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165章:姚广孝远走高丽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165章:姚广孝远走高丽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08 11:09:52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晨光破晓,旭日东升。

秦淮河畔朱英宅院这里,李景隆下了早朝就赶了过来。。。

上次陛下在,就不多说了,这次总不可能还在吧。

“说起来,我小时候也是和长孙殿下见过面的,还很熟呢。”

李景隆的脑海里,回忆起十来年前,自己被朱雄英欺负的场景。

所谓七岁八岁狗都嫌,在未发病前,那个年龄段的朱雄英,精力最是旺盛,每天在皇宫里上蹿下跳的,到处都能祸害一波。

因为朱元璋要上朝处理政务的因素,皇宫学府,后花园这些地方,都是属于朱雄英的重灾区。

当时的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还在,李景隆作为朱元璋的外甥孙,也是在皇宫学府一起读书。

李景隆长相帅气,看上去贵气十足,在皇宫学府里,犹如鹤立鸡群。

不同于朱允炆的依赖,朱雄英有段时间,最喜欢的就是捉弄李景隆,这让当时的李景隆十分无奈恼怒,却也无可奈何。

在现在的李景隆看来,长孙殿下那是什么身份,能跟自己玩耍,那就说明自己在其心目中,还是有一定地位的。

想到这里,再不犹豫,直接上门敲了敲门环。

很快,门被打开,张伯从里面出现,看到李景隆有些疑惑,不由问道;“这位公子,可是有什么事情。”

“在下李景隆,乃是长孙殿下的表兄,特此拜访。”李景隆作揖后说道。

按常规流程,自然是需要仆从送上拜帖这些,但是长孙殿下是何等身份,唯有亲自上门,才显得郑重。

“这个真是不巧,今日天还未亮的时候,东家就与凉国公一共出门去了。”张伯闻言,解释说道。

不过东家不在,他也没有要留下李景隆的意思。

李景隆闻言有些错愕,怎么这次又错过去了,只好无奈问道:“可否告诉在下,长孙殿下去了何处吗。”

张伯闻言摇头道:“东家的事情,我们这些做下人的,怎可过问。”

张伯当然知道东家去了哪里,但是他就是不说。

李景隆没得办法,只好拱拱手,转身离去。

刚走没几步,后面突然传来声音:“曹国公,还请留步。”

听到熟悉的声音,李景隆一愣,不可置信的转头看去。

果然,那声音的主人,正是多日不见的姚广孝。

“道衍法师,你...你怎么会在这里。”李景隆惊呼。

上次燕王朱棣走的时候,他并没有见到姚广孝相送,还以为姚广孝或许先一步离开。

然而此刻,姚广孝竟然从长孙殿下的院子里出来。

“贫僧当然可以在这里,曹国公若是无事,还请进来一坐如何。”姚广孝笑着说道。

李景隆此刻脑子里一片迷糊,道衍法师可是他四表叔燕王的首席军师。

还是说,道衍法师奉命潜入长孙殿下这里了?

胡思乱想中,李景隆已经随着姚广孝入了宅院。

张伯见是姚广孝带过来,并未多话。

前院,姚广孝和李景隆相对而坐,张伯命人送来茶水。

“大师,这是怎么回事。”李景隆接诊喝茶的功法,微微低头,左右看了看,见四下无人,轻声问道。

他和姚广孝,不可谓不熟悉,很多事情,表叔朱棣都是让姚广孝负责联系。

其中尤其是关于茶马互市那边,李景隆在负责的时候,可是给朱棣搞了不少好马,从西番到北平,这一路上的统筹安排,都是由姚广孝来负责的。

所以当在这里看到姚广孝的时候,李景隆并没有去想,姚广孝已然是跟随了朱英。

第一想法便是,表叔朱棣真是舍得,竟是让道衍法师亲自潜入长孙殿下这里,就不担心出现什么变故嘛。

不过转头一想,长孙殿下这里,一般人还真的就混不进来,也唯有道衍法师了。

姚广孝只是通过微表情,还有李景隆的眼神,就猜出了其心中的想法。

并没有故作矜持,姚广孝直接说道:“贫僧现在,已然入了长孙殿下府中。”

面对姚广孝的坦白,李景隆先是错愕,而后恍然大悟,声音加大说道:“恭喜大师。”

姚广孝苦笑,他也知道自己跟随燕王太多年了,突然的转换,让李景隆误会。

于是再次说道:“曹国公误会了,这里并无他人,是贫僧真的入了长孙殿下这里,燕王那边,贫僧已然是顾不上了。”

