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158章:蓝玉闯锦衣卫衙门(新年快乐)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158章:蓝玉闯锦衣卫衙门(新年快乐)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08 11:09:52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蓝玉对于现在大明军队来说,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这不仅仅是因为捕鱼海二战役,追根究底,他的影响力最初便是来自于姐夫常遇春。。。

蓝玉的姐姐,是常遇春的正妻,常遇春虽然残暴,嗜杀,动则屠城,但对于蓝氏却是非常好。

蓝玉刚入军队的时候,常遇春就把蓝玉带到身边,作为心腹亲卫。

在那个时候,常遇春麾下的将士对于蓝玉就极为熟悉。

有着常遇春的亲自照顾,蓝玉在军营里可谓是春风得意,这个时候常遇春的儿子还过于年幼,因此蓝玉很早就有了大量的军中人脉。

毕竟就当时而言,徐达,常遇春两人可谓是陛下的左膀右臂,信任至极。

蓝玉也表现得豪爽大气,在军营里凭借着这层关系,迅速崛起。

自身勇猛,常常作战为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姐夫常遇春制定谋略。

常遇春虽然凶猛,但本身是个纯纯的大老粗,在蓝玉的帮助下,战绩更为辉煌。

对于自己这个小舅子,常遇春不仅越发器重,还不断向朱元璋引荐。

在常遇春暴毙过后,蓝玉在朱元璋的允许下,也很快接手了常遇春麾下部卒。

这些将士本就对蓝玉非常熟悉,也没用不服的地方。

常遇春在大明军队几乎有着过半的影响力,这等留下的遗泽极为庞大,直接将蓝玉提升到顶尖武将级别。

一直到捕鱼海儿战役过后,成就巅峰,册封凉国公。

换一个角度去看,蓝玉的前半段人生,完全算得上是顺风顺水。

常遇春的女儿嫁给了太子朱标,他在继承常遇春的影响力后,又再度成为大明淮西武将勋贵集团的领头羊般的人物。

还是太子党的核心成员,太子殿下的心腹。

用蓝玉自己的话来说:

我嚣张一点怎么啦,这都不跋扈,岂不如锦衣夜行。

我抢点民田怎么啦,御史要我还就算了,面子都不给,直接打走算逑。

作为青年一代最早崛起的武将,别说,蓝玉还真有这个嚣张的资本。

从未有过逆境的蓝玉,几乎是听从太子朱标的话,对于朱标,蓝玉也算是全心全意的忠诚了。

当然要不是因为这,朱元璋也早就将其打杀了。

毕竟蓝玉毛病虽然不少,但优点也非常明显,为人极为豪爽大气,不拘小节。

蓝玉是很聪明的,也能忍耐,不然也达不到这样的层次。

趁着差不多黄昏的时候入城,这个点五军都督府也下班了,蓝玉第一站去的,便是常府。

要说最为信任的人,当然是其姐姐蓝氏。

目前常府的掌舵人,就是蓝氏,可别小看蓝氏的影响力。

她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夫人,虽说常遇春已经去世,封王只是追封吗,但蓝氏还活着,完全可以享受这个殊荣。

他的女儿是太子朱标的嫡妻,太子正妃,弟弟是国公。

她的身份地位,可谓是贵不可言,哪怕是朱元璋见着,也会给三分颜面,更别提其他人了。

不管是蓝玉案的爆发,还是后来朱棣靖难,蓝氏就从来没有受到过迫害,荣华富贵从来不缺。

常府是七进的大宅院,而且还是在内城区域,可谓是寸金寸土。

这个院子当然不是常遇春自己买的,而是朱元璋赐下。

蓝玉入了京师后,就迅速到达了常府。

他对这里很是熟悉,因为和姐姐蓝氏的关系特别好,所以他会经常过来。

府邸中的仆从对于蓝玉也是非常的熟悉。

蓝玉进门后,甚至不需要通报,询问了一下仆从姐姐所在的地方,就直接过去。

“小玉,你怎么来了,你不是出去平叛去了吗。”

