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749章:边关要道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749章:边关要道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9:19:47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汪进义很快回过神来。

他清楚的知道,太孙肯定会收下这西域公主姐妹花。

那么,他能够在这其中得到什么好处呢。

汪进义确实是对太孙,朝廷忠心耿耿,可这并不妨碍他自己往上爬。

当初结业的时候,也不是谁都能够直接提升为千户的,即便是脑子再灵活,这个也要看学院的安排。

为了能够升迁千户,他可是在其中消耗了不少的人脉关系。

世道便是如此,即便是本身够硬,那也需要贵人的提携。

而先前积累的情分,在就职乌斯藏都司千户的时候,就已经算消耗殆尽。

这还是因为他优秀结业学子,加上乌斯藏地处边关,才能得到这个机会。

想到这里,汪进义仔细的看了看王后,心中思量了一番,开口说道;“如今远方突厥领大军进犯西域吐蕃,听说诸多小国因此而破灭。”

“狐胡国在这个时候,突然献出两位公主,就是想得到大明的庇护吧。”

“可是王后要知道,从这里抵达京师,起码是上月之遥,且这路上舟车劳顿,三位又是女子,可没那么容易。”

“即便是到了京师,难道王后就觉得一定能让太孙殿下见到两位公主吗,我且告诉你,在京师天界寺中,不知住着多少万国使臣。”

“而太孙殿下喜好美色之事,本来就在万国流传,抱着王后这般想法的,那都不是说多数,而是都想着攀上枝头当凤凰。”

“但是他们,别说是面见太孙,就是想进入到宫廷之中都不可能。”

“小小狐胡国,人口不过千户,比之我大明一小村寨都不如,去到京师能住进天界寺,都是个幸事了,至于面见太孙,怕不是痴人说梦。”

汪进义是用突厥语说的,他并不知道这位王后懂得汉语。

而这番话,不仅让王后心中震动,更是让后面的两位公主幻想破碎。

她们把事情想得太过于简单了。

王后察觉到两位女儿的变化,说道;“大人可否让我两位女儿先行退下,有些事情,她们还是不知道的好。”

这番话,王后是用汉语说的,并不是很流利,咬文爵字上更是生疏。

汪进义闻言,稍有些诧异,而后回道;“好。”

说完,就叫来侍卫,带两公主下去。

同时吩咐侍卫去传告府中女官,携几护卫带两位公主游玩一番。

“谢过大人,她们从来没有出过王宫,因此对什么都很好奇。”王后感激的回道。

姐妹花进来的时候,根本没有控住自己的神情,那种好奇怪是藏不住的。

汪进义也猜到,西域没有两姐妹花的传闻,自然是一直养在宫中。

“且还不知王后尊讳。”姐妹花走了后,汪进义问道。

王后微微躬身:“诺伊兹·安东·多马戈伊·斯皮尔斯·西波瑞亚诺·德·阿依达,大人叫我阿依达即可。”

汪进义闻言微微拱手:“没想到王后还是曾经的匈奴贵族之后。”

汉朝时期,匈奴被中原打败,退走西域,一路向西征服。

在中原被打成了残军的匈奴,却是成了西域的霸主,而后一路向西不断征服,建立了偌大的匈奴帝国。

沧海桑田,匈奴帝国破灭,变成了许多零碎的小势力。

汪进义居于乌斯藏,对于西域,吐蕃,乃至于更远之处的历史,地理,风俗都有一些研究。

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够去到德里苏丹担任主使的缘故。

对于匈奴的主体语言通古斯语,汪进义还有一定的学习,因此知晓这名字的含义。

前头的长缀,是代表曾经的辉煌,比如祖先,家族,封号等等,最后才是自己的名。

阿依达也并非是纯正匈奴,是被匈奴征伐的中东地区贵族后代,不过后来经过民族大融合,至今也算是匈奴帝国贵族之后。

阿依达苦笑道:“那些都是曾经的往事了,我的部族在十数年前就已经被蒙古人所灭。”

微微停顿后,阿依达说道:“我等狐胡小国,比之天朝上国不若是皓月萤火,大人既已告诉去往京师,难以面见太孙,还请大人教我,如何才能得见太孙。”

“我狐胡小国窘迫,无有钱财,即便是来到这里,国王除了一辆马车外再无他物,只要大人愿意帮助于我,不管是什么要求,我都能答应。”

阿依达姿态很低,微微躬身,这是代表臣服的意思。

话中的另外一层意思,就是愿意以自己的身体作为交换,取得汪进义的帮助。

说完之后,抬手轻轻露出雪白的肩膀,这其中意欲不言而喻。

汪进义见此大惊失色,当下连忙起身大喝:“王后请自重!”

他被吓到了。

虽然这王后的美貌也是人间绝色,可是他哪里有这个胆子啊。

这往后,两位公主去了京师,成了太孙的妃子。

而他把王后给睡了,那成了什么?

