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538章:钓鱼如钓国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538章:钓鱼如钓国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08 11:09:52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长安?

听到这个名字,朱英心下一动。

其实没有人比起朱英,更加喜欢长安这个名字,只是现在暂时的忘记了改名的事情。

如若是迁都之后,必然也是要改回去的。

长安和西安,虽说是同一个地方,但这名字所带来的荣耀,历史感,是完全不同的。

“长安这个名字好,从来立都长安的王朝,向来都是较为强盛,我大明往后,必然也当是如此。”

“爷爷是想在最近两年,就完成迁都事宜吧。”

朱英笑着问道。

老爷子专门过来说改名的事情,自然是想着早些迁都了。

朱元章也不含湖,道:“没错,如今草原那边大孙开始行动,南京这边距离太远了,不利于控制整个北方。”

“咱们把京都迁徙过去,对于复苏北方的经济也是有比较好的影响,而对于整个大明的格局,亦是更加的容易入手。”

“那关中本就是龙心之地,早些迁都更为落心。”

迁都可不是嘴上一说就可以的。

这里头涉及到大量的利益变化。

皇宫这边倒是还好,一旦确定下来,首先就是对长安城的皇宫进行一番修缮,改造。

而对于整个长安城内,所有的格局变化,更是一个重要的体现。

要知道现在的长安城,哪怕是说没有南京城来得繁华,但家家户户那都是住了人的。

南京这边的文武百官,自然是要跟着过去。

这文武百官的后边,可是跟着一大帮子家属呢。

不仅仅是文臣武将,还有大量的京师卫所,也要是跟着迁移。

他们的住所之类的,那也是极为巨大。

包括各个衙门,还有着大量的南京百姓,不说百万,几十万人的迁徙肯定是有的。

迁都两字看似简单,但其实是一件非常浩大之工程。

一旦有任何的差池,可能就会导致整个大明的震荡。

随着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发生变化,其中以京都为联系的大大小小利益集团,也是会发生变化。

“爷爷,现在关于迁都长安的事情,还没有其他人知晓吧。”

“孙儿想让商会先行过去,先以商会的名义,买下足够多的田产,房屋,如此对于民生的冲击会变得小很多。”

“爷爷看是如何。”

朱英开口说道。

强征强迁这对于长安的百姓来说,也会极其容易发生民变。

况且长安本地也是有很多年久的望族,虽说是盛唐之后的五代十国,已然是破灭的差不多了,但一些地方家族依旧是传承下来。

当初的盛唐,可谓是在此前最为繁荣之朝代了。

万国来朝的局面,是历朝历代难以想象的。

只可惜,最后因为藩镇割据而导致灭亡。

然长安之名,不仅仅是在中原神州,哪怕是最为遥远的彼岸,也有着长安的传说。

包括朱英,朱元章,对于唐朝也是极为认同。

在洪武二十四年的时候,更是有官员贪污,最后因唐朝时期赐下的金书铁卷,也就是类似于免死金牌,而得到了朱元章的认可。

不仅是保留了其贪污官员的性命,更是把没收的财产尽数归还,甚至是官职都没有去动。

当然,经历了这么一个事情后,那官员已然是不可能再有贪污的想法了,作为唯一一个在朱元章手里,贪污被发现后还能活下来的人,已然是用掉了所有的气运。

理所当然,那金书铁卷,自然也是到了皇宫里来。

毕竟这玩意抵一次命就够了,哪里还能让你抵两次。

若是再犯,哪怕不是贪污是其他的罪过,那可就是大不敬之罪了,少说也是要夷三族的下场。

长安啊,长安。

那真是让人向往的地方。

朱元章听着大孙的提议,微微点头道:“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如此之多的人员安排,还真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宜。”

“尤其是对长安那边的百姓,勋贵等人,切记要妥善的安置,不能激化民心。”

“先前大孙在修建正阳大道的时候,那补偿就非常不错,既不让百姓失利,也让修建得以正常进行。”

