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206章: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206章: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08 11:09:52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开什么玩笑呢,什么你亲大哥,你脑子没患糊涂吧。”

朱栴有些无语的说道。

皇宫里任谁都知道,作为太子嫡出的朱允熥率,有且只能是一个亲大哥,那便是早就薨逝多年旳虞王朱雄英。

都已经十年过去了,难不成还能死而复生?

“你才糊涂呢,那真真是我大哥,前段时间孝陵的事情知道吧,那便是皇爷爷为大哥复出的准备。”

“不然你以为,谁还能跟我父王如此相像,也唯有我大哥了。”

朱允熥见朱栴不信,直接辩驳说道,关于大哥的事情,既然已经开口了,那干脆一股脑都说出来。

这话朱栴的眼中,已经有了三分相信。

孝陵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甚至当时他还觉得有些奇怪,怎么突然就孝陵虞王陵寝出事了。

现在一对照,完全能对上。

这便就是朱元璋的聪明之处了,不着急将大孙抖出来,而是先埋下一颗种子。

人嘛,谁还没点好奇心呢,尤其是皇宫里生活的人。

“你还不知道吧,大哥如今,已经是入住在坤宁宫里了,皇爷爷说,那便是大哥小时候生活的地方,连东宫都没去住。”

见朱栴还有些惊疑不定,朱允熥再次爆出猛料。

听到这话,朱栴眼中怀疑尽数退散,取而代之的是震惊之色。

坤宁宫那是什么地方,是母后才有能入住的宫殿,和父皇的宫殿相连。

朱栴长这般大,父皇的乾清宫去了不少次,但是仅仅一墙之隔的坤宁宫,却是从未有进去过。

坤宁宫是父皇的禁忌,哪怕是有再大的胆子,也没一个皇子皇孙敢去那里玩耍。

曾经有哥哥功课做得优秀,因此得到父皇的嘉奖,父皇便答应许诺一个奖励。

因为坤宁宫在诸多皇子皇孙中都很是特殊,那位皇子便就顺势提出,想去到坤宁宫里看一眼。

这般一来,在诸多皇子之中,他就是唯一一个,去过坤宁宫里的了。

然而,看似极为简单的一个要求,若是让本来笑呵呵的父皇,脸色顿时就沉了下来。

那位皇子被训斥了一番不说,连原本有的奖励,也被全部取消,还受到了责罚。

从那以后,再没有哪位皇子皇孙,在提起坤宁宫。

有这般的认知,那么能够住进坤宁宫中的,也唯有虞王朱雄英了。

对于朱允熥的话,朱栴也没有怀疑。

坤宁宫里有了主人,这事只需遣太监打听一番,就能知道,不可能作假。

“竟然是真的,你大哥他真的复活了,这简直,太厉害了。”

朱栴的神情,在短暂的震惊过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兴奋激动。

对于一个少年来说,死去十年的人复活这事,非常的神奇。且对于朱栴,庶出的十六皇子,谁当皇帝,其实跟他的关系都不是很大。

反正轮不到他的头上,正常来说,便就是明年,他们这一批已经封王的皇子,就要去藩地了,到时候没有皇帝的召见。

他们也没有机会回到皇宫。

对于藩王来说,日后的藩地,差不多就是一辈子的生活所在。

而庆王朱栴,他的藩地也早就安排在了宁夏。

“十六叔,我可是真的把你当朋友,才会把大哥的事情告诉你的,除你之外,知道的也不过三人了,你可不要到处述说。”

“虽说皇爷爷还没表态,但我估计是皇爷爷想让大哥慢慢的融入到皇宫里来。”

朱允熥看朱栴这般兴奋,先是有些担忧的说道。而后像是自己给自己解释一般。

朱栴问道:“除了你我,这皇宫里还有其他人知晓?是谁呢,快告诉我。”

朱允熥稍微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说了出来。

“最初是我和姐姐,后来十七叔也被皇爷爷安排过去了,哦,对了,当时大哥还没入宫呢,就在城里置办一个茶楼。”

说到茶楼,朱允熥突然想起一事,说道:“前段时间,皇爷爷不是从宫外购置了很多早点来嘛,十六叔也吃过吧。”

“那些早点,就是大哥置办的茶楼所做,怎样,是不是味道很不错。”