太孙殿下的便宜岳父?

那岂不是自行寻死。

外面的侍卫听到喊声,也闯了进来。

阿依达已然把衣服整理好。

“没事,退下吧。”

“遵命。”

侍卫出去后,汪进义有些无语的看向阿依达。

阿依达也发现自己好像是会错了意。

“王后,我可以帮你们到京师后,得到可能面见太孙殿下的机会,但是你要知道,这天下没有不要钱的饭食,这会消耗我很多的情分关系。”

“为此我还要付出许多的钱财,请求别人的帮助,也就是这,还不见得一定能够成功面见到太孙。”

“因此,我需要你承诺,在两位公主成为太孙妃子后,要给予我一些帮助,比如在太孙的面前美言几句。”

“我的家族,给我在京师留有一套宅院,等王后去到京师,那套院子可以让王后居住。”

汪进义也不想绕弯了,干脆是直接开门见山。

阿依达闻言,心中松了口气。

“请大人放心,大人的恩情,阿依达永远也不会忘记。”

汪进义点点头。

其实对于他来说,只要是两位公主成为太孙妃子,他就相当于在太孙那边露脸了。

按照宫里的规矩,这里头的来龙去脉,都会有锦衣卫核查清楚。

“此事我须禀告大都督,两日后,我会亲自率军护送王后及公主们去往京师。”

“接下来就请王后跟公主们在这城内游玩两日吧,我会让护卫陪同,保障王后和公主们的安全。”

在前段时间,京师来信,太孙殿下要召开大明全国优秀青年将领表彰大会。

据说名册上有数百人之多。

能够去往京师的,最低也是千户级别。

汪进义正好是有这个名额。

说起来,支援德里苏丹,并且带回了德里苏丹最后的禁卫军。

那可是有四千多人,每个人都是职业军人,来到乌斯藏后,也成为了大明军队的一部分。

其锦衣卫统领,现在被任命为乌斯藏副指挥使,千户级别,并且单独给划分了一个千户所。

就算是阿依达几人不来,汪进义再过段时间也要入京去了。

朝廷让他将先前的德里苏丹禁卫统领卡拉莫,还有图格鲁克王朝的后裔,那位马赫穆德国王的八王子,也一并带到京师去。

王后这边离开后。

周成也走了过来。

周成是汪进义同窗好友,当年去到德里苏丹,提出拐走其禁卫军的主意,就是周成提出来的。

现在的周成也借助功勋,升到了副指挥使的职位。

这等于周成来说,已经是惊天大喜了,毕竟他可没有汪进义那般的才学和关系。

原本就是靠着一身勇武才在结业的时候混了个甲下。

来边关是他最好的选择了。

“啧啧,那姐妹花,真的是绝美啊,我长这般大,就没见过如此漂亮的人儿,当真是..是...我见有脸?”

汪进义无语:“是我见犹怜,真搞不懂,你当初是怎么通过考核的。”

周成笑道:“学院里又不考典故,话说你就没动心?”

汪进义面色严肃:“收起你的小心思,如若未来不差,那两位公主,极大可能会被册封为太孙侧妃,若你现在之言论被有心人听到,这往后前途。”

周成闻言,当即心中一悸,不由道:“你不会说的吧,这里就我们两人。”

汪进义骂道:“滚。”

周成耸耸肩,说道:“开个玩笑,这次过来是问你,咱们何时出发,卡拉莫那边已经准备好了。”

汪进义道:“两日后清晨,届时狐胡国王后公主一同前往京师。”

“我警告你,以后说话小心恭敬些,若是让那两位公主对你有了不好的感觉,到时候太孙殿下的枕边风,我看可否扛得住。”

周成闻言,吓得一哆嗦,连道不敢。

真要这样子,他可不是前途尽毁,指不定还要被拿去问罪。

.....

艾米拉和依拜蒂这是一次来到如此繁华的地方。

哪怕这里是大明的边疆,可满眼是人的感觉,是她们前所未有感受过的。

小摊贩上的各种小玩意,也是她们从来没有在狐胡国见过。

她们并没有钱财,天真无邪,也不知道要付钱,当商贩笑嘻嘻的说着价钱的时候,两女一脸茫然,不过跟在后边的女官,就接洽了过去,帮着付钱。

在乌斯藏都司,也有很多士兵家眷生活在这里,大明改制,也增添了一些女性的职位,虽不为官,也算是吏。

“这里实在是太好玩了,好多人啊,感觉比我们狐胡国的人全部加起来还要多。”

“听说这里还是大明的边关呢,去到大明的京师,比这里还要热闹,真不敢想,那会有多么热闹。”

“这你就不懂了吧,邸报上说了,大明京师是蓝天下最大的城池,有两三百万人呢。”

“两三百万人是多少人啊,姐姐。”

“大概...相当于五百个狐胡国?”

