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摄政大明 > 第1481章.宋家大劫

摄政大明 第1481章.宋家大劫

簡繁轉換
作者:虫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1-29 02:02:02 来源:源1

最快更新摄政大明 !

……

……

在听到禀报之前,朱和坚与霍正源二人就已经听到了大量动静。

转头一看,锦衣卫、南京守军、官府衙役……在街道尽头方向,密密麻麻冲过来了一大批人。

很显然,南京城内各方势力终于收到了“嘲风”死士在出城之前受到贱籍伏击的消息,于是就急匆匆赶了过来。

也不能怪官府势力反应慢,主要是蒋枭此前特意要求南京官府清空了南京善堂通往各处城门主道路附近的全部官方力量,所以官府势力的反应自然就要慢了一拍。

事实上,官府势力赶来这里的时间,已经比霍正源预计之中快了许多。

要知道,从贱籍们开始伏击“嘲风”死士,再到蒋枭与极少数“嘲风”死士侥幸突围而逃,虽然期间发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变数与转折,但实际上从开始到结束也就是不足一刻钟时间。

事情刚刚告一段落,各方官府势力就可以匆匆赶至,就已经算是反应神速了。

看到各方官府势力纷纷出现之后,霍正源顿时是表情严肃,一时间也顾不上再与朱和坚交涉,而是立刻转身向郭敏、唐晟、钱伯道等人命令道:“那些被咱们活捉的匪徒,由你们几人亲自接手看管!除非是有我点头,否则别管是锦衣卫还是南京守军,又或者是南京官府向你们要人,你们皆是要坚决拒绝!若是他们坚持要人,就让他们亲自与我来谈!……顺便,趁着各方官府势力还没有抢人,你们抓紧时间审问一下那些匪徒,尽量收集一下情报!”

霍正源很清楚,各方官府势力出于各种想法,接下来一定会抢夺这些被己方活捉的死士。

霍正源本人并没有实际控制任何一处南京衙门,也没有审问之权,自然是难以留下这些关键人证,但最终究竟要把他们交给哪个衙门,又可以趁机换取怎样的好处与机会,就大有讲究了。

所以,霍正源绝对不会轻易放人。

另一边,郭敏、唐晟、钱伯道等人看到霍正源如此郑重,自然是不敢怠慢,纷纷点头领命之后就转身离开了。

再然后,霍正源依然是雷厉风行,想要再次派人把昏死的胡枭抬走。

霍正源并不清楚胡枭为何与朱和坚在一起,但他却非常清楚——绝不能任由朱和坚与胡枭这两个危险人物一直接触下去。

尤其是胡枭还掌握着赵俊臣暗中勾结海外势力的情报。

但这一次,霍正源的行动受到了朱和坚的阻挠。

“这位义士不仅是霍大学士的近身护卫,也是我的救命恩人!刚才若是没有他的舍身相救,我恐怕就要被那个悍匪头目一刀劈死了!所以,这位义士应该由我亲自寻医来治!待他在我这里养好了身体、我也报答了他的恩情之后,再把他送还于霍大学士,如何?”

听到朱和坚的阻止之后,霍正源双眼一眯,越发认为朱和坚与胡枭二人之间必有秘密。

于是,霍正源态度毫不退让,暗暗威胁道:“哦?果真是胡有义舍身救下了殿下?但为何……下官所观察的情况却是完全不同?在此之前,下官一直躲在不远处观察局势,看到那些悍匪一直在极力保护殿下,对殿下毕恭毕敬、唯命是从!嘿,下官当时并没有认出殿下,还一度误以为殿下才是那些悍匪的领头人呢……”

实际上,霍正源在观战之际,因为局面混乱的缘故,他就算是偶尔看到朱和坚的身影,也根本不可能发现更多细节,这個时候就是在诈唬朱和坚。

朱和坚同样是态度强硬、争锋相对,缓缓道:“我不仅是悍匪们挟持之下的人质,也依然是一位皇子,他们当然不敢让我受伤,全力保护于我、对我态度恭敬又有何奇怪?只是眼看难以脱困之后,悍匪头目终于撕下伪装,狗急跳墙的想要拉我陪葬,当时若是没有这位义士的舍身相救,霍大学士的擅自行动就一定会酿成大错!从这方面而言,不仅是我欠下了这位义士的恩情,霍大学士也应该感激他才是!”

