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188章:继承蒙古帝国的遗产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188章:继承蒙古帝国的遗产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08 11:09:52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当后世的阅兵正步,出现在大明的时候,这所带来的震撼,绝对是所有见过的人,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的事情。

别说大明现在了,就是朱英自己前世去过一趟,直到现在都是记忆犹新。。。

当然,仅仅十二天的训练,对比前世的阅兵那相差不是一星半点,不过朱元璋可没有见过这般的行军方式,造成的冲击可想而知。

朱元璋没有理睬大孙凡尔赛的问话,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这些站立不动的士兵。

“爷爷,可别在这站着了,要是传出去你到了我这,孙儿让爷爷在大门口站着,这叫个什么事呢。”

朱英无奈的说道,而后指着校场中心的阅兵台说道:“爷爷,那是孙儿特意改造出来的,咱爷俩去上面看更舒服。”

朱元璋闻言转头看去,之前的点将台,已经被做成了三丈有余的高台,高台上还有石雕的围栏。

“好,咱爷俩上去。”朱元璋眼睛一亮说道,显然高台上的视线,要比现在好得多,也能看得更为清晰。

朱英对着后方的千户挥挥手,那名千户立即安排旗兵打出旗语,当旗兵摇旗三次后,方队中同时响起十来声长喝:“众将士听令,齐步...走!”

整个十四方队,开始动了起来。

便是刚刚已经被震撼过了,朱元璋此刻看到,还是忍不住有些惊叹。

这种夹带着优雅和威严的步伐,只是一眼就被朱元璋深深的喜爱住了。

高台上,朱元璋和朱英看着面前的轮流走过的方队将士。

每个方队将士在经过高台的时候,都会侧头看向高台,同时高深呐喊:

“吾皇万岁!”

“大明皇朝万岁!”

伴随着如同浪潮般此起彼伏的长声呐喊,朱元璋突然感觉到有一种尘封已久的东西,徒然破开,并且迅速的生根发芽。

当这样的军队,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敌人将会毫不犹豫的闻风丧胆,士气全无。

这种强烈的压迫感,朱元璋打了差不多一辈子仗,真想不到有什么军队可以与之抗衡。

即便是阅兵结束后,朱元璋坐在军营会议的虎椅上,也还在不停的回味。

“大孙可是给他们取了称号。”朱元璋回过神来,不由对坐在旁边的大孙问道。

“还没正式下达,不过孙儿心中已然有了想法,玄甲卫,爷爷觉得如何。”朱英回道。

“好名字。”想起刚才的黑色潮流,朱元璋赞叹说道,而后问道:

“这等将士,大孙是如何训练出来的,跟咱详细说说。咱想着,便是蒙元最为辉煌的时候,怕是也训练不出这般士兵吧。”朱元璋感叹道。

朱英却是有些尴尬的回道:“爷爷也别过于高看了,这般虽然看上去极为骇人,实则现不过操练十来天,真要打仗起来,战力也不见得能有很高的提升。”

听到这话,朱元璋摇头道:“孙儿这就不懂了,两军交战,士气为先,在这般军容下的将士,不管任何敌人见到,都要胆怯三分,便是有十分力,顶多发出五分来。”

“且孙儿忘记了最为根本的事情,能够达到这般行动一致,其中军纪极为严明,将士们对于号令,莫有不从,战力本身绝不会低。”

听到这话,朱英嘴角含笑,这些将士都是他亲自训练,哪能不知道,不过是借老爷子的话说出来。

朱元璋见大孙这般模样,心下也顿时明白,哈哈大笑起来。

“好你个大孙,还想着奉承咱,不过如此操练的方式,大孙是从哪里学来的,咱读的兵书也不少,能够操练出这般将士的,却是从未听闻过。”

朱元璋有些疑惑的问道。

作为皇帝,什么书籍弄不到手,更别说朱元璋这种对于打仗非常感兴趣的,说句丝毫不夸张的话,但凡是兵书,几乎朱元璋都是通读过的。

“不瞒爷爷,这等操练方式,孙儿并非是从兵书里看到的,而是自己领悟出来,这次的也不过是试着操练一番,没想到效果这般好。”

朱英面不红,心不跳的说道。

反正就目前的大明,乃至于全世界而言,也没这般正步的走法,即使是后世的最美正步,也是经过不断的改良。

朱英这等于是将无数人研究过后的智慧结晶,直接搬过来使用。

朱元璋闻言,眼中大为赞赏,虽然对此心中也有猜测,但大孙自己说出来承认,朱元璋还是感到惊喜。

大孙给他的惊喜,真的是太多了,多到连朱元璋自己,都有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受。