“大明这么大啊,有五百个狐胡国那么大,哇,好大啊,几天都逛不完吧。”

“母后教你念书的时候,你就知道玩,是大明的京都就有五百个狐胡国那么大,我们的国家,也就大明一个村子那么大,而这样的村子,大明有数千上万个。”

“一个村子,就是一个狐胡国吗。”

“算了,不说了,去那边玩吧,听说我们过两日就要出发去京师了,要好久呢,到时候累死了。”

“我也坐得屁股疼。”

两姐妹花聊的很开心,也担心路上颠簸。

从未坐过马车的她们,从狐胡国到乌斯藏都司,可算是要了半条命。

这才歇息两日,又得坐马车了。

两日后。

当她们乘坐马车去往大明时,就感觉到完全不同。

这些年来,朱英坐镇京师,整个天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最明显的,就是官道的修建。

南北大道修建完后,大明的基础建设可没有要停止的意思。

对于户部和工部来说,国库的钱财简直是多得花不完,这里还没立项呢,国库又进了一大笔钱。

因此对于大力修建官道,自然都是支持。

其中多少官员,都想着从修建官道上赚一笔呢,即便是朱元璋,朱英严厉监督下,依然是屡禁不止。

贪钱的手法五花八门,也越来越隐蔽。

不过官道的修建,从未停止。

在驻军乌斯藏,修建乌斯藏都司城时,朱英就已经开始修建这条官道了。

历史上,永乐皇帝朱棣,也修建了这么一条乌斯藏的官道。

明朝永乐十二年,刚刚北征漠北回来的明成祖朱棣,却突然做出一桩叫不少大臣连呼反对的决定:要专门拨出一笔钱,从今天四川雅安起,向西修一条驿路。

本来就长期跟蒙古人打仗,还有郑和下西游,国库空虚,民力耗尽,现在还要修建一条去往乌斯藏的驿路,这遭到了群臣反对。

但朱棣硬是要办,群臣谁反对的,就骂谁,最后干脆直接治罪。

在这一点上,朱棣就很像其父朱元璋,威望强势。

户部尚书夏原吉在多次被骂的头晕脑胀后,总算艰难凑齐了钱。然后工程隆隆开进,明朝册封的“乌斯藏三王”几乎全动员,沿途各族百姓有力出力。

它不止是乌斯藏地方首领入京觐见的要道,更从此成为一条连通大西南的财富通道。

明朝在道路沿途设置的茶马互市,从此红红火火,各族的往来经济越发繁荣。

在这条道路竣工半世纪后,内地通过此路输入雪区的茶叶,数量就已突破百万斤。

发展到明朝末年时,这个数量更突破了五百万斤。

连带受益的,不止有西南大地的民生经济,更有明朝的国家财政。

以明末清初顾炎武的话说:终明一世,皆赖此利。

这说明朱棣本身的眼光,是非常之不错的。

即便是现在去了倭国当海外藩王,明里暗里的综合实力,依然是四藩王中最为强大。

朱英倒是没看过这些历史资料,哪怕是看过也不记得。

不过他知道,想要完成对远方的统治,那么修建官道是必须的过程,现在大明有钱,修建这么条路对于大明的国库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自然不会有官员反对。

反而是乌斯藏临近地区的官员百姓大力支持。

官员可以有政绩,贪官还能捞钱。

百姓这边朝廷发放工钱,也不是被白嫖劳役,当然是皆大欢喜。

因此这条官道,比之历史上朱棣所修建的要更为平坦广阔。

艾米拉和依拜蒂坐在马车上,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这是大明的马车,专门给上品级官员乘坐的,毕竟是很大可能成为太孙妃子的公主。

宽敞的马车可不是狐胡国那小马车能比的。

里头不仅有睡塌,甚至还有茶桌可供饮茶。

母女三人哪里见过这样的马车,简直就是移动的房子。

这里头甚至还有走动的空间。

大明的马车虽然没有橡胶轮胎,但朱英为了享受,已经让其改进了弹簧装置,增加了减震功能。

这样的马车在原先是属于僭越,不过朱英放开了限制,吩咐了一句,就成立专门售卖这种豪华马车的商会,给大明国库又增加了一大笔收入。

对此,看着入账数目的朱元璋,也表示无所谓了。

类似这样的房车式样的,也成了各地府城,豪商,勋贵的标配。

往来驿站六品往上的官员,都可免费乘坐。

六品下的,就要补一部分钱财了。

乌斯藏都司自然也有,因此就给母女三人配上了。

就这,汪进义出发的时候还说道:“委屈王后公主,乌斯藏都司这边,未准备豪华马车,只能将就一番。”

母女三人闻言,震撼无语。

看着窗外不断掠过的风景,三人的心也跟着飞腾起来。

京师之中,此刻忙着大炼钢的朱英并不知道,一对异域姐妹花公主,正向着自己奔驰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