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567章:活捉朱棣!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567章:活捉朱棣!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08 11:09:52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朱棣在北元这里,虽然身份是俘虏,但是却同样享受着王爷般的待遇。

哪怕是之前被抓住的朱能,都给直接放了。

这也是让朱棣较为高兴的事情了。

北元大帐这里,朱棣到来之后,额勒伯克可汗,或者说北元皇帝,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召见他。

或许是在商议后边的事情。

朱棣这边除了朱能和张玉外,还有五个亲卫陪同,帐外有严格的士兵把守,其他的倒没什么。

大概算是软禁的意思吧。

“王爷,我感觉事情没那么简单,咱们突然被发现,肯定是有人在暗中捣鬼。”

“这么大的草原,他们可能就运气那么好,咱们的探马连一点消息都没有得到,如果不是王爷警觉,怕是被包围了都不知道。”

“那些探马,他们...”

朱能再次见到燕王极为欢喜,他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够活下来,还能跟燕王见面。

原本都已经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了。

而在被蒙古骑兵抓住俘虏后,也没有很差跟那奴隶般的待遇,相反也算是好吃好喝的招待着。

只是在这段时间里,朱能突然发现了不对之处。

在这茫茫的草原上,军队之间主要是依靠探马充当眼睛,至少在二十里开外的距离上,都会进行一个巡逻。

数万大军的行动,便是十里地外都能清晰的有所感应,更别提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探马了。

而对方也是会派出探马的,一般也是在二十里地左右的距离。

在遇到对方探马的同时,己方探马当然会把消息进行一个汇报,而不是自己傻乎乎的去探查情报。

五十里地,即便是在这平坦的草原,提前得到消息的话,也可以很轻松的进行一个避让。

然而燕王这边,完全没有得到任何的消息,甚至是出去的探马,也再没有回来。

可不是说一两人,那可是几十人。

如此的话,事情好像变得没有那般简单了。

在见面寒暄之后,朱能就连忙要把心中的想法告诉了王爷。

只是在最后那句时,朱棣却抬手给打断了。

“你说的这些,本王是知道的,可猜测没有任何的意义。”

“再说现在已经是这样的结果了,去追究这些干嘛,还不如想着怎么才能回去。”

“只有回去了,我们才有机会知道这背后是谁在从中作祟。”

朱棣深深的看了一眼朱能后,开口说道。

旁边张玉的眼神微微闪动,对着还想继续说话的朱能微微摇头,示意不要再说下去了。

朱能这才有些丧气的回道:“明白了,王爷。”

其实这些事情,朱棣又怎么没有去想到。

在这草原上,自己就这么突然的被抓了,哪里是会有这么简单的事情,这当大明的骑兵们都是吃干饭的吗。

若是这样的话,早也就崩塌了。

但是朱棣知道这个事情,是没有办法捅出去的,即便是往后,也只能是偷偷的暗中调查。

或许连调查也不需要。

具体的情况,便就要看往后怎么去发展了。

事情的主动权,已经不在朱棣的手中。

.....

北元大帐中。

文武大臣聚集一起,而最为耀眼的,自然就是兵部尚书哈巴了。

活捉大明燕王这等功绩,对于一直被大明压着打的北元来说,无疑是打了一剂强心针,也看到了更多的希望。

只是在哈巴的眼神中,却完全没有这样的喜悦,因为他的心中非常的清楚,大明现在的各方面实力,已经是全面的碾压北元了。

大家都在庆祝活捉大明燕王,却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初在抓捕朱棣的时候,自身军队所产生的伤亡。

