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580章:十八亿大明宝钞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580章:十八亿大明宝钞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9:19: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整个大明的财富,几乎有八成在江南。

听起来有些夸张,但这就是现在的事实。

尤其是在底蕴上面,更是甩其他省份几条街。

不管是蒙元入主中原的时候,还是在蒙元末期,江南地区都在很大的程度上避免了遭受的迫害。

这也使得一些家族的财富全部都是遗留了下来。

朱英这里的海贸生意拉上江南这些大户们之后,财富值更是不断的攀登高峰。

这些情况,一直都是在朱英的掌控之中。

所以大明对于江南地区的赋税,依旧是目前来说最高的,只不过朱英恢复商业的行为,让这些赋税对于江南大户们来说,真就算是九牛一毛。

正好是这个雇佣行会的事情,给了朱英下手的机会,这不狠狠的捞上一笔,都感觉对不起自己了。

北元那边目前可是处于亏损状态,随便几百万宝钞就投入进去了。

这不得是赶紧的从江南这边弄出来。

针对于这次的股份拍卖,在此前张伯做了很是充足的准备,准备的股份,必然是相对来说绰绰有余的。

反正到时候卖得不够,就多开设一个据点吗。

必须得是雨露均沾。

据点这东西,又花不了几个钱。

对于有能力购买的大户,也是提前做足了功课,加上不断散播的小道消息,充分的进行一番刺激。

在太孙殿下的背书下,所有人对此都是深信不疑。

其实好处还是有的。

作为雇佣行会的股份成员,当然会有一些相对来说的优待措施,只是在分红上,回本的可能性比较小了。

有钱的,当然不会在乎这些,他们只是希望能够跟太孙殿下的东西,有更多的接触。

仿佛这样对于他们自身的地位,就有了很是显着的提升。

钱不是很够的,那就看自己了。

多数的家族大不了变卖一些产业,或者拿出一些珍藏的古董字画出来。

便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整个江南地区的大户们都疯狂的挥舞着宝钞,想要加入进来。

“我的胆子还是小了,感觉似乎可以再多加一点。”

张伯在感受到这一番热情之后,心下顿时有些后悔。

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再次加量。

现在拍卖在即,再回去禀告东家,时间上肯定已经是来不及了,买卖这种东西,就是要趁着别人头脑一热的时候,才是最赚钱的时候。

等到后面想清楚了,想明白了,就没这么好卖了。

而且也容易造成滞销,对于太孙的声望产生不好的影响。

当机立断,加量再加量。

很显然,张伯的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十五贯宝钞一张的拍卖会门票,仅仅不到半天的时间里,就直接卖脱销了。

其中包间一百贯宝钞的售价,完全是良心价。

单单卖门票,都赚了差不多十万宝钞。

这几乎是白来的钱。

但是比起卖股份,可就太不值得一提了,当真是九牛一毛上的毛尖尖。

苏州拍卖大院,张伯坐在后台喝着茶水。

听着前边传来的叫好声,心里头有些不是很平静。

微微颤抖的双手。

体现出此刻的紧张。

“下河张家,出价十万一百贯宝钞购一股,成!”

“苏州陈家,出价十万三百贯宝钞购一股,成!”

“苏州赵家,出价十万八百贯宝钞购一股,成!”

张伯喝下一口茶水,唤来随从,问道:“可有统计,现在已经入账多少了。”

随从立即去前方询问,而后小跑着过来迅速道;“爷,已经有四千余万贯宝钞了。”

张伯按耐住心中的激动,自语道;“这才开始不到半个时辰,不错了,不错了。”

这个数目,已经是达到了张伯心中的预想。

按照现在这个情况推算,哪怕是后边卖得慢一点,几亿宝钞是肯定少不了的。

至少可以说能够达到交差的程度了。

场内的气氛,异常的火爆。

不仅仅是苏州府这里,另外两个场地亦是如此。

三天等待的时间,是让那些稍远一点的大户能够赶过来。

其实很多早就得到消息的大户,已经早早的就在这附近等待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张伯一直都在后台等着。

