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716章:蓝玉吃亏,朱英无语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716章:蓝玉吃亏,朱英无语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9:19: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深夜,一番风雨过后。

“我道是今日为何你如此主动,原来是有求于我呀。”

正殿寝宫里,朱英微微起了身子,半靠靠背上。

虽说他的底子非常强硬,但是也不会说肆无忌惮的挥霍自己精力,有所节制。

阿娜妮亚缠在朱英的身上,听着这话不由想起方才自己的疯狂,脸微微红,埋进朱英的胸口。

手顺势搭在阿娜妮亚后背,朱英笑道:“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好歹占城未来,也将是小文占的地盘。”

阿娜妮亚听到说正事,便微微抬起头,贴在朱英的下巴处。

“只是我担心现在的占城太乱了,听说有好多大明人过去创立帮派,四处争夺地盘拼杀,哪怕是占王也管不住。”

“父亲在心里说,有些胆大妄为的帮派,他们对占城的贵族也同样下手,在拼杀得最为猛烈的时候,许多贵族都在夜里被灭门。”

“这么乱的地方,以后小文占怎么管控得住啊。”

朱英想了想回道:“其实也不必这般担忧,之所以现在这么乱,是因为很多帮派刚刚成立,还有些国内的帮派正在过去,这才导致乱象如此严重。”

“大明水师,还有我的弟弟允炆,已经在协助占城官府对这些帮派有所压制了,并且定下了不少规矩。”

“大鱼吃小鱼,等再过一段时间,那些没有实力的帮派,就会被其他的帮派所吞并,而最后剩下几家大帮派,到那个时候占城就会平稳下来。”

“这个时间不会太久,顶多是两年左右,小文占还小呢。”

听着朱英的分析,阿娜妮亚也算是稍稍有所放心,不过还是问道;“如果那几家大帮派,他们掌控的地盘太多,影响了到小文占的统治怎么办呢。”

“我不想小文占过去变成了被别人操控的傀儡。”

朱英点点头,这倒是确实。

其实朱英也可以直接派遣大军镇压,如果把占城纳入到大明的直接统治下来,这个问题只是个小问题。

但是如果那样的话,就不适合给小文占作海外藩国了。

朱英设定海外藩国的计划,是想让现在或者是以后的藩王们,成为大明的屏障,而不是说把大明的地盘给划分出去。

假若哪个地盘被完全的统治了,领地内的百姓也彻底汉化,或者汉人成为人口最多的种族,至少朱英上位之后,就会将其藩国收回,再给换个地方。

当然,这样的情况一般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至少也是需要几代人的改变,乃至于数十年才行。

或许到了那个时候,朱英都已经过上晚年生活了。

在那个时候要给海外藩王们换个藩地,估计他们也不敢有什么意见。

尤其是自己的这些儿子们。

其实对于自己的这些儿子,朱英感觉最对不住的,还是小文承了。

因为朱英非常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太好了。

就这么多些年来,别说是生病,连小感冒都不会有。

哪怕是冬季的时候,洗冷水澡,穿着单衣,都不会感受到寒冷。

这样的身体素质,不说活个百来岁,至少八十以上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就注定,小文承不仅极有可能要当六十年的太子,如同他长大之后,不好好养生的话,甚至于有可能在寿命上都熬不过自己。

真是个悲哀的事情。

但却没有任何的办法。

总不能自杀让位吧。

退位也是不可能退位的,这个先例不好,后世子嗣极有可能有样学样,亦或是逼自己父皇推位当太上皇,亦或是当了皇帝不想干了,把皇位一丢玩去了。

大明朝的奇葩皇帝很多,朱英感觉自己的后代可能还会有这样的奇葩皇帝。

朱英还在出神的时候。

门外传来了郭忠的声音。

“殿下,时辰到了。”

