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519章:为后世子孙留点东西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519章:为后世子孙留点东西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08 11:09:52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自古以来,所有王朝的太子,都是急着当皇帝的。

像是朱英现在,可以说已经完全的具备了逼宫的资格。

目前宫廷里面,几乎所有的兵权,都是在朱英的接触之中,不说彻底的掌控,但是要假冒个圣旨,支开禁卫,然后上点亲信什么的。

简直是不要太过于容易。

只是朱英从心里头,就从来没有这么想过。

他是真心的希望老爷子能够活得越久越好。

政务上的繁忙倒是放在一边,也不是说要懒散什么的,而是经历了这么久的时间以来,老爷子对他的好,即便是平常没有什么表达。

但人心可是肉长的,虽说自己有着后世的记忆,似乎并不属于这个时代,但就是老爷子如此的对待,任谁不会说铁石心肠。

所以说在很多政策上的问题,哪怕是老爷子现在不同意,或者说搁置着,朱英也不会说急红眼要对着去干,慢慢来就是了。

大明到现在为止,在朱英入宫的这两年多以来,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不打的倭国,现在打过去了。

曾经商人的低贱,慢慢的也在逐渐的抬升。

曾经文官的清贫,现在也已已经加高了俸禄,至少真正的清官,可以在不贪污的情况下,能够舒服的活下去。

还有对火器的开发,对高产作物的推广,摊丁入亩鼓励生育。

教育,普法,开海禁等等一系列的措施,都是不断的在为大明增添基础,加强国力,延绵国祚。

如今不管是宫里头,亦或是军中,臣工中,百姓里,谁说到太孙殿下,那不得说一声好。

名声到了如今的地步,朱英已经是非常的成功了,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推衍下去,大明就会越发的繁荣昌盛,而在版图这一块,亦是可以更加的扩大。

两年的休养生息,让大明现在有了足够的粮食储备,也有了足够的财富。

是该到了真正扩充版图的时候了。

如今第一步,并非是去打草原,也不是侵吞南洋,占据倭国。

而是把那些已经被大明间接控制的土地,变成实实在在的大明疆域。

这里有两大块。

一为西域,而为辽东。

这两个地方,名义上是属于大明的,实际上都是当地土着自行做主,不管是律法还是其他方面,都没有说跟着大明的反向走。

便就是在新领主称雄的时候,在大明这边讨个名头,也便就是如此了。

在西域和辽东间,朱英还是觉得辽东最为重要。

那里有肥沃的黑土地,还可以抵抗边关的威胁,先行把辽东全部收入囊中,那么就意味着可以安心的种植,亦是可以把兵力累积起来。

自辽东上边,便就是诸多女真部了。

现在的女真对于大明来说,根本不会是有什么危险,级别相差太大了。

如今女真分为建州、海西、野人三部。

但它的主体,则是金、元时代广义的女真人,即臣服于金朝政权的部落联盟。

它不是种族的区别,而是按照地域划分的。

现在大部分的女真,是需要依赖于大明粮食,铁器,种子等补给,才能够说生活得下去。

像是渔猎为主的,大多数也只能是小部落,在没有农耕的情况下,是无法发展成大部分的。

简单的一个口粮问题,就可以把所有的小部落给难住。

“草原缺兵,不如直接就去女真部落里进行招兵,只要口粮军饷足够了,那些女真部落自当是没有拒绝的可能。”

朱英心中这般想着,干脆就修书一封,算作令旨。

让草原军事基地成立之后,加强对女真部落的吸收。

在这一点上,便是张伯曾经也是属于野人女真。

如此想着,就把张文召到了宫里来。

“拜见太孙殿下。”张文恭敬的行礼道。

朱英摆摆手,让其坐着说话。

“我听说你最近小日子过得挺舒服的,那姑娘不远万里过来找你,现在可是已经商议好了?”

“若是没啥问题的话,我便是帮你赐婚,有道是成家立业,你也老大不小了,跟你这般大的,孩子都已经满地跑了,也是该把婚事定下来了。”

朱英笑着说道,对于张文很是关心。

张文是女真出身,自小就是文盲,虽然后面有读书,但实际上文学水平仅限于识字的阶段。

不过对于朱英来说,能力不足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他要的是自己人。

张文的忠诚,是毫无疑问的。

作为太孙,亦或是作为皇帝,想要延伸自己的权力,是靠着那些能臣吗?

不,恰恰相反,靠的是对于自己忠诚的臣工。

历史上很多皇帝喜欢贪官,小人,奸臣,是因为这些皇帝愚蠢吗?

并不见然。

因为这些贪官,小人,奸臣,很大程度上他们虽然有着自己的缺点,但是会认认真真的帮皇帝办事。

人啊,最怕的就是没有缺点。

如果太完美了,反而会使得皇帝的权力受到阻碍。

毕竟皇帝也是人,也会有自己的私心,一些不好摆在明面上的事情,总是需要人来做的。

这个道理,不管是放在曾经,现在,亦或是在遥远的后世,皆是如此。

有才能的人,往往是很那上位,反倒是熘须拍马之辈,却总是在步步高升。

听上去让人感觉到不舒服,只是现实如此,徒增奈何。

哪怕是朱英,也必须要有足够听信于自己的亲信,才能牢牢的掌控整个大明。

张文听到太孙殿下关心的话,心里头的暖意流淌。

果然,东家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

这段时间,张文自从因为张三的缘故,一起被锦衣卫被开除后,便就像是曾经那般,在商会里跟着张伯做事。

多是处理情报事宜,这也是他的擅长。

只是从感官上来说,好像并没有再得到东家的重用了,便是张伯在这一点上,也比较着急,只是却没有任何的办法。

现在是终于等到了。

“臣,多谢殿下。”

