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722章:朱英的忽悠,朱元璋的溺爱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722章:朱英的忽悠,朱元璋的溺爱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9:19: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华盖殿中。

朱元璋看了眼刑部交上来的名单,而后随后丢在案台上,呵斥道:

“这群贪心不足的家伙,咱大孙已经给他们涨了那么多的俸禄,不好生想着报效朝廷,还如此鱼肉百姓,留着何用,都处死了吧。”

刑部尚书杨靖闻言,嘴角带着苦笑:“臣遵旨。”

按照现在已经修改过后的大明律法,这些贪官们并不会因此直接被处死,大概率是送到安南或者边疆那等苦寒之地,当个学堂老师赎罪。

像是这样比较轻松的处置方式,一般来说刑期要比劳役更长,起步都是三十年了。

比起死罪来,更多人自然愿意接受这个。

不过他们运气不好,碰到了陛下查看。

每逢月底,朱元璋都会把六部尚书召集过来,然后看他们这个月的情况。

哪怕是朱元璋现在没从前那般暴躁了,但看到这些贪官,基本上还是个杀字。

朱英也没必要为了几十个贪官而去跟老爷子争论什么,况且一般能够上朱元璋案台的贪官,其所贪污之数目,定然不会小。

贪污个几百贯宝钞的,连上这册子的资格都没有。

“最近随着咱大明的发展,到处都是发财的机会,各地官员们也能够更加轻松,隐晦的利用手中权力进行贪污。”

“在这方面上,刑部要好生琢磨,采取多种监督的方式,不能让此等行为扩散开来。”

朱元璋对刑部尚书杨靖点拨道。

刑部尚书杨靖连忙应是,并且表述现在刑部正在联合大理寺,都察院,准备进行一次大明国内的清扫行动。

三司派人前往各省设立巡查治理。

朱元璋点点头,而后户部,礼部,工部,兵部,吏部上交的奏章一一查看,并且点出修改意见。

等会议结束,也过了差不多一个多时辰。

朱元璋伸了个懒腰,舒展下筋骨。

小文承现在已经要开始上课了,白日很多时候都不会赖在朱元璋这里,倒是清净了不少。

却也让朱元璋偶尔有些想念,顺口问了下刘和关于小文承的情况。

听到小文承喜武不喜文,朱元璋皱眉道:“胡闹,咱大明未来的皇帝,怎能是个武夫,应该好好学功课,将来才能治理地方。”

“是谁让咱曾长孙起了学武的兴趣。”

问是这么问,但朱元璋的目光有些不善的看向蒋瓛。

他知道小家伙很是喜欢跟蒋瓛玩。

蒋瓛感受到陛下的目光,只觉得头皮发麻,连忙回道;“禀陛下,应该是太孙殿下。”

朱元璋一愣:“大孙?这是怎么回事?”

蒋瓛连忙解释。

原来是上次朱英带着一家子人去玄武湖踏春。

因为人比较多,还有这么多妃子,因此就把玄武湖禁严了。

当时朱英的小家伙们在一起玩,也不知怎么就玩起了扮演官兵跟匪徒的游戏,角色还是水浒的。

结果因为武松的关系,发生了争执。

小文日说见过老虎,武松打虎是假的,根本打不赢,人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力气,宫廷的禁卫都没有这么大的力气。

然后其他的小家伙们有不服气的,也有支持的。

最后闹到了朱英这里,都求着父王来评理。

朱英就说武松肯定能打死老虎的。

有两个小家伙就不服气。

而后就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家父王,单手直接拔起一颗柳树。

这是模仿水浒里花和尚倒拔垂杨柳的桥段。

倒拔垂杨柳是话本。

可这柳树,那可是真柳树啊。

旁边守卫的宫廷禁卫们都看得眼皮子直跳。

他们听说过太孙武力值惊人的传闻,但都觉得只是谣言,现在这么一幕出现在眼前,真是惊爆眼球。

小文承眼睛都发光了,缠着朱英要教他绝世武功。

朱英哪里会这些,也就力气大些。

然后忽悠小文承好好吃饭,这才能涨力气。

结果就是小文承一门心思都在武功上了,对于文化课完全没了兴趣。

“咱大孙,真有这么厉害?咱平时也没看他怎么练武啊。”朱元璋有些疑惑的问道。

蒋瓛苦笑道:“或许这可能是天生神力吧。”

朱元璋皱眉:“不可能,大孙小的时候,可没这般天赋。”

小时候的朱雄英,是先天性的心脏病,别说什么天生神力了,哪怕是稍微锻炼,也是气喘呼呼。

“看来,大孙当是在西域有过什么奇遇。”朱元璋思量着说道。

他没有觉得大孙假冒这方面的可能。

就现在来说,其实假的,真的,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哪怕是假的,那也只能当真的来。

