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603章:朱高炽为姐夫求官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603章:朱高炽为姐夫求官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9:19: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大明的勋贵女子们,自然也是有着自己的生活。

不过跟朝政这些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多的关系。

作为朱棣长女,朱玉英很早其实就开始为自己的婚事打算了。

原本应该就是最近两年就可以确定下来,可偏偏朱棣这边没有稳定。

朱英取消藩王藩地,事情上比较乱,因此朱棣的心思当然就没有在女儿这块。

“姐是不是有心上人了?”

朱高炽直接开口问道。

他知道大姐跟徐妙锦关系很好,肯定早知晓了徐妙锦进宫的事情,现在提出来,无疑是借着徐妙锦的话茬子,转到自己的身上来。

从某些方面来说,像是徐妙锦这样的,也属于是自由恋爱了。

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当今,是比较特殊的。

多数的女子在婚约之前,连未来夫君是什么样子都不会知道,有些暗生情愫的,多半不见得能够在一起。

小说里的那些男女相爱的故事,于现在的世道,永远只是个例。

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会受到许多女子的追捧。

朱玉英只是稍微的顿了一下,就大方的点头承认。

她今夜特地过来找朱高炽,就是想让他给自己帮忙。

不管怎么说,朱高炽都是燕王府的世子,且已经是得到了皇爷爷的册封,且婚事这块,向来是母妃做主,父王大概不会过多干预。

除非是有什么联姻的目的。

毕竟是燕王,朱棣也不需要自己的女儿联姻来保障地位。

朱玉英缓缓吐出个名字;“袁容。”

朱高炽微微回忆了下,问道:“是袁洪之子袁容?”

袁洪可不算是什么小人物,亦是明朝开国功臣之一,最早就是跟着朱元章的外甥李文忠混的。

而且是属于朱元章的亲信人物,哪怕是历史上的蓝玉桉,也是站队朱元章这边。

目前任职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朱高炽也明白了大姐的难处。

因为这个袁容,可不是袁洪的长子,而是袁洪的庶出,是袁洪妾刘氏所生。

最关键的是,袁洪也算是半个皇亲国戚了。

因为曹国公李景荣的妻子,就是袁洪的次女。

或许在这一点上,也就是为什么袁容能够认识到朱棣长女李玉英的关系。

毕竟李景隆跟朱棣从小一起长大,两人关系好,连带着两家的关系也算是不错。

而问题也是出现在这里。

朱玉英可是朱棣的嫡长女,早在两年前就已经被册封为了永安郡主。

而以郡主的身份,再怎么匹配也应该是袁洪的嫡子才算是勉强门当户对。

庶出的身份,可搭不上王府的婚事。

也难怪是朱玉英晚上要跑到朱高炽这里来寻求帮忙。

朱高炽微微迟疑了一下。

因为以他现在的情况,去跟母妃说,或者是父王说大姐的婚事,其实是没有什么把握的。

但大姐现在这么个情况,显然是爱上了。

“高炽,现在这个事情,也只有你能帮我了。”

“姐求求你,想想办法可以吗。”

朱玉英很清楚,父王今年要去倭国,而前两天其实母妃已经跟她们说了关于婚事。

表示最近就会帮他们寻一个好人家。

在当时,朱玉英没敢开口跟母妃说袁容的事情,一旦母妃这里不通过,那就再也没有了什么可能。

“姐,你想让我怎么帮你。”

话到了这份上,其实朱高炽已经猜到了大姐的想法了。

没有去求母妃,反而是来找自己,还说了徐妙锦的事情,答桉也就呼之欲出了。

朱玉英确实是已经想好了,闻言开口道;“高炽,你可帮我去太孙殿下那里说一声吗。”

“如果是太孙殿下出面说上一句,父王跟母妃肯定是不会反对的。”

朱高炽听完,正准备开口答应下来。

这算不得太大的事情,以他跟朱英的交情,想来便也只是一句话的事。

只是话到了嘴边的时候,朱高炽突然就停了下来。

抬头看着自己的大姐朱玉英问道;“姐,这个法子,不是你自己想的吧?是袁容那小子出的主意?”

