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177章:大明皇家宝钞司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177章:大明皇家宝钞司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08 11:09:52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朱元璋没有想到,本来是他在想办法说服大孙,结果到了现在,反而被大孙给说服了。

“咱怎么感觉,有一种似曾相似的感觉呢。。。”

朱元璋顿时有些疑惑,心中暗道。好一阵回忆后这才想起。

在当初对于倭国的对策上,他曾经让兵部尚书茹瑺跟大孙汇面,想要熄灭大孙进发倭国的心思。

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连茹尚书都被大孙给说服了,还信誓旦旦的说着,倭国自古为神州属地,典籍可查,有史能寻。

为了师出有名,为了倭国内丰富的银矿,连倭国的起源于大秦事情这般事情,都冒出来了。

也是够让人无语的。

今时今日,这一切仿若又在是重演,自己好像也被大孙给说得心动了。

朱元璋心中仍旧有些不甘心,哪怕觉得大孙的理由极为充分,也得勉励几句才是。

只是张了张嘴巴,朱元璋发现自己不知道从何说起了,好像从哪说都不够辩驳大孙的。

就在回想大孙话语中漏洞的时候,朱元璋突然眼中精光咋现,看向朱英笑着说道:

“好你个大孙,咱刚才还没反应过来,兜这么一大圈子,把咱都给带进去了,了不得,真了不得。”

现在的朱元璋这才意识到大孙之前的谈话中,下了一个很大的套。

先是展现自己的财力,拿出比大明户部还要多的钱粮出来赈灾,让自己对其刮目相看,而后又借机提出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的好处,自己当然是知道的,取消了丁税后,想来所有百姓再也不会顾忌生育的问题,大明的人口将会迎来一轮暴涨。

在自己提出反对意见的时候,又拿出高产作物,填补大明国库的空缺,还能大幅度减少饥荒的存在。

加上前面研发出来的火绳枪,这可谓是双管齐下。

“便是要打,按照火绳枪目前的产出,怕是明年开春都凑不齐一支队伍。”朱元璋补充说道,没说要打哪里,但朱元璋相信大孙肯定明白他的话。

朱英回道;“孙儿从兵仗局掉了不少木匠过去,将会对火绳枪进行分解和改造,类似于打造箭矢一般。在这方面,孙儿心中已然大致的想法。”

“如若顺利的话,将可以大大的提升火绳枪的产出,并且在质量上也能够把持得住。”

朱英的话语中充满自信,在看到箭矢的制造后,已然明白现在大明的根基深厚,简单的车床制造出来,并不会有多大的困难,只是一个思路的问题。

具体的车床制作,也只能交给木匠们去搞,对于车床,朱英也只是知道一个模糊的大概,没有真正上手过。

不过以木匠的智慧,想来也难不倒哪里去。

“如果能够大肆造出此等火铳,自然为军中强大火器。”

“有关于火绳枪的一切,都是如今最为紧要的机密,在这方面,大孙还是要多加把控。”

“咱再下一道谕旨,至今日起将火药司彻底禁严,没有大孙或者咱的谕令,不得让任何人出入。”

朱元璋补充说道,在看到火绳枪开枪的那一刻起,他就明白了火绳枪出现,会造成整个天下格局的变化。

当在战场上使用的时候,难免会出现遗漏,这个没办法避免,只能是尽可能的先造出更多。

“爷爷说得是,孙儿想在火药司内,单独成立一个研发打造火器的部门,包括后期对于火绳枪的再提升,火药威力的提纯等等一系列相关事宜。”

