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687章:太孙办事,哪需要什么证据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687章:太孙办事,哪需要什么证据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9:19: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朱英没有证据,但他不需要证据。

只不过单纯的猜测也不行,如果冤枉好人就出问题了。

但是在最近的线索里,他发现了一条信息。

那就是在昨日的时候,广州府衙的知府靳世规拜访了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关祥海。

看似正常的拜访,却让朱英知晓这靳世规就是跟着关祥海混的。

关祥海是个好官。

至少卷宗上是这么讲述的。

他在这个位置上,已经是干了六年了。

哪怕是朱元章的扫贪风暴,也没能将其扫下来,真就是两袖清风。

并且这人是有能力的,目前来说整个广东地区,不管是经济上的发展,还是民生等各方面,都是极为平稳。

哪怕是在朱英没进宫册封太孙前,广东也很少给朝廷带来什么大的问题。

这些功劳还是有的。

但朱英本身就是商业起家,对于这里头的猫腻很是清楚。

哪怕只有几条粗浅的线索,也能知道大致的方向。

具体是或不是,其实见面就知道了。

广东承宣布政使司衙门。

“止步,这里是承宣布政使司衙门,诸位可是有通行令牌。”

衙门前的差役说话还是比较客气,毕竟朱英一行人过来瞧着就是非富即贵。

这世道能当门差的,基本上都有很强的眼力劲,主打一个灵活。什么狗眼看人低基本上不存在,没人会喜欢平白招惹麻烦。

史狄上前拿出自己的腰牌递过去:“京师锦衣卫千户史狄,入衙内寻布政使关祥海有要事查办,速速领路。”

门差接过腰牌查看,当下连忙躬身:“不知千户大人在此,小的这就领诸位大人前去。”

锦衣卫是任何人都没有办法阻拦的。

对于整个大明的官僚机构来说,就如同是尚方宝剑一般。

门差很是知趣的没有去询问那两位少年的身份。

能够让锦衣卫跟随的,起步都是皇室中人,哪里是他这么个小小门差能够招惹的。

当下躬身在前方领路,连通禀都不敢。

承宣布政使司这地方,不说占地百亩,几十亩还是有的,一不小心真容易迷路。

几条小路过去,很快就到了书房面前。

此时是上班时间,关祥海自然就在书房办公。

门是开着的,外边还有差役,只是看着这阵仗,哪里敢询问,连忙进去禀告关祥海。

关祥海闻言,当即就走了出来,正好朱英等人到了门前。

“臣关祥海,拜见太孙殿下,不知太孙殿下亲临有失远迎,请太孙殿下恕罪!”

作为封疆大吏,关祥海当然是认知朱英的。

毕竟每年都要回京师述职,说起来打交道的机会还不少。

随着关祥海这一跪,周边的仆从差役顿时全部跪倒在地:“拜见太孙殿下!”

“免礼。”

“谢太孙殿下。”

先前带路的门差大气都不敢出喘,虽然心里头已经有所猜测,但是这般确定下来后还是极为震撼。

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这可是当今太孙殿下。

“进屋聊。”

“是,殿下。”

朱英浅浅的看了一眼关祥海,他的脸上只有恭敬,却少了几分惊讶,紧张。

这说明关祥海已经是知道自己的到来,并且把尾巴都处理干净了。

“允熥也一起来吧。”朱英招呼道。

“好的大兄。”朱允熥喜滋滋跟着进去。

进了屋后,朱英坐在主位,然后招呼两人坐下。

而后看着关祥海,直接便是开门见山:“我从香港岛过来,关于香港牙行的事情,你可是知道吧。”

关祥海心中一颤,哪怕他早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太孙直接发问也是没想到的。

说不知道,那就是大问题。

当下直接跪地讲述道:“昨日广州府衙知府靳世规前来,已经将香港岛牙行的事情禀告臣,臣有失察之罪,还请殿下责罚。”

