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559章:风浪越大,鱼越贵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559章:风浪越大,鱼越贵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08 11:09:52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高丽的局面,是按照朱英的估计来实施的。

就目前来说,稳定是一个前提。

现在的大明跟草原征战,不断的吸收草原上的人口,并且实施禁运,就是想要彻底的解决草原上的麻烦。

因为人才缺口的不足,吸收高丽变成了一个难题。

这一点上,姚广孝心中也非常的清楚。

所以自从他到了高丽之后,朱英那边除了最开始给予的支援外,就再也没有给过其他方面的安排。

这是一种遏制。

可姚广孝不甘心啊。

太孙殿下很年轻,但是自己已经老了,他哪里有时间来等待。

像是这等国家大事,别说数年,便是等上个十多年,数十年,都是非常有可能的。

但是在高丽这边,名义上姚广孝统领着曾经率属于群英商会的势力,但实际上这些人主要听从的安排,还是属于朱英。

既然这里不行,那么姚广孝就只能是在别的地方想办法了。

先前征伐过的倭国,就是姚广孝最好的目标。

在大明和倭国都想渡过一个平稳发展期的时候,姚广孝必然要想点办法,让矛盾给冲突起来。

“国师,是倭国那边燕王世子的来信。”

当姚广孝过来的时候,下属立即汇报情况。

国师府邸中,姚广孝接过信件,开始查看起来。

这里头是朱高炽对于现在倭国情况的一些讲述。

不得不说姚广孝在蛊惑人心这块,还是非常之厉害,不知不觉中,朱高炽已经心甘情愿成了他的帮手。

即便是知晓了其中的目的,也依旧选择了站在姚广孝这边。

姜老师老的辣,不到二十的朱高炽,哪里是姚广孝这等阴谋家的对手,更别提朱高炽对于姚广孝不仅有师生情谊在那里,更是北平王府多年,已然早就非常之熟络,完全没有防备的心态。

现在目的一致的情况下,当然很是配合。

看完信件的姚广孝随手撕碎,而后丢入到面前的水池里。

纸条上的墨水随着水面晕开,加上被撕成多片,字迹再也看不清楚。

里头的内容只有姚广孝一人得知。

便是姚广孝在思索的时候,卫光来了。

卫光看了一眼水池里的纸片,抱拳作揖道;“国师大人,我听说倭国那边好像是来了消息,不知道情况如何,可否跟我说说。”

显然,对于倭国发生的一些事情,卫光也是知道的。

但是也同样是选择了帮助姚广孝。

当然,这并不妨碍他对于朱英的忠诚。

经过长时间的接触,姚广孝很好的把握住了卫光的追求,而便是这块,让卫光愿意跟着姚广孝一起干。

若是没有卫光,在太多方面姚广孝根本无法实施。

至少是偷偷跑到倭国去密探而不被人察觉这一点,就没有办法做到。

他只是人,可不是什么神仙。

无法隐瞒过去的话,那么一下子暴露还能怎么暗中筹谋。

“倭国的事情,目前按照计划还是进行得很是顺利。”

“只不过燕世子那边,少许出了一点意外,受了伤,现在已然是康复了。”

“接下来,就是看那黑泽,会不会按照我们的计划行事了。”

姚广孝缓缓的说道。

卫光闻言道:“那倭人,当真会按照国师的意思去办吗。”

“这里头我最担心的就是此处,若是其不按照国师的意思去说,那么后续可就没有办法去做了。”

姚广孝点头道:“确实,但是我们现在也只能是等,等黑泽对于大明的招供。”

“像是这等大事,黑泽必然要被押解到京师进行审讯,这里来回的时间比较长,或许会出现什么意外。”

“足利义满也很担心,他怕黑泽会胡言乱语,影响到现在倭国的情况,十有**会在路上设下埋伏,对其进行刺杀。”

卫光皱眉道;“按照国师的估计,黑泽会在大明境内遭遇刺杀,可如果在倭国就被刺杀了,我们这边可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姚广孝有些无语。

