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623章:神话体系带来的灵感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623章:神话体系带来的灵感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9:19: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足利义满是骄傲的。

混乱的南北朝在他的手里终结,于整个倭国的历史上,也是极为强大的幕府将军。

天皇的权力有史以来被压制到最低,甚至是让足利义满心中已经有了想要自立为天皇的冲动。

只是这样的想法他目前还没有跟任何人说过,因为天皇对于倭国的影响力太大的了,只能是一步步的缓慢改变。

实际上自从南北朝结束之后,足利义满已经开始将权力渗透到神社,寺庙这些贵族之中,为以后的道路进行铺垫。

历史上,虽说足利义满最后没有能够真正的自立为天皇,但很多人已经把他视作‘太上天皇’。

两年前,洪武二十七年的时候。

足利义满把将军之位让给儿子足利义持。但足利义满是让位不交权,还成为一个出任太政大臣的幕府将军。随后足利义满要求包括朝廷公卿在内的所有人对自己行上皇礼。

且让后小松天皇认自己的妻子为义母。

通过这般操作之后,足利义满现在名义上已经成为了后小松天皇的义父。

在计划里,他准备让自己的儿子跟后小松天皇结为兄弟,然后成为倭国王室的养子,等情况差不多,权力彻底渗透神社和寺庙中后,就逼迫后小松天皇让位于自己的儿子。

如此一来,足利家就可以谋夺天皇之位,成就这万世一系的天皇。

只是在原有的历史上,足利义满五十岁暴毙而亡,剩下的儿子足利义嗣稳定幕府都是个问题,加上可能是心中对天皇这个位置还是有些忌惮的因素,所以自然就没有了下文。

此时情况又有改变,虽然足利义满已经成为了后小松天皇的义父,但后续的计划就变得很是复杂起来。

是有这个想法和行动,但是大明征讨倭国让整个计划变得凌乱。

虽说在这样的情况下,足利义满也觉得是个机会,一个通过大明从而达到削弱天皇影响力的机会。

他相信在自己的统治下,不断吸取着大明的文化,火器等利器,终有一天能够驱赶走所有的大明藩王。

到了那个时候,就是他实施谋夺倭国天皇位的时候。

然而今日看到年轻到恐怖的大明太孙,如同是铁锤般敲醒了他所有的美梦。

太年轻,太年轻了!

看面容的年岁,只有堪堪二十出头,短短的几年里,本来就强大到可不一世的大明,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往后继承大明皇位,亦是有数十年的统治之久,到了那个时候,大明会变得有多么的强盛?

足利义满简直不敢往下面去想,他怕这会成为自己后半辈子的噩梦。

今年的足利义满已经三十八岁了,而在平均寿命上,倭国比之中原王朝来更低一些。

大概率足利义满要死在大明太孙的前面。

不说谋夺天皇位,这里头最为关键的原因在于,后边还能有倭国吗。

这时,足利义满的童孔突然收缩。

他想到了一个人,一个已经被他忽视忘记的人。

那就是现在作为大明太孙妃子的香子公主。

脑海中快速的思索着。

尤其是通过大明京师邸报的一些消息。

如今的大明实行海外藩王制度,而大明的皇子皇孙那么多,即便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海外封藩,但绝对数目不少。

这以后大明太孙在即位皇帝位后,他的儿子们会怎么安排?

香子公主是倭国王室血脉,如果跟大明太孙诞下一子,那就等于说拥有着大明皇家和倭国王室的双重尊贵血脉。

其身份之高贵,哪怕是天皇都有些难以比拟。

恰如在大明的支持下,其成年后要来继承倭国王位,那么谁还有可以与之相比。

‘这些所谓的大明藩王,实际上是在给大明太孙的儿子打头阵。’

