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476章:大明不公平的对待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476章:大明不公平的对待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08 11:09:52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京师城郊。

民间私营造纸厂。

王老板是个浙江人,他很聪明。

早就看好了造纸的买卖。

有好友跟他说,群英商会已经有十来个印刷厂了,再去办就没必要了,还不如去干水泥厂。

但是王老板不这样认为。

他心中大概是估算了一下京师邸报的纸张消耗,发现即便是十来个印刷厂,也是昼夜不停的连轴加班,日日在赶工。

这说明京师的印刷需求,是非常之畅销的。

而且随着京师的学堂越来越多,需求量更是在与日俱增,所以即便是好友劝阻,他也毅然决然的去开印刷厂。

没有听信好友的话,去买什么更为廉价的印刷用具,反而找到了群英商会,购买了最新款的铜模印刷模具。

而且还从群英商会这边,采用最为昂贵的油墨,用以印刷所需。

厂子的规模可不算小,他直接就把全部的身家全部都投入了进去,单论工人就有上百个。

如此规模,便是连张伯也是惊动了,一番洽谈下,让王老板对接了许多群英商会的业务。

他没看错,对于印刷的需求,即便是群英商会也有些捉襟见肘,当厂子开办起来,根本就没有停工的时候,源源不断的订单就跟着过来了。

背靠群英商会,这订单量完全可以把他给吃撑了,每天都是在想着法子不断的扩充规模。

每日的进账,自然是非常的客观。

而按照太孙殿下定下的规矩,他也是给足了下边工人的月钱。

只是工头的事情,那他就管不了这么多了,只要不耽误自己的生产,没人闹事,便就懒得去管。

仅仅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靠着大量的订单,现在的王老板都已经回来了一半的本钱。

也就是说再干两月,他曾经投入进去的钱财,就可以全部都回来了。

是以每天王老板都是住在厂子里,天天盯着生产,也不给一些喜欢偷奸耍滑的工人躲懒的机会。

“老爷,大事不好,衙门来人了。”

一个自家带的仆从,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喊道。

王老板有些不愉快的说道:“慌张什么,最近这些日子,衙门不是经常来人吗,前几天还有勋贵子弟过来查访呢,怎得这般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那仆从赶忙说道:“不是工商司的人,是治安司,还有五城兵马司官差来了。”

“好多人呢,怕是有二三十个。”

听到这话,王老板也紧张了起来,心中赶忙回想,自己这段时间有没有干什么触犯律法的事情。

不过想了良久,也没想出有什么事情来。

当下也只能硬着头皮前去接待。

人的名,树的影。

治安司和五金城兵马司,可不是什么好说话的,但凡跟他们惹上官司的,也就没见有过什么好事。

前厅里,看到王老板的出现,在仆从的告知下这就是厂里的老板。

治安司为首的捕长,便就走过来说道:“王老板对吧,今日是治安司与五城兵马司联合办差事。”

“尊太孙殿下令旨,查京师各厂有人以工头之名压榨强凌他人,收取违律所得。”

“还请王老板把所有的工人全部召集过来。”

听到这话,王老板心里头刚放松又紧张起来。

事情没有出在自己的身上,可工头这边的事情,他哪里还不知道呢,显然是要出什么事情了。

随即立即吩咐下人去召集工人,自己则在前厅陪着。

“王老板倒也不必担忧什么,工头之危害,如米缸老鼠,祸害他人,今有太孙殿下令旨,特地来除此祸害,为的也是让所有办厂的商人,能够更好的经营。”

“若是放任下去,长久以往,必然会成为大的祸害。”