这些都是变量,也是一个既定的推断。

要是这里也变,那里也变的话,那还说什么。

不过面对卫光,姚广孝也不方便吐槽,只得是说道:“尽人事听天命吧。”

“一般情况下,足利义满不敢在倭国境内动手,毕竟只要在倭国境内,那么很多事情就没有办法瞒过去。”

“大明潜伏的倭人跟倭国境内的情况有些不同,况且在大明境内动手,也可以很大程度的混淆视听,等消息传到倭国的时候,哪怕是有些猜测,也很难说证实。”

“最主要的是这边跟倭国没有了联系,左右也是死无对证。”

卫光点头道:“好,就听国师的。”

“等过个几天,我就带着兄弟们出发,好生的保护,让这黑泽能够顺利的抵达京师。”

姚广孝双手合十:“这一块就拜托卫将军了。”

卫光嘿嘿一笑,道;“都是为了更好的前程。”

......

大明皇宫里。

朱英慢悠悠的给坤宁宫里的花草浇水。

和后世的北平皇宫不同,现在的南京皇宫里花草树木还是挺多的,在绿化这块算是极为不错。

曾经的马皇后也有喜欢种植花草的兴趣,这些保留下来的珍贵花草,自然一直在坤宁宫里。

即便是执政,朱英反倒是更加的轻松了。

现在的大明正是按照既定的发展进行着,想要更快的话,就只能是需要一个人才的积累了。

工业这玩意,不是说一个人知晓就能够迅速前进的,在完全没有工业基础的现在,想要实现什么铁甲船,燧发枪。

事实证明,还是跟想象相差很大。

不过朱英倒也不是很急,毕竟来日方长,自己现在还算是有时间的。

而反观现在大明的势力变化,就跟历史上有了太多的不同。

首先是淮西勋贵集团。

因为朱英的出现,所以蓝玉桉并没有发生,而大量因为蓝玉桉而受到牵扯的武将,官员,自然现在还是活得好好的。

即便是在兵权上,朱英已经开始不断的培养属于自己的嫡系,但是于大明各地,淮西勋贵们的势力,正随着大明的发展而迅速的扩张着。

毕竟他们已经有了非常之好的人脉,即便是不违背律法,也能够轻易的获取大量财富。

他们掌控的田产,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流入到朱英的手里,或者说内帑这边。

便就是按照朱元章所说的,一个国家的稳定,钱财是一方面,但粮食才是这个国家的基石。

在遇到灾荒的时候,再多的金钱也换不来一口饱饭。

只有足够多的粮食,朝廷才能够稳定下来。

至于钱财,这些都是可以通过税收来获取的,当整个大明都变得富有的时候,那么国家自然就不可能缺钱。

毕竟,这是一个权力至上的社会。

而皇帝只要把兵权掌控在了手里,哪里还用担心没有钱嘛。

不听话的,弄死就是了。

无所谓一个暴君的名头。

下午时分,阳光明媚。

朱元章迈着轻松的步伐来到了坤宁宫这里。

这几乎是朱元章每天的惯例了。

来看看自己的曾孙女,同时也来看看自己的大孙。

他总是担心这样对于朝廷的放纵会出现一些问题,即便是现在看来,目前朝廷的运转还算是非常之不错。

“大孙呐,其实你每天空余时间还是很多的,没事还是要去多多关心政务。”

“整日养花弄草的,咱怎么感觉你比咱还要清闲许多。”

“你这跟那些乞骸骨致仕的老臣,貌似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朱元章有些无语的说道。

他辛苦勤劳了一辈子,当真是有些闲不下来。

所以这些日子里,说是放手政务让大孙来管辖,但大孙这般做法,心里头终归有些不踏实,是以还是对于政务比较关心。

这些事情朱英当然知道,只是对于政务上的权力,他确实没有太大的兴趣,恰好是老爷子帮忙看管一番,查漏补缺挺不错的。

“爷爷,我这不是每天都有在看吗。”