朱高炽突然想到了一个事情。

自己的大姐跟徐妙锦可算是闺中好友,用后世的话俗称闺蜜。

大姐已经知道了徐妙锦进宫,如果是单纯的婚事问题,完全可以找徐妙锦帮忙。

太孙那边也自然会应允。

可大姐却找到了自己。

这可就有一点不一样了。

听到朱高炽的问话,朱玉英没好意思的低下头。

“是容公子的意思,也是我的意思。”

袁容是庶出,自然不能以袁为称,只能是以名为称。

朱高炽也是想明白了。

如果大姐找徐妙锦那边开口的话,那么太孙那边自然是帮着解决婚事的问题。

而找自己开口,这情况就有些不相同了。

鉴于曹国公跟父王的关系,最后由自己来跟太孙开口,性质上就有点不相同。

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就有点像是燕王府找太孙给女婿讨官的感觉。

朱玉英就是想通过这一点,给袁容去求取一个一官半职的。

现在父王朱棣就要带着一大家子去倭国,虽说有郡主的名头,可于官场上这些条条道道可不是那么简单。

袁洪自己的嫡长子都还是个小武官呢,怎么可能会为了自己这个妾室所生的庶出去朝廷求官。

况且按照现在朱英重新订立的官职律令,除开世袭之外,依靠关系想要入官,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可都没有从前那么容易了。

吏部那边也是紧张得很。

“大姐都还没嫁过去呢,就已经开始为未来的姐夫着想了。”

“袁容这小子是哪辈子修来的福分,让大姐放着那么多青年才俊不要,偏偏是看上了他。”

朱高炽调侃着说道。

对于大姐和袁容这点小心思,倒也可没有什么反感的地方。

利用自身的关系为自己夫君谋求个官职,亦是属于理所当然的部分。

说什么靠自身的努力,到了王府这个层面上来说,就已经完全没意义了,这袁容再是努力,这辈子都不可能说够上朱玉英。

况且这个世道,女子可不会说有自己的想法能够去等别人,父母之命下,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

朱玉英现在急着过来,也是怕母妃那边没注意就给定下了,到时候可就没有回转余地。

听到姐夫这个称呼,朱玉英面色微红的同时,也是心下欢喜。

这说明弟弟高炽已经是答应了这个事情,并且对于袁容也算是认可。

朱高炽不说很熟吧,但一些风声都是能听到的。

庶出的袁容吃穿自然不愁,也没有纨绔子弟的性子,文武上不能说特别的优秀,也算是过得去。

主要是朱高炽知晓,袁容没有去过什么风月圈子。

只要是大姐喜欢,这也没有什么关系。

作为燕王府,大姐嫁给袁容那是袁容的福气。

他也不担心这袁容是不是想利用大姐给自己上位,哪怕是有这方面的心思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作为燕王长女,永成郡主。

只要大姐自己喜欢那也就是足够了。

难不成还担忧大姐嫁过去会受到什么委屈。

开什么玩笑。

虽说现在是男尊女卑,可很多方面总是有些例外。

这可是燕王府长女。

这些方面,朱高炽从来就没有担心过。

“这件事,姐就拜托你了。”

“如果可以的话,还请弟弟早些办妥,以防节外生枝。”

这一刻朱玉英的语气中带着哀求。

这事情拖上几天,母妃那边要是谈好了人家,可就全部都要化作梦幻泡影了。

“姐,你放心吧,明日一朝,我便是入宫去请太孙帮忙。”

听到朱高炽这般说,朱玉英也算是放下了心来。

对于自己大姐的婚事,朱高炽当然是放心上的。

次日一早,便就赶到了坤宁宫。

按照现在两日一个朝会,今日无须早朝,所以朱英这个点自然是在坤宁宫里。

如今朱英是睡在徐妙锦的寝宫里。

不过他有一种预感,可能不需要多久,他就会再次一个人睡觉了。

平日里还是需要到各个妃子那里去走动一下,总不能说怀孕了就不管了。

不过应该叶月清也差不多了。

又能维持个把月。

“启禀殿下,燕王世子求见。”

听到宦官的禀告,朱英笑了笑。

“让他过来。”

“遵令旨。”

看到朱高炽,朱英笑着问道:“昨夜就已经是商量好了?”

