之时,就一直与你关系不错,你明天寻时间找他谈话,向他晓之旧情、再许诺一些好处,尽量从他身上换取一些情报……老夫隐隐觉得,七皇子若是有秘密计划瞒着老夫,那些秘密计划就极有可能会与吕德有关系!老夫需要尽快摸清七皇子的真实计划!」

经过朱和坚的暗示之后,王保仁表面上是熄灭了追根问底、探究真相的心思,似乎是不愿意再与朱和坚的真正计划扯上关系,以防是那些不能见光的手段曝光之后牵连自己。

但实际上,王保仁私下里依然会想办法探究朱和坚的所有机密。

只要知晓了朱和坚的机密,王保仁就拥有了更多底牌、也就拥有了更多手段可以钳制朱和坚,他自然不会放弃。

在官场之中,明面上知晓真相是一回事,私底下知晓真相则是另一回事。

某些事情固然是需要「难得湖涂」,某些情况下也是知晓内情越少越好,最好是一问三不知。

但这种「懵懂无知」的前提,是要「揣着明白装湖涂」,而不是真无知、真湖涂。

明面上可以完全不知内情,但私底下却要洞悉全貌。

作为一名政客,明面上的消息来源总是越少越好,但私下里的情报收集则是越全越好,可谓是鸭子划水、暗中使劲。

明面上完全不知内情是为了出事之后彻底撇清自身干系,私底下洞悉全貌则是为了争取最大利益、伺机出手摘桃子。

王保仁同样是深谙此道。

*

却说,就在周尚景、宋承仁、霍正源、朱和坚、王保仁这些大人物各有算计、动作频频之际,一些身在局中的小人物也没有闲着。

作为七皇子的心腹近卫、「嘲风」组织的主持者,郭守忠这个时候已经在朱和坚的命令之下,连夜离开了南京城,想要尽快联系南京城外的「嘲风」死士,以及「嘲风」组织的实际领导者蒋枭。

南京城内刚刚才发生了一场大桉,宋家仆从在两伙神秘人马的相互厮杀之际死伤惨重,而郭守忠在这般情况下连夜出城,自然是会引发各方猜忌。

但郭守忠为了尽快联系城外的蒋枭,这个时候也顾不上这一点私下猜忌了,只要明面上无法寻到确凿证据,区区一点私下猜忌根本无法影响大局。

更何况,连夜出城还有一处好处,那就是可以确保没有任何人可以追踪自己。

入夜之际,南京城已是城门紧闭,郭守忠因为持有南京镇守太监席成的手令,所以才可以强令守军临时开启城门。

待郭守忠出城之后,城门立刻就会再次闭合,所以若是有人想要暗中追踪郭守忠,就需要首先寻到一位与南京镇守太监席成同等份量的大人物,向这位大人物讨取手令,然后才可以再次开启城门,即便是追踪之人事先就拥有手令可以开启城门,但南京城门极为厚重,每次开启与闭合皆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而有了这般长的时间拖延,郭守忠早就失去踪迹了。

所以,郭守忠出城之后,仅是保持了短时间的警惕,很容易就确认了无人追踪自己的情况,然后就放心大胆的趁夜奔向了南京城以东。

在那里,有吕家的一处别院庄园。

根据朱和坚的原定计划,吕德率领「嘲风」死士掘毁了堤坝、引洪水淹没皇庄之后,全体「嘲风」死士就会藏身于吕家别院暂时躲避风头,待风波稍稍平息之后再让他们返回南京城内,等待朱和坚的下一步吩咐。

但很显然,蒋枭作为「嘲风」死士的实际领导者,他并没有遵循朱和坚的命令,竟是让少部分「嘲风」死士提前返回了南京城,更还在闹市之中与人厮杀、让宋家仆从死伤惨重,不仅是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更还让「嘲风」组织面临着形迹泄露之危机,直接威胁了朱和坚接任储位的大计。

这般危机之下,郭守忠自然是心情急切,出城之后也不顾夜间赶路的危险,快马加鞭的向着吕家别院的位置赶去。

但与此同时,郭守忠的心底深处,则是暗藏着一丝兴奋!

不是担忧,不是焦急、不是惊慌,而是兴奋!

