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460章:强大的沐王府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460章:强大的沐王府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08 11:09:52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在朱元章的心中,朱允炆就是一个乖孩子。

听话,懂事,跟太子朱标的性格,非常的相似,儒雅平和。

但和太子朱标有些不同的是,毕竟不是在战乱的年代出生,所以对于军事上面,朱允炆并没有什么天赋展现,而且长期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没什么戾气。

这样的乖孩子,突然说要去占城海外封王,朱元章就有些不信了。

“是不是大孙你说了些什么,所以允炆这才会想着去占城呢。”

心中迟疑片刻,朱元章还是开口问道。

大孙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这一点朱元章的心中很是清楚,在朱元章看来,朱允炆会哪怕海外建国都要逃离京师,这其中的玄虚,定然是落在了大孙的身上。

他这么问,有点质问的感觉了,毕竟朱允炆一直在他的身边长大,膝下承欢,现在搞出这等兄弟相残的事情,多少有些心里头不舒服。

感受到老爷子心里头的不愉快,朱英也表示理解,而后这才解释道:“爷爷可莫要误会,孙儿哪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这其中的关键,还是在于吕氏。”

朱元章微微一愣,吕氏?

“难不成允炆要去占城,是吕氏的意思?”

话刚出口,朱元章顿时就明白了其中的前因后果了。

大孙的生母是常氏,吕氏只是继妻,但现在吕氏为太子妃,老大朱标已然薨逝。

现在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可待自己百年之后,大孙继承大统,吕氏的地位,就显得极为尴尬了。

先前,大孙一直居住在坤宁宫,哪怕是已经册封了太孙,也没有要去东宫的意思。

这其中的关键,并非是大孙说的自小在这长大那般简单,其实朱元章的心里头,也是非常的清楚。

从现在的情况上来看,吕氏和允炆,如同孤儿寡母一般,倘若还赶出东宫,不免有些伤感。

对于允炆,朱元章的心中,一直也是抱有愧疚之心。

从章程上来说,虽然允炆没有经过正式的册封大典,但作为皇帝,金口玉言,相当于在朝堂下了口谕,亲口册封为太孙。

按照皇家规矩,也就是朱元章自己在皇明祖训定下的规矩,若储君非德行有亏,一旦册封,不得擅自废除。

然现在,朱元章自己就带头,先行把这个规矩打破了,而且就是这么明摆着的打破,一点回转的余地都没有留。

朱允炆虽然至始至终没有说过什么,包括司礼监那里得来的消息,也没有发现朱允炆的怨恨之语,但朱元章知道,其内心肯定是委屈,不甘的。

“大孙可是答应了允炆,去占城的事情。”想到这里,朱元章也不由叹气一声,而后问道。

朱英点点头:“孙儿已经应下了。”

朱元章颇有些唏嘘,开口道;“允炆性子弱,寻常难以与人争锋,占城咱虽然没去过,不过地处西洋,比之京师,何止是贫瘠二字可形容。”

“西洋一带,地区势力错综复杂,战乱不休,动荡不止,乃化外蛮夷之地,无神州文化礼仪之说。”

“允炆至今学儒从文,去了那边,大致是连交流之人都没有了,或许,会不怎么习惯吧。”

朱元章看似有些感叹,实则是在跟大孙说,不想朱允炆过去受罪。

他心里头最在乎的自然是大孙,可是以大孙如今的优秀,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担忧的了,说句不好听的,哪怕就是现在死了,他也能瞑目了。

有时候在乾清宫的时候,朱元章甚至想过就这般去了算了,去找他的大妹子,去告诉他的大妹子,大孙已经回来了。

可是每当想到这里的时候,他总能幻想出一个画面,那就是大妹子对自己的训斥。

大妹子肯定会骂自己,为何不能多多陪陪孙儿,待百年之后,都到下面了,不是想待多久待多久。

况且,小重孙还未出世呢。

自己还要带小重孙。

如果是个男娃,那就是大明的第三代皇帝。

不过皇家是一个大家庭,大孙这里安好之后,其余的皇子皇孙,朱元章自然也是疼爱的。

如果大妹子在,老三跟老四,肯定不会闹到这般田地吧。

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之间的那点破事,朱元章又如何不知道,可他并不善于规劝,尤其是自己的孩子。