蓝氏对于弟弟的回来,感觉到十分的惊讶,毕竟召集蓝玉回京,是朱元璋直接下令,并没有通过兵部,所以蓝氏也不是很清楚。

小玉这个称呼,让蓝玉有些囧破,毕竟他已经都快五十的人了,还被叫做小玉。

不过蓝玉看着姐姐大半发白的鬓发,有些唏嘘,也没这上面多说,解释道:“是陛下将我召集回来的。”

蓝氏闻言,神色有些沉重,直接说道:“小玉,陛下可是有其他的什么交代。”

蓝玉摇摇头,说道:“陛下直接来谕旨,让我即刻出发,我只能听从。”

蓝氏闻言,眉头皱起。

他对于自己这个弟弟,极为呵护,甚至比自己的儿子,都要来得在乎很多。

用后世的说法,完全可以称为扶弟魔。

便也是因为从小,蓝玉几乎就是相当于蓝氏带大的。

蓝玉并非家中的长子,在蓝玉和蓝氏的上面,还有一个大哥,名为蓝荣,目前为府军右卫指挥使。

并不是说兄妹三人的关系不好,只是大哥蓝荣得到父母的重视,蓝玉和蓝氏就相对而言要轻视许多。

当年蓝玉,几乎是由蓝氏带大,姐姐带弟弟,在大明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

所以蓝玉和大哥蓝荣目前的区别有些大,蓝氏对于弟弟蓝玉,花费的心思要更多。

“你不在京师的这段时间,京师里发生了一件很大的事情,其中涉及到孝陵,我也不知道陛下为什么会让这等事情,让京师如此传播。”

蓝氏向着弟弟说道。

蓝玉闻言点点头,孝陵的事情,现在可不仅仅是在京师流传,在京师外面也传播你得很是广泛了。

他在驿站刚刚听到的时候,都大为吃惊,却发现大家对此并不避讳,这才明白。

接下来,蓝玉又和姐姐蓝氏聊了不少最近京师的事情。

但是让蓝玉较为失望的是,并没有太多跟他有很大关系的事情。

朱英的存在,虽然在皇宫,包括藩王世子都了解,但是除了这之外,也没有其他人知晓了。

虽然朱元璋在早朝之前表现出了异常,但跟陛下有关的事情,根本不是大臣们可以询问,甚至于去调查的。

武官就更加不用说了,在京师的武官,每天上早朝就只是一个惯例而已,基本上不会有什么武官出来提什么意见,跟摆设的区别也相差不大。

所以蓝氏没有渠道可以得到朱英的存在。

秦淮河畔平安茶楼的早点出名,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去了解这幕后的东家。

而且还稍微打探就知道,这其中还牵扯到燕王朱棣,那就更加不会招惹了。

“对了,今日我听茂儿说,陛下新出一个军政分离的法子,该是对大明兵权进行改革,又在这个时候召你回来,怕不是因为此事。”

蓝氏思索了一番后,对着弟弟蓝玉说道。

蓝玉闻言,询问道:“军政分离,这是何等意思。”

蓝氏摇头说道:“我也不懂,茂儿正在府中,我让他跟你说说。”

蓝玉点点头,蓝氏随即唤来仆从,讲常升召了过来。

常升过来,看到蓝玉,先是有些惊讶,而后像是想到了什么,极为惊喜:“舅舅,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你回来太好了。”

“怎得如此有失体统。”蓝氏训斥说道。

对于自家儿子,他当然极为清楚,这般冒冒失失,就好像有什么事情瞒着他一般。

常升闻言,咬咬牙,知道这事已经瞒不下去了,现在舅舅凉国公回来,定然办妥。

想到这里,常升直接说道:“舅舅,常森他被抓进锦衣卫衙门的大牢里去了。”

“什么,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为何你没有跟我说。”蓝氏闻言大惊,自己的小儿子被抓进锦衣卫,这事她竟然不知道。

“你不是说森儿他有事,外出几日嘛,怎得又入了锦衣卫的大牢,到底是犯了什么事情。”蓝氏再次追问说道。

“娘,我这是怕你担忧,这才如此说的,弟弟到底犯了什么事情,我也不知道,我去锦衣卫问了好几次,都被挡了回来。”

