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641章:敲打海外藩王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641章:敲打海外藩王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9:19: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大明皇宫。

朱元章的眉头深锁,下边的宦官们战战兢兢。

便是刘和也是屏住呼吸,不敢发出任何的声响。

所谓是伴君如伴虎,刘和跟蒋瓛虽然是一直的伺候在朱元章身边,但从来不敢有任何的逾越,也不敢说仗着跟陛下朝夕相处,而觉得自己在陛下的心中有些份量。

或许别的朝代君王有这种可能,可这绝对不会出现在朱元章的身上,凡是有这样想法的,目前坟头草已经是三尺有余了。

莫说是宫廷里的宦官了,哪怕是那些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功臣们,又有几个能好过的,不都是已经埋进了土里吗。

曾经跟着陛下最初的那一批人,自东瓯王汤和去世后,也就一个不剩了。

这是因为大明皇长孙的回归,让朱元章曾经暴躁的杀心收敛了许多,不若是当今的宫廷里,朝廷上,不知有多少人已经是被砍了头。

且今日的朱元章,心情是非常不好。

外边已经是寒风呼啸,华盖殿内也有炭火取暖,但朱元章的神情给人感觉依旧是那么冷。

“这群孽子,从前出了这京师,就感觉是无法无天,肆无忌惮,现在觉得自己跑到海外去了,就完全不将咱放在眼里了吗。”

“吃了熊心豹子胆的玩意,现在连咱的东西都敢于截留了。”

朱元章勃然大怒,狠狠的将奏本摔在了地面之上。

殿内的宦官侍卫,立即匍匐跪倒在地。

朱元章气急起身,内中怒气无法宣泄,狠狠一脚踢翻旁边的立柜。

上边装载着的极品青花瓷,就这么应声而碎。

飞溅的碎片四处都是,但依旧让朱元章怒火无法削减半分。

此时大门打开,寒风随之涌了进来。

敢不禀告直接开门的,也就只有朱英了。

朱英看了下里边的情况,吩咐道:“都出去吧。”

殿内的众人如释重负,连忙躬身低头离开,尤其是刘和蒋瓛二人,更是心中庆幸太孙来救场了。

门关上后,朱元章还在生气。

朱英走上前从地上捡起散落的奏报,快速的浏览起来。

其实他大概已经是知道了是什么事情让老爷子这么生气了。

在这奏报中,讲述的就是秦王,晋王,燕王,齐王私自截留矿藏的事情。

按照现在大明定下的律法,这些在倭国九州岛上的矿藏,当是有三成要缴纳到国库来,作为是海外藩王的赋税。

财帛动人心,些许钱财诸藩王当然不会在乎,可这动辄数十万两的白银,可不是什么小数目。

一个月的开采,其中所蕴含的财富可能就超过某个小国的总和了。

其实能够有这么大的开采量,跟大明的鼎力支持是分不开。

大明这边提供了大量的火药进行炸山,还有大量有勘探经验的匠人运送过去。

几乎所有的加工厂建立,前期所产生的费用都是由大明国库支撑的。

否则仅仅只是几个藩王抓一些倭国百姓充作奴隶,效率极为低下,哪里能有这么高。

现在倭国的高产作物还没有普及,大明这边还有大量粮食输出补给,这才是众多藩王能够稳稳驻扎倭国还能搞事的原因。

其实就现在的白银开采虽然很大,但实际上运送到大明来的白银,暂且根本没有抵上先前的支出费用。

毕竟不管是大军驻扎,还是各方面的支持,都是一笔巨大的费用产生。

其中海运虽然说廉价,但一样有巨大消耗。

航运的船只磨损,人工开支,官员俸禄这些,加起来可不是个小数目。

也就是倭国现在的白银值钱,不然驻扎倭国完全就可能将大明的财政拖入到泥沼之中。

历来很多王朝不想着去开疆扩土,多数都是这么个原因。

战争本来就对国库冲击很大,这还要扶持当地建设,偶尔再来个什么起义啥的,谁遇到了不脑袋疼。

历史上,很少没有皇帝不想着开疆扩土,封狼居胥啥的。

只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当了皇帝后才明白国家的烂摊子有多么大,跟先前做太子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就是在这样对倭国藩王们的支持下,几个藩王暗中联合起来,隐瞒开采的数目,大量私吞白银。