姜还是老的辣,能够稳坐钓鱼台这么多年,关祥海自然不是吃素的。

朱英笑道:“你这动作挺快的,连罪名都已经给自己安排好了。”

关祥海额头上细密的汗水出现,仅仅一句话,就让明白自己的准备怕是没了作用。

朱英继续说道:“其实我有些好奇,你可是从二品的大员,还是左布政使,有如此之大的权力,为什么还要做得这么寒酸。”

“你住的可是承宣布政使司衙门,却故意把这里搞得如此落魄,我确实也让人查了,不管是在你的名下还是家人名下,可供抄家的财产少得可怜,从哪里看似乎都是个两袖清风的清官。”

“到了这个份上,你不跟我演一下吗,我看你这样子,似乎是打算直接认罪?”

关祥海磕首道:“臣...不敢欺瞒太孙殿下。”

他是个聪明人,也很了解朱英。

当那句话说出来的时候,心里其实已经转过了千百个思路,但最后却保持了沉默,也就是默认。

默认自己并非是个真正的清官。

有些事情,并不需要讲述得太清楚,对于聪明人来说,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已经是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朱英说道:“其实我并不是很介意你对于香港牙行的事情,但是你不该去触碰我的红线。”

“在上一次你到京师述职的时候,我就很清楚的跟你们所有沿海的布政使说过,关于昆仑奴的那些事情,坚决不可以触碰。”

“且香港牙行还将香港岛的土地违法租赁给外国商人。”

“或许在你们看来,那些不过是荒地,我也知晓你的心思,想让那些外来商人投资建设,把香港岛开发出来,而后再进行收回。”

“那靳世规,包括新安县衙,都是你的棋子吧,只要香港岛建设得差不多了,你就会将他们查处,而后以大明律法对香港岛进行没收。”

“如此一来,香港岛就变成了你政绩。”

“不对,应该不是你的,或许是你儿子,亦或是你弟子,终归是掌控在你手里。”

简单的抽丝剥茧,哪怕关祥海没有说上几句话,朱英已经是将大概都推导了出来。

关祥海喉咙动了动,已经不知道怎么说了。

到现在,他发现自己还是小瞧了太孙。

其实这些对于朱英来说真不算什么,比起后世的一些大贪官,如今大明的贪腐手段显然要低级许多。

关祥海的一些做派,也就只能忽悠下别人。

其实就算是朱元章,也清楚关祥海并非什么清官。

只是他确实有能力,让广东的形势很好,对于大明也足够忠心。

“臣..有罪。”关祥海半晌之后,只能是吐出这个词来。

朱英点点头:“你确实有罪,对于广东来说也有功劳,我可以给你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首先是关于香港牙行的事情,你要处理好了,那些已经贩卖到大明境内的昆仑奴,不管是谁,一个不能少的给我追回来,让他们去该去的地方。”

“租赁的事情想必你已经有了预桉,直接就按照你的办法去办吧,应该会让我满意。”

“给你半个月的时间,把这些事情都处理好,而后你就向朝廷请辞吧。”

到了这个份上,关祥海自然不可能继续干下去了。

再有能力,大明现在也不缺少这么个布政使。

“谢殿下隆恩。”

关祥海心里舒了口气,乌纱帽是丢了,但是老命也算是保住了。

“先别急着谢我。”朱英摇头说道:“我不知道你贪了多少钱,也懒得详细去查。”

“这次我来到香港牙行,是关于成立大明远洋贸易商会之事。”

“总部驻地便就选择了香港岛。”

“这些年你贪了多少,尽数都吐出去,把商会总部驻地建设好,剩余的钱就投入到商会里头去,算内帑的份子。”

“办完之后你请辞,任职大明远洋贸易商会管事,去负责南洋那边的投资。”

“你在广东干了这么些年,对于经济发展还算有些见识,如此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唉。

