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1477章.黄雀在后

摄政大明 第1477章.黄雀在后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1-25 00:57:08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闻言之后,霍正源顿时是心生警惕。

别看双方现在有着共同目标与共同敌人,合谋做事之际也是一副勠力同心、推心置腹的模样,但实际上“赵党”与“周党”从来都不是盟友,相互间一直都在明争暗斗,而且随着赵俊臣的各项改革逐步深入,双方利益冲突也是愈发激烈。

所以,霍正源至始至终都在暗提防着周尚景,就是担心周尚景在给朱和坚挖坑之余,顺手也把自己与“赵党”也推进坑里。

周尚景绝对拥有这般手段,也绝对拥有这种想法。

此时,周尚景想要通过霍正源驱使贱籍们埋伏朱和坚的死士组织,就让霍正源产生了一种自己正在被他算计的感觉。

既然周尚景已经察觉到了霍正源最近正在暗中串联各类贱籍的事情,就意味着周尚景已经掌握了确凿证据,可以向朝廷证明霍正源与贱籍之间存在联系。

这般情况下,一旦是霍正源按照周尚景的提议,驱使贱籍们伏击围攻朱和坚的死士组织,而朱和坚则是运气不佳、在双方混战期间受到误伤、甚至是死于非命,那周尚景就极可能立刻背刺霍正源,向朝廷举报霍正源与南京贱籍的关系,把朱和坚的死伤责任尽数推到霍正源头上。

要知道,即便是寻到了朱和坚暗中豢养死士的确凿证据,但在德庆皇帝亲自圣裁之前,朱和坚也终究是一位皇子,绝不是霍正源有资格擅自伤害的,而且还是以煽动贱籍暴动的方式进行伤害,这种事情绝对是犯了德庆皇帝的大忌,也一定会受到德庆皇帝的严惩。

最终,周尚景一边是利用霍正源扳倒了朱和坚,一边是利用朱和坚扳倒了霍正源、进而是重创了“赵党”,简直是两全其美、一石二鸟。

但表面上,霍正源则是深为认可、缓缓点头,道:“原来如此!周首辅此计大妙!若是七皇子自愿交换成为人质,这件事情最开始一定是严格保密,只会有少数高层知晓内情,而南京城内的那些贱籍皆是身份低贱,根本不可能知晓此事!

所以,只要咱们向贱籍们隐瞒了七皇子沦为人质的事情,让他们误以为这场埋伏就是协助朝廷剿匪罢了,他们自然是毫无后顾之忧的冲锋陷阵……又因为他们根本就无关紧要,所以即便是发生了意外,咱们也可以轻易把全部责任皆是推到这些贱籍头上,他们完全没有争辩机会,只能任由咱们拿捏、认命接受朝廷严惩……”

说到这里,霍正源突然间话锋一转,又说道:“不过,为了以防万一,下官还是希望首辅大人亲笔写下一封手令,内容是允许下官在剿灭匪患、营救七皇子期间可以临机决断、便宜行事!

与此同时,下官的经营时间尚短,无法驱使太多贱籍卖命,所以接下来就只能负责西城门附近的埋伏,至于另外三处城门,则是全部交由周首辅负责,以周首辅的算无遗策、神通广大,一定还可以寻到另外三枚堪用棋子,如何?”

周尚景深深看了霍正源一眼,目光之中满是惋惜。

*

其实,当年霍正源尚未升任大学士之际,周尚景就极为看好霍正源的聪明才智,也有机会把霍正源收入门下、让霍正源成为“周党”的一员干将。

但最终,考虑到各种利益关系,再加上周尚景认为霍正源的根性过于怯弱、不足以独当一面,所以还是放弃了霍正源,反而是利用各种手段让霍正源投于黄有容门下,成为了黄有容的心腹干将。

那时候,黄有容在庙堂之中的生态位与现在的赵俊臣相似,同样是不折手段的四处敛财,同样是掌握着大量油水十足的衙门,也同样是吸引了大量贪官投靠,扩张势头极为迅猛,一度对“周党”地位产生了威胁。

而霍正源投入黄有容门下之后,他的聪慧才智很快就受到了黄有容的重用,但他过于怯弱谨慎的行事作风也逐渐影响了黄有容,他总是可以敏锐发现各种隐患,也总是强调着各种隐患的可怕后果,让黄有容也变得优柔寡断了起来,进而是让整个“黄党”逐渐丧失了锐气与扩张势头,只是醉心自满于贪赃敛财之事。

就这样,“黄党”变成了一个贪得无厌、却又毫无锐气的利益集团,注定是不堪一击的。

于是,当赵俊臣开始崛起之后,就借助自身更为雄厚的财力以及更加高效的利益攫取方式,几乎是轻而易举的击溃了黄有容与“黄党”,不仅是抢占了黄有容的庙堂生态位,更还迅速吞并了绝大部分“黄党”势力。

在此期间,霍正源也理所当然的改换门庭,毫无抵抗的转投于赵俊臣门下,成为了赵俊臣的得力干将。

周尚景刚开始还以为,待霍正源投靠赵俊臣之后,“黄党”的曾经变化很快就会重演,赵俊臣一定会看重霍正源的聪明才智,也一定会逐渐受到霍正源的影响,“赵党”也将似“黄党”一般愈发瞻前顾后、愈发小心翼翼,逐渐丧失扩张进取之心,再也无法对“周党”造成威胁。

