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九十二章:关于朱英的安排(求订阅,月票)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汤和很是精明,哪怕现在年纪大了,他也知道必须要顺着朱元璋的心意去。

尤其他们这些老将。

看似没了兵权,但是在军中的影响力太大,很容易就会引起朱元璋的猜忌。

朱元璋,早就不是那个在幼年时候,可以一起玩耍的朱重八了。

君臣有别,说些什么犯忌讳的话,那完全就是自己找死。

对于这一点,汤和的心中非常清楚。

听到汤和的话,朱元璋有些顿住。

自从发现大孙朱英后,朱元璋就一直沉浸在喜悦和猜忌之中。

情感告诉他,这就是他的亲大孙。理智告诉他,这又不可能。

直到今天,他才终于放心的确定下来。

然而对于日后如何安排大孙,却是根本没有考虑过。

在朱元璋的心里,这大明日后的皇帝位,必然是大孙无疑。

汤和的这个话。

朱元璋能听明白其中的意思,并非问的是关于皇位的继承。

而是指朱英在外流浪十年,对于怎么去当一个皇帝,完全没有经验。

微微沉思一下,朱元璋这才有些感慨的说道:“老伙计,还是你看得明白,咱现在年纪也不小了,活得岁数够大了。”

“心里就想着大孙陪着,忘记了大孙现在的情况。以大孙的性子,直接入宫,可能会引起很大的反弹。”

汤和闻言,说道:“陛下,依照老臣的看法,若是陛下当真能够确认长孙殿下的身份,应当让长孙殿下,慢慢的接触朝中大臣。”

“有些事情,急不来。毕竟长孙殿下出现得太过离奇,朝中的文武大臣,包括殿下的诸多龙子龙孙,恐怕会有不少意见。”

朱元璋点点头,汤和这话属实没错。

证据再是充足,也只有朱元璋自己能够确定,或者说一部分重臣都能够知晓。

但是就放在天下而言,如果出来的皇嫡长孙,还是死了十年后复活。

这等怪异之事,特别容易成为把柄。

朱元璋若是强行提上来,大孙就得面对这天下的大风。

即便朱元璋为开国皇帝,怎么能堵住这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到时候一旦有人出现不轨之心,少不得这天下就得动荡起来。

“老伙计,你说得有道理。”

朱元璋皱眉说道。他在世的时候,这天下当然可以压制,但他若是走了。

大孙就要独自面对。

此时,朱元璋的心中开始考虑,如何能够让大孙,把这个皇位做得安稳。

“陛下,老臣认为,或许可以先给长孙殿下,安排一些班底。”

汤和看了看沉思的朱元璋,迟疑了一下,开口说道。

汤和这人,自从曾经常州出事,导致后面没有被封为公爵后,心中对于朱元璋的想法,就开始不断琢磨起来。

开国的功勋将领太多了,而且功劳太大了。

其中最关键的是,朱元璋本身的皇子皇孙也非常多。

在很早前,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太多的功劳大的军中将领,除了保持对朱标嫡系,或者为数不多的几个藩王有恭敬外。

对于其他不太出名的皇子皇孙,根本就是不屑一顾。

所谓家国天下,是指这大明天下,为朱家的。

嫡系是朱元璋的子孙,难不成庶出就不算吗。

朱元璋小农出身,在个人的思想觉悟上,就觉得自己的家,便是一个大家庭。,

从扶持老二朱樉,老三朱棡,老四朱棣等年长的皇子从军,掌军就能看出来。

朱元璋更愿意相信的,是自己的儿子孙子们。

再好的兄弟,那也是外臣。

外臣的功劳太大,这会影响到朱元璋儿子。

汤和就是明白了这一点,在洪武二十三的时候。

李善长已经七十七岁,因为年老约束不了部下,曾想建造府宅,从汤和这里借卫士三百人。

汤和回去后,左思右想,就将此事汇报给了朱元璋。

虽然李善长被朱元璋赐死,最大的因素并非此事,但汤和的这个汇报,毫无疑问算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李善长被赐死。

这是汤和完全没有想到的。

他原以为,朱元璋顶多将其责罚,没成想直接划到了谋逆。

连同李善长在内,还有妻女弟侄七十余口,一起被冤斩。

这可是在当初,朱元璋委以重任,甚至将其比喻成萧何的存在。

至今,汤和还记得,洪武元年,大明开国的时候,李善长被封为宣国公时,朱元璋说的那番话。

李善长和朱元璋,可算是亲家。

李善长的长子李祺娶了朱元璋的长女临安公主为妻。

便是如此,李祺因驸马身份得以免死,夫妇和子女都被流放到江浦。

毕竟是朱元璋的长女,那些孩子也是外孙,外孙女,日子也能过得下去。

可见朱元璋在除了亲情外,便是无情。

所有的威胁,都被朱元璋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不过现在的情况,在汤和看来又有反转。

因为朱雄英的出现,给目前的局势带来了不一样的变化。

朱元璋听完汤和的话,颇为认同。

现在的大孙,对于整个皇室而言,相互十分陌生。

像是老四朱棣那点心思,朱元璋看得更是透彻,沉吟一番说道:

“老伙计说得有道理,咱大孙如今身边也没几个文臣武将,缺少臂助,咱得想办法安排一下。”

汤和听到朱元璋这话,明白自己算是猜对了,便是接着道:“老臣记得,凉国公当是和长孙殿下关系匪浅,陛下或许可以将凉国公召回来,让其接触一番。”

朱元璋听到,并没有立即回答。

对于凉国公蓝玉,其实现在已经上了朱元璋的必杀名单。

哪怕是在见到朱英后,朱元璋杀蓝玉之心,也没有断绝。

概因蓝玉此人,太过于骄纵,太子朱标能够压制,孙儿朱允炆肯定压制不住。

在朱元璋看来,大孙朱英,可能也压制不住。

但是这般听汤和一说,朱元璋心中的想法,就发生改变。

朱英和朱允炆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于朱允炆一直生活在皇宫,而且因为受到儒家教育的关系,天然就得到了文臣们的支持。

所以朱元璋就想着把武将这一块,给削弱一番,免得孙儿朱允炆压不住。

但朱英的情况,从茹瑺那边可见一斑,并没有对于大孙有很强烈的支持**。

其沉默的态度,表达出了自身的选择。

朱元璋能够夺得天下,对于人心的把控,还是十分透彻。

凉国公蓝玉的缺点很明显,但也有其自身的优点。

和大多数草莽一般,蓝玉此人非常讲义气,如果蓝玉认可朱英,那么就是朱英最大的臂力。

蓝玉作为目前淮西武将集团的领头羊,朱英就不怕无兵可用。

虽然现在没有那句话枪杆子里出政权,但朱元璋也是同样的意思。

文臣再是闹腾,也闹不过武将。

况且大孙的性子,也不是软弱可欺之辈。

想到这里,朱元璋说道:“看来,咱得把凉国公召回来,看他认不认这个外甥孙了。”

汤和听这话,顿时就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

蓝玉要是不认这个外甥孙,恐怕少不了杀头之祸。

朱元璋说完这话后,心里对朱英的安排,已然有了计较。

随即不再多说,笑着举起酒杯,道:“今日咱很开心,老伙计来,咱俩走一个。”

汤和颤抖着手,拿起酒杯,恭声道:“谢陛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