朱允熥的语气有些骄傲的说道。

“那么好吃的包子,竟然是我大侄子做的,简直不可思议,大侄子就是大侄子,真的厉害。”

朱栴越发震撼。

虞王朱雄英的形象,在他的心里不断被颠覆。

显示禁卫统领,从来没有在书上看到过的操练方式,而后又是嫡长孙,还对美食这般熟悉。

宫里的皇子们,大多数都对美食的兴趣很大。

当时那些柔软白嫩,入口即化的包子,可是在皇宫内掀起了好大的风波,弄得诸多皇子是你嘴馋不已,却有不敢去询问父皇。

毕竟这等美味,定然是来之不易,能够一饱口福,也算是很不错了,要懂得知足。

“那这么说,我若是还想吃那包子,只需要和大侄子说上一声,就可以了吗。”

说出这话后,朱栴看向朱允熥,一脸认真的说道:“这个忙你可是要帮我,之前学府里,你睡觉的时候,可是我给你在夫子那边打的掩护。”

“还有帮你搞功课的事情,还有上次,你姐姐差点被人欺负,可也是我给你出的头。”

朱栴一脸认真的说道。

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人情世故,矛盾纠纷。

朱栴的生母是余妃,只有他这么一个儿子,自然宝贵得多。

论地位上来说,朱允熥的地位和朱栴虽然差了辈分,但实际上是对等的,享用的俸禄待遇也相差无几。

不过朱允熥从小没了亲娘,后母吕氏不说欺负他,但和生母肯定区别很大。

所以在很多方面,朱栴可比朱允熥要霸气得多,毕竟余妃会尽全力维护他,养成朱栴不怕事的性格。

朱允熥有些苦笑的说道:“十六叔,你对我和姐姐的好,我自然是记得的,只是就吃个早点,其实没有这般麻烦。”

“甚至都不用特意去找大哥,大哥的茶楼,在京师里生意好着呢,你叫人去宫外,直接帮你买回来便是了。”

朱栴懵了。

有些不敢置信的说道:“就这般简单?”

“就这般简单!”

“你可莫要诓骗于我。”

“十六叔派人一去便知呀。”

就在朱栴还想说上几句的时候,咚咚咚的鼓声传来。

这是要继续开始操练了。

两人立刻停下,往自己所在的方队小跑过去。

......

“也是该到了收网的时候了,那些奸商的情报,可是都搜集全了,若是放跑一个,那可都是巨大的损失。”

秦淮河畔,平安茶楼二楼。

朱英身穿锦衣,对着张伯问道。

他现在有自由出入皇宫的权力,关于自家势力的一些问题,也不好带到皇宫里去安排。

所以朱英一般都会选择出宫商议。

这次出宫,他就是为了搞钱来着的。

之前救济河南,将在大明的多数商会,家底都给掏光了不说,还跟很多商会,借了不少利钱。

不过朱英针对的商会,都是正儿八经的奸商,在借的时候开始就没想着要还。

我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

为了不引起矛盾,或者说影响群英商会的名声,现在对于那些奸商可以一网打尽了。

这些个商人,个个都是投机倒把,敲骨吸髓的无良之人。

良心已经全黑不说,对于大明商业的发展,不仅仅没有丝毫帮助,还有很大的影响。

他们不事生产,豢养恶奴,所得的钱财,均是囤货居奇而来。

只要能赚钱,什么买卖都干。

将这些杀了,朱英心中没有丝毫愧疚之心。

不仅仅是债务,他们的家产,也得全部充公。

“东家尽管放心,目前从边疆过来的人手都很足够,那些个奸商的底细,早就被我们的人打探清楚了。”

“包括他们藏银子的地方,**不离十都已经摸透,如今东家一声令下,定叫他们一两银子都跑不了。”

张伯自信的说道。

自从叶月清去负责火药司的事情后,朱英下面的情报网络就再次归到了张伯手上。

如果不是打探那些奸商藏银子的地方,也不至于耽误这般久。

“好,那便就传令下去,直接动手吧,不过坏人虽多,也难免会有好人,锦衣卫那边我会吩咐过去,到时候记着,只诛首恶就可以了。”

“至于其他人,便就流放边疆,为大明添砖加瓦吧。”

