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735章:在倭国的汉人远征军后代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735章:在倭国的汉人远征军后代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9:19: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北九州。

这里位于长府对面。

此刻大量的倭兵不断的偷渡过来,就此地进行潜伏。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这里应该属于朱棡的藩国边境。

但由于特殊位置,对冲倭国本州岛,则由四大藩王共同驻兵。

常驻的兵力不算多,总计也就两万人不到,不过修建的军事城池,有着数百门火炮以及大量的火铳兵。

别说是十万人,哪怕是数十万,也不见得能够短时间内能够拿下。

足利义满之所以要让燕王屯兵作出攻打长府之势,就是为了能够让燕王不驻守城池。

这里可不是以前的北九州了。

高大的城墙,除非是拿人命去填,不然没有任何打下来的可能。

倭兵的组成,一般就是各地大名率领自己麾下的武士加入到大军之中。

在以前,倭兵连后勤都没有,都是武士,农民自带粮食。

不过后来出了个兵粮米制度,将武士跟农民的群体分开,武士成为职业军人,这才有了农民负责后勤。

不过富裕的武士,向来会带许多自己的食物,贫穷的武士就只有吃官方后勤的粮食了。

得益于大明高产作物在倭国的逐渐普及,现在倭国士兵的粮食可要丰富许多了。

“为什么突然又要打仗了啊。”

潜伏的倭兵中,赤木雄三有些无奈的说道。

眼看着日子越过越好了,突然又被大名召集起来。

“这有什么办法,都是大人物的意思,我们没有反抗的余地,听从命令就好了。”旁边的水口周二顺口说道。

两人并非是一个村的,而是临近。

足利义满为了更好的学习集团化的军事行动,让临近的地方大名整合到一起。

多数倭兵相互之间都是熟悉的面孔,这样也好更加的提升战斗力。

赤木雄三小心的看了眼前方,然后拽了拽自己手里的火铳说道:“我听说咱们制造的这火铳非常不靠谱,前几天试用的时候,就有不少都炸膛了,把自己给伤了。”

“到时候要用火铳的时候,你可要小心一些,反正只要开出来就行了,别把眼睛给炸伤了,那会变成瞎子的。”

水口周二心有余悸的点点头。

这事情已经在军队里传开了,毕竟很多人都是一个村的,不可能瞒住,但是上头的大名们,不准许讨论这个事情,两人也只敢是偷偷说。

和水口周二,赤木雄三差不多,现在倭兵的厌战情绪很高。

首先是因为持续了六十年的南北朝之战,波及了整个倭国。

然而这里刚刚结束,又迎来了大明征伐。

许多倭人,几乎一辈子都在打仗,根本没有多少休息的时间。

这也是现在倭国面对大明征伐的时候,表现出战斗力低下原因之一。

尤其是好不容易,倭国跟大明谈成了和平盟约。

盟约是什么情况跟底层的倭国百姓关系不大,他们只知道不用打仗了。

又迎来了好日子,大明的高产作物,让许多倭国百姓都开始能吃上饱饭了。

这几年来,倭国百姓对于所谓侵略自己的大明,其实没有半点仇恨,反而是非常的感激。

这是最原始的诉求决定的。

因为倭国大力征兵,将许多农户改变成武士阶级,使得现在的许多所谓武士,实际上并没有接受过太多的军事训练。

只是现在有了火铳,也不需要太多技艺训练就能成为合格的士兵了。

“禁止谈论火铳之事。”

随行的军官听到议论声,当即走过来呵斥道。

水口周二,赤木雄三立即闭上了嘴巴。

待军官走远后,水口周二不屑的说道:“不过就是运气好,得到了大名赏识罢了,呸,什么玩意儿。”

赤木雄三则道:“算了,少说两句吧,真要传到大名那边,有咱们的好果子吃。”