说到这里,朱和坚话锋一转,反问道:“提到霍大学士这一次的擅自行事,我同样是心中疑惑……霍大学士为何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召集这般多数量的贱籍、还提前埋伏于此?难道说……霍大学士很早之前就已经秘密串联了南京城内各类贱籍不成?但意欲何为?总归不是想要煽动民乱吧?”

霍正源同样是理直气壮,道:“有些事情,目前还是机密,但既然是殿下询问,那下官就稍稍透漏一二,还望殿下一定要严格守密!其实,下官受陛下旨意,被任命为东南巡阅使,主要任务就是组建一支远洋船队、前往南洋寻访仙迹!

但南洋各地遍布蛮族、恶病丛生,远洋舰队组建之后,相关船员一定是死伤大半,下官不忍心征调良民,所以就想到了各类贱籍,他们就算是死伤惨重也没人在乎,所以下官近段时间一直都在接触他们、了解情况!

而今晚,下官召见各类贱籍的领头之人谈话,恰好收到了悍匪们意欲逃离南京城的消息,下官既是想要维护朝廷威严,也是想要趁机考察这些贱籍的能力,所以才有了贱籍们的伏击之事……这般解释,殿下是否满意?”

朱和坚乃是当朝皇子,霍正源则是东南巡阅使,两人皆是身份贵重、权力范围极大,所以他们无论是做任何事情,皆是可以轻易寻到理由为自己开脱。

在此之前,朱和坚与霍正源二人就皆是发现了对方行动之际的可疑之处,却皆是没有选择直接揭穿质问对方,就是因为这般缘故。

一时间,两人相互威胁,却又皆是无懈可击。

朱和坚态度稍稍软化,道:“霍大学士言重了,晚辈只是心中疑惑而已,并没有任何质疑之意!只不过,晚辈乃是当朝皇子,绝不能做出欠下恩情却又对救命恩人不管不顾之事,所以还望霍大学士考虑到我天家声誉,把这位胡义士交由晚辈照顾!”

说话间,朱和坚的自称已经从“我”变成了“晚辈”。

霍正源当然不会同意,但就在他与朱和坚二人即将要展开下一轮交锋之际,各方官府势力终于是赶到了现场。

不仅是首辅周尚景、太子太师王保仁二人赶到了,就算是此前因为各种缘故而没有现身于南京善堂现场的那些大人物,譬如是南京镇守太监席成、南京守备徐盛英、宋家家主宋承仁等等,也皆是同行赶来。

当然,在这些大人物的身后,还跟着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譬如是应天府尹谢庆,又譬如是江南第一才子吕德等等。

待这些人赶到现场之后,朱和坚与霍正源二人就顾不上继续争论胡枭的归属之事了。

毕竟,接下来还有一些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解决。

譬如,霍正源擅自率领贱籍们伏击悍匪,期间险些让朱和坚受伤丧命,但最终又成功营救了朱和坚的事情,究竟是功是过?

又譬如,许多“嘲风”死士落网被捕,应该把他们是交给哪个衙门审问处置?

再譬如,南京城内局势在今晚彻底失控,究竟应该由谁承担责任?又应该如何收拾残局?

朱和坚认为胡枭或许有办法帮助自己渡过眼前难关,霍正源则是把胡枭视为变数,皆是想要争抢胡枭的归属权,但相较于上面这些事情,胡枭的最终归属就显得无关紧要了。

*

却说,以周尚景为首的众位大人物匆匆奔至霍正源与朱和坚身前,在看到朱和坚虽然形象有些狼狈,但总体还算是安然无恙之后,所有人表面上皆是松了一口气,似乎皆是因为朱和坚顺利脱险的事情而欢欣鼓舞。

