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516章:开发倭国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516章:开发倭国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08 11:09:52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长江口。

大量的货物不断的被搬上海船上。

这些货物,就是此番出海的保障,到时候会卖给各国,而后又会从各国的手中收购大量的货品。

去的时候是满满货物,回来的时候也差不多。

大明的货物卖出去了,到时候回国就卖其他外国的货物。

这番算来,等于是赚了两趟的钱,不空跑。

陈齐之带着十二名强壮的护卫,看着自家的货物被不断运送上去,心里头是第一回感觉到了美滋滋。

按照现在的股份划分,这艘船上有陈家三成的股份。

这已经算是大股了,多数都只有一成,抑或是一成半,也就这么一船,有大约七八个家族的参与。

陈齐之能够带人上船,也因为他是这里头的大股东。

十二名护卫是属于他的护卫,海船上的水手,亦是属于护卫的一种。

他们平时就是水手,但许多也玩得来刀剑枪炮,若遇到什么危险,自然也能打上一番。

在海上讨生活,跟刀口舔血没啥区别了。

“少爷,你可不能大意了,这出了大明,就没这般安全了,尤其是那些海外蛮夷,一个个都是不可信的,他们的眼中也只有钱财,该给予震慑的时候,千万不要心慈手软。”

“老爷本来今日要亲自来送的,可是昨夜偶然风寒,现在正在家中歇息,还请少爷不要误会,这回老爷特地交代了,咱们陈家的兴衰,可就寄托在少爷的身上了。”

老管家絮絮叨叨的说着。

陈齐之听到自己父亲染上了风寒,面色上有几分焦急,连忙问道:“父亲他没事吧,大夫怎么说的。”

老管家回道:“大夫让这两日不出门修养,没什么大事,少爷不用过多担心。”

陈齐之闻言这才稍稍放下心来,道:“父亲没什么大碍便好,还请转告父亲,此番出海,我必然为陈家拼搏出一番未来。”

老管家重重点头,而后道;“老爷还说了,钱财都是身外之物,命可是自己的。”

“这路上要是有什么危险,主要还是少爷要保护好自己,不要为了些许钱财舍弃了性命。”

陈齐之道:“让父亲放心吧,我特地去市舶司打听过了,如今这海外,尽皆是在我大明水军的掌控之中,便是像我们这样的大船,海外匪寇宵小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打我们的主意。”

老管家从怀中掏出一张书信,递给陈齐之后悄声道:“南洋那边有富庶之地,按照太孙殿下的特别令旨,各家族可享有海外土地购买之权益。”

“具体的一些消息,书信上都有说,到时候少爷就知道了。”

接过书信的陈齐之重重点头。

很快,海船这边的货物,基本上就已经上装完毕了,陈齐之也要上船离开。

目前这种新型的海船,总体来说跟福船的区别不是很大,外观造型上自然不同,在凋刻上花费了许多心思,船头更是刻有龙头。

在许多部位进行了改造,主要是为了储备远洋的一些生活必须。

原本来说应该有八百吨的载重,但因为火炮还有其他物资关系,所以船上的货物在五百吨左右,也就一万斤的货物。

这些货物的组成主要分为三大类,丝绸,茶叶,瓷器。

此三大类,是大明对外最为赚钱的东西。

尤其是在遥远国度,丝绸几乎有着跟黄金同样重量的价值。

瓷器就更不用说了,目前在瓷器这块,可谓是全世界最为畅销的东西。

茶叶亦是全世界的畅销品,尤其是大明的茶叶。

仅这三项,通过海洋贸易,直接可以赚得盆满钵满,往往利润在数十倍上。

这一艘船的货物全卖出去的话,加上路上买回来的,至少能赚五十万贯宝钞的钱财。

几万贯变成五十万贯,仅仅只是一年都不到的时间里,这对于所有的家族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暴利。

陈家有三成,意味着这一趟来回,就可赚十五万贯宝钞。

这个钱财,是除掉赋税之后的分红,真的是来得太容易了些。

难怪说都想着要参与进来,哪怕是有再多苛刻的条件,也都义无反顾的答应。

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投入基本上就可以回本,往后的每一年,那可都是大赚。

说是大家族,可这钱财都是家族里一代代人省下来的,每年能有个一两万贯就算是很不错了,现在一下子就是十多万,还有太孙殿下背书,如此好事哪里寻得到。

在这方面,朱英的关键,是要把大明海商的力量发挥出来,进行一个对外的扩张。

陈达林给儿子的书信里,就有着极为详细的介绍。

是关于海航路线上,富庶地区的安排。

要使用钱财,从这些富庶小国的地方,购买到肥沃的土地,然后留下驻扎的人员,管理建设自己的海外地盘。

于这一点上,朱英是属于强制要求的。

也就是说,每一个参与的海运中的家族,都要有人手来进行一个管理和购置。

在以后海船的往返中,都必须要有一定的粮食运送回国,否则就要减免这些家族的份额。

强行对全世界的粮食进行进口,这便也是目前朱英的一个方针。

其中粮食是一方面,还有包括大量的肉类,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当然不是说新鲜肉,但经过风干腌制的腊肉,可以保存有相当长的时间,朱英就是打上了这个主意。

这些肉类粮食的价格,是以平价进行采购,不算入海贸之上,是每个船规定的要求、

海船上,已然出发的陈齐之站在你船头,看向远方辽阔的海平面,心里头只感觉到豪气万丈。

船上有人八百之数,三船共有两千四百余人。

在这里面的船员,个个都是身材魁梧,一看就不是什么好惹的。

加上海船船身两排的大炮,这可是给了他们足够的底气。

隐约有些许盼望,看能够遇到海盗什么的。

以这等海船的实力,遇到海盗直接就是打过去,没有丝毫可担心的。

海盗的破烂船,连跟此海船对撞的资格都没有。

看似笨拙的海上楼船,实则有着极为惊人的航行速度。

“这就是大海吗,真是壮阔啊。果然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陈齐之站在甲板上,没有半分的不适。

