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245章:乖乖投入到我大明怀抱吧(求订阅,求月票)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朱英的猜测非常的准确。

远在千里开外旳道衍,着实有些发愁了。

“终究是贫僧小瞧了长孙殿下,原以为顶多不过几万人马,何曾想过,竟是有十五万之多。”

看了看帐外不断聚集的士兵,姚广孝心中暗道,他很清楚,现在大概已经不只有十五万人马了,都快接近二十万人。

自从姚广孝拿着大公鸡令符,下令高丽所有群英商会的潜伏人员,必须全力相助的时候,源源不断的,就有人来投效。

其实这个情况,朱英都是没有预料到的,他只是按照心中的想法,对于高丽进行不断的渗透。

这种渗透,可不仅仅是官面上的,是多层次,影响最大的,就是在商业上。

用雪花盐这等利器,可谓是绑架了许多高丽地主阶级的人物,再加上十几万的大军,让很多高丽地主觉得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

这就直接形成了羊群效应,越来越多的地主,安排麾下武将力量加入到征伐倭寇,倭国的这次战争中来。

干劲最大的,当然是以沿海地区,屡次受到倭寇袭击的高丽百姓,地主等人。

祖祖辈辈受了多少苦难,这次终于有机会打回去,那必须得报仇雪恨。

在加上群英商会的暗中宣传,在高丽各地进行鼓吹,引诱,传播。

倭国多么多么有钱,曾经掠夺了高丽多么巨大的财富,现在正是最好的时机,错过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这等铺天盖地的宣传,在现在的这个时代的高丽,其中的冲击力是非常强大的。

各方面的因素加起来,才导致姚广孝目前的这个骑虎难下的局面。

“国师大人,现在咱们军中的粮草已经开始有些不够用了,运粮一下字也跟不上,太多的人投效了,是不是要暂缓一下。”

问话的是为卫光,在卫光的旁边,还有知密直司事赵胖。

这两人之前,就是护送赵香熙到大明的使臣。

不同的是,赵胖的土生土长的高丽人,后来投靠的群英商会,卫光则是很早之前,就跟随朱英的将士,被派遣到高丽,卧底直升将军。

现在或许要叫大将军了,道衍是名义上的统帅,实际上打仗这种事情,当然是专业的军人更加靠谱。

卫光现在很苦恼,他还是第一次因为掌兵太多苦恼。

本来是为十五万大军准备的粮食,现在登记在册的已经有十八万了,这还是在不断提高筛选的情况下。

要是放开了手,怕直接就超二十万人。

就目前的粮食,估摸着连一个月都不见得撑到,更何况在一个半月后,还要去出征对马岛。

最近卫光,可是愁得不行,旁边的赵旁,也是拉着脸。

反观上首的姚广孝,面色平静,似乎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不用过于担忧,贫僧已经加急将现如今的情况,送往大明京师,长孙殿下手中,想来无须多久,就能解决此事。”

到了现在这般地步,姚广孝也只能搬出长孙殿下这尊大佛来稳定人心了。

果然,听到长孙殿下已经知晓这边的情况,卫光和赵胖,一下子就变得振奋起来。

尤其是卫光,瞬间就是精神抖擞。

这是对于朱英,极强的个人崇拜,在卫光的心里,就没有东家干不成的事情,多少苦难的局面,看似无计可施的危险,在东家的手中轻松瓦解。

这并非是盲目的信任,而是太多的事情累积下来所产生的。

“既然东家现在已经知道了,看来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待我回去跟弟兄们说上一声,便就没甚问题了。”

“不过国师大人,既然东家知晓了,那我等对于募兵的事情,是不是可以放开限制,多招募一些兵卒了。”

“时间上,应该是来得及的,东家的速度向来快,某感觉问题不大。”

卫光自顾自的说到,哪里还有刚刚垂头丧气的模样,单单就东家两个字,直接就让他上头了。

旁边的赵胖,倒是劝说道:“卫将军,还是稳定点好,东家调集物资的话,怕是可能要两月才行,也不见得有这般快。”

