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587章:恐怖的利益集团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587章:恐怖的利益集团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9:19: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在这个时代,其实很多东西都非常的粗暴。

将道理有什么用呢,慢慢来也只是为了一个前期的缓冲。

朱英也没料到,胡季牦这厮竟然有掀开桌子的底气。

牌不是这么玩的呀。

最小的牌打到你安南去,那都已经是王炸了好吧。

若不是觉得现在人才不够,教化统治各方面都不能很好的实施下来,早给你干没了。

不过通过这件事,朱英也明白了一个道理。

对于这些小国家,有时候还真的不能太客气。

外王内圣或许才是更为有用。

好在是北元雇佣行会这里目前来说也基本上成形了,接下来就是对整个西域的一个扫荡。

西域现在可以说是整个历史阶段中最为衰弱的时候,对于大明来说完全是形不成威胁。

当年汉朝开扩西域之后,中原就一直或是主动,或是被动的朝着西域进行人口的迁徙,这个迁徙的关键,还是在于丝绸之路贸易的盛行。

自汉朝到宋朝,西域这边其实汉人的数量一直都是非常之多的,在综合民族人口比例中,占据了极其可观的数量。

唐朝末期,西域这边都已经是沦陷快百年的时间了,张义潮这么个唐朝节度使,还能拉起一支汉人的军队,率领沙州各族人民起义,驱逐了盘踞河西地区上百年的吐蕃。

以大唐节帅之名克复瓜、沙等十一州。

正是因为宋朝过于软弱,导致西域这边支持中原的国家基本上都被突厥人建立的喀喇汗王朝给清洗了。

就是这个阶段,整个西域地区的汉人,不是在这战争之下沦为炮灰,就是融入了西域人的回鹘人中。

在蒙古崛起之后,情况就更加明显了。

定居的汉人几乎都要销声匿迹。

哪怕是现在的大明,也只是名义上统管了西域,实则就是你玩你的,我玩我的,泾渭分明。

朱元章也清楚西域这边效益不大了,也就没有想要去耗费军力的意思。

不过虽然没有对西域享有绝对的控制权,但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朱元章早期就已经收服了哈密,设立了哈密卫。

哈密卫控制着西域大门,只要哈密这边不出现什么状况,大明对于西域地区的影响力就不会减弱。

是以西域这边的小国争相向大明称臣,名义上成为大明的附庸国。

其中之所以西域诸国这么爽快的原因,也是由于各方面在经济上对于大明有着很强的依赖。

朱英早期的情况也跟这个差不多,每年都要花费不少钱财来疏通哈密卫的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够顺利的进行走私贸易。

而哈密文中,实则是没有汉人的,是靠着定居的蒙古贵族控制管理。

正因为是定居,和其他的游牧蒙古人不同,他们算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只能是臣服于大明的管理。