不仅是如此,包括是其他的矿藏,也同样进行私吞。

然后再贩卖给其他的商人,获取巨额利润。

况且还避开了三成的赋税缴纳。

“大孙呐,你先前说的对,你的这些叔叔们,不适合长期待在一个地方。”

“等他们把地盘给搞熟了,就是跟现在这样变成了祸害。”

“那么多的矿藏,咱也没有要他们多的,只要了三成罢了,前边搭建工厂这些,前前后后已经是垫进去了上万万贯宝钞。”

“人心不足蛇吞象呐,咱都这样对他们了,他们暗地里还要搞这些小动作。”

“这是仗着自己在海外,翅膀硬了,咱管不到了。”

朱元章真是给气笑了,只是语气中又透露出一丝无奈。

说到底都是自己的种,海外距离遥远,本来就管辖困难,最主要的是这倭国驻守也不能说换人。

终归是自己的儿子,肉算是烂在了锅里。

如若是其他将领的话,现在朱元章就得是拿人九族了。

朱英越过地上碎裂的瓷片走了过去。

能够摆在华盖殿内的瓷瓶,当然是最好的青花瓷,而这被踢碎的跟旁边的可是一对。

放在当今的市面上,少说都是上万贯宝钞起步,若是在海外,更是价值连城的宝贝,甚至能引发国战,就这么给碎了。

当然,剩下的独苗瓷瓶在朱元章这一脚下,价值就更高了。

“爷爷莫生气了,这等事情多少都是有些的,钱财在面前哗啦啦的流着,谁能忍住不伸一手,谁也不是圣人,七情六欲在所难免。”

朱英轻轻的给朱元章捏着肩膀,同时安慰着说道。

其实现在的朱元章,也就是需要个台阶下。

“他们这般,实在是太不像话了,这次必须要好生的惩治一番才行,不然这再过几年,岂不是要更加变本加厉,是不是要把所有开采的矿藏都给私吞了。”

“这个风气长不得,咱现在国库里可是对倭国有巨大支出,现在可一直亏损的。”

“前边动了五十万大军,还有现在十五万大军的驻扎费用,对将士们的奖赏,可是一笔不小数目。”

“也就是大孙你近几年给国库这钱袋子填饱了,否则咱大明岂不是要给拖死。”

“如今不治,往后更加不能治,这往后咱大明要吃大亏的。”

“大孙,你得好生想个法子,狠狠的将他们惩治一番。”

“咱最狠的就是贪官,没成想这些不成器的家伙,都贪墨到自家身上来了。”

朱元章有些不解气的说道。

朱英听到这里哑然失笑。

其实他已经是听出来了,老爷子这是怕他走后,自己出手去对付这些皇叔们,所以才会这么说。

要是按照先前的脾气,直接就是下谕旨,把四大藩王给召回京师训斥了,但现在说着让朱英来惩治。

就是怕朱英在继承皇位后,心里对这些海外就藩的叔叔们憋着气。

朱元章其实很了解朱英的性格,这大孙平日里看着和气,实则一旦有什么不顺着心意的事情,下起手来从没有含湖过。

况且是失去了记忆,从小也没在宫里长大,和这些叔叔们的感觉,跟陌生人没有什么区别。

真要下狠手,朱元章其实也不想的。

他还是想着子嗣们能够和谐相处,不搞叔侄相残窝里斗。

“先整个巡查队,从户部调些懂算术的,好生给查一查,看看这些孽子们到底是贪墨了多少钱财。”朱元章冷哼一声补充道。

朱英却道:“倒也不用这么麻烦,最近倭国那些使臣,天天是想着法子在抗议,说是各位皇叔们虐待了倭国百姓,不当人用,青壮都拉去当劳役了。”

“依孙儿看,现在倭国对于各皇叔很是忌惮,相互间的矛盾较为尖锐,指不定什么时候又得是打起来。”