九州岛作为仅次于本州岛的倭国第二岛屿,目前人口总数在一百五十万左右。

这还是大量避乱的倭人迁徙去了本州岛后。

而包括明军在内的明人,只有不到三十万的数目。

大量的明兵一般都是集中在藩国主城附近,比如秦城,晋城,燕城,齐城。

还有部分的明军,就是在类似于北九州城这样的军事重地,亦或是守卫大型矿藏。

大部分区域的九州岛地区,都是少量的明人管辖,甚至是倭人自治,只需要缴纳赋税,服从大明律法即可。

想要彻底把控整个九州岛,显然并不现实。

足利义满就是在这方面,联系了北九州的地方倭人,从而达成这次的潜伏。

理论上来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即便倭人不仇恨明人,但也不会因此拒绝来自于本州岛大将军的命令。

况且这些倭兵们来到村寨之后,就把地方严格控制了起来,不准许向外传达任何消息。

然而,足利义满却忘记了,在北九州这里,还有一支来自于中原后代。

蒙元时期。

忽必烈两次征伐倭国失败,留下了大明的兵员被倭人俘虏。

在这些俘虏中,蒙古人被直接杀死,而高丽,汉人,则被当成了奴隶。

在后世,这些人于倭国还有个称呼:部落民。

即便是后世繁华之际,朱英穿越来前,部落民也是倭国最底层的人,哪怕是倭国废除了等级制度,但他们依旧被排斥在士农工商四民等级之外,这是倭国的良贱制度。

倭国侵略之际,有良民的喊法,就是来源于此。

部落民被禁止通婚倭国平民,哪怕后世废除了这条律法,但普通家庭的倭国百姓在结婚的时候,都会请私家侦探去查对方的血统,姓氏,族谱。.

目前的倭国流传着一句话:不要和贱民结婚。血统一旦被弄脏,就再也不会变干净。秽多的孩子到什么时代都是秽多。

秽多,就是对部落民的称呼。

后世倭国,有一份长达330页的《部落地名总鉴》,记载着倭国部落民的姓名与地址,目的是为排除部落民求职。

这本书是通过秘密获取部落民户籍资料后出版,前前后后被发现有十来个版本。

由于不能大量印刷、公开出售,书的价格很高,但许多倭国企业都拥有此书,以便在录用新人时排除部落民。

他们没有任何尊严可言,只能从事‘不洁’的工作,比如挑粪,屠宰之类。

然而这其中,大多数都是汉人的后代啊。

倭国曾经把南宋视作宗主国,然而俘虏了南宋的子民后,就把他们贬为部落民。

从此可看,倭国即便是在不断吸收中原的文化,号称汉唐宋最忠诚的属国,而实际上,这只是为了谋取更多利益的口号。

下木村。

这里的人,姓氏都被称作下木。

这是个很奇怪的事情,因为一般倭人只有达官贵族才有姓氏,有姓氏的,最少也是个武士,普通人是没有姓氏的。

后世倭国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姓氏,完全是倭国官府强制让百姓自己取个姓,这是十几万个姓氏的由来。

下木村,熟悉的倭国百姓根本不会有所来往,甚至要经过的时候,都是绕路走。

因为这里是部落民的村子,最为脏脏的地方。

后世这个村子没有了,很多部落民为了隐瞒身份,改了许多倭国姓氏。

下木,寓意腐朽肮脏的烂木。

是倭国官府给的称谓。

就是为了区别他们跟普通百姓的身份。

村内。

“父亲,他们抢走了我们所有的粮食,很显然不会再还给我们,我们会有许多人被饿死。”

下木源二对着父亲下木胜里说道,颇有些稚嫩的面孔上,带着很强烈的怒气。

足利义满派过来的伏兵,直接抢夺了他们村子几乎所有能吃的东西。

稍有不顺从者,就被直接斩杀。

在倭国的律法中规定,部落民只相当于七分之一个普通百姓。

如果一个倭人杀了一个部落民,他不会被判定有罪。

要杀满七个部落民,才会被判定为杀人的罪行。

下木胜里闻言,只是叹息一声,而后说道;“让大家多去捕鱼吧,应该可以坚持到下一次的收割,这样就能活下来了。”

下木胜里面色带着几分狰狞:“现在外面,是大明的天下,我不姓下木,我姓赵!”