“若是到时候有些相差,怕是容易会出现问题。”

听到这话,上头的卫光冷静下来,思索后点点头。

虽然他觉得,东家肯定有办法,但兵家之事千变万化,谨慎些总是没错的。

姚广孝看着卫光的模样,心里头犯着嘀咕:

“长孙殿下到底给这些人,上的什么**汤呢,竟是这般恐怖如斯,简直难以理喻。”

“这卫光平时也是个精明能干的将军,行军布阵颇有章法,长于战事。怎的一听到长孙殿下,就变得如同我佛家苦行僧一般,没有丝毫怀疑。”

“长孙殿下或许能提供不少粮食,但要真正解决的话,怕也是鞭长莫及,最大的可能,还是大明那边调动粮食过来。”

“不过若是从大明调粮的话,这往后的事就不好办了,李成桂那边,也有了诸多借口。”

“只是权衡之下,大概也只能如此,所谓两权相害取其轻,即便是长孙殿下,应该也不可能有更好的办法吧。”

“好歹能成便是,当不会影响到明年开春后,大明那边的行动,否则这边崩溃,干系可就大了。”

姚广孝面色如常,甚至还因为刚才提到长孙殿下所以面带笑意。

实则心中担忧非常,粮食一断,要不了多久大军可能就自行崩溃了,那完全就是一场笑话。

姚广孝的眼中闪过一道狠辣。

实在不行,他也只有提前进攻对马岛,强行攻打,以伤亡和掠夺,来缓解带来的粮食压力,这也是最后的手段了。

......

坤宁宫内,朱英还在思索着关于姚广孝那边的对策。

目前比较可行的法子,就是提前发动战争,粮食不够就去抢,人员太多,那就战。

死的人多了,自然粮食就够用了。

“殿下,不若是跟陛下商议,暗中调粮,顶多是多跑一个迂回,从海上运去,假装是番外购来。”

“如今大明秋粮陆续到位,国库充盈,应当没有过多的问题。”

叶月清再次建议说道。

大军崩溃的后果,不管是对于姚广孝,还是群英商会来说,都是不可承受的。

一旦失利,群英商会在高丽的布局,将会蒙受重大的损失,甚至一蹶不振。

而李成桂,绝不会放过这个时机,定然会狠狠咬上一口,从群英商会这头巨虎之上,撕下大批血肉下来。

朱英本来在酝酿之中,听到叶月清提到‘番外’二字。

顿时就眼前一亮。

“许是在京师待久了,我都快把番外这些人,都忘记得干净了,还好,如今想起来,也不算迟。”

朱英喃喃说道。

叶月清闻言有些疑惑,不过在这个时候,她没有询问而是保持沉默,担心因此打扰了长孙殿下的思路。

沉吟思索一番后,朱英心中的计划,基本上已经完善了。

便对叶月清吩咐道:“立即传我密信,给高丽周边所有贵族的势力,包括草原上的也好,还是其他地方也好,全部传信。”

“以群英商会的名义,便就说如今高丽国师,道衍法师是我群英商会暗中布局,其目的就是为了夺取倭国国内钱财。”

“然后给我大肆宣扬,海外番商发现倭国境内巨大银山,名为石见银山。”

“包括大明明年开春动兵的消息,也给我放开出去,便说大明即将出六十万大军,强打倭国,势必要占据石见银山。”

“现在群英商会不想吃独食,愿意和诸多势力共同分享,大伙目前暂时无须动兵,只需要足够的钱财投入即可。”

“以群英商会的名誉担保,对于一些大的势力,若是犹豫不决者,承若雪花盐供给加大,若是有假,愿意赔偿所有损失。”

“把暗地里的潜伏人员,全部给我调动起来,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股风以高丽为中心,迅速吹遍所有国家。”

“告诉所有人,这次的合作,最低的期限是一万石的粮食。拿不出的,不享受本次分润的资格。”

“第一批的征集,名义上只给十个名额,多的不要。第二批名额的开房,视到时候的情况而定,到时候,可就不是这个价了。”

“富贵险中求,我就不信这般大的消息,还能无法搞定。”