况且各方面的证据都证明,太孙必然就是亲大孙。

如果不是老四强行带来,这辈子大孙极有可能都不会到京师,自然也不存在什么特地针对的阴谋。

毕竟死而复生这等离奇的事情都发生了,有些其他的变化,也非常的合理。

蒋瓛没想这么多。

他听到陛下这话,只感觉心里头发冷。

那皱眉的样子,难道是怀疑太孙的身份吗。

可是陛下,如果你现在怀疑,什么都晚了啊。

整个宫廷的禁卫军,都已经在太孙殿下的掌握之中,哪怕是曾经的宫廷总禁卫军统领郭英,现在因为旧疾复发,长期都需要太医调养。

假若陛下在这个时候怀疑太孙的身份,太孙殿下要是造反。

这宫里,怕是没人敢于反对。

而他蒋瓛,将如何自处?

在朱元璋旁边伺候的刘和,心里头也是阵阵发虚。

现在万岁爷和太孙爷的关系如此亲密,假若真的闹崩了,那真是动摇朝野的大事啊。

蒋瓛苦思冥想,脑海中灵光一闪,说道:“陛下,是不是跟镇南王有些关系,在曾经调查西域那边的情况中,镇南王应是宁弥国国王,宁弥国被灭后贬为奴隶,得太孙买下。”

“这西域古国,各有许多传世珍宝流传,想来太孙的变化,或许跟镇南王有很大的关系。”

蒋瓛必须要给太孙的异常,找个可能的方向。

否则陛下跟太孙的关系出现间隙,他这锦衣卫指挥使,可就不好当啊。

即便知晓陛下没往那方面去想,也得把借口整出来。

朱元璋点点头:“这西域古国,确实有许多神秘之处,或许是那镇南王,给了大孙何等异宝吧。”

听着这话,蒋瓛和刘和下意识的对视了一眼,这陛下身边的两大近臣,心里头总算是松了口气。

比起蒋瓛来,刘和的担忧更多。

就官宦群体而言,尤其是他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更加如此,在他的前面,这个位置上可没人干过三年。

正常来说,如果太孙殿下没有出现的话,估计现在的他大概率也是凶多吉少,或许坟头草都有三尺高了。

这可跟兢兢业业没有任何关系,在宫里的,哪个宦官不是小心翼翼,可架不住陛下脾气暴啊。

现在刘和在这个位置上,已经干了九年了,能活到现在,那都是太孙的缘由啊。

“大孙近几日在干嘛,风风火火的,昨日听说还坐龙辇出去了。”朱元璋问道。

别看老朱七十古来稀,身子骨还硬朗着呢。

昨夜临幸了一名妃子,也就没去大孙那边瞧瞧。

毕竟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从前,早上便起晚了些。

今日有早朝,起来后的朱元璋就直接去上朝了。

至于大孙,对于朝会那都是看情况上的。

刘和作为内廷宦官之首,自然知晓朱英的消息。

便恭敬回道:“禀陛下,老奴听说好像是科研司那边,研究出了蒸汽机,太孙对此非常高兴,直接上了龙辇,禁卫开道去了科研司,昨夜一直到深夜才回宫。”

朱元璋原本还有些漫不经心的半躺着,听到这话,顿时直起了腰。

“太孙说的那蒸汽机,果真是造了出来?”朱元璋的语气中,带着非常明显的惊喜。

关于蒸汽铁甲船的构思,朱英很早就跟他说过。

朱元璋作为军事大家,非常清楚蒸汽铁甲船的意义。

这意味着大海对于大明来说,将不会是任何的阻碍。

刘和明显没有想到,陛下的反应如此之大,当下肯定道:“是造出来了。”

朱元璋得到确定后,当即起身:“走,去坤宁宫,咱要去问问大孙。”

.....

坤宁宫中。

“父王,求求你了,教我吧,我知道规矩,保证不传给别人,求求你了,教我吧。”

小文承赖在朱英的腿上,怎么也不肯走。

非得是让朱英去教他绝世武功。

自从那次在玄武湖露了一手后,几个小家伙就惦记上了。

不过朱英作为父亲,威慑力还是很大的,只是小文承仗着太爷爷的宠溺,硬是缠着。

朱英无语。

还花和尚,你这小东西,哪有这样说自己爹的。

“文承乖,父王这可不是学来的,你要学武功,去找蒋瓛啊,宫里那么多侍卫,个个都比父王武功高,父王也就是力气大点,这想要力气大,就得多吃饭,长身体,知道了吗。”

