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530章:占城国让城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530章:占城国让城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08 11:09:52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吕氏到群英商会的行动看似简单,然而在这个年代,以太子妃的身份屈尊降贵与商人交谈。

甚至是还要说奉承话。

这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可谓是完全不顾体面了。

消息传到朱允炆这里的时候,朱允炆微微低头,心里很不是滋味。

可吕氏不在乎这些。

她很清楚,只要去了占城就藩,基本上很少会有再回到京师的可能了。

这里的回来,指的是她自己。

既然是如此的话,自然是要捞取到足够的好处才行。

而这个事情很快也被吕氏的父亲知晓了。

次日,便就找上门。

轻声叹息一声后,说道:“我便随你去那占城吧,好歹也能帮衬一二。”

当吕氏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喉咙有些哽咽。

他没想到父亲如此之人,在这最为关键的时候,竟然愿意舍弃大明繁华,而随着自己去那贫瘠之地。

如今随着官员俸禄的改革,父亲已经很少向自己伸手要钱了。

且要知道,吕父当今是正六品的礼部主事,在京师这里生活极为优越不说,也是更加的体面。

礼部这边事务也算是轻松,平日里算是较为清闲。

这等好日子不过,跟着去那未开化的蛮夷之地拼搏,吕氏心中极受感动。

“其实不必如此的。”吕氏轻声说道。

吕父摇摇头:“在这京师,虽然咱们往来不多,一年到头也见不上几面,可在平日里,你们便是我的牵挂。”

“你们若是走了,这偌大的京师,为父已然没有了亲人。”

“有亲人在的地方,才是家。”

“没有了你们,我一人留在这里孤独终老,又有什么用了。”

“为父这一生,早些年是过得混蛋了一些,但终究来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这到了占城那等地方,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别的不说,在礼仪制度这块,为父还算是比较熟悉,想来能够帮上不少。”

吕父说这些话的时候,吕氏突然发现。

自己的父亲原来早就已经头发发白,此时的吕氏方才想起,原来父亲已经是六十的年岁了。

吕氏能够嫁给太子朱标。

其实并非是吕父的缘故,那个时候的吕父每日只顾着赌坊那点事情,是吕氏爷爷想尽办法走动关系,加上本身吕氏天生丽质,这才得意入选太子侧妃。

吕氏爷爷去世那天,自己的父亲还在赌坊里,直到次日回头才知晓。

因为算是皇亲国戚,这么丢脸的事情,便也就保密了下来。

自打那个时候开始,吕氏心中对于吕父就有了很大的意见。

谈不上恨吧,但不怎么再想见到他了。

直到今天,现在。

这个心结才算是终于解开。

终究是自己的父亲。

一些小时候的回忆也逐渐上了心头。

那是父亲还没有染上赌瘾的时候,是吕氏完整而又幸福的童年。

骑在父亲的脖子上,靠在父亲宽阔的胸膛。

父亲给自己摇着秋千。

漂亮的衣裳,精致的发夹。

和母亲一起微笑的模样。

“爹。”

吕氏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愧疚。

她这才想起,自从自己进宫后,好像几乎没有再真正的去探望过父亲了。

哪怕是最近的去年正旦。

一个人在家的父亲,是怎么度过的。

在朝廷里,有些事情并不是什么秘密,所以即便算是皇亲国戚,吕父跟同僚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是很好,多数是有些被人所瞧不起的。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这些吕氏心知肚明,但心中的怨,让她从来没有出面干预过。

正六品的礼部主事听起来不错,其实并没有什么权力在手,跟清水衙门亦无区别。

吕父听到这真诚的一声爹,眼眶一下子就湿润了。

他知道,自己的女儿,终于是原谅自己。

看着女儿两鬓,已然有些许白发。

自己老了,女儿也大了。

......