西域资源还是很不错的。

地方极为宽广,抛开其他地方不说,仅天山山脉,东西绵延近两千里,南北也有数百里,山势雄伟,森林遮天蔽日。

群山之巅上的冰峰雪岭如白玉屏风般横耸天际,每到春暖之时山雪融化,滔滔洪流,腾奔泻下,灌既大小绿洲。

现在有了实力,朱英自然也想把西域给收容进大明的直接疆域中。

不管怎么说,西域对于大明终究是一个隐患,只有在大明保持足够强大的军事实力的时候,才能对西域有着足够的震慑力。

一旦中原王朝的军事实力减弱,难道还指望哈密卫那些蒙古贵族们对大明忠诚吗。

说来说去,终究还是利益决定一切。

对西域整体的教化,是未来很是长久的一个方向。

现在就是要用北元的雇佣兵,来形成对西域的一个冲击。

只有让这个地方逐渐的混乱起来,才能够不断的增加大明的影响力。

这里头,还有涉及到一个交通问题。

暂时朱英还没打算去修建关于西域的道理,主要是花费太大了,对比起来有些得不偿失。

十八亿宝钞是多,可这些钱显然是花在内部的基础建设上,才能是有更大的效果。

说到对,还是要有足够多的军队。

目前对于京师这边的卫所,已经是逐步的在减少自给自足的情况,兵部这边的多了一个军饷后勤部门。

主要就是用来保障士兵们的后勤和军费支出。

这方面,朱英已经开始进行改革。

京师内及京师周边的五十多个卫所,已经是第一批进入到改革的状态之中。

这里面所有的士兵,他们每个月的军饷,将会进行一个单独的发放。

而领取军饷,也是直接到新设立的军备司进行领取。

在这一点上,是跟官员俸禄的发放情况没有什么区别,每个月自己去进行一个领取。

随着大明皇家钱庄的成立,士兵的军饷会直接存入到大明皇家钱庄里面。

只需要每个士兵进行签字确认之后,便就可以凭借自己的户籍直接到大明皇家钱庄进行一个领取。

从这一点上说,其实是很大的程度上减少了国库的压力。

因为作为士兵,他们平时的吃穿用度都是由军队内部进行一个负责,而军饷这块到了钱庄之后,是不存在利息的。

简单点说就是一排数字而已,也不会说造成有什么挤兑的风险。

这笔钱,钱庄本身,或者说朱英本身是可以拿来作为长期短期的运转。

要知道现在的大明皇家钱庄,已经在准备开房官方借贷的业务。

只要手里有抵押品的情况下,就可以以极地的利息价格,借贷到足够的钱数。

这对于整个大明的借贷环境来说,也是一个极好的冲击。

古代的借贷利息,是非常之高的,简直就是后世的套路贷没有什么区别。

一旦借上,就是难以想象的翻倍利息,远超乎本金数倍乃至于十倍往上。

所谓是九出十三归,便是这么一个道理。

利滚利在如今的大明,是最为正常不过的现象了。

这一点,是受到整个官僚士族利益集团的保护,简单点说就是合规合法,官府都要进行支持。

朱英深知其中的罪恶,因借贷家破人亡的例子,是数不胜数。

其中以赌场最是盛行。

往往一波借贷之后,就到了变卖家产妻女的地步。

这是长久以来留存的弊端,指望是一下子改变,从官府的角度出发,遭受到的阻力非常之大,很难真正意义上的处理掉这个问题。

但是从钱庄的角度来说,就完全不一样了。

钱庄这里,不仅是开设借贷的业务,还同时开设当铺的业务。

朱英定下的规矩,明确定下所有借贷业务,只能是一成利。

也就是说,借一百贯宝钞,一月之后只需要还一百一十贯即可。

这样的利息价格,对于整个大明的借贷行业,都是一个极大的冲击。

“太孙殿下这般做,岂不是在砸我们的饭碗,如此低廉的利钱,还会有谁来我们这里做买卖。”

“没错,现在仅仅只是一个消息传出来,还没说正式开始,我这铺子里就已经是没得人来,这往后必然是要倒闭不可。”

“不能这般,必须要想点办法,否则大家都只能是关门喝西北风了。”

“要不,咱们给闹出点动静来?也让朝廷知道咱们这些人可不是什么软柿子。”