治安司的捕长见王老板的神情有些不对劲,便就过来安慰着说道。

太孙殿下的令旨意思中,显然对于这些开厂的商人较为注重,是以他也没有必要说去为难谁。

至于收授好处的事情,便更加的不可能了。

不管是治安司,还是五城兵马司,这其中有的新的规矩。

若发现同僚上司之中,有违法者,检举有赏,可当立功,若隐瞒不报,同流合污者严惩。

若受其胁迫,视情况不予追究。

现在京师这边的官职都紧张都很,加上如今待遇的提升,即便不去贪,也得过得比较舒坦了,没有谁想丢到自己头上乌沙,自然谁也都在想着怎么向上爬。

王老板其实最为担心的,就是没办法真正的找到这些工头,然后官府让他来指认。

这些人他自然清楚,可他也不敢站出来指出,恐遭事后报复。

显然王老板的想法是多余的了。

当工人都召集起来之后,百来号人就在地坪上集合。

在治安司的安排下,一个三面木板的围挡,简易的搭建起来。

在围挡里,放着书桉笔纸砚,两名治安司的捕快便坐在里面。

两名捕快的中间,另外又架起了一块木板。

捕快的背后的木板上,有一个小洞,也不知是干嘛用的。

当简易木板做好之后,还有一道布帘拉起。

众多工人对此议论纷纷,也不知道这是要干嘛。

那治安司的捕长站了出来喝道:“肃静!”

顿时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捕快抱拳向东道:“奉太孙殿下令旨,今有查明各厂工人受工头压迫,每月工钱过半被人强取豪夺。”

“因此今日,由京师治安司与五城兵马司联合办桉,严查此事。”

“为避免有人担忧事后遭人报复,特设围挡记录。”

“每人依次进入布帘之中围挡之后,通过木板小洞向记录人员禀告工头姓名。”

“记录者不见其人,只做工头之记录,记完后立即离开当场,由他人宣告,诸位可放心说出平日里夺你钱财之人。”

听完捕长的话后,大多数的工人脸上流露出兴奋的神情,而其中约莫有七八人,顿时就面若死灰。

这般他们连自己被什么人给告密都不得而知,如果可以恐吓他人。

这便是朱英想出来的匿名告密的法子。

因为多数百姓都不识字,而且字迹的存留,也会让工人担忧。

只是说话,就不用担心了。

甚至是听到声音的衙役,在昨晚记录后就离开,这也省去了被认出来的风险。

为了防止记录者出问题,便会随机调取两人共同记录。

如此严密,自当是安了工人的心思。

当捕长拿到两份名单,对比之下没有区别之后,立即就把得票最高的七个工头,全部下令抓捕起来。

等待他们的,将会是至少十年以上的劳役。

不仅如此,对于违法所得,还要进行罚没。

他们必须在牢里,仔细的交代每个月的月钱走向,便是花了,也须得说清楚花到哪里,用了多少。

这些还是要经过复查,如果查出来有隐瞒钱财的嫌疑,劳役的年数还会加量。

在此之前,犯罪的人会被充军。

现在因为军士的优越性,还有保障荣誉感等多方面的关系,罚罪之人不会再被充军,而是处以单独的监狱关押,进行改造和工厂的劳作来代替。

以监狱为单位的工厂的,是最为赚钱的,因为这些服刑的犯人,完全不需要支付任何的工钱,饭食上面虽然有一定的要求,但也就是能吃饱肚子而已。

仅仅只是用了七天不到的时间里,所有的工头基本上全部都被抓走,迅速判定刑罚,处以劳役。

在这之后,对于工会的建立,也开始有了进展。

每三十人以上的工厂,将会由衙门为主举报的匿名投票的方式,选取大家心目中最适合的工长。

工长将会被衙门组织起来,加入到最新建立的工会之中。

每个工长的户籍,也会进行一个单独的调动。

工会的存在,便就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工人利益,同时对发现有创新的工人,所创新的项目进行上报,按照情况给予一定的赏赐。

当工会的建立登上京师邸报之后,毫无疑问的,朱英的声望,再次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尤其是在基层的百姓中,对于当今的皇明长孙,未来的大明皇帝,他们的心中,有着更强的归属感了。

“太孙殿下,是一个真正为百姓着想的好殿下啊。”

“儿子,你给老子记着,只要是太孙殿下要做的什么事情,都要听从。”

“如果哪天太孙殿下要召兵,你就去当兵报答太孙殿下的恩情。”

一个中年男子,对着自己十来岁的长子说道。

像是这样的事情,在许多的百姓之中已然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目前来说,所有的工人阶级已经把太孙殿下当做再生父母般的存在,当许多工人,真正的把四贯钞拿到自己的手里后,许多是感激得痛哭流涕。