“趁着这次,孙儿的意思是将各皇叔现下的兵将们,均抽调一万回来,此番算是给个警告,想来叔叔们也应当是知晓其中原因,往后这手也不敢伸得太过。”

“倭国那边也算是给了他们一个交代,让足利义满少了些忌惮。”

朱英这一招,算是打蛇在七寸。

兵马是海外藩王们的依仗所在,这些兵马目前首要听从的,当然是大明朝廷的调遣。

况且就现在而言,他们也没有能够违抗谕旨的能力。

“行,就按大孙说的办。”

朱元章其实没那么在乎藩王们贪墨钱财,只是担心这种行为会让叔侄间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罢了。

这就像是曾经朱英还没出现的时候,朱元章去问朱允炆会怎么对这些叔叔们一样。

“今日还有一事要跟爷爷禀告,是关于帖木儿那边的。”

聊完此事后,朱英转而说道。

朱元章不由问道:“难道是草原联合,给帖木儿这家伙刺激到了?”

朱英微微感慨:“也算是吧,不仅是草原上的动兵,还有咱们的远洋舰队,让帖木儿反倒是变得更加凶残。”

“根据最新收到的情报,帖木儿已经是集结了三十万大军去直接攻打德里苏丹国,想来这一次他要一举拿下德里苏丹,从而给草原还有咱们大明形成威慑。”

“打不了东察合台汗国,就拿德里苏丹国泄愤,这倒是比较符合帖木儿不肯吃亏的脾性。”

德里苏丹国接壤吐蕃,临近大明,并非是某个王朝的名称,而是类似于中原的称呼。

现如今的德里苏丹为图格鲁克王朝。

图格鲁克王朝在苏丹穆罕默德·本·图格鲁克时期达到鼎盛。

他在位期间发动了四次南征﹐并占领了差不多整个南印度地区。

然而由于地方权力过大,再加上行政上的失当,图格鲁克王朝在穆罕默德后亦开始步入衰落。

如今的图格鲁克王朝苏丹是纳希尔丁·马赫穆德·沙。

其实苏丹沙也算是有些能力,只是图格鲁克王朝的遗留问题过于巨大,地方长官已经是形成了藩镇割据的状态,内忧外患下,自然是国力式微。

且即便是穆罕默德时代,图格鲁克王朝的鼎盛时期,也比不上现在的帖木儿帝国。

“现在的图格鲁克想来是败得很惨吧。”朱元章闻言问道。

朱英点点头:“确实很惨,帖木儿这次想要示威,直接对沿路的山民进行清扫,逼迫大量百姓进入山中生活,村镇要塞都被充当成补给驿站使用。”

“这次来的消息,帖木儿的军队已冲过开博尔山口,沿着亚历山大与成吉思汗的步伐前进。”

“曾经的白沙瓦城,在两百年前就已经被蒙古人摧毁沦为废墟,现在帖木儿大军正在急行军,想要打下补给充分的印度河流域,不然入了深冬,三十万大军的后勤就是个麻烦事。”

“虽说印度河附近的地方长官已经是臣服了图格鲁克王朝,但就孙儿看来,估计都不会做出什么像样的抵抗就会缴械投降。”

“德里苏丹已经不是历史上那个敢于硬抗蒙古人的王朝了,估摸着这次大致是抗不过去,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

朱元章笑着道:“大孙都已经是了解得这么清楚了,想必早就有了安排,打定主意要去德里苏丹分一杯羹吧。”

朱英也没藏着,微笑道:“果然还是瞒不过爷爷,现在图格鲁克王朝的覆灭,已经成为定局,但帖木儿想要快速拿下,也没这么容易。”

“年前来说对于帖木儿,就是占据印度河区域进行短暂的歇息,渡过这个寒冷的冬季,进攻图格鲁克王朝的王都肯定要到明年开春去了。”

“这段时间,孙儿是准备以咱们大明的名义,召集一些吐蕃的精锐骑兵,还有雇佣一定数目的蒙古人,从乌斯藏指挥司那边出人,去对图格鲁克王朝进行支援。”

“怎得也不能是让帖木儿进行得这么顺利,这也算是咱们大明跟帖木儿的一次交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