当年马皇后在的时候,义子众多,马皇后却能让其一团和气,兄弟齐心。

后来亲生子多了,也都在马皇后的管束之内,所有人对于老大朱标,都是服服帖帖的,有些小摩擦,但有马皇后其中回转说和,都很和睦。

自从马皇后驾崩后,朱元章埋心于政务,对于皇子间的亲情,自然就忽视了许多。

现在的宫廷里,已经没有当初那般生机之气了。

朱英听完老爷子的讲述,知道老爷子也是疼爱朱允炆的,便解释道:“其实爷爷不必过于担心,占城近海,为我大明海上贸易航线所在。”

“孙儿准备开启海上丝绸之路,这占城,便就是第一站,或许目前来说,较为冷清一点,但自然是要不了多久,就会热闹起来。”

“而且海上航行速度快,若是顺风杨帆,来一趟京师,也并未有多远。”

“孙儿已经跟允炆说过了,届时不仅仅只是允炆带兵过去,孙儿这边也会过去足够的人手帮衬,把占城的建设起来。”

“比之京师当然要差一些,但哪怕放眼江南一带,也算足够繁华了。”

听到大孙如此说,朱元章也知道自己是会错了意,便就笑呵呵的说道:“如此甚好,不瞒大孙,咱这心里头呀,最是想着你们兄弟们可以和和睦睦的。”

“这大明,是老朱家的大明,这天下,也非是皇帝一人,可以完全把握上来的。”

“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咱相信,只要你们都能够齐心协力,这将来的大明,自当是越发强盛。”

朱英点头称是。

便就在爷孙俩闲聊的时候,华盖殿外,有锦衣卫前来上奏。

“启禀陛下,扬州卫都指挥使王约,高邮卫都指挥使孙士先,太仓卫都指挥使侯梦,新安危都指挥使徐承,于早上在正阳门外码头发现尸身,惨遭杀害。”

朱元章闻言一震,随即怒气上涌,喝道:“谁胆敢有如此大胆,杀咱的卫所指挥使。”

上奏的锦衣卫顿时有些惶恐道:“回禀陛下,目前凶手还未查探出来。锦衣卫上下,正在抓紧排查。”

朱元章冷声道:“此四人,咱若是没记错的话,皆不为京卫,分布各地,怎就全部死在了京师。”

“难不成被人在卫所杀了,还特意拉到京师来挑衅咱!”

下边的锦衣卫顿时不敢说话。

“蒋瓛,你来说。”朱元章看向蒋瓛说道。

蒋瓛连忙单膝跪地,道:“此四人是因卫所千户调动,擅离职守,特意到京师来想要走门路,取消千户换班。”

朱元章面色有些阴沉。

武官胆大,本来就是一个比较寻常的情况,即便是抓住,基本上也不会说过于惩戒。

但是围杀四名指挥使,这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还抛尸在京师门外,这性质极为恶劣。

只是短暂的思索,朱元章就意识到,这是要把四名指挥使的死,直接安到朝廷的头上。

这幕后之人,想要挑起卫所和朝廷之间的间隙。

想到这里,朱元章面上怒色消散,心有灵犀的看向大孙。

朱英见老爷子看向自己,眼神中带着凝重,便就意识到老爷子和自己的想法一样,微微点头。

朱元章挥挥手,让上奏的锦衣卫出去,而后冷哼一声道:“看来这件事,是朝着咱们爷孙俩来的。”

“如今草原征战在即,大孙正好提议借此机会整顿卫所,便就有人趁此暗杀四名都指挥使,嫁祸在朝廷身上,以此离间各路卫所与朝廷间的关系。”

朱英点头回道:“他们还算计到了爷爷的身上,想要爷爷不让孙儿前去辽东,倘若卫所兵心不稳,以爷爷对孙儿的爱护,定然不会让孙儿北伐。”

“如此一来,北伐统领,必然要换人。”

朱元章思索一番,沉声道:“蓝玉!”