“咱看长安那边,也当可如此去做。”

朱英点点头。

这点钱财看似很庞大,实则后续是可以很快回本的。

现在的商会跟以往商会不同,几乎是跟内帑差不多的概念。

即便是流动的宝钞不够,也可以暂时找宝钞提举司,进行一番借贷。

这可不是有借无还,而是要在规定的年限之内,加上利息本金一起归还给宝钞提举司。

当然,这种归还,并非是还宝钞了,而是归还真金白银,填充准备金。

如此一来,也就不会出现通货膨胀的问题。

现在就整个大明来说,因为朱英的参与,虽然国库里的准备金还没赶上发行的宝钞,但是已然在不断的提升信用了。

随着海贸的发展,大明的信用体系肯定会在周边的国家形成一定的影响,这给大明宝钞走向世界,给了足够大的铺垫。

朱英还真有些期待,自己是否能够有开创世界银行的可能。

到了那时候,大明就是世界级经济体系的主导体,这里头会存在的利益,想想就知道有多么的庞大。

单单就这一条,全世界都要给大明的亏损买单。

即便是后代荒唐,那也足够护荒唐太多年岁了。

想到这里,朱英把关于向宝钞提举司借贷的事情,跟老爷子商量一下。

朱元章哈哈一笑道:“这等时期,大孙你自可放手去做便是了。”

“当初咱每年都要印上好几千万的宝钞往外,这宝钞差一点就变成了废纸,现在还不是靠大孙给拉了回来。”

“算是把咱这般多年的亏空,好生的填补了进去。”

“此事往后大孙可自行决断,不必特意跟咱来说明一番。”

朱元章其实是一个并不大方的人。

从小穷怕了他的,对于钱财是极为重视。

但隔代亲摆在这里,爷爷最是疼孙儿,哪怕是自己舍不得用,那只要是给孙儿的,多少那都没啥关系。

虽说现在的朱元章已然是了解准备金的概念,但实际上于朱元章的眼里,这宝钞提举司就是自家的,想怎么印,那还不是怎么印。

只要不是搞得太大了,又能有什么关系。

朱英闻言,眼神闪了闪。

他当然明白老爷子话里头的意思。

但是这样的行为,会让宝钞完全的掌控在皇帝个人的手里,他自然是懂得这些,关系不大。

可自己的儿子,儿子的儿子。

到时候会懂这些吗。

一旦对宝钞提举司有所贪婪,亦或是贪图享乐,肆意挥霍。

即便是大明,又能经受得住几代。

钱财,有时候不算什么,但有时候,什么都算。

一个国家若是没了钱财,势必会生出极大的波动。

钱不是万能的,但不管是国家还是说个人家庭上,钱财可以差不多解决各种问题总数的八成。

往后,势必在权力上,于皇权里对于宝钞提举司当有所限制。

这些目前有些早了,待大明钱庄,甚至是大明世界钱庄成立之后,再来考虑这里头的制度问题。

“爷爷,关于改名长安的事情,是否要先押后一段时间。”

“若是在如今朝会上提出,必然会对如今的长安城地价各方面形成一定影响。”

朱英想了想提议说道。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缘由,一旦确定了迁都长安,少不了想要从中牟利的商人,趁机去长安大肆进行购房,买地。

而后就是坐等着升值。

到时候这里头涉及到的钱财波动,可就相差极大了。

朱元章闻言,微微皱眉,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回答。

很显然,关于改名长安,确定迁都的事宜,朱元章已然是想要直接的敲定下来,而不是一直拖着。

微微思索之后,朱元章也有了应对的法子。

说道:“迁都不能拖,再者说咱们迁都先,还要对整个长安城进行一番修缮,改造。”

“这里头的时日,定然不会说太短,便就是今年一年能够完成,都算是极为不错的。”

“即便是压后,那也压不了多久的时间。”

“这样大孙你看可否,咱下一道谕旨,勒令自目前开始,长安城内所有牙行停止买卖个人房屋,土地,田产。”