啪!

下木胜里一巴掌打在了下木源二的脸上。

骂道:“愚蠢,是谁告诉你的。”

下木源二被打后捂着脸,眼神中带着几分愤怒,却站在原地没有动作,回道:“是爷爷在临终前,告诉我的。”

下木胜里神情大变,有些愣愣的看着自己的长子。

片刻后说道:“你是不是,把这件事告诉了其他人。”

下木源二低着头没有说话,意思非常明显。

下木胜里低吼:“你可知这样,会把所有人都害死的。”

下木源二不甘道:“可是现在已经是大明的天下了,我们是汉人的后代,为什么要给倭人当奴。”

“只要告诉明军,他们肯定会愿意接受我们,那样我们就能认祖归宗,甚至是,回到祖先生长的地方。”

“父亲大人,这也是爷爷一直以来的愿望啊!”

面对儿子的反抗,下木胜里有些不知所措。

距离蒙古征伐倭国至今,已经过了一百三十年。

如此长久的时间里,下木村哪还有曾经的流传。

诚然在血脉上,因为倭国官府的关系,还算是比较纯正,但实际上,现在的他们跟倭人,又有什么区别。

一百三十年太长了,长到让现在的下木村,早就不知道曾经的先祖。

除开下木胜里这一脉知晓是赵姓,还知道自己姓氏的,不过寥寥数人。

这是隐晦的流转,实际上下木胜里已经没有准备再流传下去,却没想到自己的父亲,把这个事情告诉了自己的儿子。

或许,在父亲的心中,也一直想着赵家能够认祖归宗,落叶归根吧。

只不过在下木村里,更多人已经接受自己为秽多的现实。

“你还是太年轻了,哪怕你去找到明军,又能怎么说,告诉他们我们是汉人的后代,赵家?”

“你有什么东西可以证明吗,你连汉话都不会说,怎么证明自己是汉人的后代。”

“看看你现在的样子,当你出现在明军面前,他们只会把你当做奸细抓起来。”

下木村里摇摇头,对儿子说道。

一百三十年,五代人。

下木村里知道的事情,要比儿子更多,毕竟他属于第四代。

他的爷爷在很小的时候,就是曾经最早被贬为奴隶的第一代远征军的孙子。

所以他听说过,很多关于曾经的事情。

实际上,能够担任村长,他的祖先在被俘虏的军队里,也是个将军级别的人物。

甚至读过书,能识字,不是普通的士兵。

下木村里的爷爷,甚至还会书写汉字,说汉语。

可惜这是被限制的东西,到了他的父亲那里,并没有继承下来。

所以下木村里明白,哪怕是在祖先的地方,那遥远的中原,官府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甚至比倭国官府,更加恶劣。

他们根本不会在乎所谓什么汉人后代,跟儿子想象的美好,完全是两个极端。

在这一点上,其实下木村里也没错。

毕竟当时南宋已经灭亡,大多数汉人百姓,在蒙古人的眼里就是两脚羊,卑贱至极,就是奴隶。

所以就下木村里看来,这跟现在,又有什么区别。

什么汉人后代,不过是美好的愿望罢了。

“父亲大人,这些武士明显突然来到北九州,肯定是想偷袭明军,如果我们把这个消息告诉明军,是绝对可以立下功劳的。”

“哪怕就像是父亲大人说的,我们不会被认可,可即便是以倭人的身份,那也能让现在的村子更好起来啊。”

下木源二灵光一闪开口说道。

下木村里听到这番话,倒是有些心动。

毕竟现在九州岛已经是明军统治,他们传递消息,肯定是有功劳的。

只不过想了想还是摇头道:“武士大人们已经把守住了所有的道路,我们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去报信。”

“况且这可不是小事,那么多的武士,这明显非常重要,一旦被发现,整个村子都可能被杀。”

下木村里不想赌上全村人的性命。

下木源二眼神中闪过惊喜的低声道:“父亲大人,有一条小路,那些武士肯定不知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