郭忠一直在门外候着。

不只是郭忠,七七八八的宫女和宦官加起来,有将近二十人。

按照礼制规矩,阿娜妮亚在侍寝完事之后,不可以睡在寝宫里,而是要回到自己的房间去。

并非针对她,即便是叶月清身为太孙妃,也是如此。

这个规矩并非是朱元璋定下的,而是沿用前宋朝的礼仪章程。

设下这个规矩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君王过度沉迷美色,以至于夜夜笙箫,荒废身体,影响朝政。

此时,已经有两位宫女捧着阿娜妮亚先前褪下的衣物过来。

阿娜妮亚闻言也准备起身。

朱英一把搂住阿娜妮亚的腰,对外吩咐道:“今日娜妃就在寝宫睡了。”

门外郭忠恭声道:“遵令旨。”

两位捧着衣物的宫女,也是躬着身子退下。

其实这个规矩,自创立以来,还真没有几个皇帝亦或是太子太孙去遵守。

我若是没尽兴,尔等一些官宦,还敢于阻拦让我扫兴不成?

显然这个可能不存在。

其实一般情况下,真要睡觉的话,一个人睡觉比两个睡觉要舒服多了。

朱英之所以让阿娜妮亚留下,自然是因为方才的阿娜妮亚太过于主动了。

开什么玩笑,我可是太孙诶,怎么能让妃子骑在身上。

这简直有损我的威严。

是以,这一次必须要让阿娜妮亚知晓自己的身份。

要让她感受到什么是太孙的威严。

此刻的阿娜妮亚如同是八爪鱼一样抱紧了朱英,她很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白净的脸上,涌现出一抹潮红。

**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

次日,天微微亮。

朱英已经从睡梦中醒来。

转头看了眼软趴趴的阿娜妮亚,朱英对外吩咐道:“进来吧。”

门外,早已经准备好的宫女们,捧着各类衣物走了进来。

她们天还未亮的时候就已经在门口等候了。

郭忠此刻带着宦官们于门外等候,并没有进来。

虽说宦官已经不算作男人,但朱英心里多少还是有几分异样。

因此在坤宁宫里定了规矩,即便是宦官,也要跟男人一样避嫌。

比如洗澡,更衣这些。

其实这只是朱英的个人习惯,却没想到让坤宁宫的宦官们非常感动。

作为宦官的他们,缺什么就最在乎什么,尤其是在所谓男人尊严这块。

太孙定下的这个规矩,不仅让他们没有觉得嫌弃,反而是认为太孙将他们当做正常男人看待,而不是歧视。

“娜妃昨夜挺累的,就不必叫醒她了,等她醒来吧。”

正在更衣的朱英,对旁边的女官吩咐道。

女官躬身回道:“是,殿下。”

其实哪怕是这些服侍朱英的宫女,一个个也长得较为清秀靓丽。

不过比起朱英的妃子们,那就相差一个大档次了。

不说大部分的妃子,都是他国公主,锦衣玉食长大,琴棋书画皆懂,像是阿娜妮亚,苏丹娜,香子,其国不在亚洲文化圈子的,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

包括叶月清,那也是精挑细选,最初安排到高丽的。

宫女们谁不想攀上枝头当凤凰啊。

这要是被太孙宠亲,那直接就完成了身份的华丽转换。

在这方面,只能是看运气了。

宫中规矩森严,但凡有任何僭越的地方,后果可是相当严重。

勾引太孙的罪名一旦落实,最次都是要杖毙。

穿好衣服的朱英来到偏房。

这里宫女们已经准备好了漱口水,洗脸水,擦拭的毛巾。

洗脸漱口朱英喜欢自己动手。

“殿下,早膳光禄寺已经准备好了。”

这个时候郭忠就能进偏房了。

里屋阿娜妮亚还在睡觉,便就进不去。

“爷爷醒了吗。”

“陛下已经醒了,正在享用早膳。”

“那就去乾清宫一起吃吧。”

“是,殿下。”