面对自己的儿子,朱英也很无语,总不能为了这点事去打他吧。

其实平日里朱英打儿子也从来没手软过,有时候瞎胡闹的时候,那是真的打。

好几次朱元璋过来护着,那都没有办法。

朱元璋总不能一直护着,若是因此逃过一劫,等老爷子没在的时候,就打得更凶了。

后来小文承都不敢去找太爷爷帮忙,父王那一下下的,是真的疼啊。

“你骗我,我都问了好多人了,父王这力气,根本不是吃饭能够吃出来的,必然是要修炼绝世武功才行。”

“我昨日就去找了蒋瓛,问他跟父王比谁厉害,蒋瓛告诉我父王才是最厉害的,整个宫里,都没有比父王更厉害的人了。”

小文承粉嘟嘟的脸上,一脸认真的说道。

即便是在这个时候,双手也是抱着朱英的大腿紧紧的,怎么都不给松开。

朱英也不敢强行掰,小孩子骨骼脆,力气稍大了些,可能就引起骨折了。

平时打儿子的时候,也不可能拿棍棒,而是用细藤条。

这玩意抽起来贼疼,也不会伤着哪里,实在是教训儿子的最佳法宝。

“你就教他两手吧,这都闹了多久了。”

这时,叶月清走了出来劝说道。

朱英转头看向叶月清苦笑道:“你怎么也跟着起哄啊。”

叶月清没有回答,只是眨了眨眼。

朱英顿时就明白了叶月清的意思。

当下看向小文承道:“既然你如此诚心,那为父不教也是不行了。”

“不过你也得知道,法不可轻传,所以你要完成为父的三道考校,为父才可教你这绝世神功。”

小文承闻言,眼睛都笑出了月牙弯:“父王快说,是哪三道考校。”

朱英说道:“这一道考校吗,就是童试,你要知道,绝世神功可不是看着就会的,一般人根本就没法学习,这需要学问高才能领悟,如果你连童试都过不去,那就自然没有学习的条件了。”

小文承歪着头,想了想自己看过的话本。

好像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好,那父王第二道跟第三道考校是什么呢。”小文承紧接着问道。

朱英摇摇头:“学武之人,切记好高骛远,你先完成童试再说,到时候父王自然会告诉你第二道考校的内容。”

小文承只好点点头:“好吧,父王我们拉勾。”

朱英伸出小尾指,跟小文承勾着。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谁变谁是小狗。”

然后大拇指按在一起。

“盖章。”

这下子,小文承总算是不再强行抱朱英的大腿来着了。

朱英想了想说道;“这样吧,父王先教你个基础功,练武之人,吃得苦中苦,方能练神功。”

“你从现在开始,每日勤学苦练,童试是一方面,基础功也要练得扎实,否则强练神功,必然失败,基础功不够,轻则走火入魔,重则五脏六腑俱焚。”

朱英也没想到,自己洗脑这招,最后还会用到自己儿子的身上。

这时,旁边候着的郭忠突然开口道:“殿下教授神功,尽皆回避。”

朱英说的一套一套的,听上去好像真的是那么回事。

作为坤宁宫管事的郭忠,自然不能让太孙的神功给别人听了去。

朱英无所谓的摆摆手:“没事,就一个基础功罢了,无关紧要。”

随后,朱英就摆出个马步来。

“跟我学。”

小文承学着父王的样子,也摆了个马步出来。

朱英则起身,帮小文承把架子搭好。

扎马步本来就有强身健体的功效,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

别看小文承现在已经五岁了,朱英当年八岁还早夭了呢。

“父王,我坚持不住了。”

小文承这才十几个呼吸,就感觉到双腿发软,有些摇摇欲坠之感。

朱英训斥道:“不是你要跟我学神功的吗,连入门都不能,还谈什么苦练神功。”

“学武之人,夏练三九,冬练三伏,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百日空。”

“不曾苦练,何以登高峰,自今日开始,每天早,中,晚,各站桩功一炷香,若是连这点都做不到,那就趁早打消贪图为父神功的想法,否则强行练了,只会伤了自己。”

小文承咬牙点头:“父王放心,我定然能够坚持下来。”

朱英看着小文承的额头上已经开始冒汗了,便又说道:“这桩功模仿的是骑马,我教你一段口诀,你且是听好了。”

“骑马式者,两腿左右分开,身体下坐,有如骑马者之谓也。其练习之法,身体直立,面向前方,两腿左右分开。双膝弯曲。踞立如骑马式。”

“站桩的时候,不要浑身僵着,要想着自己正在骑马一样,浑身的劲道要有波动,起伏蹲身若奔马,凌空虚顶形神开。”

“什么时候你若感觉到体内有股子热气在转,那就算是达到了小成,也算是踏进了学习神功的门槛,便可像父王一般,夏不惧热,冬不畏寒。”

