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186章:咱明日要去看大孙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186章:咱明日要去看大孙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08 11:09:52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沿海倭寇的事情,其实对于朱棣和朱棡来说,简直是不值一提。

主要不是打,而是找。。。

但是对比朱棣,朱棡显然要幸福很多。

只是刚刚抵达,手里已经有大量的情报聚集了。

某城主府内,朱棡和麾下诸多将士共聚一堂,在这其中,还有数名商人在此。

这些商人,正是朱英麾下的商会负责人。

不过这些负责人一个个,虽说是商人打扮,但就面相而言,着实跟商人并不是太搭边。

身材魁梧雄壮不谈,面相也带着凶神恶煞,比之诸多将领也不逞多让。

怕是要起了矛盾,撸起袖子随时都可以开干。

不过这也比较符合朱棡的胃口,要真是那些市侩的商人,他还有点瞧不上呢。

也不是说所有的商人,都是这般,只是因为沿海这边相对来书要乱一点,所以能够在这里混下去,没有点东西,肯定是不能够的。

“这次还要多谢你们,给本王带来这些消息,这才数日,就已经抓捕到了数百的倭寇。”

“说说吧,要本王怎么赏赐你们。”

朱棡笑着对两名商人说道,他现在的心情,着实是无比的顺畅,还未抵达的时候,这两人就开始送情报了。

只需将士带着人马,直捣黄龙便可,消灭倭寇,最麻烦的就是找人,在有向导的情况下,让朱棡仿若有一种过来对旅游的感觉。

他都不需要出门,随便派遣数队人马过去就可以了。

这些伪装成倭寇的刁民,遇到官军没有任何可以抵抗的能力,直接就被清除掉了。

“晋王殿下客气了,我等也不过是奉命行事,这都是东家的安排,赏赐的事情,还请殿下不要再提。”

为首的那名商人,作揖之后,躬身回道。

听到这话,朱棡也有些感叹,自己这个皇侄,还真是厉害得可以,显然整个沿海地区的情况,都已经被摸透了。

“本王问一下,你们可是知道本王那四弟的情况。”微微犹豫,朱棡开口问道。

听到这话,两名商人对视一眼,迟疑片刻之后,之前一直不怎么说话的商人轻轻点头。

显然即使是面对晋王朱棡,两名商人也有些保留,看似前面说话的商人为主,实则真正的主事,是相对来说要沉默的商人。

“回禀殿下,燕王殿下此刻已然的抵达了胶澳,大军驻扎在当地,并没有多于的动静,不过...”

“咳咳...”

就在前面商人想要继续说的时候,主事的商人突然咳嗽两声将其打断。

“怎么,面对本王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吗,这番过来平倭,尔等东家难道没说要全力以助吗。”

“还是说你们想要隐瞒某些事情,亦或是隐瞒你们东家。”

晋王朱棡的语气有些不愉,略带着训斥的口吻,目光也放在主事商人那边。

听到涉及东家,主事的商人安按捺不住,连忙开口解释道:“殿下莫要误会,我等对于东家是绝对的忠诚,绝不可能有丝毫的隐瞒。”

“本王还以为你是哑巴呢。”晋王朱棡没好气的说道。

主事商人苦笑,既然已经暴露了自己,也没什么不能说的了。

他之所以打断前面商人的话,就是不想让商会参与到两位藩王的争夺中去。

东家目前的情况,他们并不知情,收到的命令也是辅助晋王朱棡,消除沿海倭患。

将燕王的情报告诉晋王的同时,也意味着他们对于燕王那边安排人员监视的事情暴露出来。

“回禀殿下,我等也只是有一个不成形的猜测而已,并无真是证据,所以在下才会打断,这等臆想若是产生误会,让殿下误判,可就是罪过了。”

主事商人作揖道歉后,这才将刚才的事情解释出来。

“那你们倒是说说,有何猜测,竟是还会让本王引起错误的判断。”朱棡问道。

到了这般情况,前面的商人低着头,后面的主事的商人也只好讲述道:

“根据我们观察,朱棣麾下的大军探马,正在探寻山东沿海地区的村寨。”

“看似可能是在寻找倭寇的踪迹,但是我等情报反馈,对方探马连村寨都没进,每次只是在村外观察,就转身离开。”

“单单一处便就算了,实则在我们的探查下,几乎朱棣派出去的所有探马,皆是如此。”

说到这里,主事商人就没在说了,在场的都是军中将领,话都都了这份上了,还有什么不能理解的。

“啧啧,本王这四弟,是真敢做呀,杀良冒功这样的法子都能想出来,都说本王残暴,这般岂不是比本王更为残暴。”