乾清宫内。

朱元璋正在享用早点。

年纪大了觉轻,因此朱元璋通常很早就起来了。

在他的面前,是满满一大桌子的早点。

燕窝,银耳莲子羹,煮鸡蛋、油饼、包子、豆浆、混沌、汤面、烧饼夹肉、炒粉、烧卖、肠粉、蒸饺、汤包、瘦肉皮蛋粥、胡辣汤、凤爪、牛肉丸、云吞等等。

其中粉面的旁边,还有小炒肉,牛肉,排骨这些码子。

包子,饺子的种类也有三种以上。

还有瓜果点心。

总计有七七四十九盘。

皇帝的早餐,就是这么朴实无华,简简单单。

因为太多,所以自然不可能夹到,旁边有六位宫女,六位宦官等候。

只需要陛下一指,立即就会端来。

在这里头,每个宫女宦官负责那些菜式,都是有经过培训的,不会发生两个宫女同时动手端一个菜的情况。

朱元璋当然不可能说全吃完,哪怕是加朱英一起也不行。

这些没吃完的,也不会浪费掉,而是被赏赐给宫女宦官。

“大孙昨夜可是劳累了,来,这里有光禄寺做的海参包子,人参饺子,枸杞燕窝,正好你来补补身子。”

朱元璋看着大孙走来,笑着调侃道。

朱英也没讲什么繁文缛节,直接就坐在了朱元璋的身边。

这显然于礼不合,但却很合乎朱元璋的心意。

虽说他是皇帝,但他更喜欢普通人家那种亲近的家庭感。

从前,太子朱标亦或是其他皇子跟他一起就膳时,一个个正襟危坐,目不斜视。

搞什么食不语。

这就让朱元璋感觉跟自己的儿子们有些生疏。

反而是大孙这样的行径,让他极为舒心。

“昨夜真腊那边来了信,你正在办事,咱就没让打扰你了。”

“是关于蓝玉的,这小子就你让他去真腊,现在倒好,在那边四面开战呢。”

朱元璋喝了口豆浆,开口说道。

朱英连吃了几个海参包子,昨夜确实有些消耗,当然要补回来,听到老爷子的话,朱英问道:“他在跟谁打呢,真腊吗。”

朱元璋笑道;“真腊的公主是你的妃子,蓝玉即便再是骄纵,也会注意到影响。”

“是暹罗那些人,他们正在进犯真腊的时候,恰好是被蓝玉碰到了。”

“那带头的统兵也是个白痴,以为蓝玉是真腊援军,直接就开打了。”

“蓝玉也是没想到暹罗敢对他动手,据说吃了个小亏。”

“这家伙也是个爆脾气,干脆也没去真腊了,直接就在真腊的边境,跟暹罗打了起来。”

朱英有些疑惑道:“蓝玉他们走的海路,怎么会遇到暹罗的军队。”

朱元璋解释道:“暹罗也是运气不好,他们特意搞了一路骑兵,迂回从海域登陆去打真腊,恰好是碰到了蓝玉。”

“他们这次谋划很大,出动了十万兵,见蓝玉只有一万多人,就想着直接吞掉。”

朱英问道;“他不是带了三万兵去吗,怎会只有一万多。”

朱元璋回道:“蓝玉这小子以为不会有事,就留了半数人马在船上,真要全都出动,那暹罗还能讨得了好,蓝玉也不至于吃亏了。”

跟着蓝玉去的,很多都是常遇春旧部,现在也属于蓝玉的嫡系,在大明军中,自然是最为精锐的那一批。

哪怕是在国内,普通卫所至少需要两倍以上数目,才敢于干上一场。

如果暹罗的十万兵遇上蓝玉的三万精锐,溃败是必然的。

军备武器上都不在一个层次。

朱英想了想说道;“大城王朝和满剌加沆瀣一气,长期扼守马六甲海峡收取过路商船的钱财。”

“我大明的货物,很多都是在这里被拦截,而后由他们出手高价卖给中亚诸国。”