似乎他原本就应该属于这大海。

而跟着来的护卫十二人,如今已有十人呕吐不止,唯有两人还算过得去,不过面色也不怎么好看。

这些对于初次出海的人来说,都是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很可能一两个月都要在这样的情况中度过。

不是说每一个水手,一开始就能出海的,大家也都经历过这么一遭。

当待的时间足够长了,也就会习惯了。

就像是学游泳,谁还不呛几口水呢。

倒是陈齐之,却也跟个没事人一样,一如船上多年的老手。

“先前老夫还觉得陈少可能会有诸多不适,没想到陈少竟然是天生的水手,这一点真是令老夫颇为羡慕啊。”

“想当初老夫第一次出海的时候,吐得那叫一个五脏六腑都出来了,足足昏了一个半月,身体这才逐步的适应,那段日子,感觉真就是生不如死。”

一年岁在五十岁左右的魁梧老者,缓步走到了甲板上。

他便是这船的船长,也是整艘船的主要负责人,刘成平。

刘成平这话可不是为了奉承陈齐之,他是实实在在的羡慕,说的也都是心里话。

半辈子都在海上讨生活,往前都是偷偷摸摸的,现在朝廷有了新的律令,他也算是可以正大光明的干这门生意了。

他并非是江南人,而是土生土长的福建人,家里头自小也是在海上讨生活。

只是后来海禁,为了生计铤而走险跑走私。

现在放开之后,他的名声在海贸这个圈子里算是不错,是江南大族们花高价特意给他聘请过来掌舵。

“刘爷玩笑了,在下虽是不曾入海过,可刘爷的名声当时知晓的。”

“海上这点风浪,对于刘爷来说可谓是家常便饭,小子初来乍到,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请刘爷不要嫌弃,这往后的行程,还需要刘爷多多照顾啊。”

陈齐之笑着作揖说道。

从小父亲就教他,不要小瞧任何人,更不能说紧着自己的脾性来。

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脸人,多几分礼貌总是没错的。

刘成平见此,心里头也放下心来。

他来甲板见陈齐之,也是特意想要试探一番,看看对方是个什么意思。

不管如何,从身份地位上来说,两人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对面的陈齐之的打扮,明显是有秀才的功名在身,他这点名气,也就对普通人有用,放在这等大族大少面前,却也什么都算不得了。

在上船之前,陈家就专门过来跟他聊过,示意要照顾好陈齐之。

若是陈齐之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那陈家的报复也不是开玩笑。

刘成平最怕的就是陈齐之什么都不懂瞎指挥,整一个纨绔子弟。

现在看来,初次交流的感觉还算是不错。

彬彬有礼,随和客气,想来往后的行程不会因其有什么意外产生。

当然,刘成平可不是什么良善人,曾经跑走私的时候,他手里头的人命可不在少数,别说是什么小国海盗了,便是倭寇见着了,那也是杀。

说起来有点搞笑,在对付倭寇这块,往往海商比沿海官兵还要来得更狠一点。

他们非常热衷于抢夺倭寇的海船。

甚至有一些干无本买卖走私的,就等着倭寇去抢夺沿海,然后再来一趟黑吃黑,把倭寇给抢了,最后走私出去。

这也是为什么说,倭寇之患,并非只是来源于倭国,更多的是来源于走私本身。

里面存在的巨大利益,足以让许多人为此铤而走险。

尤其是对比这边温饱都是问题的情况下。

而刘成平也不是一个人,麾下的这些船夫,个个都不是啥好惹的。

若说单纯的武力值,或许他们打不过几人,但结合在一起,那就完全不同了。

只是跟名震天下的大明水师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

这里头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火炮。

海船的火炮,当真是这大海上的恐怖存在,刘成平之所以愿意放弃之前干走私的路子。

一来也是想从良,毕竟现在大明的国威日益浓厚,稍微有几分见识的,都明白走私干不长久。

再就是现在海禁的解开,虽说是赚得少了,但胜在安全不是。

怎么说根基都在大明,海上只是生活,真被抓了,那就可直接凉凉。

最大的关键,就是刘成平现在双眼发光看着的火炮了。

有了这些火炮,这海上只要出了大明的海界,那还不是由着自己来?

“先生,这一路上,可就全都指望先生了。”

刘成平恭敬的对着一个老人说道。

老人手掌粗大,整个人有些干瘦,但刘成平对其比对陈齐之还要更加的恭敬。

没有其他的原因,只因为老人是火炮这块的技术负责。

便是说火炮的养护,使用,还有修补这些活计,都是由老人负责。

老人笑着说道:“船头只管是放心,老头子干这活计大半辈子了,这些炮可都是火药司的好炮,只需要把火药保存好了,定然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老头子每日也没什么事情干,天天都会检查着,便就请船头放心即是。”

听着这话,刘成平放下心来。

而后抚摸了一下冰冷的炮身,这无疑是给了他极大的底气。

要想在海上混,那么火炮这个东西,可千万不能出问题。

在随船这块,火炮工匠,随船大夫,都是重点要关照的人员,因为他们是保障这一路行驶的关键。

刘成平跑了大半辈子的海,自然知晓这其中的利害。

陈齐之便也跟个好奇宝宝似的,四处查看。

对于现在的他来说,什么都是新鲜的。

尤其是不晕船,所以就有了足够的精力。

对于父亲的交代,他也时刻铭记心中,定要在这海外,闯下一个名头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