小文承的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

他可是知道父王多么厉害。

炎热的夏天,父王的身上冰凉冰凉的非常舒服,而到了冬天冷得直哆嗦的时候,父王身上就跟个火炉子似的,靠在身上暖呼呼的。

他最喜欢的就是在冬天里在父王的怀抱中睡觉了。

此刻,院子里的宦官宫女,耳朵尽皆长长的伸着。

他们对于太孙的话,是没有半点怀疑,这等武学秘诀,竟然就这么简单的说了出来,不加丝毫掩饰。

哪怕是叶月清的眼睛里,都露出极为明显的惊讶。

她可从未见过朱英站桩练功,但在商会的时候,就听说了东家武学天下第一,无人可当,一人杀百人的英雄事迹。

商会里那些粗鲁蛮横的护卫,大漠上的勇士,在见到东家的时候,表现得就像草原上的绵羊。

原来,是真的有神功啊。

这时,院门外的口子里。

朱元璋对旁边的蒋瓛问道;“大孙说的这些,可是真的神功。”

蒋瓛表情认真严肃:“太孙这神功,当当就入门便如此不凡,臣练的那些拳脚功夫跟太孙比起来,简直就是庄稼把式,起伏蹲身若奔马,凌空虚顶形神开,连站个马步,竟都有如此高深的讲究。”

“陛下,看来太孙殿下身上,当真有神功护体。”

朱元璋点点头。

他想起了当初遭遇刺杀的时候,大孙出手的那几下,虽说只有短短几招,可招招致命,无人可挡。

一刀杀一人,犹如砍瓜切菜般。

那些刺客可不是什么普通人,个个练有武艺在身,还是沙场老兵,可在大孙的面前,就跟小孩子把戏一样可笑。

朱元璋是练过武的,只是不算精通。

现在看来,大孙武艺早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了。

朱英耳聪目明,老爷子等人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

这时教学完了,朱元璋也就走了出来。

先前只是不想打扰曾长孙学武。

原本朱元璋还觉得学武没啥用,当个武夫怎么治理大明天下,现在听着,让你小文承学武也是不错。

这可是大孙的神功。

“拜见陛下。”

宦官宫女们尽皆行礼,叶月清也是万福。

“太爷爷!”

小文承看到朱元璋,当即就开心的喊道。

朱元璋几步走了过去:“咱的小心肝,哎呦,瞧这满头大汗的,赶紧歇歇吧。”

这走近了,朱元璋就看到自家曾长孙那豆大的汗珠不停滚落,顿时一阵心疼。

小文承看了眼朱英,而后倔强的摇了摇头:“不,我要跟父王学神功。”

朱元璋当即目光就瞪了过来。

朱英无奈道:“学武非一日之功,你这才初学,也就差不多了,先行休息去吧,强练只会伤了身体,要懂得细水长流,水滴石穿之道理。”

毕竟只是个五岁还未满的孩子,听到这话,当即就放松下来。

这口气一卸,浑身就软了。

刚想走路,就腿部发麻,摇摇欲坠。

旁边的朱元璋眼疾手快,立即抱住了小文承。

“看你把咱曾孙给累得。”朱元璋不善的目光扫向大孙,语气中带着很强的埋怨,哪怕是知道这对小文承是个好事。

朱英自然不会在这方面去跟老爷子争执,苦的只会是自己。

就让叶月清带小文承去后殿歇息。

旁边的宫女准备从朱元璋的手里接过小文承。

朱英瞥了一眼道:“让他自己走,这桩功后,要通气血顺筋骨,否则刚才就白练了。”

小文承听到这话,当即挣扎着从朱元璋的怀里下来。

叶月清则牵着小文承往后殿去。

小家伙走了后。

朱元璋的目光依旧有些不舍,等完全看不到了,这才想起正事来。

“咱听说,大孙研制的那蒸汽机,现在是给造出来了?”

朱英闻言,脸上不由露出几分欣喜:“是的,这蒸汽机,当真是给造出来,孙儿都有些不敢相信,原本还以为要等个三年五载的,这里头,黄詹士是首功啊。”

朱元璋笑道:“黄观这六首状元,果然是有真才实学,没成想在这方面,还有此等天赋。”

“既然蒸汽机已经造出来了,那铁甲船想来也要快了吧。”

朱英回道:“孙儿已经让黄观去主持造铁甲船的事情了,应是三五月左右,应当整齐铁甲船就能造出来个小型的作为测试。”

朱元璋都没想到,突然间三五月就能造出这蒸汽铁甲船了。

当下振奋道:“好,咱就等个三五月,看看这铁甲船,到底是不是有大孙说的那般厉害。”

朱英当即道:“爷爷放心,定然不会让爷爷失望。”

蒸汽时代的来临,工业革命的开始。

各类矿石是最为紧缺的原材料。

朱英已经下达令旨于大明远洋贸易商会,开始对海外矿石进行全力收购。

同时也让张伯那边传个消息,责令目前所有的大明商船所运输回来的矿石,都只能卖给朝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