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576章:北元都得念着太孙的好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576章:北元都得念着太孙的好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9:19: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北元王朝所在。

仅仅只是两个月的时间里,整个北元地区就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变化。

这完全已经可以说是天地之差。

先前的北元,在大明强力的打压之下,各方物资紧缺,一些低贱的奴隶,每天能够喝上半碗稀粥,就已然是谢天谢地了。

普通的百姓日子过得也不怎么样,家里的药材和茶叶经过一个冬天之后,早就已经消耗殆尽。

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就只能靠着牛奶羊奶活命,偶尔吃的也只能是肉食。

连盐都没有,纯粹的熟肉难以下咽,而长期服用油腻的肉食,与之带来的是各方面病痛的折磨。

大人也就算了,尤其是小孩,普遍都是腹部鼓胀。

这样的情况在所有的草原百姓家中发展,即便是蒙古的一些贵族们,也好不到哪里去。

最主要的是,对未来生活的恐惧。

那段时间里,北元不管是朝廷还是各方部族,一个个都是愁云惨澹,见不到笑容。

但是现在不同了。

朱英最快的速度设立互市,加上本身就有大量物资,仅仅过了三天,大批草原急需的物资就已经开始上路。

北元这里各路骑兵严密护送,快速抵达设下七个互市点。

而大明商队的到来,如同是拨开云雾见得太阳,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尤其是物价抬高,更是让草原所有牧民感觉到了巨大惊喜。

当日晚上,篝火晚会,载歌载舞,欢迎大明商队的到来。

无形之中,所有的牧民发现,他们已经离不开大明了。

一些部族的长老,看着这一幕,心下微微的叹息。

这在往后,可能就没有办法去中原打秋风了。

一来是大明越发强大,二来是在大明商队到来之后,宣布了一条律令。

从今往后,但凡是发现任何部族有对大明进行肆虐掠夺之事,将会被永远的加入到不受欢迎名单。

这便是意味着,大明商会将会拒绝跟他们的交易,进行部族间的制裁。

这样的律令,看似好像作用不大,实则让许多人多了很大忌惮。

通过禁运这件事可以看出,如今的大明,是真的会把律令彻底的贯彻下来。

只是仅仅凭借草原自身的发展,不管是皮毛还是牲畜,都是很难养活族人的。

未来的道路,又是能在何方呢。

北元朝廷,行宫大帐。

额勒伯克坐在龙椅之上,下方是北元的文武百官们。

“哈巴尚书,此番能够活捉燕王朱棣,促使大明与我北元达成和平盟约,解除禁运,让价贸易,你之功不可没。”

“说吧,想要什么奖赏,只要你说,朕都可以答应你。”

额勒伯克笑着说道,心情很好。

在谈判这块,虽说除了解开大明禁运外,没有获得其他物资的赔偿,但是就贸易的展开,让额勒伯克可汗的名声,于整个草原上开始传播。

所有的蒙古部族,贵族,牧民,都在念着额勒伯克的好。

而额勒伯克本人在北元朝廷,军队中的声望,也是达到了一个巅峰。

现在说话都要硬气很多。

下边的兵部尚书哈巴,听到陛下这般说,当下有些无语。

虽说如今北元的情况已经是在好转,但实际上户部早就赤字了,哪有什么奖赏可以发出来。

陛下这话的意思,他哪里还能不明白,就是为了更好的一个台阶下而已。

不过这对于哈巴来说,也是个很好的机会。

他现在已经是兵部尚书,在如今宰相空缺的情况下,已经算是位极人臣,再往上,可就是功高震主了。

能够一直维持住现在兵部尚书的职位,已经是非常好的局面。

当时抓到燕王朱棣回北元朝廷的第一件事,哈巴就是连夜把自己的虎符上交,生怕陛下会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但是功劳有了,说什么奖赏都不要,那也不行。