当铺,钱庄。

做这方面买卖的人,从来就不是什么良家子,毕竟暴力收债已经是他们的习惯了。

现在遭逢打击,顿时就心生不愿。

谁还没几个手下不是,既然你让我们没有饭吃,那就让整个京师不得安宁。

不要小看这么一个利益集团,看似不起眼的他们,实则手里掌控了大量的隐形财富,而且背后的关系网也是极为惊人。

简单点说,朝廷上下大大小小的官员们,许多都跟他们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

只是他们忘记了,自己面对的是谁。

大明皇家钱庄,自然他们是不敢去招惹的,可是打砸其他店铺,给治安闹出事情来,这是他们早就习惯做的事情了。

在大明皇家钱庄开办借贷抵押业务的前三天。

整个京师一下子就乱了起来。

各方面的治安事件,顿时就极大的爆发开来,所有治安司,治安司的衙门,全部都是人满为患,各路冲突完全不同。

什么良家女被街上调戏,在如今的京师,都算不上什么大的事情。

还有人当街被乱棍打死。

这些人都是欠了借贷或者是赌债的,这些当铺后边的东家们全部联合了起来,想尽各方面的办法,要给官府不断的制造麻烦。

从另一个角度来逼迫大明皇家钱庄,停止这两个业务版块。

只是可惜,他们惹到的是大小两个杀神。

早朝之上,朱元章脸色铁青,直接把手里头的一叠叠奏章摔在了奉天殿上。

“简直就是反了天了,这是当咱老了,好欺负是吧。”

“一群吃着人血馒头的狗东西,也胆敢如此胡作非为,扰乱京师治安。”

“传咱的谕旨,所有治安司,五城兵马司,京师禁卫军,给咱全部出动。”

“所有抓到之人,罪加三等,也不必搞什么审讯了,给咱狠狠的先打一番再说。”

朱元章都被气笑了。

这是认为他不敢杀人了吗,还是觉得老了提不动刀了。

虽说都是商人,可这些搞借贷的,搞当铺的,哪里有一个好东西,全部给死光了朱元章觉得才好。

从本质意义上来说,完全就是吸血的水蛭,不会给大明创造任何的实际效益,尽是干一些钱生钱的买卖。

只是在律法上,目前还没有说对这一块有着明确的规定,而且界线比较模湖。

朱元章小的时候就记得很清楚,家里头借一石粮食活命,就得是还三石,四石的粮食过去。

不若是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活活的饿死。

想到这里,朱元章就更加的气愤了。

直接把蒋瓛给叫了过来。

“给咱好好的查上一番,这些闹事的人,都是他们暗中指使,一定要把这些躲在后边的人全部给揪出来。”

“咱心里头清楚,这些人的背后,必然是跟朝廷上的官员们有着不少的关系。”

“像是那些勋贵们,就没少是参与到里头来。”

“这件事你自己亲自去办,抓到的人,直接给咱抄家,谁的面子也不要给,若是谁来找你说情,你把人给咱全部的记下来,等这边处理完之后,咱亲自找他们算账。”

朱元章冷冷的说道。

这样的行为,已经是很大程度上触及到了皇权。

朱英在旁边微微思索一番后,说道:“爷爷,这件事便让孙儿跟着一起去办吧。”

“单单锦衣卫这边,可能有些还不是很好去处理。”

朱元章点头道;“也行,大孙你要去搞借贷和当铺的买卖,想来先前也都是已经打听过了。”

“现在正好是收网的时候,不管是谁,还想从这里头捞钱的,那也没有什么客气的必要。”

朱英回道:“请爷爷放心,此番孙儿定将他们一网打尽。”

锦衣卫行动迅捷,在蒋瓛亲自坐镇,太孙殿下下场督查的局面下,每个锦衣卫都明白这事情的严重性,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逐渐的,这些人背后的后台,也渐渐的浮现出水面。

当真是叫人触目惊心。

便是朱英看了,都不由得要沉默三分。

干这些买卖最多的,文臣其实不算什么,主要就是体现在武官勋贵这头。

利钱的买卖,可是需要人手的。

而武官们做这个,是有着丰富的经验,毕竟曾经当兵打仗的时候,就没少干打家劫舍的缺德事。

这是一块相当之大的利益蛋糕。

在此之前,更是符合大明的律法。

从道德上也能站住跟脚。

所谓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吗。

“殿下,你看这.....”

蒋瓛有些难为情的把一部分的卷宗交到了朱英这里。

朱英翻开一看,这里头涉及的都是皇室成员。

不仅仅是各路藩王,便是宫里头的大太监,后宫嫔妃,也是有所涉及。

其中还有两个特别熟悉的名字。

司礼监掌印太监刘和,司礼监秉笔太监郭忠。

这可是朱元章和朱英爷孙俩的身边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