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161章:为娘太失望了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161章:为娘太失望了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08 11:09:52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杀得好,冲撞到了殿下的商会,那是他该死。”

蓝玉闻言,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坦然说道。。。

他麾下义子众多,这次回京,京师外义子被杀的事情,还没有传到他这里来。

不过蓝玉本身的性格,也是极为护短,那么多的义子,他连名字都记不全,甚至很多义子,在认他作为义父后,几乎都没咋见过。

这哪里能和自己的外甥孙想比,别说朱英是皇长孙,便是其他的人,亦或是姐姐的孩子,如常森,也是如此。

朱英听到蓝玉这般说,也没什么意外,这个反应早就在他的预料中,只是他想说明的,并不仅仅是这些。

而后再次说道:“凉国公觉得,这些年来,他们已经做了多少这样伤天害理的事情,而而之所以能够逍遥到如今,是否都是沾了凉国公的光,亦或是,顶着凉国公的名头在做事。”

面对朱英的提点,蓝玉眉头微皱,不由问道:“殿下的意思是。”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凉国公可要清楚自己的身份,可不仅仅是大将军,更是我的舅爷,我父王的舅舅。”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舅爷认的这些义子们,可都算得上皇亲国戚了,舅爷觉得,是不是要给他们加入宗人府呢。”

朱英冷声说道,宗人府只有皇室宗亲能入,便是朱英的外婆蓝氏,或者驸马一流,都是不能入的。

朱英这般说,只是一种夸大的提点。

蓝玉显然明白了朱英话中的意思,他不是不懂,只是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事情。

对于很多武将来说,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然后便是干仗,有什么不爽的,干就完了,很少会去考虑后果如何。

尤其是蓝玉在成长的过程中,很是受到了常遇春的影响。

好的方面是打仗勇猛,为人豪爽,坏的方面便是容易滋生事端。

像是朱元璋想尽办法推广的大明律,大诰等,蓝玉家里有,但却从来没有翻阅过。

蓝玉的脸上闪过一抹迟疑犹豫,按理说朱英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蓝玉对于那些义子们,也不可能有太过的记挂。

只是一下子这么多人,大部分还分部在军中,这会对军中产生很大的影响。

蓝玉之所以能够把持军队的核心指挥,最为主要的,还是依靠这些名义上的义子。

纠结了许久,蓝玉狠心说道;“殿下,我这就下令,将所有义子全部抓来,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

蓝玉很清楚,站在他面前的将会是未来的大明皇帝,都已经说得这么明显,还不知趣,那与跟皇帝对着干,没啥区别。

朱英轻轻点头,再次说道:“倒也不需要太过于激烈,一棍子全打死也不行。”

听到这里,蓝玉放下来心来,他还以为是朱英是认为他对于军队的掌控太过于严密,想要清除他在军队中的党羽。

古代的义子,看似认起来随便,但这层父子关系,是实打实的,孝道这个玩意,可不是开玩笑。

这些义子是军队中层军官的存在,如若蓝玉是一颗大树,那么他的义子就是枝丫。

“请殿下指教。”

到了这份上,蓝玉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起身向着朱英深鞠躬。

至蓝玉见到朱英,到现在,连两个时辰都没有,但似乎蓝玉就已经完全认定,朱英便是自己的外甥孙了,而且从言行上的态度,跟对太子朱标,都没有多少的区别。

蓝玉已经四十七岁,自小就跟随常遇春进军营开始,至今已然有三十年,再是如何,也见识过很多人了。

在看到朱英,知道朱英的身份的那一刻,蓝玉就已经意识到,这将是他未来的希望。

不要小看一员大明顶尖层次大将军的智慧。

所以蓝玉并没有去想过朱英身份的真假性,都已经得到陛下的认可了,还去想这些干嘛,况且就凭这长相,怎么说都是太子朱标的子嗣。

蓝玉现在最为迫切的,就是想要得到朱英的认可,因此在锦衣卫衙门,毫不犹豫的就邀请朱英到常府过来。

目前来说,和朱英在血脉上最为亲密的长辈,除了陛下,便也只剩下他的姐姐蓝氏。

朱英深深的看了一眼蓝玉,而后问道:“现在东昌民田,还在舅爷手里嘛。”

听到这话,蓝玉不由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只能讪讪的说道:“还在呢。”

毕竟强占民田,可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

朱英点点头,对于这点并不意外,直接说道:“明日早朝,舅爷便向陛下请罪吧,同时请求御史审查麾下的那些义子们。”