李景隆听到这话,顿时一震,眼神中有些不可置信看着姚广孝。

只是喉咙滚动,沉默良久,李景隆却不知道怎么去说。

“贫僧年纪大了,如若不是长孙殿下出现,便也不会如此,可是曹国公可是知道,长孙殿下,便是由贫僧引见于燕王殿下。”

“在长孙殿下那里,贫僧早就完全显露,自从长孙殿下意识到自己的身世后,第一件事,便是让锦衣卫将贫僧送入了天界寺中,担任藏经阁管事。”

“此藏经阁位于天界寺后山,荒废许久,日夜有两名锦衣卫陪伴不说,暗处更有人随时隐藏。”

“如此,贫僧除了归附长孙殿下,便无他法可想,陛下镇压寰宇,哪怕是燕王殿下知晓此事,又能如何。”

姚广孝解释说道。这也确实是他心中所想。

没法对抗,那就只能加入,这也是唯一的选择。

李景隆听完,轻轻叹息,对于姚广孝的选择,他有一种感同身受。

便是如同表弟朱允炆一般,想要和朱雄英争夺太孙位,可是却看不到半分希望。

当然,李景隆虽然和燕王朱棣的关系很好,但就现在而言,也只是相互帮助,还没有帮其夺取皇位的心思。

朱棣本身,也不可能体现出这个心思让他人知晓。

其实李景隆过来想和朱英见面,何尝又不是抱着加入长孙殿下的心思呢。

他是能看得清楚,这太孙储君的位置,非长孙殿下莫属了,这日后的大明帝国的主宰,自然也是长孙殿下。

之所以现在就着急站队,虽说和陛下有一定的关系,最为重要的是,还是李景隆通过群英商会了解到朱英。

大明京师这边,对于群英商会并不了解,甚至听说过的人都很少,但是出了大明边疆,或者说就在大明北面,西面这两块。

群英商会的名头,真是响亮得很,其中涉及到的小国,民族之多,难以想象。

便是那海外番商,对于群英商会也是听话得很。

一个恐怖的庞大利益集合体,让人难以想象怎会有如此强大的势力组合。

据李景隆深入了解,群英商会的这些势力中,彼此之间还是敌对的关系,却共同维护群英商会的利益,这实在是让李景隆有些想不明白。

而创造这个神乎其神群英商会的幕后之人,更是传奇中的传奇。

也真是因为如此,李景隆就预感到,不管表弟朱允炆如何蹦跶,这太孙的位置绝对没戏了。

自己能知道一些群英商会的底细,那么锦衣卫肯定能调查到,陛下甚至比自己知道得更多。

哪怕是长孙殿下在野十年,这难道不是给陛下最好的答卷嘛,连考校都没有存在的必要。

若非时势不同,便是陛下对上长孙殿下,都是说不准的五五开。

如此人物,还是陛下长孙,亲自带大的,还能有什么其他想法。

大明帝国交给长孙殿下,李景隆都能想象到日后的辉煌,毕竟在商业上,长孙殿下的天赋,简直是无与伦比。

他李景隆活了这么些年岁,就没见过听说过和长孙殿下这般对人物出现。

想到这里,李景隆在回过神来之后,不由有些尴尬的对着姚广孝说道:“道衍法师,不知长孙殿下何时归来,还请劳烦引见一番。”

听到这话,姚广孝微微一笑,都是聪明人,有些事情,大家都懂。

现在的长孙殿下麾下除了边疆的势力,在朝堂这边是一片空白,早些投靠自然有更多的机会。

这也是姚广孝只是在天界寺呆了两天,就急急忙忙,想尽办法投靠。

实在是目前为最好的时机。

“今日长孙殿下和凉国公一早就去了火药司,殿下能力极强,据说研发了一种新的火器,目前已经制出成品,或许无须多久,就能在军中常备。”

姚广孝直接说道。

毕竟严格说起来,李景隆也不是外人,还是长孙殿下的表兄。

最为主要的是,这件事长孙殿下并没有保密的想法,跟自己也是直接说了。

新式的火器本来就是需要大规模制造,然后装备军中,隐瞒的意义不大。

“殿下竟是还精通火器制造?”李景隆有些不可思议的说道。

对于新式的火器,他倒是没有太多的想法,毕竟火药司隔三差的,就有新式火器研发出来,大家也都习惯了。

李景隆手里也是有兵权的,经常练兵的他,对于各式火器的掌握和运用很是熟悉。

听到李景隆这话,姚广孝笑着说道:“殿下可不仅仅是如此,便是现在实行的以工代赈,想来曹国公听说过吧,实则也是殿下提出来的策略。”

“什么!”