对于蒋枭,郭守忠一直是心存妒忌。

一直以来,朱和坚总是对蒋枭重用不断,甚至可以说是颇为信任,这种重用与信任让郭守忠心中极不舒服。

在「嘲风」组织初建之际,郭守忠才是这个死士组织的负责人,但不知不觉之间,郭守忠就被蒋枭抢走了所有风头。

无论是那些「嘲风」死士,还是七皇子朱和坚,皆是更为信任蒋枭,而郭守忠则是很快就沦为了朱和坚与「嘲风」组织之间的传信人。

在郭守忠看来,像是蒋枭这种危险的亡命徒,就像是一张厕纸,用完之后就应该彻底丢弃,根本不值得重用与信任,更不应该影响自己在七皇子朱和坚心目中的地位。

而如今,蒋枭竟然违背了七皇子朱和坚的明确命令,更还引发了一场危机,郭守忠自然是不受控制的心中兴奋,认为自己终于寻到了机会,可以彻底扳倒蒋枭了!

「蒋枭竟然敢违背七

皇子殿下的命令,还闹出了这般大的动静,整个「嘲风」组织皆是面临着暴露之忧,待我见到蒋枭之后,就一定要让他给出一个交代!若是这个交代不能令我满意,那他就别怪我卸磨杀驴了!」

「也许,我还可以趁机出手铲除蒋枭,重新掌控「嘲风」……不,不对,我并无必要再次掌控「嘲风」!那些「嘲风」死士,绝大多数皆是由蒋枭亲自考核招收,又长期接受蒋枭的训练与指挥,终究是更多忠心于蒋枭,我在驾驭之际也无法得心应手……「

「更何况,眼看着七皇子殿下即将成为储君太子,「嘲风」组织的存在也已经变成了七皇子殿下的一个隐患、一个破绽,最好也是伺机彻底抛弃!我若是一直为七皇子殿下执掌死士组织,虽然可以成为心腹,但终究是见不得光、前途也会受限!」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寻机会覆灭整个「嘲风」组织,把那些死士皆是灭口毁证,让七皇子殿下再也不必担心这个隐患与破绽……七皇子殿下成为太子储君之后,做事之际自然是有我们这些锦衣卫出身的近卫代劳……嗯,待南京之事告一段落之后,我就向七皇子殿下提出这般建议……」

想到这里,郭守忠感动于自己的忠心耿耿之余,内心深处也是越发兴奋。

心有所思之际,自然是时间流逝飞快,赶路也不再枯燥,待郭守忠心中定计之后,他发现自己已经赶到了吕家别院附近。

在蒋枭的操练之下,「嘲风」死士们确实是训练有素,很快就发现了郭守忠的出现与身份,也迅速就把蒋枭引进了吕家别院的一间密室之内。

进入密室之内,郭守忠抬眼就见到了蒋枭与吕德二人。

郭守忠也是一个有城府的人,他心中虽然存着卸磨杀驴的想法,但他见到蒋枭、吕德二人之后,表面上依然是不动神色,一如既往的表情严肃、神色森沉,好似公事公办一般,只是开门见山的质问道:「蒋枭,我需要你给我一个解释!」

听到郭守忠的质问,蒋枭不由是眉头一皱。

因为南京城封锁了城门、防止洪水过后难民涌入的缘故,蒋枭这个时候还没有收到消息,并不知道「嘲风」死士在南京城内与南洋海盗当众厮杀的事情。

所以,蒋枭立刻反问道:「发生了何事?郭爷又想要什么解释?」

郭守忠轻哼一声,当即就把「嘲风」死士在南京城内暴露形迹的事情告诉了蒋枭,然后就厉声再次质问道:「蒋枭,我需要你给我一个解释!给七皇子殿下一个解释!你为何要违背七皇子殿下的命令,让「嘲风」死士提前返回南京城?他们返回南京城后,又是与何方势力厮杀?」

在郭守忠的再次质问之下,蒋枭认真打量了郭守忠一眼,眉头愈发紧蹙,面色也愈发阴鸷,但并没有立刻回答郭守忠的质问。

见蒋枭沉默无言,郭守忠迈步向前,拉近了自己与蒋枭的距离,双目紧紧逼视着蒋枭,声音愈发冷厉:「蒋枭,立刻回答我的问题!别逼我使用非常手段……若是你有一个合理解释,我还可以在殿下面前为你说情几句,否则……」

然而,不待郭守忠说完,一柄短刀已是毫无预兆的捅进了郭守忠的胸膛。

「嗬嗬……」

郭守忠先是不可置信的低头看了一眼没入自己胸口的短刃,又抬头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蒋枭,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鲜血不断涌进喉咙,完全说不出来,很快就瘫倒在地。

而蒋枭则是冷冷看着脚下即将死去的郭守忠,终于是回答了郭守忠的问题。

「解释?我当然有一个合理解释!那就是,即便是像我这样无恶不作之辈,活在这个世上……也有几项正理需要坚守……」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