一时间,京师的长生牌成了爆款,所有有卖长生牌的店子,都给抢购一空,完全是供不应求。

这都是因为百姓都不知道如何去感谢太孙殿下,只能是在家里立起太孙殿下的长生牌位,烧香供奉。

长生牌可不是什么灵牌,而是为活人立的牌位,目的就是感其恩德,为他祈求福寿。

对此朱元章知晓后,打趣着说道:“大孙你现在的长生牌位,据说京师千家万户都有了。”

“这大江南北的,还在不断的立起来,整个大明的福寿,可都要被你一人给占据了。”

好吧。

即便是朱元章,心里头都有几分酸意了,站在皇帝的角度可以清晰的看出,如今的工人,尤其是在工会成立之后,几乎便已经成立一个新的阶级,一个可以堪比地主的阶级。

在这一点的理解上,朱元章是有着非常高度的认知的。

这也就是自己大孙,未来大明的继承人,若是别人干了这等事情,朱元章必定是毫不犹豫,连夜召集大军,直接定为谋逆,蛊惑民心,灭其九族。

但是在大孙这里,当然便就完全不同了。

只是难免会有几分感慨。

当初大明立国的时候,为了拉拢地主阶级,朱元章可谓是想尽了办法,这才让大明根基稳固。

比起大孙如今的情况,反而显得有些匠气。

工人阶级目前的情况,并非是跟自己拉拢地主那般,就他们绑在跟大明的同一条船上。

而大孙这边,是所有的工人,真正发自内心对大孙的崇敬。

工人,那都是干体力活的,也是最好的兵源。

朱元章完全可以想象到,大孙只需要振臂一呼,轻松的就可以拉起百万工人大军。

朱英自然能听到老爷子话里的酸意。

其实对于工人阶级,一直就在朱英的谋划之中。

有着前世记忆的朱英知道,即便是在后世,工人阶级这个团体的力量,也超乎常人的想象。

一旦他们联合起来,便就如同历史的潮流,根本没有人可以阻挡。

这将会是朱英在大明,最为坚强的后盾。

.....

大明的经济在腾飞,不过在这个时候,位于倭国九州岛上的大明远征军们,却过的不是那么的快乐。

“这该死的日子到底还要多久,我已经来这里半年多了,也不见打什么大仗。”

“二狗,老子想家了。”

倭国九州岛某处乡村,被任命为当地巡捕的二狗还有大牛。

听到大牛的抱怨,二狗回道:“大牛哥,这话现在可不行说,若是被哪位上官听见了,可少不得一顿打。”

“再说了,我觉得这边也不错,虽然听不懂他们说的个啥,但是前些日子总旗官找到我,说是可以分配一个倭国女人。”

“有了女人,在这里生了娃,还能分不少的田地呢,这即便是回去,也得不到这些吧。”

听到二狗说的话,大牛就气不打一处来。

当然,他最气的,就是为什么总旗官跟二狗分了女人,却没有分给自己。

“女人,女人,就知道女人,等到时候打起仗来,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别怪我没告诉你,前些日子我可是听说了,有个弟兄就是在床上给女人杀死了,虽然军里给报了仇,可人都没了,还死在这鸟地方,你可是好好想想吧。”

大牛吓唬着说道。

二狗闻言,一下子就害怕起来,连忙道;“那我不要女人了,我去跟总旗官说,不要了,不要了。”

看到二狗胆小的样子,大牛哈哈的笑了起来,便就说道;“怕个啥呢,我那是吓唬你的,你还当真了,哈哈哈。”

一边大笑着,两人一边巡逻。

二狗和大牛,虽然也是率属于大明远征军,但其实不属于战兵,而是属于辅兵的行列。

对于大明来说,卫所指定战兵。

按军制,每百户,要有战兵二十三人,那就是说,这二十三人就是这个百户的战兵数量,这二十三人可以享受固定的军饷,发放的铁甲、武器和作战物资。

而其他人就没有这个待遇,而是为了这二十三人进行劳役、生产和服务。

也就是说,如今大明远征军号称五十万,但是其中真正属于战兵的,也就是大约十五万人左右,这还是因为远征倭国,所以征伐的战兵相对多一点。

“二狗,停步,前方有情况。”大牛突然开口喊住二狗。

二狗不明所以,转头看向大牛。

大牛指着远处的飞鸟道;“那里必然有大量人聚集,走,去瞧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