张文纳头就拜。

他虽不是锦衣卫,但还是官身,算是候补,所以也可自称臣。

朱英笑着说道:“早该是如此了。”

随后有些感慨道:“自从我带着你们从草原那边出来,迄今已经有七年了吧。”

张文认真的回道:“殿下,七年又三月,臣永远都记得,当时是殿下给了我们部族口粮,让我们的族人免于饿死看,是殿下给了我们衣物,让我们能够从寒冬下活下来。”

“张文早已经向长生天发誓,此生此世,永远效忠于殿下。”

朱英点点头:“时间过的真快,一晃就那么久了。”

“自从那边出来后,你们一直都跟着我东奔西跑,再没有回去过了吧。”

听到这话,张文也有几分回忆。

他毕竟是从那边长大的,人对于家乡,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思念。

不过随后,张文坚定的回道;“有殿下在的地方,有族人在的地方,才是我们的家乡。”

朱英失笑道;“我今日不是要来考验你的忠诚,没必要如此说话。”

“最近草原上要成立军事基地的事情,你应该也是听说了的,目前基地所建立之所,便就离着你家那边不远,如今大明也算是越发的富强起来,粮食储备也比较足够。”

“我便是想着,让你在成婚之后,带一些人过去,去召集一些女真部族,让他们加入到我们大明的大家庭里来,往后也可避免饥饿严寒之苦。”

张文听到这话,立即磕头拜倒:“张文替女真族,感谢殿下仁慈。”

终归是有一些交好的部族,现在还在黑水白山间讨生活。

大明的富裕,张文是看得到的,别的不说,至少吃口饱饭绝对没有问题。

只是在这一点上,张文也不可能跟朱英来交流,现在既然大明有这么一个政策,张文是真的为女真一族感到高兴。

朱英道:“既然你没有什么意见,我便传令于钦天监,给你定下个黄道吉日成婚。”

“婚后你可带着妻子,一同前往辽东草原,我任命你为草原军事基地监察使,便可以大明的名义,好生的招收一些部族加入。”

“另授你草原军事基地总教头一职,那些召集过来的族人,亦或是加入来的草原各族,都可经你手进行操练。”

“草原那边大夫比较少,我会派遣部分太医随你前往,一来是能够更好的治疗一些疾病,二来你妻子若是怀孕,也可更好的照料。”

听着东家如此细心的关照自己,张文激动不已:“臣...臣必定为殿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英摆手笑道:“好啦,你又不是别人,咱们这一路,都是相扶相持过来的,我方才都说了,不必要说这些表忠心的话,记在心里就好了。”

“这一去,怕就是十数年难以见面了,不过雏鹰总是要长大,你也不可能一直待在张伯的身边。”

“这草原军事基地,我算是指望你给我弄起来了,好好干,不要让我失望。”

“我会在京师这里,等着你的好消息。”

朱英的话语中,也不免有些几分感叹。

这七年多来,从微末起家,张文等人就一直陪在自己的身边,草原,大漠,西域,多方游走,历经不知多少凶险,便一直是在身边护卫着。

于情感上,朱英对于张文等人,自然很是不舍。

不过草原边关是大事,尤其是草原基地。

蓝玉,朱棣,是挺能打仗的,但那不是自己的心腹。

刘不易自京师军事学院毕业,算得上自己一系的自己人,只是比起张文来说,肯定还是要差上少许。

所以派遣张文过去,是必然的关键。

在朱英的设想中,草原军事基地,以口粮等物作为根基,至少要招募几十万的草原骑兵,这里头尤其是女真族,更是重中之重。

想要征服偌大的草原,甚至是把北元,东察合台汗国,瓦剌部,金帐汗国等地,都要纳入到大明的麾下。

就只能以草原的骑兵为主。

一旦这个可能体现出来,那么大明不仅是彻底的解决了草原边患,甚至还要效彷当年的成吉思汗,一路打到欧巴罗去,横跨整个亚欧版块。

尤其是针对于帖木儿的冲击,更加不是问题。

这个手笔很大,朱英在心里也曾担心过,会不会养出一股新势力来。

所以现在京师军事学院这边,朱英要致力于培养大量的中层军官,然后不断的输送到草原军事基地去。

并且在教化人员培养这块,也是重中之重。

另单独开设对于草原信仰崇拜的研究专项人员。

草原人,几乎个个都是文盲,对于朱英来说,除了一些固有的习俗难以改变,其他的便就跟白纸一样。

而朱英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草原的信仰跟中原的神话体系给联系上来,加强双方的联系,甚至还要编纂出不少的小故事,充分的统合在一起来。

比如二郎神的孝天犬,其实就是草原天狼出身,比如什么凄美爱情故事,草原之女和中原天神。

还有一系列的相关,哪怕是离谱一点,硬是要给强行扯进来。

听上去好像有些离谱,可是朱英深深的明白,有些东西一旦相信了,就会一直的传承下去,而共同的神话体系,不仅是草原对中原的认可,更是中原对草原的认可。

这是相互的。

比较好的地方,就是草原的信仰为图腾,杂乱无章,各有传说,且并不具体。

这一点上,朱英这边还是很好操作的。

所谓教化,第一步自然就是在信仰这块。

至于草原那边会不会相信这一套说辞,在这方面朱英没有丝毫的担心。

草原本身就没有多大的文化传承,只需要不断的去传播,总会有人相信。

哪怕是谎话,说的人多了,他也会逐渐的变成真实。

自娃娃抓起,从小就告诉他们。

第一代人不信,没事。

第二代,第三代,逐渐会相信朱英编纂出来的这个说法,等到信的人多了,那么这一套共同神话体系,就会逐渐的深入人心。

到了那个时候,哪还有什么草原中原,游牧农耕之分。

大家都是同一个祖先,都是共同的大明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