晋王朱棡笑着说道,不过在言语之间,也没有指责的意思。

反而为朱棣的手段有些感叹。

这年头的军队,可不是说什么秋毫不犯,军匪军匪,区别不大。

“在这件事上,本王给尔等记上一功,时刻紧盯着,若是有发现情况,立刻告诉本王。”

“到时候本王直接给山东布政司传信过去,看他朱棣还能有什么法子。”

晋王朱棡此刻感觉到非常愉快,能够给朱棣造成困扰,是他目前所能体会到最为开心的事情。

“遵令。”主事商人无奈的作揖回道。事情发展到这般地步,也是他没有预料到的。

只能等回去后,将这里的情况,全部汇报到东家那里才行。

若真是因此出了什么纰漏,怕是日子不得好过。

不过总的来说,商会这边现在非常舒服。

因为这些沿海本土势力被打击掉后,海外市场的份额就出来了,届时能够产生的利益,估摸着至少能翻十倍以上。

不过,商会这边最为眼热的依旧是山东沿海,那里的位置更好,相对来说贸易更为顺畅。

......

京师,凉国公府。

蓝玉正在和朱寿一同饮酒。

蓝玉虽说被称为年轻派的武将领袖,但实际到目前也已经是四十六岁。

二十三岁任万户的朱寿,跟随朱元璋参加南下渡江之战的朱寿,今年也是六十岁高龄。

在洪武二十五年的现在,实则这些早期的将领们,也没几个年轻的。

朱寿封舳舟户侯,官职为都督佥事,为横海卫指挥使。

横海卫距离京师不到七十里地,得到蓝玉回京的消息,朱寿就想办法来到京师。

当然作为卫所指挥使,他不能私自离开,能够来京师也是借着向都督府汇报工作的名义。

虽然朱寿比蓝玉大上一轮有余,不过表现得对蓝玉极为恭敬。

“凉国公,目前太子薨逝,太孙年幼,我等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呀,得到凉国公回京师的消息,我这心里也算踏实了许多。”

酒过三巡后,朱寿直接坦言说道,也没太多的顾忌。

六十岁的朱寿对于很多事情,已然有了敏锐的察觉,目前的形势在他看来,险境重重,这才冒着风险和蓝玉私会。

像是朱寿,还有曹震,这都是蓝玉的铁党,关系极为亲密。

“早些日子,某这心里也着急得很,不过现在嘛,却是无甚可以担心的。”蓝玉面色轻松,完全没有朱寿那样的紧张感。

一口喝干碗中酒水后,笑着说道。

朱寿见此有些焦急,想说些什么,又立即顿住,下意识的左右看了看。

“放心,某已让心腹将士驻守,隔墙无耳,有啥想说的,尽管说便是了。”蓝玉坦言说道。

听到这话,朱寿迫不及待的开口,不过声音还是压低:“凉国公,不瞒你说,在末将横海卫这边,几个下面的弟兄,发现了锦衣卫的痕迹。”

“末将担心,陛下对咱们这些人,会产生忌惮,太孙尚幼呀。”

话到这份上,朱寿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

其实朱寿对于朱元璋的想法,隐约之间有些猜测。

他六十,家里同样有长子长孙,本身是侯爵的位置。

爵位是嫡系世袭,若是长子不在,自然就是长孙继承。

他孙子的年纪比较小,若是他一命呜呼了,长孙十来岁的年纪,怎么可能阻挡得到了那些叔叔。

感同身受的想法,让朱寿意识到,陛下可能会削他们的兵权。

当然,削兵权在朱寿看来,也就顶多这般了,他们都都是为大明流血流汗过,总还不至于跟那些文官一样,被诛杀吧。

“如若某没猜错的话,最近半月以来,当是没有这般事了吧。”蓝玉老神在握,犹如算命先生一般说道。

朱寿轻咦一声,不由道:“确是如此,凉国公是怎么知晓。”

蓝玉微微一笑,脑海中瞬间回忆起前些时日,长孙殿下给他的名单,在那最前面,排名第三的,便就是朱寿的大名了。

“某能知晓,那是因为殿下回来了。”蓝玉缓缓说道。

“殿下?”朱寿有些迷,一串人影从脑海中闪过,皆是诸位亲王,不过如何想也想不到是哪位殿下。

“孝陵,虞王殿下。”蓝玉笑着直言说道。

朱寿闻言哭笑道:“凉国公莫要和末将开玩笑了,长孙殿下那都多久之前的事情了,若是我没记错,大概距今有十年了吧。”