李景隆惊呼一声,这就太出乎他的预料了。

当初听到‘以工代赈’这个通告的时候,李景隆还在想是哪位大臣,能够有这般神乎其神的想法。

能够提出这个策略的,必然是极为精通内政,甚至有着多年的从政经历,唯有亲身接触,才能明白其中的高深之处。

如今正是灾荒之际,从西番到京师,这一路上见到了太多的灾荒现象,对于这些李景隆也早就麻木。

只是在进入大明腹地的时候,灾荒的突然改变,让知道以工代赈实施情况的李景隆,不由大为赞叹。

没想到兜了一个圈子,这策略还是长孙殿下提出来的。

这一刻,李景隆突然对长孙殿下非常好奇,是怎样的人儿,才会有这般奇思妙想。

“长孙殿下大约多久回来,大师可否知晓。”李景隆不由问道。

姚广孝摇摇头说道:“这个贫僧就不知道了,再过些时日,贫僧便要遵殿下谕令,去高丽一趟。”

这是朱英对姚广孝的安排。

像是姚广孝这样的人,朱英深知是一刻也停不下来,整天都想着实现心中的抱负。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的姚广孝年纪也不小了,总是放在京师也不是个事情。

所幸朱英干脆让姚广孝跟随高丽的使臣队伍,一同去趟高丽,那边朱英虽然布局很久,但自己却是没有真正的去过。

姚广孝这人,虽说内政也不错,但在朱英目前的计划中,还是要先把大明的根基打扎实。

至少数年以内,不会大动干戈,顶多是局部小规模的一些战役安排。

而且还会等到火绳枪装备军队后,才会行动。

这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让大明帝国形成动荡的局面,哪怕是朱英主宰大明,也不可能说到百战百胜。

在朱英的想法中,不管是多大的战役,都要控制在大明能够承受失败的范围内,才可以发动,唯有这样,才不会引起大明内部的动荡。

李景隆点点头,并没有去问姚广孝,殿下派他去高丽有什么事情。

“既是如此,那我便明日再过来吧。”李景隆喝光茶杯中的茶水,对姚广孝说道。

他现在面对姚广孝,其实还是有些不舒服。

因为姚广孝知道他跟表叔朱棣间的隐秘,虽说姚广孝没有要对付自己的意思,但终究有些忌惮。

“曹国公放心,什么事情该说,或是不该说,贫僧当然是知晓的,大约不过是三四日的功夫,贫僧就会出发。”

姚广孝深深的看了一眼李景隆,开口说道。

去高丽的事情,虽说是殿下先提出的,但即刻出现,也是姚广孝自己的意思。

他掌握了燕王朱棣太多的部署和秘密,这样属实有点不好。

像是李景隆这样的情况,自然还有其他人也是如此。

自己投靠长孙殿下的事情,不可能隐瞒,长孙殿下也不会让自己隐瞒,所以姚广孝只能先离开一段时间,免得让很多人心中生出一些不该有的想法。

话说回来,姚广孝毕竟跟了朱棣这么多年,在不涉及到长孙殿下的筹划中的话,也没必要翻脸太快。

其实他心中对于这些不是很在乎,在乎是长孙殿下的想法。

若是刚刚投靠,就将旧主卖得这般彻底,得不到一个好的名声,也会让长孙殿下有其他的想法。

所以他才会跟李景隆这般解释清楚,然后迅速离开京师,这也算是两全其美了。

听到姚广孝的话,李景隆心中稍稍镇定。

对于姚广孝这人,也不由高看几分,同时也伴随了理解。

有些时候,某些事情根本不是自己能选择的。

姚广孝站在宅院门口,目送李景隆离开,同时眼神中也逐渐燃起了一团火苗。

摸了摸袖中的厚厚的名单册子,他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力气。

在李景隆到来之前,早上长孙殿下离开的时候,便是将这个册子交给他。

这个册子里,是最新关于高丽的潜伏名单。

当看到名单上密密麻麻的职位和名字,姚广孝开始变得亢奋起来。

这一趟的高丽之行,朱英并未有太多的交代,只是让他去高丽熟悉一下,联络一下各部人员,同时也为日后作些铺垫。

但是很显然,姚广孝可不想就这么简单的走上一趟。

不搞出点事情来,岂不是枉顾光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