现在对外开发,人才是太难得了。

哪怕是锦衣卫,都没有能够掌控到关祥海的犯罪证据,这说明在经济犯罪这块,关祥海是非常有能力的。

从小官员一直做到现在的封疆大吏,还是在广东这样的经济高速发展区,也能快速跟上京师的形势。

这跟整体的把控是分不开干系的。

按照现在的律法,对于关祥海的处理也就是追回贪污款项,处以十年以上的劳役。

因为教化海外的关系,大概就是送到南洋或者倭国这些地方去做个教书先生。

其实这里头还有律法的漏洞。

严格来说关祥海至少是在目前的证据上,并没有收刮民脂民膏,而是赚的外商钱。

大明律法里的规定主要是针对官员对百姓贪腐,对于外商并无规定。

恰好现在大明远洋贸易商会缺人,让关祥海去负责,也算是很不错了。

“多谢殿下恩典,臣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关祥海到了这个份上,是真的放下心来。

原本都已经做好受罪的准备了,却没想到峰回路转。

这么算来,也算是半身而退了。

其实对于享受和钱财,关祥海确实还真没那么在乎。

关于香港牙行的事情了结后,朱英这里也来到了关键部分。

“现在说说吧,关于秦王燕王他们,现在是什么个情况了。”

“毕竟你三儿子目前在倭国,可是很能受到燕王的信任。”

朱英的这句话,可算是让关祥海真正的被吓到了。

他没想到自己处心积虑准备的一切,在太孙面前如此不堪一击。

“殿下,我自认为隐藏得很好,包括所有的人手,甚至都没有过任何关联,唯一联络的地方,也就是在那小面馆里。”

“便是那面馆,我也是半月才会去上一次,并没有特定的时间。”

“锦衣卫是绝对不会知晓的,怎得殿下能够如此清楚。”

关祥海苦笑着说道。

他是真的想不明白,自己暗中准备的事情,怎么可能被太孙知道。

朱英无奈的摆摆手:“我不知道,你说的面馆啥的,我也不清楚。”

“只是我看卷宗的时候,你三儿子去了倭国跟着燕王,顺便诈你一段罢了,没想到你还真的跟燕王有联络。”

“倭国九州岛有着海贸上的优势,四大藩王占据大量矿藏,本身就有私扣的行为,这件事宫里内部已经做过处理。”

“四藩王想要对外倾销,肯定是要通过大明沿海,在这里头,必然是需要来自于大明内部的支持。”

“对于这一点,其实并不仅仅是你,包括很多官员都无法拒绝,因为这对家族来说,完全可以开辟海外市场,并且人都在藩国,安全性也高很多,甚至可以作为家族的繁衍根基。”

“你算半个大明的开国功臣,虽说没有立下赫赫功劳,但也一步步上来了。”

“我那几个皇叔,本身也很早参与了到朝政之中,于大明的官员里有些人脉,是很正常的事情。”

关祥海唯有苦笑了。

人的名,树的影。

对于太孙,关祥海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有许多惧怕情绪。

或许就是因为准备得太充分,稍微有些苗头就让自己失了分寸。

但问到关于藩王的事情,一下子就暴露了出来。

他有三个儿子。

但对于三儿子,才是最在乎的。

因为在三个儿子里,三子最为聪慧,不管是哪方面都要远比另外两个儿子优秀太多。

而原本可以作为继承人的大儿子,却因为在早些年间疏忽管教,现在已经不可挽回了。

二儿子倒是孝顺,可过于中庸,未来不会有什么造化。

到了他这个年纪,自然是更加在乎传承。

而海外藩国,显然是好的选择。

那里比之大明的官场,可是要轻松多了,况且因为初立的缘故,更加容易获得功劳跟权力,包括财富。

内心做出一番挣扎过后,关祥海浑身有些发软,颇有些无力的说道:“燕王他们走私船,确实是经由香港岛,包括矿藏的销售,也多是在这边。”

“关于具体的一些数目,我这里有一本账本,基本上都记录在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