“只是现在都是七天汇总一次内政结果了,也就那天的事情比较多,而且只要看的都是一些结果,又不参与其中,自然要简单很多。”

“我若是去干预他们,到时候出了什么事情,这份责任又算是谁的,如今都是算个人担责了,干不好的,没政绩的,那就下去把机会让给别人嘛。”

“我再是聪明,一个人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内政都装到心里面去,只需要一个总体的汇总能够满意,自然就行了。”

朱英无奈的解释道。

其实类似这样的话,他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但老爷子就是闲不下来,每天都想找点事情来做。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一辈子都忙了,一下子空起来,听着好像蛮舒服,实际上总会有种不得劲的意思。

朱元章听着这话也不知道怎么来说。

自己这大孙,也算是一个奇葩了。

历朝历代,哪个太子,哪个皇帝,不卷恋这权位,恨不得时时刻刻都坐上龙椅上,把所有事情都归属于自己的掌控中才好。

反观大孙,若不是目前大明发展还不错,已然是有昏君的名头了。

其实朱元章在这段时间里,早就收到了许多御史,包括一些自诩清流大臣的上奏,都是在劝谏让太孙多多上朝管辖朝政。

朱元章也觉得很是搞笑,当初自己天天亲自处理政事时,这些个大臣一个个叫苦不迭,现在太孙执政反倒是又觉得闲暇起来,当真是有几分荒唐。

“草原那边的进展目前不是很顺利,大孙你给草原的压力太大了,促使他们开始联合起来,共同对咱们进行抵制。”

“原本有矛盾的部族,也放下了彼此的成见,开始针对于我大明。”

朱元章缓缓说道。

而这些情报,朱英当然也是知晓的,今日朱元章特意过来说此事,自然就是想看要不要换个方式。

朱英略微沉默一下,稍稍摆手。

后边的郭忠当然明白,随即带着所有宦官宫女离开。

朱元章身后的刘和,当然也是离开,留下爷孙俩独处。

“爷爷,前些日子群英商会改革之后,完全的融入到官员的体系之中去,对于所有的官员来说,群英商会自然是一块很大的肥肉,咬一口必然是满嘴流油。”

“孙儿仔细探查过,在这方面,吃的最多,下手最狠的便是淮西勋贵们。”

“草原上压力很大,自然还是要多多派遣一些将士们过去。”

“必要的流血牺牲,是值得的,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朱英的话说到这份上,朱元章当然是明白了其打算。

这方面的问题,也是一直是朱元章心中担忧的问题。

膨胀的淮西勋贵集团,其有大量的开国功臣,他们影响到了大明的各个方方面面,且和大明已经融为一体,目前来说剔除的难度更加大了。

关键是大明四方开战,他们就有了用处,而不是马放南山。

“现在瓦剌已经有加入的意思了,若是跟整个草原开战,大明必将会被拖入到泥沼之中,这一点大孙可是要想好。”朱元章提醒说道。

草原这地方,可不算小,况且几乎所有的草原人,都是天生的骑兵。

即便是有火绳枪这等沙场利器,但是在机动性极高的骑兵面前,也被很大程度的削弱。

一旦深入,补给就是最大的问题。

现在已然是在不断的发展骑兵了,可短时间内,怎么可能去比拼整个草原。

朱英回道:“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

“北元可以让瓦剌来帮忙,咱们自然也能去找点帮手。”

“金帐汗国那边,已然不堪于帖木儿的征伐,落败便就是这几年的事情,月即别的昔班家族,面对强势的帖木儿也是不断北撤。”

“很显然,下一步帖木儿就要举大军去打东察合台汗国了。帖木儿本身就是西察合台汗国,一直想要占有那里。”

“孙儿打算修书一封至帖木儿,商讨结盟征伐之事宜,同时亦可入军西域,增大草原压力。”

“想来帖木儿对于这项提议,没有拒绝的可能。”

“对于瓦剌来说,对比咱们大明,他们更为惧怕帖木儿。”

“毕竟,帖木儿是真正的可以彻底的统治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