“大孙你去给补偿的时候,大概也就按照京师这边的标准来便差不多了。”

“让那些想要在其中牟利的奸商,直接给断了念想,若是敢于暗中捣乱,那就按罪论处便是。”

听到这话,朱英的嘴巴张了张,没有说出话来。

原来,皇帝的权力,还可以直接这般强行干预。

有道是金口玉言,这皇帝的谕旨,几乎可以说是跟律法在同一个高度。

不对,从层面上来说,是完全的凌驾于律法之上了。

“爷爷,这法子,很不错。”

朱英竖起了大拇指。

不得不承认,这种方式虽说是粗暴了一些,但达到的效果是绝佳的。

完全不用担心到时候长安城那边的问题了。

哪怕有一些敢于顶风作桉的宵小之辈,也很难说对整体大局有所影响。

爷孙俩商议后迁都事宜,朱英这边就开始下达令旨,开始对工匠进行一番安排了。

在工匠这个行业里,可不是说谁都能去修缮皇宫的。

能够去修缮皇宫的,那绝对是整个工匠行业里最为顶尖者。

次日早朝。

朱元章就直接在朝会上宣布了关于改西安之名为长安的决定。

同时设立长安城为新京都。

在今年的一年里,将会对整个长安城进行一个新的规划和改造。

此话一出,朝堂上是起了轩然大波。

只是再怎么交头接耳,也不会说哪位站出来反对迁都之事。

毕竟就在迁都这个问题上,早已经不是第一次提起了,反反复复的提了很多年。

先前太子朱标,也是考察过西安。

而现在不再是另建新都,是在原本的长安城上,进行一番改造和扩宽,自然于花费上,也不会说很是巨大。

只是片刻,许多人的心里就有了新的想法。

他们想把消息传播给自己的宗族,然后趁着这个机会捞上一笔。

这等事情,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别看朝廷中的大臣平时好像没有什么钱财,但是在他们身后的宗族,可是要为此获利不少。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章在杀贪污上如此有力度,给了那么少的俸禄,相当当官的人却依旧是络绎不绝。

权力这个东西,哪有不跟钱财沾边的。

哪个宗族里有族人身居高位,那么这个宗族于当地来说,必然是极为强盛的宗族。

很多大臣在致仕之后,养老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吃的,穿的,用的,只要是回到宗族里,可谓是什么都不会缺少。

而族里对于这等致仕的官员,那也是毕恭毕敬,从未有过说什么白眼狼之类的可能。

毕竟最次都是族老级别,还有对于后辈的提携等等。

是以朝廷的这些大臣,看似是为官清廉,可在这个官权至上的世道里,即便是不说话,那也是有着许多看不见的好处。

历史上确实有一些致仕后生活困苦的官员,但要知道,那是个例,极其少数的个例。

回归宗族才是真正的常态。

自古朝廷有迁都的,就是要有一大批人发家致富,其中往往就是朝臣后边的宗族。

所以现在奉天殿里的大部分朝臣们,都在盼着快点下朝。

然而,可惜是他们打错了如意算盘。

朱元章接下来的一番话,算是彻底的击溃了他们的想法。

“为了避免于长安城中出现投机倒把的奸商,趁此机会倒卖房屋,屯购田产,于民生上造成偌大干扰,更是影响到朝廷本身的钱财。”

“因此咱在想了一番后决定,特下谕旨于长安城。”

“即日起,勒令封锁长安城内所有牙行内,但凡是房屋,田产,尽数禁止。”

“如若发现有人暗中使施手段者,必将给予严惩。”

“查到一人,便惩一人,查到百人,便惩百人!”

朱元章的话里头透着几分冷冽,这是对朝臣们的警示。

不过很显然,富贵险中求,朱元章也没想说凭借一道谕旨和几句话,就彻底的解决此事。

但只要名头在了,很多事情,就比较方便做了。

到了那个时候,说不定还有许多对朝廷的额外收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