吕氏的消息传到朱元章这里的时候,正好是在跟大孙谈论关于律法的事情。

便也知晓以吕氏现在的身份,去亲自找商人求情,也算是极为难得了。

便就对大孙道:“她也是个苦命人啊,咱也明白,你没有为难过她,允炆那边也很是照顾。”

“商会那边,你便去说一声吧,能帮忙,便也就搭把手。”

其实朱元章对于吕氏,还是很理解的。

大孙最让朱元章感到舒服的一点,就是在入宫之后,从来没有为难过吕氏。

自己的这个儿媳,朱元章很能理解,她是真的对于老大极为相爱。

在老大去的时候,麾下的太监就传来过消息,吕氏曾经动过陪葬的念头。

只是最后放弃了。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在朱标去世的前一年,也就是洪武二十四年八月,其与朱标第三子出生,名朱允熙。

是以朱标去世时,朱允熙还未满周岁。

不过历史上的朱允熙结局并不是很好。

原本被封为徐王。

朱棣夺取皇帝位后,被降为敷惠王,和吕氏一起居住在懿文太子的陵墓。

两年后被改封为瓯宁王,世奉懿文太子之祀。

又过两年,府邸火灾,被烧死,时年十六岁,谥号哀简。

府邸起火被烧而亡这等事情,也没什么需要多想的。

当然,那一把火,也同时是烧死了吕氏。

朱元章其实还是很喜欢自己这个儿媳的。

不管从任何方面来说,吕氏的贤惠都可以说是无可挑剔。

朱允熙并在幽禁期间,并没有受到什么名师的教导,朱棣自然也不可能给他安排什么老师。

便就是吕氏亲自带着教导,长大的朱允熙依然是极富才学,且风度翩翩,对于政治也是极有见地。

这也让朱棣生了忌惮。

此时朱棣登基四年,传承了朱元章的性格,朱棣也是极为猜忌,多疑。

且皇位尚且不算稳固。

但凡有任何可能涉及到皇位这块的,朱棣必然是毫不留情。

无法明着杀,那便只能是暗中来了。

不过此世有了变化。

朱英的归来,让大明传承有序,自然不会生出这些事情。

听到老爷子的话,朱英心中也有几分感慨。

从地位上来说,朱英应该是跟吕氏在对立面的。

其实最早入宫的时候,朱英对于吕氏也有几分排斥。

心中便就等着吕氏的招数。

然而直到如今,吕氏从来没有在任何地方,甚至是任何话语中有过对自己的诋毁。

朱英便就明白,是自己多想了。

直到看到吕氏的第一面,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其可以在常氏之后,得到老爷子的认可,从而扶正成为太子妃。

朱元章这辈子什么人没见过,能够得到其认可的儿媳,尤其是自己长子儿媳。

必然是经过了严密的考察。

人品,道德,性格,乃至于才学更方面,都有着长期的监视。

这可不是说常氏去世后。

而是从吕氏入宫开始,便就一直有所记录。

否则娘家势力单薄的吕氏,哪里有可能被扶正。

明初这个年代,所有皇子皇孙的正妻,就没有不是门当户对的。

也就唯有吕氏这么一个特殊,且还是太子妃。

“爷爷放心,孙儿这边自当会有所安排。”

朱英开口应道。

原本让朱允炆去占城,朱英也是有照顾的意思。

对于这个同父异母,历史上只是干了两年皇帝的弟弟,朱英也没有那么多的排斥,或者说非要搞什么针对。

朱元章听到这句话时候微微一愣。

脑海中想起了几类相同的话语。

“请父皇放心,儿臣自当会有所安排。”

这是曾经长子朱标,在参与政务后,经常性会说到的一句话。

一时间,朱元章心中不由是多了几分悲伤。

“今日便就这般吧,咱有些乏了,关于律法中刑讯逼供这一点,大孙便就自己看着办吧。”