听到这话,蓝玉虽然有些不舍,但并没有违背朱英的意思,认真的说道:“一切听从殿下的吩咐。”

蓝玉本就对于自己的前途极为担忧,现在外甥孙给自己出谋划策,自然听令就是。

哪怕是现在把兵权都卸了,只要朱英支持他,就不怕没有再掌兵的日子。

常升就这么像个木头人一般,坐在旁边听着朱英和蓝玉的交谈。

期间大气都不敢喘上一口。

虽说他继承了父亲常遇春的爵位,但由于是次子的缘故,和军中的将领并不算熟悉,曾经都是以大哥为主。

当然,他也是知兵事的,在打仗这一块,比起一些名将来说,当然是差远了,但比起一些军中的其他将领来说,也算得上可以。

曾经也奉旨出去练兵过。

而目前朱英和蓝玉的交谈,显然是关系到日后的兵权变化,这算得上是一等一的机密大事。

便是在这个时候,叶月清搀扶着蓝氏走了过来。

“开饭了,雄英快来尝尝外婆的手艺。”蓝氏笑着说道。

“好嘞。”

朱英起身看去,只见叶月清和蓝氏间,经过和短暂的相处,变得极为亲密,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而叶月清看向朱英的目光中,隐含着一层娇羞,不敢直视。

膳房里,刚刚进入,便是一阵阵清香迎面袭来,慢慢一大桌子的菜式,色相俱全。

可以看得出显然花费了很大的心思,怕是整个常府的厨子,都动了起来。

便是在朱英入座,准备就膳的时候。

大明皇宫,春和殿中。

此时,朱允炆正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呆呆的看着落日的夕阳的。

他感觉自己的人生,就如同这夕阳一般,正在不断的坠落。

早朝过后,表哥李景隆和先生黄子澄的沉默,已经让他明白,现在的他,不管是从哪个角度上来说,都无法对抗自己的大哥。

可是,难道他就只能这般乖乖认命不行吗。

这要他如何才可以甘心。

甚至于,在他的脑海里,还闪过一些大逆不道,甚至于有些疯狂的想法。

假若,皇爷爷突然重病去世的话,大哥还未入宫,这皇位便是只能落在我的头上吧。

朱允炆的脸上,闪烁着狰狞。

不过很快就散去了,这只是一种妄想,甚至于朱允炆的脸上有些自责愧疚。

自小深受儒家教育栽培的朱允炆,在思想这块,还是没有多大问题。

微微犹豫了一下,朱允炆在内心暗道:不能是皇爷爷,还是大哥突然暴毙最好。

这个时候的朱允炆甚至没有意识到,在他的心中,已然是有些认可了大哥的存在。

或许也是受到了孝陵流言的影响。

一顿胡思乱想之后,朱允炆直感觉精疲力尽,这个时候,他感觉自己没有帮手了。

信赖的表哥,依赖的先生都这样了,他还能如何。

“殿下,娘娘说是该用晚膳了。”一名宫女躬身万福,对着朱允炆说道。

“本宫没胃口,吃不下。”朱允炆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现在的朱允炆,哪还有心情去吃饭啊。

“这...”宫女有些不知所措。这般回去,少不得挨一顿训斥。

“本宫说吃不下,你是听不到吗!”朱允炆见宫女并未离开,随即就大声呵斥起来。

他本就极度的压抑,像是找到了一个宣泄口一般。

平日里的皇孙殿下朱允炆,都是儒雅随和,这等暴怒的神色宫女何时见过,立即被吓退了好几步,然后躬身行礼后离开。

看到宫女离开,朱允炆这才停歇下来,有些泄气的继续躺在院子里,眼睛直愣愣的看着西边的斜阳。

此刻的斜阳,已然不再刺眼,朱允炆就这么看着它,缓缓的落下去。

“本宫不是说了,本宫不吃,你是想要挨板子不成!”