朱英顺口说道,火绳枪升级燧发枪,前装枪升级后装枪,甚至是无烟火药的研发使用,都是可以在有生之年达成的。

像是火绳枪到遂发枪,在火器上就是一个巨大的飞越。

火绳枪在雨天的受到的限制很大,一下雨几乎就成了废弃的状态,只能当木棍使用。

而且火绳是一个很难受的消耗品,一般来说,在准备打仗前,火绳就需要提前引燃,而且在整个打仗的时间段里,火绳得是一直不间断的燃烧。

这般耗费极大,所以当火绳枪真正上战场的时候,使用者估摸着要在身上缠几圈火绳才够用。

另外因为身上全是火绳火药,还都是明火,火统兵之前也必须要保持足够的距离,要是不小心将队友的给点着了,那便只有一首凉凉奉送。

燧发枪就完全不同,遂发是燧石敲击产生火星,然后点燃火药室,一般的小雨都可以进行,或许倾盆大雨也会无法使用,但比起火绳枪来说,档次就完全不一样了。

而且使用遂发枪,火铳兵也可以聚集得密集许多,装弹发射的速度也更快。

好像这般说来,朱英应该越过火绳枪直接造遂发枪才是王道,实际上在工业上,遂发枪想要造出来,目前根本达不到。

或者说,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遂发枪。

现在火药司造出的火绳枪,其中扳机装置的使用,是木质结构。

可以理解为跷跷板一般的远离,但按下扳机的时候,燃烧的火绳被跷到送入火药司进行引燃。

而遂发枪,则需要强劲的弹簧力道,保证燧石能够击打出火星,引发火药室。

单单这个弹簧,在没有工业基础,完全靠手工制作,其中难度超乎想象,量产的事情,想都不用去想。

而且燧石的提纯,也是一个问题,哪怕是后世的打火机,也不是每一下都能打着火,现在的燧石那就更加不用多说了。

五六下能击打成功一次火星,都算是不错了。

燧石击发的装置造起来,可是比枪管里刻滑膛线还要难上多倍,数量跟不上,造出来还得看运气才能开枪。

相对比火绳枪的简单快捷,批量制造,在军中的意义就相差很大的。

火绳虽然容易消耗,但制作的难度不高,而且可以稳定开枪,不至于要去碰运气,出现连开几枪都哑火的尴尬情况。

火绳枪这块只需要搞定枪管和滑膛线的问题,其他部件工艺都是现成的,到时候制造速度比之前的火铳绝不会慢。

火弹壳的制造并不难,模具成形后就可以大规模的生产弹壳子弹,灌入颗粒火药。

如同后世火箭升天,在火药室给出推力后,火弹弹壳内的颗粒火药,还能给出二段加速,威力倍增。

简易的车床造出来后,把口径统一,火绳枪大规模的装备到军中的日子,就很快了。

时间还是很紧凑的,朱英最想的是,在明年开春打倭国的时候,至少有一支三千人的火绳枪队伍。

配上足够的火药,可以想象一下碾压倭国士兵的感觉。

“在火器这块,大孙你比咱懂得更多,火绳枪咱也帮不了你太多,想怎么做咱都支持,放开胆子去干吧,要是需要钱财,咱就让银作局给你造,多少都行。”

朱元璋大手一挥,豪迈的说道,粮食比较困难,但宝钞,那不是要多少有多少嘛。

心中都已经想好了,到时候直接搞几张十万贯钞的面额给大孙,还能怕缺钱嘛。

朱英听到这话,暖心的同时也有一些无语,不过现在的大明宝钞,虽然贬值得快,但信用还是有的。

哪怕是透支潜力,几十年内也不会说达到被废除的程度,现在大胆的用就是了。

朱英也有信心,将宝钞的贬值问题,转移到大明之外去,只是心中想了一下,朱英还是提议说道:

“爷爷,宝钞的价值,目前虽然没有足够的本金,不过也可以想办法提升一下。”

朱元璋闻言问道:“大孙还有妙计?”

这一刻,在朱元璋的心中,自己这个大孙,如同刘备的诸葛亮一般,无论是什么问题,似乎都能想到解决的法子。

现在的朱元璋,甚至对于大孙得天独厚的才能,都已经感到微微有些麻木了。

“宝钞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回收,总归没有真金白银那般耐用,因此孙儿觉得,可以在各地郡城成立宝钞司,专职于宝钞的承兑和调换的问题。”

“便是常人手中的宝钞有些损坏,则可以到宝钞司以旧换新,这样民众对于宝钞的信赖提高,宝钞的购买力自然会得到加强。”

“在进行以旧换新的同时,还可以开启宝钞兑换白银的方式,这样可以加大宝钞的信用。”