他现在的紧张程度,几乎堪比当初跟着东家的时候,差不多每过一炷香的时间,就会呼唤随从去打探最新的数目。

便是到了差不多的黄昏的时候,终于是结束了。

“全都卖完了吗。”

“回禀爷,全都卖完了。”

听着这肯定的回答,张伯激动的站了起来,吩咐道:“以最快的速度,把其他两家的数目统计过来,我要马上带着账目回京,将此间情况亲自禀告给太孙殿下。”

由不得他不激动。

单单就苏州府的目前的数额,已然是达到了将近八亿贯宝钞。

即便是其他两府的数额要少一些,那也是十多亿的数目。

“十多万万贯,老夫这辈子,都没见过如此之多的宝钞,别说见了,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张伯忍不住感叹道。

当真就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这个数目,是张伯想都不敢去想的,而太孙殿下就是直接的定夺下来,按照现在的情况看,好像还可以更高一点。

可实际上张伯知道,这十万已然是个门槛线了,再超出的话,极有可能达不到现在这样的程度。

跟着太孙殿下从事商道如此多年,张伯觉得自己已经说超越了很多人,然而太孙殿下随便出手,就是彻底的体现出了巨大差别。

不仅是于商业经济上,最主要的是开创了一个崭新的项目,并且对于整个大明来说,解决了很大的麻烦。

越是懂得商业的人,就越是明白要达到这样的程度,到底有多难了。

这几乎是相当于一次对于大明的变革。

其实不管是哪个朝代,变革常常是要遭遇到太多的反对,不仅仅是皇帝本人,而是朝野上下,都会下意识的排斥。

对于皇权来说,最讲究的是什么。

并非是开疆扩土,也并非是能人辈出,而是安定,安稳。

而变革,往往会触动许多人的利益,往往这些利益的即得者,最后总是要牵扯到皇权之上去。

变革相当于把这块天下的蛋糕给打散了,消灭掉之前占据了多数蛋糕的人,让更多的人吃到,从而慢慢的积累,换了一批新的人。

这样的行为,对于社会的动荡,显然是不可避免。

是以各朝各代,古往今来的每次变革,都是充斥着血腥争夺。

但是吧,偏偏就是朱英这么特殊的情况,在如此独特的时间段里,在这个历史上最有意思的朝代初期。

相遇到一起了。

假若现在的皇帝是朱英本人,还真就干不成这么一个事情。

能够怼着朱元章干的文臣,都已经全部被弄死了。

武将们大字不识的多得很,对于这种变化,完全是感受不到,只要不少他们的吃穿用度,对于其他的可不会这般关心。

有那时间,还不如多喝两口酒呢。

朱英的人设非常之好,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曾经白手起家的群英商会东家,但凡出手都是要带着一批人发财的。

不管是先前的水泥建设,造纸,印刷等各类开厂,在给予技术扶持的同时,无疑是带富了很多人。

京师的百货促销,其中获利者不计其数。

倭国的开展,海禁的取消,对于江南地区的各项扶持,一波又一波的人,尤其是有些家底的,日子当真是蒸蒸日上。

各项在官府,地方所产生的变革,润物无声的展开。

短暂三年,或许有人会突然的发现,今日大明已经是完全的截然不同。

就是这样的因素,才有了今日这般场面。

数值在第三日的早上,就已经是快马加鞭的汇总了过来。

当张伯拿到账目的时候,已经变成熊猫眼了。

倒不是说张伯这么多年,没见过什么世界。

在岁入不过两三千万的大明,十亿往上的宝钞,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这相当于曾经大明五十年往上的收入。

而今大明,总共才多少年?

洪武二十八年。

也就是说,从大明建国至今的这二十八年里,所有的赋税全部叠加起来,都没有这三天拍卖股份来得钱快。

夸张吗?

