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108章:咱大孙的陵寝(求订阅求月票)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108章:咱大孙的陵寝(求订阅求月票)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08 11:09:52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朱雄英的陵墓是以皇子规格建造。

不过由于早夭,陵墓相对来说比较赶工,在体量上要缩水很多。

琉璃瓦片的出现,这代表着陵墓就在下方。

“停止,立即停止动工,所有人不得走动。”

“马上把刘先生请来,告诉他陵墓已经出现。”

眼见大量民夫开始聚集去围观热闹,上方督工的孝陵卫百户,立即开始大声呵止。

同时安排下属,去将刘日新叫来。

诸多孝陵卫开始行动起来,看管住散乱的民夫,等待刘日新的到来。

在这之前,刘日新就嘱咐过孝陵卫,虞王陵寝地下情况复杂,很容易有塌陷的风险,一旦挖掘到异常情况,必须马上停止,等他过来测量后方可继续。

深坑里,朱棣派来的亲卫死士,相互之间用眼神交流着。

然而他们却根本没有任何办法可想,在孝陵卫的监督下,所有人都只能原地不动,连浑水摸鱼的机会都没有。

想要制造动乱这些,就更不用说了。

对于孝陵卫,大多数的军中老卒都是知道,能够进入者无一不是精锐。

他们这些人,唯一兵器就是锄头,拿这些跟孝陵卫干仗,跟自杀没有任何区别。

没多久,刘日新还有数名随同的钦天监官员就赶了过来。

刘日新毫不顾忌直接就跳入挖掘出的深坑,人群分开让出道路,刘日新赶忙开始查看起来。

他先是用手在瓦片的旁边,抓出一块泥土仔细的翻看了一番,然后又沿着周边走了两圈。

“在这周边看看,看下有没有哪个地方土中水气过重。”刘日新感受到土壤中的正常,对着周边的钦天监官员说道。

如若是泥土中有过于潮湿的发,那么很可能就是暗河所在,这就需小心挖掘了,不然容易引起塌陷。

钦天监官员一阵忙碌后,回禀过来,方圆十多米内的泥土,都是正常,并没有潮湿的情况。

刘日新闻言,微微皱眉。

这和他测算的有些出入,按理说陵墓塌陷,加上下方有暗河,自然是塌陷到水源附近,怎么都会受到干扰很是潮湿。

迟疑一番后,刘日新对着周边喊道:“来几个有力气的汉子,根据我的指挥进行挖掘。”

民夫中,数名汉子对视一眼,立刻自告奋勇的上前。

在刘日新的指挥下,开始沿着瓦片出现的那块地方,逐渐从周边开始延伸挖掘。

大约半个时辰左右,整个陵墓的上方全部被清理了出来。

“这,不可能啊。”

看着被清理出现,微微有些倾斜的陵墓瓦片,刘日新眉头紧锁。

众人看到陵墓的出现,皆是有些欢喜,这代表着陵墓终于完成了。

现在只需要从这陵墓的上方,直接打一个洞,就能顺利的进入到陵墓里面。

然后把棺椁弄出来,便算是完成。

“先生,可是有什么特殊之处。”

钦天监的官员,本来有些放松,想到这个任务终于快要完成了,脸上有些喜色。

其中一人看到刘日新的脸色有些不对劲,不由出声问道。

“暂时说不出来,先让人下去看看情况吧。”

刘日新摇摇头,一切都只是猜测,不如先安排人进入陵墓再说。

下墓可是一件晦气事,诸多民夫谁也不想被选中。

不过早前那几名汉子,自告奋勇,愿意直接下墓。

有人自愿下墓这等事情,自然最好不过,不存在有人争抢。

在众多目光的注视下,几人找了一个点,开始清除上面的瓦片。

孝陵卫则带来重锤,给几名民夫使用。

瓦片是一方面,陵墓作为封闭结构,主要的承载使用就是三合土。

三合土自古就有,譬如屹立千年不倒的长城,便是用三合土加制而成。

三合土的配方多种多样,其中最为精密的配方,主要还是掌握在皇室的手里。

这可比后世的水泥还要来得更加的坚固耐久,只是三合土制作周期太长,耗时耗力,目前的主要用途,还是在城防,墓葬这些地方。

几柄重锤对着地面反复敲打,发出邦邦响声,便是如此,由三合土制作而成的陵墓顶面,依然没有开裂的痕迹。

后世的盗墓者,遇到这皇家三合土,都只能选择用炸药炸开,几个人根本挖不动。

眼看半天没有响动,在孝陵卫百户的指挥下,十几名体型魁梧,庞大腰圆的孝陵卫直接下场。

对着地面,使用重锤轮流猛烈敲打起来。

就是这般,足足过了一炷香的功夫,地面才终于裂开。

有了裂痕就好办多了,很快就清理出了一个足够一人下去的黝黑洞口。

“今日便到此为止吧,准备绳索,待明日正午,再下去观测。”

此刻,刘日新突然叫停。

孝陵卫百户有些皱眉,刚刚都决定下去探测了,怎么突然就叫停了。

面对百户的询问,刘日新解释道:“方才洞口打开的时候,一股阴风扑面而来,正值深夜,容易惹到一些污秽。”

“待到明日正午,阳气最足的时候,再行挖掘之事。”

这深夜里,听到这话,孝陵卫百户哪还有反对的道理。

不过他看了看周边的民夫,尤其是之前自告奋勇主动挖掘,甚至愿意下去的人。

眼底里闪过一道精光。

吩咐道:“所有民夫,全部离开陵寝所在,不得擅自入内。”