朱英自然而然的说道,这些后世银行的玩意对于朱英来说可是熟悉得很,谁还能没跟银行打过交道呢。

被银行套路的,也不是一个两个了,现在运用到大明来,基本上照搬就差不多了。

纸币的出现,完全可以让官府出面成立类似于银行的官方机构,将如今市面上的钱庄,都给挤出去。

听到宝钞兑换白银,朱元璋顿时脸就黑了。

大量的印宝钞,让曾经的朱元璋感觉很爽,可是要将宝钞用白银兑出去,那就让朱元璋感觉到难受了,这就意味了宝钞无法随便印刷了。

“若是所有人都来讲宝钞兑换成白银,国库里拿不出这么多银子咋办。”朱元璋纳闷的说道,这是最为显而易见的问题。

听到这话,朱英顿时就笑了。

“放心吧爷爷,他们不会,也不敢的。”

朱元璋辩驳道:“怎么能不敢,绝对会有不少人拿着大量宝钞来换白银。”

“咱曾经规定一贯宝钞折合一两白银,现如今虽未明说,但一两白银能够买到的东西,得需要两贯宝钞才行。”

“这般算来,一旦宝钞能够兑换白银,百姓可不是傻子,定然会换。”

“到那个时候,真就换也不是,不换也不是。”

朱英闻言面色依旧带着笑意,解释说道:“宝钞司的兑换,自然是根据当天的情况,现如今是二两宝钞只有一两银子的价,那就自然是兑换一两银子。”

“这个兑换的数额,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通过市场的情况,由宝钞司进行调节,符合当时市场的兑换价格便就行了。”

“至于挤兑的问题,那就更加容易解决了,只需在宝钞司立下一条规矩,但凡三十两白银以上的兑换,必须要出具白银用途,以及用处的证明。”

“无法出具白银用途,以及用途证明者不予兑换,必须要接受调查,防止可能存在通敌卖国之罪。”

“便是士农工商,官吏百姓,皆可凭借自己的户籍,将白银存入当地的宝钞司,开设个人的户籍账户,宝钞也可存放进去。”

“存放的话收取一定的盈利,可以分为几个等级的账号,像是比较小的,存额上限一百两,一年不过几个铜钱即可。”

“更高上限的,自然需要缴纳更多的费用,那些缴纳更高费用的,甚至可以给他们开一个户籍账户凭证,想来很多人也会愿意。”

朱英淡淡的说完后,这一波操作将朱元璋都给整懵了。

原来宝钞还可以这样子玩?这般弄下来,感觉宝钞司盈利的部分可不在少数呢。

朱英看到老爷子有些诧异的眼神,知道老爷子因为钱庄的存在而习惯了。

宝钞司可不是钱庄,白银存进来容易,取出去那可就不一样了。

简单的说法,一下子取那么多白银,想要干嘛?造反吗?还是卷款逃跑?

亦或者,还可以加上一条大额钱财来历不明罪?

“商业之道,博大精深,咱感觉像是个井底之蛙一般,只是一个简单的宝钞,竟是还能有这么多的弯弯道道。”

“按照大孙的这个做法,宝钞司不仅仅可以让宝钞更为让民众接受,甚至能赚取不少的盈利,单单就户籍账户的盈利,恐怕每年都会比较客观。”

朱元璋感叹着说道,这玩意想出来很难,但是理解起来不难。

大孙能够在商业上混得这般风生水起,可不仅仅只是因为那些作物,在朱元璋看来,即使没有那些作物,大孙比之现在也不会差上多少。

“还可作些借贷的买卖,那些高额借贷害人不浅,尤其是赌场九出十三归,动辄让人家破人亡,好生生一个家庭就这般毁去了。”

“宝钞司当定下利息,民间无论是何种情况下的借贷,其中利息必须符合官府的规定,一旦逾越者当以无效论处。”

“让刑部出个章程,凡是私放高利者,当以何罪论处,加入到大明律中。”

朱英沉声说道。

古代的高利贷,可比后世的人要狠得多,很多甚至有官府人员的参与,可谓是肆无忌惮。

那可不是上门催收那般简单,强行将人掳走,卖儿卖女还债屡见不鲜。

在生意场上,朱英也干了不少年,这些事情自然司空见惯,只是当时也无力改变。

现在既然有了这能力,自然不能允许那些黑恶势力为非作歹,荼毒百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