心下思索几番,哈巴开口说道;“这都是臣的本分之事,不过说起来,臣倒还真的有点想要的东西,恳请陛下赏赐。”

额勒伯克闻言,面色微微变化,平静问道;“但说无妨。”

哈巴把握到了这一幕,当下连忙说道:“臣最是喜欢雪花盐,不过大明的商会对于雪花盐的份额有限制,臣这边的份量看似不少,吃起来也不够。”

“还有那些精美的调料,也吃不了几顿。”

“陛下知晓,臣就好这一口,所以斗胆请陛下,能够赐予臣一些。”

听到这话,额勒伯克算是放下心来。

果然这哈巴还是比较懂事的吗。

正好是要雪花盐和调料。

若是说别的,额勒伯克还真不见得能够拿出来,恰恰是这雪花盐和调料,他目前手里头存货比较足。

前面大明商队来的时候,大明太孙特意送了不少过来。

如今雪花盐是其次,那烧烤调料,当真是风靡北元上下。

撒在烤肉上面之后,感觉吃的完全就不是一个东西了,那味道,连舌头都能吞掉。

“既然哈巴尚书开了口,朕也不能小气。”

“赏,雪花盐三十斤,调料十斤。”

额勒伯克笑着说道。

十斤调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烤肉只需要放一点点就足够了,这十斤调料在现在的北元,至少是数十斤黄金才能买到。

并非是额勒伯克不知道物价,只是这些东西都是大明太孙送的,白送的东西,转手送人自己不心疼。

况且那边来北元朝廷这边的商会负责人说了,像是雪花盐和调料这些,只要是他有需要,说上一声就给送来。

是大明太孙特意交代的。

这个时候,额勒伯克对于大明太孙的好感已经是非常之高了。

不仅仅是雪花盐调料方面,就是大明最为出名的京师邸报,在抵达边关之后也会第一时间送来。

包括一些珍贵的茶叶,瓷器,甚至是给额勒伯克后宫那些缤妃京师出名的胭脂水粉。

几乎京师的奢侈品系列,每月都会给送上一批来。

京师有的,额勒伯克这里自然也会有。

像是知名的小吃,大明太孙这边更是会直接派遣厨子过来,现场给额勒伯克制作。

这真是太贴心了。

常言道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原本对于先前所说北元汉臣之事,额勒伯克心里头还有几分犹豫迟疑,到了现在,干脆是没想这么多了。

于额勒伯克的心里,大明太孙,是真的把自己当亲叔叔对待呀,这里头肯定也是有陛下的意思。

果然,陛下还是没有忘记过我。

这也就越发的坚定了额勒伯克和大明结盟的心思,至于那些汉臣,便就无关痛痒了。

放任他们在北元,还会去扶持自己那个弟弟,不若是回大明更好。

北元的早朝结束之后。

欧安民便也往自己的大帐回去。

草原这边什么都好,就是没有城池比较不方便。

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城市最早作用,是囤积物资,与买卖之地。

北元这边也没什么买卖和物资囤积,哪怕是王廷也是大帐。

倒是为了照顾汉人臣子,大帐有中原的特色。

“欧御史,听说最近陛下一直在考虑建城的事情,也不知道会不会落实下来。”

“若是真能建城,那咱们也不用总是跟着颠肺流离了,日子总算能够安稳下来。”

有熟悉的汉人大臣,在欧安民的旁边笑着说道。

这个事情也是最近才在朝廷上有所提及的。

其中的关键是在于大明提供的玉米饲料。

原本圈养牛羊骏马,需要总是去追逐水草,才能够饲养。

现在大明提供玉米饲料之后,就完全不同了,这些比之牧草更为肥美,价格也不算高,完全可以在固定的区域进行饲养。

这样的情况下,好像是北元朝廷这里也能够稳定下来,无须四处奔波。

那么相应来说,就有人提出建城池的想法了。

额勒伯克可汗那边,对于这个想法也比较赞成。

不过建城非是一朝一夕之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就难了。

北元这才刚刚有些复苏,还是要稳定一点才行。

欧安民听到这话,冷哼一声。

说道:“莫要只顾着眼前,你当知道,目前北元所有的一切,是因为什么而来的。”