谁曾想,赵俊臣固然是重用了霍正源,但最终结果却不是霍正源影响了赵俊臣,而是赵俊臣改变了霍正源,一向是怯弱谨慎的霍正源竟然逐渐拥有了魄力与决断,足以是独当一面了。

事实上,不仅仅是霍正源受到了赵俊臣的影响,“赵党”集团的那些贪官污吏们,现在皆是或多或少的受到了赵俊臣的影响,因为赵俊臣的各项改革而不断尝到甜头之后,他们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贪官利益共同体,还变成了庙堂之中的激进改革派,所有人皆是听到“革新”二字就会两眼冒光。

而霍正源与“赵党”官员的这般变化,正是周尚景最为警惕的事情。

周尚景的睿智与眼界,完全可以看出明朝目前存在的各种隐患,但他并不愿意改变现状,也无力改变现状,因为周尚景本人就是旧有利益体系的最大受益人之一。

此时此刻,看到霍正源敢于主动向自己提条件、与自己争锋相对,完全不似从前一般敬畏自己、任由自己随意拿捏,周尚景心中愈发警惕于赵俊臣这个变数之余,也不由是遗憾于自己错失了霍正源这样一位人才。

若是提前知道霍正源的软弱根性可以轻易改变,周尚景早就把霍正源收入门下了。

虽然周尚景也很清楚,霍正源投入自己门下之后,自己未必就可以像是赵俊臣一般轻易改变霍正源。

而霍正源此时所提出的两项要求,对于周尚景而言也是极为苛刻。

向周尚景索要临机决断的手令,就相当于霍正源的后续行动获得了周尚景的背书,一旦是朱和坚在混战期间受到误伤,周尚景就要全力协助霍正源掩盖真相,不能让任何人发现贱籍们的擅自行动乃是出于霍正源的蛊惑,否则周尚景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至于霍正源想要安排贱籍们埋伏于西城门附近的条件,也显然是想在局势尘埃落定之后抢占最多好处。

以周尚景的眼光与睿智,当然也已经提前推测到——朱和坚的死士组织在逃离南京城之际,大概率是要通过南京西城门。

而霍正源控制着贱籍们埋伏于西城门附近之后,就大概率可以抢先一步掌握朱和坚私下里豢养死士的罪证,而霍正源掌握了相关罪证之后,就相当于是控制了储君更替的关键,自然是好处无数。

若是寻常时候,周尚景当然不会同意霍正源的这般苛刻条件。

但现在,周尚景也有些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周党”在南京城内的势力根基就是以宋家为代表的缙绅势力、以及依附于“周党”生存的粮帮势力,但缙绅势力与粮帮势力目前正在与锦衣卫们紧张对峙,虽然周尚景还有一部分力量可以调用,但这些力量皆是被朱和坚的支持者们密切监视着,行动之际根本无法保密。

数来数去,就唯有霍正源所控制的贱籍势力最为好用,不仅是数量众多、敢于拼命,发生意外之后也很容易就可以撇清关系、让他们沦为弃子,完全不必担心反弹,而且没有任何人重视这些贱籍、关注这些贱籍,也就不会有人刻意监视这些贱籍,所以这些贱籍完全可以化为一支奇兵、发挥奇效。

于是,周尚景沉思片刻后,就直接同意了霍正源的条件,从手边桌案上抽出了一张手令递给了霍正源,笑吟吟道:“可以!这份手令,老夫早就准备好了。”

*

时间返回现在。

回忆着自己与周尚景的交涉过程,霍正源自然是毫无洋洋自得之意,反而是有些心情沉重。

他与周尚景进行交涉之际,周尚景至始至终掌握着节奏与走向,而且两人所展现的眼界与手段,也是差距极大。

虽然霍正源最终利用周尚景手中力量捉襟见肘的机会,逼着周尚景做出了妥协,但霍正源并不认为周尚景就甘愿把控制储君更替的惊人利益拱手相让。

事实上,霍正源心中清楚,自己就算是利用贱籍们的这场埋伏、抢先一步掌握了朱和坚豢养死士的关键证据,也无法凭借一己之力保住这些证据,接下来还是需要与周尚景相互合作才可以保住证据、发挥作用。

而目前局势,看似是霍正源正在驱使着贱籍们埋伏朱和坚的死士组织,但也只是螳螂捕蝉罢了,周尚景则是最后动手的那只黄雀,正在随时准备着下场强夺胜利果实。

思及此处,霍正源就再无心情调教唐晟这個性情薄凉的人才了。

若是朱和坚在这场混战之中受到误伤,唐晟就一定会沦为替罪羊,必将是死于非命——即便是朝廷事后认为贱籍们救驾有功、赦免了贱籍们误伤皇子的罪行,霍正源与周尚景为了杜绝后患也一定会杀人灭口。

至于唐晟,他若是想要顺利榜上霍正源的大腿,而不是被霍正源无情抛弃、杀人灭口,现在就应该虔诚祈祷、乞求上苍庇佑朱和坚在乱战之中安然无恙才行!

但唐晟并不知道自己的真实处境,这个时候还在拼命拍着霍正源的马屁,心中也在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办事得力、奉承有方,接下来一定会受到霍正源的重用,然后就是脱离贱籍、飞黄腾达……

霍正源依然没有理会唐晟的阿谀奉承,只是认真观察着乱战局势。

突然间,霍正源抬手命令道:“传令那些九姓渔户,他们可以行动了!”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