足足是五千骑。

听上去好像不多,毕竟当时的朱棣有七千骑,而自己这边仅仅是损失了五千骑,算是大胜了。

然而实际上,骑兵的对决,并非是这么算的。

骑兵和步兵不同,当冲锋起来的时候,更像是一股巨大的洪流,在绝对压制的情况下,小规模骑兵很难对大规模骑兵形成有效的杀伤。

列如曾经蒙古征伐其他国家的时候,往往是会伤亡比例极为稀少,甚至是出动上万骑兵,伤亡不足百这样恐怖的战绩。

恐怖的轻骑兵在平原的战场上,是对敌人降维式的打击。

而显然别人也是有骑兵的,但比起蒙古骑兵来,就不在一个档次了。

更何况是三万蒙古骑兵,去打朱棣七千骑兵。

在数目相差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可能一个回合就能让朱棣这边的军队崩溃。

然而最终结果,是哈巴强行用骑兵冲锋,舍弃骑射不用,这才把朱棣给冲垮。

就这样还丢了五千骑。

而实际上,俘虏朱棣那边,有将近三千骑。

这意味着哈巴这边的伤亡还要更高。

没有人在乎这些,这可是大明燕王,哪怕是多损失一万骑,便也是值得的。

“陛下请看,这就是大明最新的火器,微臣从一些朋友那里了解,这个新的火铳,被称作火绳枪,是大明太孙打造出来的。”

“臣方才也尝试着使用过,比之曾经的火铳,这火绳枪不仅是更为精准,威力还要更大。”

“简单的皮甲在三十步的距离内,也能是轻易的射穿,五十步可产生有效的杀伤。”

“我们的弓箭,只有三十步的距离。”

在北元,传承曾经蒙元的传统,自称为臣的,自然就是汉人。

而这个北元的大臣,也是正儿八经的汉人出身。

自然是为了自己的富贵,所以才会投身于北元之中。

像是这样的汉人大臣,于北元朝廷中可不算少数,单单就这大帐内,已然是过半了。

而纯正的蒙古人,一般只会自称是奴才。

汉人大臣的话,让整个大帐内都开始变得喧闹起来。

能够在这里的,除了一少部分浑水摸鱼,大部分还是有几分真才实干的,自然是明白这火绳枪对于北元来说,到底是意味着什么。

北元也是比较注重火器发展,只是限制于现在草原的环境,根本没有发展的空间和能力。

在知道大明的火器已经是这么厉害的时候,心里头就开始变得紧张起来。

这意味着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当大明的射程超越了北元的弓箭之后,那么挨打的程度就很高了。

额勒伯克坐在龙椅上,感觉到很是心烦。

最近大明边关屯军几十万,给予了北元极大的压迫感,这边在关押朱棣的问题上,一直没有纠扯出个结果来。

如今又蹦跶出一个火绳枪。

真是脑袋都大了。

“不要把事情扯远了,现在要好好的谈一下关于大明燕王的事情。”

“对于禁运这块,是绝对不能放弃的条件,现在我们这边的情况,大家也都是知道,底下的那些奴才们,日子已经是完全过不下去了。”

“趁早解除禁运,我们才有以后的机会。”

额勒伯克摆摆手,不想去搭理火绳枪的事情。

他心里很是清楚,目前大明的火器,并不会消亡北元,即便是强势的大明,也不可能突进到草原的深处,这对于大明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

甚至会造成很大的负担。

至于大明现在掠夺人口什么的,额勒伯克也没有半点在乎,反正那些部族也都不怎么听话,抓走了就抓走了。

现在的北元,在经济上,口粮上,因为禁运的关系,让如今的骑兵的战斗力在大规模的下降。

只要解除了禁运,就算是大明打过来,大不了再退后一些罢了,难不成他们还能一直占着草原不成。

以如今北元的实力,完全可以进行迁徙,避开如今的大明。

瓦剌那边目前的整体实力而言,可是要比现在的北元弱上太多了。

干不过大明,难道还干不过瓦剌。

只要有足够的粮食,额勒伯克就是这片草原上的主宰。

至于大明。

中原王朝,终归会有虚弱的时候。

到了那个时候,便就要简单许多了。

自古以来,不都是这样的吗。

在额勒伯克说完之后,下方一名王爷打扮的男子站了出来。

是额勒伯克的弟弟,哈尔古楚克鸿台吉。

哈尔台吉说道:“陛下,臣认为火绳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够掌握火绳枪的制造,哪怕不是攻打大明,对于瓦剌和其他部族,也能够更加轻易的取得胜利。”