“娘!你怎么来了。”

没过多久,朱允炆听到身后传来了脚步声,他以为是宫女去而复返,就下意识的大声呵斥起来,然而转身看去,却是母妃来了。

宫女跟着吕氏后面,听到呵斥声,不由一个哆嗦,有些害怕。

吕氏很漂亮,身材妙曼,但从容貌上,只有约莫二十多岁,完全看不出,已经生育了六个孩子。

没错,现在的吕氏,已经给薨逝的太子朱标,生了三男三女。

洪武十年出生的朱允炆,洪武十八年出生的朱允熞,洪武二十四年出生的朱允熙。

还有洪武十二年出生的朱宝琴,洪武十五年出生的朱倩雪,以及洪武二十一年出生的朱梦洁。

朱元璋定下的子孙取名规则,却是没有饱含女子,所以女子在起名上,比较随意一些。

自朱允炆开始的十四年期间内,吕氏大约两年多便为朱标诞下子嗣,从中可以看出,朱标对于吕氏的宠爱,是很高的。

其实就朱标个人而言,对于朱允炆和朱雄英来说,和朱允炆的感情要更加深厚一点。

最为重要的便是,朱雄英一直都跟着朱元璋还有马皇后生活去了。

朱允炆则是一直在朱标的身边。

能够成为太子次妃,吕氏的家境虽然放在京师的顶层圈子不算什么,若是放在地方,也算是一方大员。

在吕氏成为太子妃后,他的父亲也从从七品提拔到了正五品,而后吕氏转正为太子妃后,更是再次提拔到从三品的文官。

只是吕氏的父亲并不在京师,而是在地方上担任布政使司参政。

这个官职可不算小,对标后世已经接近副省级别,是手里有实权的,只是到现在的大明京师,王公贵族扎堆的地方,就显得不怎么起眼。

地方官员和京师差一品,在京师是如同正四品级别,像这个级别的大臣,死在朱元璋手里的也差不多破百了。

吕氏自小也算是大家闺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见到儿子这般异常,立即明白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们先下去吧。”吕氏对着宫女太监们吩咐道。

待周围无人后,濒临崩溃的朱允炆再也忍不住,走上去抱住母妃,开始哭泣起来。

人在最为脆弱的时候,才会发现父母才是自己心中真正的避风港,朱允炆也是如此。

吕氏没有说话安慰,只是轻轻的拍打着朱允炆的后背,就像是小时候一样。

良久,朱允炆这才停止抽泣,吕氏不急不缓的拿出手帕,为朱允炆擦拭泪痕。

待一切完成后,吕氏这才轻声问道:“和娘说说,是受到了什么委屈嘛。”

听到母亲的声音,朱允炆的心慢慢的平静下来,开始缓缓讲述,关于自己和表哥李景隆,黄子澄的猜测。

还有关于大哥朱雄英,所联系发生的一切。

听到当年的朱雄英竟是没死的消息,吕氏眼中闪过震惊。

死而复生这等事情,委实是太过于夸张,让人难以接受。

不过当朱允炆说出,自己通过调查,知道孝陵的一些情况后,吕氏也就明白。

假死这种事情常有发生,虽然朱雄英这事有些离奇,但至少不算是复活,能达到接受的范围。

关于孝陵陵墓的事情,吕氏当然知道,甚至比朱允炆知道的版本还要多。

作为目前的太子妃,吕氏每天的生活,除了日常习练琴棋书画外,其他时间基本上就是在后宫里,和诸多嫔妃一起聊聊八卦,逛下后花园这样子。

后宫还会举行一些庭会,或者会从宫外请一些人来表演唱戏,供妃子们平时消遣。

虽说后宫很多嫔妃,都属于吕氏的长辈,是陛下的妃子。

但实际上太子妃的地位,远远要比普通的嫔妃来得高一些,吕氏在后宫过得还很是滋润的。

虽说有厚厚的宫墙,好像有一种笼中鸟的感觉,但其实上作为大家闺秀,从小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仅仅便是如此,就让你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吗。”

听完儿子朱允炆的话后,吕氏不过沉吟一番,就出声说道。

“娘,可是我还能有什么办法呢。”朱允炆垂头丧气的说道。

吕氏道:“曾经娘生下你的时候,也只是你父王的侧妃,当初你都不是嫡子。”

“你再看看如今,陛下已经亲口宣布你为太孙,只等九月册封,如此看来,有什么好失落的呢。”

“一时的失去,不代表永久的失去,娘当年也是这般走过来的,再者说了,这事最终如何,还不知道呢。”

“现在别说你大哥还未进宫,哪怕是进宫了,陛下也不可能马上就册封太孙。”

“你大哥在野十年,过的是什么日子,哪能像你这般每天都有大儒教导,识不识字都是两说。”

“大明的皇帝,可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当上的,其中更是关乎到天下的兴盛,现在你连人面都没见到,就如此意志消沉,简直是太让为娘失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