“孙儿去年派遣了一支水师舰队,对他们进行了驱逐,掌控马六甲海峡,想来暹罗与满剌加必然不服,暗中正在筹谋计划。”

“满剌加擅长水战,国中兵力大多都在海上,暹罗派遣十万兵走海路偷袭,必然不可能瞒过满剌加,这两国说不定已然暗中联合,想要对真腊下手。”

“真腊延续已经有了六百余年,吴城王朝内部已然腐朽不堪,即便如此,暹罗想要单独拿下真腊也不是个简单之事,若是联合满剌加两边夹击,真腊有亡国之危。”

“此两国在此时选择联手对抗真腊,想来跟我派遣水师舰队掌控马六甲海峡有着脱不开的干系。”

“如若他们真的灭亡真腊,那么马六甲海峡以内,必将完全归一,对我大明水师舰队是个偌大威胁。”

朱英的政治嗅觉非常灵敏。

其实他在让水师舰队前往马六甲海峡的时候,就已经预计到了暹罗跟满剌加肯定要搞事情。

因为马六甲代表着的是巨大利益。

尤其是满剌加,可以说国中大量的财富,几乎全部来源于海路之上。

虽说马六甲丢失,不至于彻底断了满剌加的海上财路,他们的国土勾连南洋半岛,其中同样在做着海上买卖。

可如此大的损失,绝对让满剌加王以及国内的贵族们心在滴血。

只是大明强势,水师舰队横扫无敌,单凭一个满剌加国,自然无法对抗。

但这样满剌加肯定不甘心,联合暹罗便也正常。

朱元璋对于大孙的分析很是认可。

“大孙说的没错,暹罗跟满剌加看似是在对真腊对手,实则最后想对付的,实则是咱大明。”

“真腊与暹罗自古战争不断,满剌加想要选择盟友对抗咱大明,必然是选择暹罗。”

“比起真腊的腐朽,暹罗近些年来倒是颇为强势,咱听着天界寺来的情报,现在暹罗的阿瑜陀耶王朝极为强势,此番联合满剌加,应该就是他们那个叫做乌通王的家伙定的主意。”

“咱还记得,在洪武十三年的时候,暹罗北素可泰王朝跟那新来的阿瑜陀耶王朝,两国使臣还在咱的天界寺打过架呢。”

“这素可泰跟真腊差不多,内部腐朽不堪,被阿瑜陀耶王朝打得连连败退,估计灭国是迟早的事情。”

“乌通王野心很大,不过这家伙比咱还要大上几岁,估计也快要死了。”

朱元璋对暹罗的情况有些了解,便就给大孙讲述。

朱英听完后,笑道:“这阿瑜陀耶王朝胆子真大,暹罗都还没有打下来,就想着去分食真腊,最后还敢于跟我大明动手。”

“估计满剌加给了阿瑜陀耶王朝很大好处,否则也不至于派遣十万兵来对真腊进行偷袭。”

“十万兵,这大致不算偷袭了,是想一举拿下真腊吧。”

“不得不说,如果没有碰到蓝玉的话,这一招真腊还真就不见得扛得住。”

真腊的王都吴哥城,跟临海没多远。

这十万奇袭兵,明显是想一举攻下吴哥城。

哪怕是攻不下,王都受到危险,吴哥王朝肯定会把边关的兵力召回来保护吴哥城,阿瑜陀耶王朝就能轻易拿下边关,而后两面大军合拢,直逼吴哥城下。

这时,爷孙俩的早膳也已经用完了。

朱元璋摆摆手,旁边的宫女宦官立即上前来收拾,另有女官拿来毛巾为爷孙俩擦拭。

朱英不喜欢别人动手,自己随手接过擦了一番给了回去。

朱元璋这时笑着对朱英说道:“咱待会吩咐光禄寺,要多备一些药材给大孙滋补。”

“昨日占城来了信,大孙忙了半夜,真腊现在也来信了,看来大孙今夜估计又得是操劳一番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