足利义满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不得不说在政治头脑上,足利义满有着极高的天赋。

当年,其父室町幕府的二代将军足利义诠去世,足利义满成为第三代将军的时候只有十岁,幕府大权由管领细川赖之代理。

只用了两年不到,也就是在其十二岁的时候,他就彻底的夺回了所有的幕府大权。

这样的年纪和手段,哪怕是在中原王朝历代皇帝之中,也是极为响亮的,甚至说比拟者甚少。

可就是现在,他遇到了一生之敌,大明太孙。

就个人能力上,他并不觉得自己要比大明太孙差。

可是大明太孙的起点太高了,那可是整个大明,不管是在人口上,还是疆域地盘上,都是倭国十几倍的相差。

这样的差距已经是到了个人能力无法弥补的程度。

只要是大明太孙跟他脑海中的猜测相同,哪怕是现在知晓了,也只能是眼睁睁看着这一切的发生而没有半分反抗余地。

朱英的视力很好,看了眼有些紧张的后小松天皇后,就把目光流转在了足利义满身上。

对于足利义满,朱英还是有些好奇的。

毕竟这个是在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真的差点夺取到所谓万世一系倭国天皇之人。

其政治手腕,军事天赋可谓是倭国历史之最了。

其在看了自己一眼之后,那急速变化的眼神和面容,让朱英微微一顿,随即嘴角扬起。

聪明人之间,有些话不必是嘴上说出来,一碰面就能看透对方的心思。

扬起的嘴角让足利义满心下冰凉。

他很清楚,这是大明太孙在告诉自己,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

大明太孙也跟自己一样,盯上了倭国天皇位。

看似双方的拉扯很长,其实这些不过是几个呼吸间的想法。

行礼流程过后,朱英吩咐道:“给倭王一行人赐座。”

“谢殿下。”

宦官们搬来蒲团,在大殿的两侧摆放,后小松天皇跟幕府将军足利义满分别跪坐于左右。

入乡随俗,毕竟倭国这边都是跟唐朝时期差不多,习惯于跪坐的方式。

这已经是成了倭国的文化。

朱英在这一点上自然不会说去计较。

就座后,朱英率先开口说道:“对于我大明秦王擅自出兵攻打四国岛的事情,本宫已经是严厉的训斥过了,还请倭王不要放在心上。”

“本宫亦是派人详细的调查过,秦王在倭国这头给倭国百姓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是以本宫为表诚意,亲自过来倭国与倭王商谈两国友好之事。”

“此番到倭国来,给倭王带来了一些关乎到我两国交好的礼物。”

说罢,朱英对旁边司礼监秉笔太监郭忠吩咐道:“让人呈上来。”

“遵令旨。”

随着郭忠的拍手,一行三位宦官端着盘子,盘子上是用红布盖着。

看到这一幕,不仅是后小松天皇,便是幕府将军足利义满等贵族们,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起来。

关于到这里头的东西,大明先行过来的使臣已经是讲述过了,所以他们并不陌生。

而之所以愿意咽下所有,这东西亦是其中尤为关键的地方。

“太孙殿下,莫非这里头就是那高产作物,社稷神器。”后小松天皇看了眼足利义满,见其微微点头之后便向朱英开口问道。

朱英笑着让宦官们揭开红布,这三个盘子里装着的正是番薯,马铃薯,玉米。

“没错,这便是让我大明千千万万百姓能够吃上一口饱饭的社稷神器,此三物亩产远超水稻小麦,无须是精耕细作,只需要简单打理即可。”

“本宫送来此物,便是在于修两国之友好,让倭国的百姓们也能吃到一口饱饭。”

朱英其实是可以用武力值来逼迫的,但是他没有这么做。

上战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朱英则是谋,交,兵,城,多方数用。

谋倭国之王位,交倭国之友好,以兵镇压,破城威慑。

九州岛对于朱英来说,是势在必得,但又不想引发大战,如此手段并出之下,已经是成就定局。

后小松天皇也不含湖,当下起身到大殿中央跪拜:“小国倭王替倭国百姓,谢天朝上国太孙殿下恩赐。”