早在之前,孝陵卫这边就有陛下的谕旨传来,要小心民夫中有暗藏不轨之人。

这么多民夫,一个个核查过去,不仅麻烦,还容易耽误陛下规定的限期。

只能是孝陵卫严加防范。

这话一出,几乎所有的民夫都重重松了口气。

陵墓这等地方,哪里有人愿意待着,若不是能吃上一口饱饭,谁会愿意来干这遭晦气的活计。

唯有这其中,暗藏着的人十多名暗子面色沉重。

这般一来他们想要有多动作,就很难了。

百户说完之后,就准备对民夫进行驱赶。

朱棣安排过来的几名暗子在相互之间用眼神交流一番后,像是达成什么共识微微点头。

此刻在洞穴的附近,早前使用重锤的十多名孝陵卫,早就累得气喘吁吁,脱了盔甲坐在地面上歇息。

而那些重锤,七零八落随意的丢弃在地面上。

洞穴目前不够大,一人下去都有些勉强,一名暗子不再犹豫,直接暴起,趁着所有人放松,捡起地面的重锤,对着那洞穴狠狠的砸下去。

“放肆!”

孝陵卫百户见此毫不犹豫抽出佩刀,就要冲去。

轰!

之前早就开裂的洞穴,顿时就被砸出可容一人下去的洞口来。

眼看周边的孝陵卫纷纷拔刀,甚至有孝陵卫掏出弓箭瞄准。

那离得近些的乔装民夫,共有五人,依次朝着黝黑的洞口,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就跳了下去。

便是在跳的时候,还不忘拿着铁锹,其中意味非常明显。

“该死,来人,准备绳索,立即下洞。”

孝陵卫百户大怒,大喝一声,迅速驱赶洞口附近的民夫,然后就在洞口查看。

啊!!!

这时,洞口下面,突然有数声惨叫传来。

刘日新连忙过去洞口附近倾听,孝陵卫已然有一队人过来,随时准备下洞。

“大人莫急,这洞内另有蹊跷。”刘日新阻拦说道。

孝陵卫百户也听出了异常,皱眉问道:“先生这是怎么回事。”

长期驻守在孝陵的百户,对于陵墓的构造不说熟悉,但大致的情况还是了解。

一般来说,哪怕是皇帝皇后的陵墓,其中的高度也顶多在十米左右。

而虞王殿下的陵墓,按照规格,理应在六米高左右。

但是刚刚从下方传来的声响和惨叫,哪里只有六米,那等回响,恐怕足足有数十米深。

“我也不知,方才洞口刚开的时候,那股气就极其异常,所以我才说明日下洞。”刘日新解释着说道。

他虽是相师为主,但是堪舆这种事情,也偶尔干下兼职,赚点外快。

小时候,他就跟随父亲,看过一些阴宅,对着其中也有一些了解。

正常来说,一般的陵墓刚开的时候秽气很重,闻之使人头晕目眩,极其容易大病一场。

但刚才洞口打开的时候,除了一股阴凉的风传出,其他任何异常都无,完全不像是一个封闭了十年陵墓会有的感觉。

刘日新就意识到,这陵墓里面可能有些不同寻常。现在夜色正浓,看不清楚,待白日再看比较全面。

至于什么阴气的说法,算是职业本能吧。

百户拿过一名孝陵卫的火把,站在洞口的边上,直接朝着下面就丢了过去。

只见火光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而后才突然熄灭。

百户心中估算一番,就明白这洞口下方怕是有些深不见底,随即下令道:

“封锁洞口,不得让任何人靠近,即刻奏请陛下圣裁。”

现在已经是凌晨三点左右。

京师里的官员,都已经开始起床,准备去奉天殿前集合了。

孝陵卫百户驱赶完民夫后,便马上安排孝陵卫快马加鞭,将这边的情况汇报到皇宫陛下那里去。

远方的黑夜,逐渐升起一抹微白,天空开始逐渐光亮起来。

红日东升,照耀在金銮宝殿上,发出璀璨的光芒。

朱元璋此刻已经洗漱穿戴完毕,从乾清宫来到了谨身殿中,随意拿起一本书籍,开始翻看起来。

读到深处,便会笔记注释。

一日之计在于晨。

每天这个时候,就是朱元璋博览群书,充实自己的时候。

能够夺得天下,从来就没有侥幸的道理。

除非在外打仗,自元末成就一番势力,到大明开国至今,早课的学习是朱元璋雷打不动坚持。

大约半个时辰后,朱元璋会吃一些简单的早点,然后就去早朝了。

正在朱元璋阅读之际,一名太监进来汇报道:“陛下,孝陵来信,说是已然挖掘到虞王殿下的陵墓,只是有一些变故需要请示陛下圣裁。”

“咱大孙的陵墓被挖到了?有何变故?宣孝陵卫进来详说。”

朱元璋闻言放下书籍,有些激动的吩咐道。

报信的孝陵卫迅速进来,向朱元璋汇报凌晨时候,虞王陵墓的详细情况。

“好个老四,还真被咱被猜到了。若是咱大孙的陵寝有半点闪失,哼!”

朱元璋冷哼一声后,便对着刘和说道:“传咱的谕旨,今日早朝取消,另外速速备上马车,咱要亲自去孝陵一趟。”

“咱要看看,大孙的陵寝,到底是怎么回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