蓝玉认真的点点头说道:“你没记错,今年恰好第十年。”

“大将军莫要逗弄末将了,这些杂剧哪里能当真呢。”

看到蓝玉的模样,朱寿心累,我跟你聊正经事情,你还跟我将起故事来了。

蒙元在神州大地上留下的文化沉淀,最为出名的便是元曲了。

元曲是包括杂剧和散曲,主要指杂剧为主。

有关于孝陵流言的传播,因为涉及到皇家私密,极为容易勾起人的兴趣,眼见官府没有出面制止,很快就有胆大的人,加以想象制作成各类杂剧。

这些跟孝陵有关的杂剧一经问世,顿时就掀起了热潮,流传速度乃是之前数十倍以上。

伴随着戏班,以京师为核心,迅速向着整个大明疆域进行扩散。

再等些时日发酵,怕是边疆之上都能流过去,因为方言的关系,现今的孝陵虞王,已然有十多个方言版本了。

大明帝国如此强盛,还是最为神秘的皇家孝陵,可以想象那些朝贡小国对这些杂剧会极为好奇。

或许都不用等到明年,今年这孝陵虞王杂剧,怕是就要衍生出十多个翻译版本出来。

蓝玉顿感无语,我跟你讲真的,你还当我开玩笑呢。

不过关于孝陵虞王杂剧的事情,蓝玉不仅知道,最近还特别喜欢看,每次吃了晚膳,都会去看剧,最近还挺迷恋的。

“孝陵的事,大约是陛下特意放出来为长孙殿下造势,某哪里有空逗弄你,孝陵其他的某不知晓,但地下裂开不见虞王尸骨,却是真事。”

“长孙殿下在十年前入葬后,此夜星象移位,地龙翻滚,从地下河道飘走,得天庇佑逃过一劫,是千真万确的事情。”

“前些日子,某还跟长孙殿下一同就膳,前些日子陛下让某挑五千人,为殿下亲卫,现今长孙殿下,正在城郊外京营操练将士呢。”

“哦对了,便是景川候长子曹炳,目前就在殿下麾下任千户呢。”

蓝玉缓缓的解释道,此事过于匪夷所思,一般人也就当个故事在听,真要遇着长孙殿下,整个人都会傻掉。

便如现在的朱寿,嘴巴张大,目瞪口呆。

蓝玉这些话对他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平日朱寿没啥事,就喜欢听杂剧,孝陵的本子更是目前最火的。

甚至于有时候朱寿还臆想过,若是虞王殿下真的活下来了,那么作为嫡长孙的虞王,必然就是这大明帝国最佳继承人。

凉国公可是虞王殿下的舅爷,这般算下来,他们这一系又能跟曾经一样,后世昌盛。

现如今梦想成真,朱寿和那叶公好龙般,一下子有些懵了。

犹豫了一下,朱寿端起旁边的酒坛子,大口的灌了两口,而后再看向蓝玉。

眼睛直盯着蓝玉看了半晌,又往自己脸上拍了拍,而后说道:“凉国公,这...可不能开玩笑的。”

蓝玉没好气的说道:“过些时日,待殿下从京营归来,某在殿下面前举荐你,召你入京,到时候你自个亲自拜见就知道某说的真假了。”

朱寿下意识的咽了一口口水,整个人依旧处于震撼之中。

......

转眼便是数日过去。

大明皇宫内,恰是朱元璋用完晚膳,在皇宫内悠闲散步,而后不久就是批阅奏章的时间。

“蒋瓛,咱大孙去京营操练士兵,今日是第几日了。”朱元璋停下脚步,突然问道。

“回禀陛下,今日已然是第十二日了。”蒋瓛立刻回道。

“十二天,咱已经整整有十二天没见着咱大孙了,这大孙也是,两日送一批奏章来,却是闭口不提想咱的事。”

“也不知道咱大孙在京营如何了,是否吃得好,睡得好,军营那边的日子,定是没在京师里舒坦吧。”

“这般用心,看样子大孙还真想练出啥模样来的将士不成,足足练了十二天,难道说蓝玉那厮给咱大孙的将士不是精锐?”

朱元璋自顾自的说道,开始的语气有些埋怨,很快就转到了思念。

到了最后,便是开始乱想起来,甚至猜测是不是蓝玉挑选的将士,把自家大孙给坑了。

“不行,咱明日要去军营里,瞧一瞧咱大孙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