随后幕府将军足利义满等贵族们,亦是随同跪拜道谢,心神激动。

足够的粮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有了足够的粮食,那就相当于大量的人口。

这表明着倭国的百姓们可以放开繁衍,生育出大量人口而不用担心养不起的情况。

人口,是一个国家的基础。

人多力量大,可不是什么口号,而是切实的需要。

当年倭国对抗蒙元之时,人口可是有近千万之多,蒙元大军数十万,倭国在短时间内就拉出了百万兵力来进行对抗。

飓风对蒙元极大的影响,可百万兵力也是倭国的底气,否则哪能直接拒绝对蒙元的归降。

当年蒙元入主中原,多少国家闻风而降,唯独有数的几个国家不承认其正统地位。

兵力人口才是国家的底气所在。

这些高产作物一旦在倭国推广种植起来,带来的影响但凡不是个傻子都能知道有多么巨大。

是倭国兴盛的根本所在。

足利义满非常清楚,大明之所以愿意送来这些高产作物,目的就是要把整个九州岛占据为大明藩王之地。

其实倭国已经没有了反抗的余地。

这些大明藩王们下手太狠了,尤其是那大明秦王。

像是大明的晋王和齐王,顶多就是把倭国贵族贬为平民,同样从事劳作之事。

前面燕王世子倒是不错,虽然贬了身份,但还是用贵族管理平民,至少没有太过分。

燕王来了后,燕城的贵族们当然又被打击了一波。

可这都比不上大明秦王。

说屠城就屠城,那是真的屠啊。

除了女人之外,几乎整个城池都被彻底的杀光了,从地方大名到贵族,武士,甚至是寺庙的僧侣也没有放过。

直接是将一座城池化作死城。

也难怪尹予国开城门投降,是真的太过于恐惧了。

现在尹予国还了回来,但是九州岛是没可能要回来了。

大的流程走完之后,就是私下的商讨。

朱英也很干脆,没去管后小松天皇,而是把足利义满叫到后殿,单独聊了起来。

“早听闻足利将军的名声,今日得见,果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在我出发之前,爷爷也曾是夸赞过阁下。”朱英笑着说道。

老爷子在通过情报了解到足利义满以前的事迹后,是真的比较欣赏。

感觉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

足利义满听到大明皇帝夸赞自己,恭敬的行礼道:“陛下过谦,愚蒙圣明厚爱,承托皇恩浩荡,方能有今日之荣幸。”

听到足利义满拍老爷子的马屁,朱英就知道现在的足利义满,对于大明可以说没有了什么反抗的心思。

倭国人的劣根性,朱英还是知道的,但他并不担心。

既然九州岛的归属已经没有了什么疑问,朱英便就放开了来,跟足利义满讨论一些关于国家统治的想法。

朱英属于是半路出家,不管是对于文学,艺术等各方面,都没有什么了解。

毕竟前世的记忆里,也没去学习这些相关的知识。

现在所有的一切,其实多数是搬运一些前世的框架,然后对标大明的行情进行方向上的搭建。

简单点说就是提供大方向,真正去完成的还是要依靠老爷子,或者是朝廷大臣的细节补充。

足利义满则不同,出生就是在政治争夺的环境里,和朱元章不一样,他是在倭国现有的体系上进行改革和政治权力上的争夺。

随着交谈的展开,朱英对于现在倭国的体系和情况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其中尤其是对于倭国神话体系与天皇权位的关联很有兴趣,一下子点燃了朱英心中的灵感。

这个时候的朱英,他突然发现自己长久以来一直忽视的一个问题。

那就是信仰对于合法统治的关键。

倭国天皇能够万世一系,其中就在于神道的确定,赋予了天皇权柄。

中原王朝则讲究是君权天授。

如果有这么一个神话体系,把中原王朝跟周边国家,甚至是更为遥远的西洋,南洋,包括是草原,西域,吐蕃等地区全部联系在一起,那么大明的统治,将会变得更加稳固。

甚至是对外的文化入侵,也可以变得更加轻松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