朱英说的是去安南的事情。

朱高炽回道:“大兄神算,父王已经答应让我前去安南了。”

朱英点点头。

安南应该下个月估摸着就差不多了,叶升带领的明军入了多邦城,也就意味着胡季牦无处可逃,哪怕真逃走了,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现在安南那边正是需要大量官员的时候。

“跟你去倭国的那些官员,你是准备带着走,还是说留在倭国。”

朱英问道。

朱高炽回道:“除了夏原吉等数人外,应该都会留在燕城。”

这也算是极限了,真要带走大部分,怕是朱棣都要发脾气。

说完,朱高炽又道:“还有一事想要拜托大兄。”

“是关于我姐的婚事。”

朱英下意识道:“你姐,是说玉英妹子吗?”

对于这个朱玉英,朱英印象还是比较深刻。

毕竟自己跟她就相差一个名字。

哪怕是本名朱雄英,也是一个字的差别。

能够有这样的名字,自然是有一段渊源,朱玉英这个名字可不是朱棣或者说徐仪华取的。

而是在洪武十年,马皇后给取的。

朱雄英是第一个长孙。

朱棣长女朱玉英,则是朱元章所有孙子中,第一个长孙女。

当年朱玉英出生之后,徐仪华便就请马皇后赐名,这才有了朱玉英这个名字。

朱高炽便就把关于朱玉英婚事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跟朱英讲述了一番。

甚至是包括朱玉英想给自己未来夫君求个官职的事情,也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

“大兄,都说是女大不中留,我这原先还没什么感觉,现在遇到我姐这事,当真是感觉到了。”

“我还以为是自己在大姐心中份量比徐妙锦重呢,不找这闺中好友,来找弟弟,后来才想明白这里头的条条道道。”

“这都还没有嫁过去呢,就已经开始为未来姐夫打算筹谋,还想着让我这个弟弟来跟大兄说。”

朱高炽一脸的无奈,对着朱英诉苦说道。

这番话比较巧妙。

不仅是点出了徐妙锦跟大姐的闺蜜关系,还借此机会把大姐给大姐夫求官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自己好像还是站在受害者的身份,被逼无奈。

这点小伎俩,哪里能瞒过朱英。

不过他也不会说在这方面计较。

“行了,怎么说也是燕王府仪宾了,安排个官职倒是没什么问题,想来是袁洪之子,便就看着安排到哪个都督府里安排个职位吧。”

“不过你这事倒是让我发现一个事情,是否这些功臣之后的次子庶出们,如今还有许多游手好闲,未曾入职之事。”

应允之后,朱英随口问道。

大明现在的开国功臣非常之多,且因为没有了蓝玉桉的发生,所以名目更加繁多了。

这年头也算是大明,都是勋贵,谁还不是可劲生,子女往往都是三四个七八个的。

长子这些就不用多说,大多都会是继承自家父亲的爵位。

次子庶出,则都需要是另谋出路。

听到这话,朱高炽也没多想,回道:“可不是吗,这京师城里游手好闲之辈,多是勋贵次子庶出,每每有什么打架斗殴之事,都不用多想,几乎都是他们给闹出来的。”

“各家对于这方面,其实也比较头疼,却也没有其他办法。”

小官看不上,大官干不了。

身家显赫,眼高手低,说的就是现在京师里的次子庶出们。

多数是花天酒地,勾栏听曲,等着长大后父亲这边分点家产过日子。

朱英听完,心里头多了不少想法。

这些次子庶出们,可都是勋贵后代,可能有一些比较纨绔的,但从小都是经受过名师教导,自幼习武。

加上父辈一些事情耳濡目染,格局眼界其实都是有的。

如此放任岂不是说浪费了?

现在可到处缺人才,如安南,倭国。

稍微历练一番,可当有大用。

同时还能解决现在勋贵们头疼的问题,完全是一举两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