“唯有蓝玉,有此动机,这次北伐,眼下为确保得胜,咱这边必然会派遣蓝玉出征。”

“倘若大孙去不得,蓝玉去得,携此大胜,蓝玉的名声,将会再次响彻大明。”

说到这里,朱元章的脸色,已经开始阴沉下来,眼中杀机顿现。

朱英见此,苦笑道:“孙儿倒不是这般想的,蓝玉大概率并非是幕后之人,甚至孙儿觉得,这背后之人,便是想栽赃嫁祸给蓝玉,目的就是借爷爷之手,除掉蓝玉。”

“蓝玉目前,对于功劳,已经不甚看重了,经过之前的事情后,哪怕是再傻,也不至于做如此事情。”

“在现在蓝玉的想法中,确实想要去草原征战,建功立业,但更多的心思,是想在孙儿面前表现自己,非是为了功劳。”

“年初开春,蓝玉平定陕西叛乱之后回来,爷爷只是稍微赏赐了一下,意思意思,若是换作以往的蓝玉,必然颇有微词。”

“这番孙儿特意令锦衣卫监视,发现蓝玉对于功劳赏赐这些,没有半点在乎,有了孙儿先前赐予的酿酒厂股份,现在每月都有足够多的宝钞分红,他的心思,已经不再于贪污受贿之上了。”

爷孙俩的分析,针针见血,目前暂且只知晓四名都指挥使死亡的情况下,线索这般贵乏,就已然是推算到了如此境地。

殿中的蒋瓛和刘和,听得那叫一个心惊胆战。

这样的推算,一般人何曾见过,即便是陛下之前,也从未如此跟人筹谋过,亦是没人有这般资格跟陛下对论。

后世有言,古今历代开国皇帝中,论军事才能,以李世民最强,朱元章次之,可见朱元章决断筹谋极为顶尖。

怀疑到蓝玉的身上,也是无可厚非,毕竟从既得利益来说,目前的蓝玉,可谓是嫌疑最大。

朱元章沉思一会道:“看来这幕后之后,咱说不定还算是认识,得是熟人,才能把咱的心思,也计算进去。”

“此人定是将军军士,且位高权重,掌有实权,最次也是卫所都指挥室一流。”

“不过如此一来,范围就比较大了。”

朱英想了想说道:“四名都指挥使,都是跟随爷爷征战过天下的,本身武艺高强,即便是十来二十人,也不见得是四人对手,至少不会没有半点响动。”

“可见下手之人,并非是强杀,毒杀的可能性最大。”

“定下毒杀之计,必然就有蛛丝马迹可寻,也必然是四人,或者其中相熟之人,才会让四人毫无警惕之心。”

“现在只能等先行查桉,而后方可缩小搜查范围。”

朱英顿了顿,继续道:“在这个时候,突然行如此之事,想来此人心中定有怨恨,且还受到了他人的蛊惑。”

听到这话,朱元章眼神闪烁道:“大孙的意思的是,跟胡党余孽有关。”

朱英点头道:“此人定然是受过胡惟庸的恩惠,那王约的名字,孙儿曾在爷爷给过的名单上看到,是蓝玉曾经的部将。”

“想来大概是淮西人士。”

这件事比较突然,出乎了朱英的预料,或许是蝴蝶扇动了翅膀。

原本今年该出的蓝玉桉,在朱英的一番操作之下,也就销声匿迹,若是在原历史上,这人也大概被牵连了进去,自然也不会有现在的事情发生。

可他活了下来,所以也有了谋算的资格。

胡惟庸桉,朱元章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而后数年,牵连甚广。

曾经的胡惟庸作为宰相,专权让朱元章都极为忌惮,更是毫无顾忌的提拔胡党。

在被提拔的人眼中,自然对胡惟庸感恩戴德,至今有些残留,也实属正常,毕竟还没拔除整个淮西勋贵集团。

都是老乡,关系错综复杂,即便是朱元章也难以理清。

朱元章眼神锐利,道;“大致便是胡党余孽了,咱倒要看看,是哪个被咱留了一命,不知好歹,还敢如此作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