“大孙领悟这般操练方式,是从哪里的想法呢。”朱元璋再次问道。

朱英对此早就胸有成竹,闻言后未有迟疑,直接说道:

“孙儿观上古先秦,灭六国而一统天下,方有今日之华夏,其中秦军玄衣玄甲,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孙儿心中极为向往。”

“秦军执法严明,军纪极为严厉,将士们无不赴死,大秦铁骑之下莫有不从。”

“孙儿常常苦思冥想,为何大秦将士如此强盛,是怎样的方式,才能训练出如此强盛对你士兵。”

“于是孙儿便开始从各方面来分析其中缘由,大秦起初不过口计五百万人,却有大军五十万,一统六国后,口计两千余万人,雄狮百万。”

“大秦的百万雄狮,和我大明百万雄狮截然不同,孙儿并非贬低大明,便是如今的大明和曾经的大秦对上,即便是有火器之优势,也没有半数胜利之把握。”

“我大明百万将士,为汉之屯田制,畜兵于农,平时耕作,战时出征。”

“秦则不同,但凡秦兵,便终身皆是兵,每日操练训练,随时皆可出征。”

“方阵正步的训练,是孙儿为操练将士听从军令思索研究而来,其中最为不可缺少的一项,便就是每日不曾间断过的操练。”

说到这里,朱英从老爷子面前的书案中,拿出一张写满章程的白纸,给老爷子看。

朱元璋目光投去,仔细观看。

这上面写着的,正是关于将士们每一天的训练内容时辰的把控。

从早上哪个时辰醒来,到早膳,午膳,晚膳,休息的时刻,晚上接受教书先生的传授,皆有极为严格的安排。

这也就是意味着十二天以来,刚才朱元璋看到的所有将士,每日都在不断的重复这个操练。

“孙儿询问过大夫,每日两餐不足以保证将士们的消耗,如此繁重的训练内容,须得每日三餐才能保证。”朱英在一旁解释说道。

朱元璋点点头,没有去询问大孙,这般的训练需要耗费多少钱粮,有了这样的将士,即便耗费再多一些的钱粮又如何。

目前的五千将士,哪怕是面对五万将士,在朱元璋看来都有极大的胜算。

“可惜,我大明目前天灾不断,粮食紧缺,若是有足够的粮食,何愁不能收服曾经的疆域。”朱元璋有些失望的说道。

元末的混乱,便是因为不断的灾荒导致,大明立国后,就一直在和这些灾荒对峙。

这也是当初朱元璋承认蒙元正统的一方面因素,可惜因为灾荒不断,导致朱元璋一直都被束缚手脚。

不然大明帝国的疆域,至今怕是要大上一圈,在朱元璋心中,曾经蒙元所统治过的疆域,都属于大明疆域。

追根溯源,曾经整个蒙古帝国征服过的土地,大明对其都有统治权。

这番话让朱英不由看向老爷子,其实在朱英的心中,现在的老爷子更像是一个守家的老人,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皆是为了这个家能够一直安稳的发展下去。

但是这句话,让朱英看到了老爷子的另一面,曾经雄心壮志,征战天下的枭雄本色。

“爷爷放心,孙儿昨日就得到了消息,曾经和爷爷说过的番薯,马铃薯,玉米等作物,已经抵达了京师边上,明日就可到达京师。”

“且还有一作物,名为黑麦,孙儿在西域那边也有种植,便是天寒地冻黑麦也能顽强生长,且产量比之米麦也不逞多让。”

朱英笑着说道,雪白的牙齿露了出来。

“好,明日咱就同大孙一起,去看看这些作物如何,若真是和大孙说的那般,整个大明的百姓,都将会对大孙感恩戴德。”

朱元璋眼睛一亮,顿时说道。

在这一刻,朱元璋其实心里想着的,却是能够借此机会,将大孙的名声宣扬出去,让所有能够因为这些作物而活下来的人,对大孙感恩。

到那个时候,大孙继承皇位,那就是天命所在,民心所向,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甚至污蔑造谣大孙的身份。

这些作物的推广,当是目前最为紧要的问题,朱元璋仿若看到,在两三年后的大明,多数百姓都会因此活下性命。

有了足够的粮食,大明的军队也能放开手脚,将大明内部的问题,好好的梳理一番。

朱元璋相信,有大孙不断培养出像今日这般的将士,镇压叛乱绝对是轻而易举。

到那个时候,大明也该是继承整个蒙古帝国留下的馈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