叶月清听完,有些担忧的说道:“殿下,这次如此大的规模,尤其还是涉及到大明之外,此次做完,怕是群英商会多年经营的名誉,可能会直接扫地。”

“甚至在大明疆域外的商会们,也会遭到很强烈的报复,损失惨重。”

虽然长孙殿下说得很是在理,但叶月清马上就意识到,这跟上次的赈灾的手段,几乎是一个模样。

甚至是规模更大,涉及更广。

大明那些奸商,还能直接以大明律法将其灭杀,让这些债务人死账消,但现在大明外的话,肯定就过不去了。

而且事后,分部的人员绝对会遭受巨大打击,群英商会从神坛跌落,变成人人喊打的老鼠。

朱英笑了笑,雪白的牙齿散发着冷光了。

“战争的泥潭,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抽开的,这和赈灾的情况完全不同。”

“首先,石见银山是真的,大明出征,也是真的,这些消息,就足够许多势力为之疯狂了,谁还不想在大明后面,趁机发上一笔呢。”

“其次,打倭国,可不是一两天就能打完的事情,裹挟这么多的势力一同,倭国基本上没有希望打赢,可以说赢面非常的小。”

“这和当年元朝攻倭可不一样,倭国所面对的,可不仅仅是大明高丽,还有数量众多的贵族势力们。”

“最后,倭国打下了,或者说石见银山抢到了,这些个势力的人员们,也基本上元气大伤。”

“银山呀,那可是要人慢慢挖的,就看他们能不能等得起了。”

听到长孙殿下的解释,叶月清是真正的被震撼到了。

这等运筹帷幄的手段,简直是以天下人为棋子,搅动风云。

叶月清已经难以想象,到时候将会出现怎样的情况,那么一个小小的倭国,又能拿出什么来对抗。

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在群英商会不计损失的影响下,几乎所有涉及到的势力,都会燃起巨大的野心。

而且这种情况,可不是哪个说不参与,就能不参与的。

列如数个势力,所有人都在参与,你不参与,首先就是会受到孤立,下一步便是可能会被直接分食掉。

这就是阳谋上的裹挟。

以群英商会目前的影响力和信誉,是完全可以达到这等程度的。

更何况还有名誉的担保。

听上去很虚,但这年头做买卖,都是凭借着名声,好的名声带来的效果,是翻倍的提升。

“殿下,我现在就去办理此事。”叶月清语气中带着激动的说到。

这等足以在史记上留下浓厚一笔的事情,就在她的面前诞生,如何能不激动。

谁说只有男子才想着青史留名。

朱英点点头,吩咐道:“找些文笔好的,把檄文先写出来,不要过于文雅,要以白话文的形式去写。”

“简单,直白,粗暴,才是这个檄文的重点,不要搞什么故弄玄虚,堆砌辞藻,那些化外之人,可没读过什么书。”

叶月清重重点头,道:“遵殿下令。”

待叶月清离开后,朱英这才透露出些许激动的模样。

这等大手笔,还是他来到大明这时代的第一次。

若是后世之人听到,很清楚就能明白,这种做法,就是后世极为出名的庞氏骗局。

这首先的代价,就是群英商会。

刚才对叶月清的话,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安慰。

但可以确定的是,在这场庞大的骗局过后,群英商会将会烟消云散。

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在骗局彻底曝光前,商会的人员肯定早就撤走了。

到时候这些人手回到大明,不过是换个称呼,继续做以前的事情罢了。

至于群英商会这个名字,现如今的朱英,有什么好在乎的。

雪花盐的技术,朱英早就已经在京师周边开始布局准备了。

在西域的那些产业,近一两年来,都会被陆陆续续的迁移到京师这边来,行成一个巨大,集研发,制造为一体的产业链。

开始大明实业工厂模式。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波,我即是螳螂又是黄雀,飞龙骑脸怎么输?”

“等到他们陷入对战倭国战争的泥沼后,到时候随便一些影响都难以承受,哪还能蹦跶起来。”

“到了那个时候,嘿嘿,就乖乖投入我大明的怀抱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