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八十四章:不装了,我摊牌了,我确实不是我爹生的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朱英听到这话一愣。

不是亲爹亲生,难不成还能跟孙猴子一样,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不成。

“老爷子,你这话,几个意思呢。”朱英无语的回道。

朱元璋闻言,这才反应过来,刚才自己的话,好像有歧义。

再次解释道:“咱不是那个意思,咱的意思便是,大孙你早前说过的父亲,当不是你的亲生父亲吧。”

朱英微微皱眉。

他没想到老爷子完全不死心,一直在找人调查自己。

能如此肯定的说出这个话来,想必调查的程度非常深。

此刻朱英的心中有些不舒服,他本身的秘密非常多,摆在明面上的,其实已经很容易引起别人的贪欲了。

目前靠着燕王朱棣的牌子,还能震慑一番。

日后也不会在京师逗留太久的时间,这才有恃无恐。

微微皱眉,朱英看向老爷子,想要矢口否认。

然而对上老爷子那双充满憧憬,期待的眼神。

他好像一下子读懂了老爷子此刻的心情。

话到了嘴边,又收了回去。

沉默半晌,朱英悠悠一叹,这才说道:“既然老爷子你都查出来了,我也不瞒着你了。”

“确实,我只是父亲的养子,当初父亲收养我的时候,恰逢亲子感染风寒早夭,便直接让我替代了。”

“后来,我便以父亲亲子的身份,入了族谱,为其养老送终。”

“只是仅过两年,我与父亲在行商途中遭遇飞来横祸,父亲因此身亡。”

朱元璋虽然早就知道了这一切。

但是由朱英亲口承认,还是忍不住激动起来。

听完后,连忙问道:“在你父亲收养你之前呢,你是在哪里生活,你父亲收养的你的时候,你才八岁大吧,之前呢,八岁之前你没印象了吗。”

听到朱元璋的询问,朱英也大概明白老爷子的想法。

也不迟疑,摇头说道:“没有丝毫印象,八岁之前的事情,我全都忘记了,一丁点也想不起来。”

朱英解释着说道。他毕竟属于借尸还魂,前身的记忆没有丝毫继承,总不能说前世的事情吧,那会被当成妖孽打死的。

朱英说完之后,看着老爷子略微有些兴奋的目光,不忍其陷入太深,直接说道:

“老爷子,或许我和你孙子年岁差不多,也长得有些相像,但我真不是你孙子。”

“你上回也说过,你孙子是早夭之后,好生生的埋葬了,但我可不是从土里钻出来的。”

朱元璋听完,不由反驳道:“可你也是洪武十五年,才被你父亲收养,又长得这般相像,天下哪有这般巧合的事情。”

朱英没想到老爷子还是不死心。

再者说了,小时候跟长大后的模样能一样嘛。

人言女大十八变。

男子小时候跟长大后的模样,那也是变化极大。

仅仅凭借八岁时候的长相,说十年后,十八岁的长相相似,怎么想都不靠谱。

这段时间,正是青春期发育的时候,其中相差甚大,便是亲生父母,都不见得能认出来。

犹豫一番,朱英也不过多隐瞒,坦言说道:“老爷子,我也不欺瞒你。当时我父亲捡到我的时候,是从长江边上,水里捞出来的。”

“你的孙子是被埋在土里,我是被沉水江中。这完全没理由可以对上。”

“再者说了,你大孙死后,是否有发生尸体被盗,或者棺椁被盗的情况?”

朱元璋闻言,不由怒道:“谁敢盗咱大孙是尸首!”

“那就是了。”

朱英补充说道:“你大孙尸首好生生的在那里,我活生生的站在这里,怎么会是你的大孙呢。不管怎么看,这完全不可能。”

朱元璋一顿,有些哑口无言。

朱英说的这些,其实他都想过。或者说但凡正常人,都能想到这些情况。

可是他看到朱英,那种亲切的熟悉感,自己养育了八年的感觉,顿时就回来了。

长相和小时候,肯定有很大的差别。

但是这种差别在朱元璋看来,完全不算。

因为朱英的面相,气质,本来就和儿子长得很是相像。

单纯像儿子也就算了。这天底下相似的两人,却没有血缘关系。

朱元璋也不是没听说过,甚至也见过。

但朱英那眉眼,五官。和跟他朝夕相处的大妹子年轻时候,极为类似。

大妹子在朱元璋的心中,是永远的那么年轻。

别人不记得大妹子年轻时候的貌美,他朱元璋还能忘记?

像一个人也就算了,同时像两人,还是同年差不多月份的时候失忆。

诸多巧合勾连在一起,这还能是巧合吗!

想到这里,朱元璋再次反驳说道:“可是大孙你完全不像是个商人。据咱所知,你的养父并没有供你读书的能力。”

“你这读书人的气质,也不是寻常人家可以培养出来的。”

在大明,尤其是古代。

其实很多人从事何等职业,除了服饰上有很大的区别。精神状态和感官也是相差很大。

这天下八成都是文盲。

武人粗鲁,文人儒雅,商人市侩,贫民面黄肌瘦,唯唯诺诺等等。

这些外在的表现,便是封建阶级的划分,在古代任何时候,都非常明显。

像朱英这样,身世简单,行商之子长大,怎么可能有这饱读诗书的气质。

朱英闻言无语。

他的气质,跟这世有什么关系。

前世他可是九年义务教育毕业的优秀毕业生。

别说他了,后世随便一人过来,这读书人的气质,都能给拿捏得死死的。

微微思索一下,朱英就反问道:“对于当今陛下,老爷子应当极为熟悉吧。”

朱元璋一愣,不明白大孙这是什么意思,回道:“日日可见,当然熟悉。”

“那就没错了。”朱英说道:

“老爷子既然熟悉陛下,当知道陛下年轻的时候,当过和尚,做过乞丐。可是为何扑一从军,就能立即脱颖而出,打下这大明偌大的江山呢。”

朱元璋听到这话,心情顿时舒畅,笑呵呵说道:“那你和咱说说,这到底是为何。”

朱英回道:“那是因为陛下自幼聪明好学,在当和尚的那些日子,研读万卷书。”

“此后虽是乞讨求生,也不忘书中知识,更是行万里路,学问更加精通。”

朱英说完后,笑着看向老爷子。

其中意思非常明显。

我这气质呀,可是跟当今陛下同一个来路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