接下来,周尚景好似完全不知内情一般,向霍正源与朱和坚二人询问了具体情况。

而霍正源与朱和坚二人自然是分别挑选了对自己有利的角度、半真半假的向众人讲诉了具体过程。

按照朱和坚的说法,自己沦为人质之后,就受到悍匪们的以礼相待,悍匪头目也反复承诺,只要他们顺利离开南京城,就会尽快释放朱和坚,绝对不会伤害朱和坚一根毫毛,谁曾想半路上竟然遇到了贱籍们的伏击,自己也多次受到贱籍们的攻击险些误伤,反而是悍匪们一直都在全力保护自己……最终,悍匪头目看到己方损失惨重之后恼羞成怒,想要拉着朱和坚陪葬,结果则是同样沦为人质的“胡义士”舍身相救云云。

说到最后,朱和坚还在众人面前主动感谢了霍正源的营救,但他话里话外的意思,却是霍正源无事生非、险些害死了自己。

至于霍正源的说法,也还是老一套——他被委任为东南巡阅使,就是为了执行德庆皇帝的一项秘密旨意,具体内容不方便透漏,但他出于自身职责,拥有充分理由与贱籍们进行接触,而他率领贱籍们伏击匪徒之事,也完全是为了维护朝廷之威严,却没想到这场埋伏不仅是剿灭了大部分匪徒,更还无意间救下了朱和坚。

讲诉之际,霍正源则是重点强调了悍匪们的胆大妄为与狡诈奸猾,暗示这些悍匪的来历神秘与不可信任,以及自己剿灭了大部分悍匪、成功营救朱和坚的功绩,甚至还把胡枭“救下”朱和坚的功劳也揽在了自己身上。

*

此时天色渐亮,虽然正值初夏时节,但清晨寒露同样不是这些养尊处优的大人物们所能承受的,更别说众人之中还有周尚景与朱和坚这一老一小两位病夫了。

所以,就在朱和坚与霍正源先后讲诉之际,众人也顺便移足于不远处的聚英阁暂时歇脚、躲避风寒。

在聚英阁内,众人分别落座,听完了朱和坚与霍正源的各自讲诉之后,就皆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这一夜以来,南京城内发生了太多影响重大的事故,也出现了太多超乎意料的变数,虽然在场众人皆是机敏聪慧之辈,却也无法在短时间内理清头绪,迅速想明白这一系列事故与变数之下的种种利弊关节,所以他们皆是不敢随意表态。

一时间,聚英阁内落针可闻,所有人皆是表情变幻、闭口不言。

然而,这短暂的安静,很快就被打破了。

只见一名锦衣卫武官匆匆奔进了聚英阁,目光在霍正源身上稍稍停留之后,就立刻走到了南京镇守太监席成身边,附耳向席成轻声禀报了一些事情。

听到禀报之后,席成很快就面色大变,转头瞪向了霍正源,厉声质问道:“霍大学士,您擅自召集贱籍们伏击那些悍匪,险些酿成大错害死了七皇子殿下,此事究竟是对是错、是功是过,咱们暂且不提,但……咱家刚刚听到禀报,说是你的幕僚领着贱籍们拦下了锦衣卫,完全不让锦衣卫接管局势,也不愿意把那些落网被捕的悍匪交给锦衣卫,这是什么意思?你东南巡阅使虽然权责不明、又有陛下的秘密任务旨意,但也没权力押审匪患吧?”

霍正源表情不变,缓缓道:“我今晚指挥贱籍们埋伏悍匪之事,难道还有过错不成?殿下终究是由我所救,也剿灭了大部分悍匪,勉强保住了朝廷体面,这件事情就算是闹到朝廷中枢,我也是有功无过……

说根到底,本官之所以擅自行动,还不是为了帮伱们弥补过错?若是任由那些悍匪挟持着殿下逃出南京城,不论是锦衣卫、南京守军、又或是南京官府,都将是颜面无存,朝廷将来也一定会追究各位责任!而席镇守这般情况下竟然还想要质疑本官的功过对错,着实是令人寒心啊!”

随后,霍正源转头看向坐在首位的周尚景与朱和坚二人,道:“周首辅,七皇子殿下,两位认为如何?”