“大明的商队,掐住了我们的喉咙,一旦我们跟大明有所矛盾,你觉得这些商队还会过来吗。”

“就如同是先前的禁运一样,整个北元将会再次处于凋零。”

“那个时候,可能比之前还要更加的严重,当所有的贵族,将士,牧民,都特别依赖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是被大明牵着鼻子走。”

“哪怕是陛下,恐怕也不敢跟大明有所争辩,否则这北元天下民心颠覆,皇位不稳。”

“你说到了那时,北元,还是北元的北元吗?”

先前说话的汉人大臣,被欧安民这一番说得半晌无言。

许久后才道;“欧御史,你说的这些,其实所有人都能看到,也能想到。”

“但是,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这草原上,不比是中原,除了一眼茫茫无际,什么东西都没有了。”

“大明现在的情况,已经是远远的超过北元,整个草原,又能有谁可以跟大明相提并论。”

“依赖大明,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至少是在现在,谁也拿大明不能怎样。”

“那大明太孙,你也是看到了,多年轻呐,不过是堪堪及冠的年纪。”

“如果没有其他的意外,未来几十年,咱们都不要有什么想法,对抗不了的。”

“既然对抗不了,还不若是跟着走,好歹你看,咱们现在生活好多了吧,别说牧民了,就是那些奴隶们,都能吃上一口干饭了,多好的事情呢。”

“我们都老了,哪还能比这些啊,便就这般过吧。”

“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想来也是不错的。”

欧安民听完,不知怎的突然感到一阵悲哀。

好像自己所坚持的东西,一下子就荡然无存了。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当初他现在跟着来到这草原上,在北元做大臣,拒绝大明的招揽,自然是看不起朱元章。

其实看不起朱元章的人很多。

尤其是读书人这个圈子里,像是欧安民这一代的,尤为如此。

他朱元章算个什么东西,一黔首罢了。

自古以来,哪家帝王不是世家名门之后,朱元章可是正儿八经世代农户,一点背景都没有。

就算是暂时取得这天下,也跟沐猴而冠差不多。

也就是曾经历朝历代的反贼罢了,这皇帝位置,能坐个几年。

于是抱着这般想法,欧安民坚决不从大明招揽,跟着北元走。

从策略的角度上来说,也算是先行避开中原混战,而后养精蓄锐,再度进入中原争夺江山。

这个想法,就当时的局面来说,其实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欧安民这里走后,整个中原突然就这么安定了下来。

各方势力在朱元章的军队面前,简直就跟纸湖一般,没有丝毫的抵抗力可言。

局势变化得太快,以至于还没反应过来,大明的江山似乎一下子就稳固了。

这等速度,让人简直是不敢相信。

其实欧安民也后悔过,可惜,已经迟了。

微微叹息,不再多言。

想到自己已经是六十出头的年纪,大概也算是半截身子入了土。

还好在大明那边还有自己的后代,新郑欧家也发展得不错。

即便是这头失败了又如何,关系不算大。

欧安民很清楚,不仅仅是自己,目前在北元的汉人臣子们,都是留有后路的。

这边在北元很多路子,都是通过边关的晋商转手到自己的家族。

等再过几年自己干不动了,便也回到家族安享晚年去。

想到这里,欧安民心态也就无所谓了。

刚到大帐,欧安民就看到自己的仆从正在焦急的等待着。

看到自己之后,连忙就跑了过来。

“主子,你可算是回来了,大明商队那边送来了主子的家书。”

“奴才本来也没觉得什么,可是刚刚听闻其他的老爷们,好像都遇到了什么事情一般,所以奴才也变得有些急了。你”

欧安民立即从下人的手里抢过家书,立即开始翻看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