很夸张。

但其实一点都不夸张。

当然,现在宝钞上面,也是因为海外财路的打开,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有钱人出现。

宝钞其实是不够的。

其中多数都是以黄金,白银,古董字画哪来冲抵。

“十八万万贯!

张伯捂住自己的胸口,感觉到一股很是强烈的窒息感。

这个数目,即便有所想象,但是当真正的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还是让人感觉到这般的震撼。

张伯是跳过了所有的名字,直接翻阅到了最后,看计算的总数。

详细的数据自然是十八亿出头。

可就现在来说,只看前面的数额,就已经是完全的足够了。

“快,备马!

备马!

张伯几乎是发出了所有的力气,没有丝毫顾及到自己的体面,失态的喊出这句话。

具体的数目,是被封存的,除了做汇总的账房,也就只有是张伯知道的。

按照规矩,此刻的负责统计的账房先生,已经被圈禁了起来,包括看守的人,都不允许跟其有任何的接触和交流。

这里头牵扯到的东西,太大了。

三大拍卖场,现在是被早就准备好的卫所军队全部给围了起来。

这也是提前做好的准备。

自江南出发,张伯上马之后,迅速到了码头上,坐上最快的船朝着京师码头过去。

当张伯抵达京师的时候,已然是深夜。

两天的时间里,张伯根本没有合眼,紧紧的守护着怀中的账目。

奉天门外。

“谁,胆敢深夜擅自闯宫!”

负责值守的侍卫在城墙上大声呵斥。

张伯旁边的锦衣卫立即掏出腰牌,回道:“来者是太孙殿下亲册封内帑大总管,有十万火集之事,需要立即入宫,禀告太孙殿下。”

“速速开门,否则耽误了太孙殿下的要事,是尔等可以耽误得起的吗!”

值守的禁卫朝着下方看去,果然是张伯。

张伯进入宫中比较频繁,一般禁卫都是知晓的。

稍稍迟疑之后,负责的禁卫总旗官吩咐道;“开城门。”

在城门打开的时候,已经有一队禁卫准备好。

张伯进入之后,就会一直于禁卫的看管之下,直到太孙殿下的坤宁宫中。

这是宫里的规矩,不管是谁,又是什么身份,在这个时候都要按照这个安排来,谁也不能违背。

这个时候的朱英,已经是入睡了。

负责值守的宦官,看到是张伯,也只能是硬着头皮去敲门。

“殿下,殿下,张伯求见。”

宦官的声音很小,还带着些许的紧张颤抖。

不过熟睡中的朱英,一下子就睁开了眼睛。

即便是已经在宫中待了快三年,但是他的警觉从未消失过。

张伯?

醒来的朱英很快就意识到,在这个点张伯的突然回来,必然是跟江南地区的拍卖有关。

“来人,掌灯,请张伯进屋。”

随着朱英的一声吩咐,数个负责值夜的宦官和宫女,立即打开火折子吹燃,点燃屋内的蜡烛。

朱英起身后,旁边的宦官立即为其披上一件外衣。

张伯在此刻也进得屋来。

看到太孙殿下后,立即从怀中掏出账目,双手递来。

“多少。”

“十八万万余。”

朱英翻动账本的手,在听到这个回答之后,顿时就停了下来。

他已经预计到,这次的股份绝对能够卖很多钱。

但是十八亿的数目,也确实是惊讶到他了。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响动。

单单从脚步声来听,朱英就知道是老爷子过来了。

果不其然,随后朱元章就直接走了过来。

“拜见陛下!”

屋内所有人尽皆下跪参拜。

朱元章摆摆手道:“都起身吧。”

朱英不由问道;“爷爷,怎么这个点醒来了。”

现在是寅时两刻,也就是凌晨三点半。

朱英没想到老爷子这个点竟然醒来了。

朱元章笑着说道:“咱睡眠浅,听到这后边有动静,便就醒来了。”

“来看看大孙这里,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