周尚景这个时候自然要配合霍正源,当即点头道:“霍大学士事先并不知晓七皇子主动沦为人质的事情,虽然让殿下遭遇了一些危险,但也是无意为之,并不能算错!从结果而言,霍大学士指挥贱籍们剿灭了大部分匪徒,也成功营救了七皇子,自然是大功一件!”

另一边,朱和坚明面上确实是由霍正源所救,他可以暗示霍正源险些害死自己,也可以让别人出面质疑霍正源的功过是非,但他自己却不能直接否认霍正源营救自己的恩情,否则就会招致大量非议,被认为是忘恩负义。

于是,朱和坚也点头道:“晚辈因为霍大学士而提前脱离了匪徒们的挟持,自然是要感激霍大学士的营救之恩!接下来一定会向父皇为霍大学士请功!”

就这样,随着周尚景与朱和坚的表态,朝廷中枢那边也有赵俊臣的撑腰,所以霍正源的功劳就算是大体确定了下来。

撇清了自身非议之后,霍正源微微一笑,又说道:“至于那些落网被捕的匪徒,本官当然没有权限关押审问,也愿意把他们交给相关衙门,但本官在交人之前,却有一件事情必须要问清楚,那就是……南京城内衙门众多,本官究竟应该把这些落网被捕的匪徒具体交给哪个衙门?是应天府衙?是锦衣卫?是南京守军?还是南京刑部?又或者南京督察院?若是本官随意交人,最终却是交付错了衙门,又该怎么办?”

随着霍正源抛出这项问题,聚英阁内顿时是气氛一变。

正题来了!

局势发展到这一步,所有人皆是可以看出那些悍匪的来历不凡、背景敏感,把这些落网悍匪交给不同衙门,就可以由不同衙门主导审问过程,最终也就可以得出截然不同的审问结果。

而这些截然不同的审问结果,也必然是会极大影响庙堂局势的未来走向。

想到这里,各方势力自然是寸步不让。

周尚景直接说道:“不能交给南京刑部!那个衙门目前已经瘫痪了,恐怕是无力审问。”

其实,所有人皆是明白,朝廷中枢目前想要撤消南京六部,收回南京六部的权柄,这种时候自然是不能再让南京刑部发挥作用,所以周尚景的这般提议也算是老成谋国、题中应有之义。

而席成则是立刻接话道:“那就应该交给锦衣卫!这些悍匪不仅是背景神秘,更还犯下了挟持皇子的罪行!除了锦衣卫之外,任何衙门都没资格主导这般重案!”

下一刻,宋家家主宋承仁突然冷笑道:“锦衣卫?恐怕不行吧?今晚锦衣卫与各方势力冲突不断,造成了大量无辜死伤!接下来这几天必然会有许多人寻锦衣卫讨公道,所以锦衣卫自己也是一大堆官司需要处理,又如何还有余力审问那些被捕落网的匪徒?”

听到宋承仁的这般质疑,席成顿时是面色再变,恶狠狠的转头瞪着宋承仁。

这几天以来,以宋承仁为首的缙绅势力不断与席成麾下的锦衣卫作对,若是没有宋承仁的掣肘与牵制,席成早已经彻底控制了南京局势,压根不会出现如此之多的变数。

看到宋承仁现在又与自己为敌,席成简直是恨极了宋承仁,但他对于宋承仁的反对理由,一时间却也没法反驳,今天晚上锦衣卫确实是树敌太众,而且南京城内的锦衣卫终究是规模太小、数量太少,接下来也确实是有些自顾不暇。

而就在这个时候,王保仁突然间轻声咳嗽一声,吸引了席成的注意。

在席成目光扫来之际,王保仁的老脸上浮现了一丝神秘笑意,轻轻点头示意。

席成眼睛一亮,突然间想到了什么。

下一刻,席成霍然起身,伸手指向宋承仁大声传令道:“来人!锦衣卫听令!咱家已经掌握了确凿证据,可以证明宋承仁暗中插手南京兵权、意欲不轨!即刻抓捕宋承仁、押往京城、听候陛下御审发落!!”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