朱元章摆摆手,便就站了起来。

现在是午膳刚过,朱元章本身也有睡午觉的习惯,毕竟每天都起得早,想要保持精力当有足够的睡眠才行。

朱英连忙过去搀扶。

他不怎么习惯午睡。

二十来岁的年纪,精力是最为旺盛,别说是春季,哪怕是夏季也不怎么说睡得着。

在没有批阅奏章的情况下。

朱英都会和朱元章聊很多关于治理上的事情。

比如民生,经济,军士,官员等等。

今日聊到的,便就是律法之中,对刑讯逼供有关的规定。

现在之官场不同于后世,但凡是有涉事之人,刑讯逼供可谓是家常便饭,这也是为什么百姓对于上堂都极为恐惧害怕。

不管是有罪的,还是没罪的,只要是进牢房,谁都得是脱层皮才能出来。

滥用刑讯,已然是普遍的现象。

而朱英的意思,自然并非是要废除刑讯逼供,而是要给其设立一个范围,也就是分水岭。

须得是达到一定的程度,才可以进行刑讯逼供。

至少普通的民事纠纷这块,就不能是有这些现象的出现。

这也是目前对于官员权力的一个遏制。

不至于冒出一堆土皇帝出来。

送老爷子到寝宫后,朱英一直是陪到老爷子入睡这才离开。

回到坤宁宫的时候,叶月清已然是抱着小玉婷睡着了。

看着娘俩熟睡的模样,朱英的心中感觉极为温馨。

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

和现在人的思想观念不同,对于女儿朱英是极为喜爱的。

而小玉婷别看才几个月大,对于朱英也是粘得很,只要是醒来的时候看到朱英,两只胖都都的小手就伸了过来,伊伊呀呀,便是要抱抱。

从屋内走出来后,朱英便听着秉笔太监郭忠,对于日常事的一些汇报。

作为太孙,白间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不能时刻陪在身边,是以有些事情郭忠就会进行一个转述。

朱英听完之后,嘱咐道:“最近春季,天气有些忽冷忽热的,最是容易感染风寒。”

“给小玉婷沐浴的时候,一定是要把周边的热水烧沸,待热乎了,才可沐浴。”

“便是在沐浴之后,不要立即出屋,等头发干了,身子平稳了才行。”

因为担心冬季沐浴的问题,是以在先前烧大缸水的时候,朱英干脆命人打造了两个类似于桑拿房的屋子。

一个是给老爷子用的,一个就是给叶月清娘俩用。

不过因为比较舒服的缘故,加上冬季沐浴在皇宫里也是个问题。

是以干脆是多建造了一些。

包括后宫的嫔妃,年幼的皇孙也能够得到这个便利。

冬季沐浴是个很麻烦的问题,尤其是头发这块,都是长发很难干。

而湿发睡觉显然并不是很好。

是以当朱英这个方法朱元章享用过后极为满意,特地赐名为‘蒸堂’。

现在是春季,正是风寒极为流行的时候,加上小玉婷和叶月清此刻身子虚,所以朱英才会特别的叮嘱。

即便是每天很多心思要花费在国事之上,朱英依然还是会抽出心神考虑到老爷子和叶月清娘俩身体健康上面。

“小爷请放心,这些老奴心里头一直记着的,必然不会生出什么闪失来。”

郭忠连忙说道。

即便是宦官宫女这块,在建造蒸房的时候,也是特别建立一个大的,可供宫女宦官使用。

便就是这点恩惠,让整个宫廷的宦官宫女都极为感动。

民心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

当你心里有他们的时候,自然会感恩于你。

哪怕是身为太孙,朱英也从未看低过宫里的宦官宫女。

从很大的程度上来说,这些宦官宫女是维系整个宫廷的重要体现,不仅是耳目,更是皇权极为重要的延伸。

比如说明朝历史上的九千岁魏忠贤,哪怕是权力再大,那也是依附在皇权之下。

主宰着大多官员生死,也不能抵抗一道谕旨。

如若能够真正为己用,自然可以让皇权更加的通畅执行。

大明二十四监,也是极其重要的地方。

火药司这块的保密,其中关键核心的成员,一直都是由宦官负责。

不管是现在的蒸房,还是先前的俸禄改革,朱英都没有特别抛开宦官宫女,这也是为什么会有许多官员觉得,如今的太孙之权势,已然是和陛下相差不大的缘故。

在各方面的掌控上,朱英都很是注意细节。

这也是即便有什么触及到官员利益方面的政策颁布的时候,官员这边也很难对朱英有所对抗。

朱英这边交代完回到坤宁宫正殿不久,便就收到了来自于草原的情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