朱英嘱咐道。

像是老爷子那样,一杀就是一大片的搞法,朱英还真有接受不了。

大明现在人口也不算多,大约上亿人口,登记的不过六千多万人,自然不能随便乱杀。

“是,东家。”张伯回道。

“对了东家,最近安秀公主那边,一直都在询问,什么时候才可以安排人马驻守安南。”张伯补充说道。

朱英没住在院子里,所以安秀长公主陈慕月,就只能每天都找张伯了。

虽说陈慕月是相当于被抛弃,但在她的心中,安南是她长大的你地方,且安南王室存在,对于陈慕月也是有很强的助力。

所以才会这般急促。

“先不急,安南那边的局势,也并非一年半载就会发生大变,让她沉下心思。我既然答应了他,那便绝不会食言。”

“还有,莪的那些弟子们,都到京师了吧。”

朱英想了一下问道。

“回禀东家,全都到了,只是院子里住不下这般多人,便是包了一个客栈,暂时安置在那边。”张伯回道。

“行,通知过去,定于后日正午,让他们都到院子里等候。”朱英点点头吩咐说道。

“是,东家。”

安排好这些事情后,朱英便让锦衣卫传唤马车,去巡查番薯等作物。

这些作物是大明的重中之重,老爷子盯得紧,朱英也担心出什么乱子,最多隔一天,就会去巡视一番。

.....

皇宫内宫廷禁卫的训练,到了差不多天黑的时候,就会截止。

毕竟皇宫内的规矩要多很多,目前朱英还没打算对宫廷禁卫们搞军事培养。

一朝天子一朝臣,对于朱英来说,玄甲卫才是自己直属,自然要优先培养。

操练结束后,众多皇子拖着疲惫的身子各自回去。

虽说苦得很,但哪怕只有十二岁的皇子或皇孙,都没有叫苦连天,皆是默默承受。

这和朱元璋目前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其实就算是薨逝的太子朱标,也是能文能武,并非单纯的只读书。

古代的文人所谓的手无缚鸡之力,那是相对于武人而言。

别的不说,单单一个上京赶考,稍远一点的学子都是爬山涉水,一步一个脚印走过去。

在体力上,可没后世人那般不堪。

穷学文,富学武。

学武得吃得好才能学,不然就是亏空自身。

家境稍好一些的学子,对于身体的锻炼也不会忽视。

至少在明初,多数皇子皇孙,不说领兵能力如何,至少还是能打的。

朱栴回到左顺门中。

这里住着的,皆是已经封王的皇子,包括朱权也是住在此处,自有宦官婢女服侍。

左顺门住着五位,右顺门也住着五位。

除了两人外,还有十八子朱楩岷王。

十九子朱橞谷王。

二十子朱松韩王。

大伙都是十三四岁的年纪,也算是相处得来。

古代以左为尊,所以按照排序,住在右顺门的皇子,自然排在后面一些。

“好累呀,这般的操练,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也不知道要操练多久才结束。”十九皇子朱橞抱怨道。

这位抱怨的人,便就是历史上,在靖难之役和李景隆一同打开城门,迎接朱棣入城的藩王。

“十九弟,这是父皇给我们的机会,让我们见识到如此操练方式,日后去了藩地,就能快速训练出一支精兵强将来,何苦之有。”

听到抱怨声的朱权,皱眉向朱橞说道。

朱权虽然比朱栴小了半岁,但是在这左顺门五位皇子中,权威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这主要来源于朱元璋的喜爱,还有在曾经练兵时候,表现出来的优秀。

听到十七哥朱权的话,朱橞顿时不敢多言,只是微微低着的头,眼神里非常不甘心,但又不敢跟朱权顶嘴。

朱权见其沉默,也就不再多说,随手拿起一本兵书就看了起来。

此事的朱栴,心里头却是痒得很。

他瞧瞧看了眼,跟没事人一般的朱权,心中佩服。

都知道统领的身份这么久了,竟是一点都没有异常的地方。

拿着书籍,朱栴完全没有心思,眼珠子一转,就给十八皇子朱楩打了个眼色。

朱楩左右看了看,确定十六哥朱栴是对自己示意,便疑惑看过去。

朱栴指了指门外,然后起身出去。

见朱栴搞得这般神秘,好奇心顿起,连忙跟随着出去。

十八皇子朱楩出来后,朱栴就低着头左右看了看,然后把朱楩拉到一个角落里,眼神中带着神秘色彩的问道:

“你可知晓,操练咱们的禁卫统领可是何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