常升无奈的说道。

“难道你就不会找人询问嘛,亏你还是开国公,顶着这个爵位,半点用处也无,连自家弟弟都照看不住。”蓝氏气急,对着常升呵斥道。

常升被训斥得头都不敢抬起,心中特别委屈。

他只是常遇春的次子,当年的父亲留下的人脉资源,几乎都堆砌在大哥常茂的身上。

大哥犯了事情,爵位这才轮到他的头上。

洪武二十一年册封,这才四年,他本身又没什么功劳,虽是食禄三千石,但也就这样了。

甚至于很多事情,还需要仰仗母亲蓝氏才能处理。

“姐,别怪升儿了,想来升儿也肯定想了许多办法,不过锦衣卫那边,连罪名都没有说?”蓝玉安慰了一下姐姐,然后问道。

常升听到舅舅蓝玉帮自己说话,这才抬头回道:“我通过关系问了锦衣卫的人,那边口风极为严实,不过也传了一些消息过来。”

“当是弟弟好像得罪了贵人,这才被抓进了锦衣卫的大牢,却也不是什么大罪,或许只是想让其长点教训。”

“便也是这般,所以我才没有告诉母亲,应当无须多久,就会放出来了。”

蓝氏闻言,大声骂道:“你个逆子,气煞我也,锦衣卫大牢那是什么地方,你竟还说得这般轻巧,你这个做哥哥的,莫不是看过自家弟弟,想让他受诸多折磨不可。”

常升顿时不敢说话了。

蓝玉听完后,说道:“姐姐无须担心,待会我便跟升儿去一趟锦衣卫衙门,把人接出来就是了。”

蓝氏闻言,这才稍稍平息怒气,说道:“你这逆子,还不赶紧跟你舅舅说下,今日早朝,陛下所言的军政分离,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常升连忙述说早朝上的情况。

蓝玉听完后,眉头舒展开来,神色也轻松了不少,对姐姐蓝氏说道:“想来陛下召我回来,便是因为这件事了。”

蓝氏听完也是点点头,觉得应当就是如此。

陛下想要改革兵权,自然是绕不开蓝玉的,毕竟蓝玉目前为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几乎能直接影响天下将近三分之一的兵马。

所以这般看来,蓝玉的回京,也是理所当然了。

军政分离,在蓝玉看到,定然会影响到自己的权力,但这是一件好事情,只要不是直接将自己给下了兵权,蓝玉就觉得问题不大。

哪怕是定朱允炆为太孙,蓝玉也从来没想过陛下会诛杀自己,在蓝玉的想法里,他有这么大的功劳,顶多就是下掉兵权,不可能会伤及性命。

“既是如此,那就事不宜迟,升儿随我出发,去锦衣卫衙门直接将人带回来。”

蓝玉起身说道。

“行,快去快回,我让厨子们准备膳食,待会就到我这就膳吧。”蓝氏点头说道。

有弟弟在,想来去锦衣卫衙门提个人,不过一件小事而已。

常升也连忙起身跟随。

府邸外,蓝玉直接翻身上马,带着十多个亲卫缇骑,还有常升,直接前往锦衣卫衙门。

......

朱英带着叶月清,还有赵香熙,回到了秦淮河畔的宅院。

从天界寺离开的时候,他就没有乘坐龙撵,而是和两女直接骑马回去。

并非是朱英特意不住皇宫,而是他心里清楚,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他住在秦淮河畔的宅院,远比住在皇宫更有优势。

首先就是自己麾下势力的整合,大明边疆那边埋下了诸多暗子,都可以更为加强了,而且他的群英商会,就现在来说,都可以称为皇家商会了。

而且自己住在皇宫,等于站在风口浪尖之上,目前对于大明的兵权,朱英还没有丝毫的接触。

唯有在掌控一定兵权后,有了自己的话语权,朱英入住皇宫,才叫顺势合理。

“算一算时日,蓝玉也应该快要回来了吧。”

朱英坐在宅院的书房里,心中默默计算了一下时日。

旁边是身穿便服的叶月清,不再是张伯。

而在门外的守着的,就是赵香熙了。

书房里,总是飘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比起之前张伯来,显然叶月清的到来,也有了不少的变化。

别的不说,女孩子心思细腻,书房里更加整齐了。

就在这个时候,赵香熙在外问道:“东家,锦衣卫来人。”

“进来。”

一名锦衣卫迅速进来禀告:“殿下,凉国公蓝玉回京了,此刻正在锦衣卫衙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