“大明燕王,是大明皇帝的第四个儿子,我曾经听说,大明的皇帝最是疼爱燕王,在如今大明太孙没有出现的时候,曾经提出过想立大明燕王为储君。”

“这样的人,如果我们提出要求把火绳枪的制造方法给我们,他们肯定会答应的。”

哈尔台吉让额勒伯克微微皱眉。

其实他并不是很喜欢这个弟弟,太过于强势了一些。

当初能够成为如今的北元皇帝,也是稍稍压了哈尔台吉一筹。

而在哈尔台吉的手里,掌控了北元将近两万骑兵,这也让额勒伯克多少有些顾忌。

哈尔台吉出声之后,浩海达裕就站了出来。

浩海达裕是瓦剌人,是如今的北元太尉。

当然,他的目标是北元宰相。

大明废除了宰相制,可北元自然没有,只是在通往宰相的这条路上,哈尔台吉一直都是拦路人。

哈尔台吉主张效彷大明一样,彻底废除掉宰相制度,虽然还未达到这个目的,但如今的北元宰相职位一直是空缺着。

“臣倒不这么认为。”浩海达裕说道。

额勒伯克点点头,对于自己的这个宠臣,他还是很放心的,示意继续说。

浩海达裕走到中间几步后,看了眼哈尔台吉后,便继续道:“火绳枪是大明现在极为看重的关键,在谈判的时候,肯定是非常的艰难。”

“即便是真的谈判成功了,我们在其他方面肯定会有很大的让步。”

“可是就算是现在有了火绳枪,就一定能快速的制造出来吗,现在的北元,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口粮,是大明的盐茶。”

“是需要恢复跟大明的贸易,甚至是开启更多的互市,才能让我们有继续主宰草原的基础。”

“火绳枪厉害是厉害,但他也不是无敌的,偌大的大明,也不可能每个士兵都给配上火绳枪。”

“草原是我们的草原,只要能够有足够的互市,大明就没有可能打败我们,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我们自然是可以再度入住中原。”

浩海达裕得到了额勒伯克认可。

解决眼前的麻烦,对于北元才是最为重要的。

哈尔台吉想要站出来反对,却被后边的汉人大臣拉扯住了。

这一幕看在额勒伯克的眼里,顿时心里头有了更多的不满。

如今的汉人,额勒伯克已经并不怎么相信,而自己的弟弟哈尔台吉,却总是跟那些汉人大臣混在一起。

甚至是对那些汉人极为卑微,完全没有了作为蒙古人的气质,这让额勒伯克很是看不惯。

汉人都很卑鄙。

如果不是现在的北元需要依赖到汉人出谋划策,额勒伯克真想将这些投靠了弟弟的汉人大臣,全部都给处死。

敲定完谈判的主张之后,就是涉及到谈判的人选了。

这个事情,就让很多大臣都停住话语。

显然,谈判这样的事情,一般是没有人想去的。

尤其是现在的北元跟大明,相当于弱者对强者。

除了有大明燕王这张牌之外,如今的北元在其他方面,可谓是一无所有。

谈得好还行,要是没谈好,直接被大明给宰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虽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可谁又能说得准呢。

如今的大明,可是带着愤怒的。

浩海达裕这个时候,突然走到额勒伯克的身边,悄悄的耳语几句。

额勒伯克轻轻点头,开口道:“太尉的意思我觉得可以。”

“跟汉人谈判,自然是汉人最为熟悉。”

“不过为了体现出我们的诚意,吾弟,此次你便亲自去上一趟吧。”

说完之后,额勒伯克还点名了几个汉人大臣。

这几个汉人大臣,明显都是哈尔台吉的心腹。

如果谈判失败,显然就可以把责任都推到他们的身上。

哈尔台吉深深的看了额勒伯克半晌,最后恶狠狠的瞪了一眼浩海达裕,这才回道:“臣领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