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271章:喜欢搞垄断的朱英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271章:喜欢搞垄断的朱英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08 11:09:52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朱英声音,在整个奉天殿里回荡。

这还是他第一次,在群臣面前说这么都话。

所有的大臣们,都竖起耳朵听着,感受这位长孙殿下,未来的大明皇帝的想法。

然而说完后,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

颇有些面面相觑,匪夷所思。

凉国公和长孙殿下的关系,就整个朝堂来说,是全都知道的,尤其是太子殿下和蓝玉。

曾经的蓝玉,可是太子殿下最为忠诚的麾下。

若非如此,蓝玉也没资格担任淮西武将勋贵集团的领头羊,甚至于封为公爵的可能性都不大。

但是今日长孙殿下的意思,竟是要让这位大将军,去干和五城兵马司差不多的工作。

这...未免也太过于离奇了吧。

多数人心中思索着,莫非是长孙殿下和凉国公之间的关系并不好?

不然怎么会让凉国公如此呢,便是连降三级都不止了。

“凉国公,你意下如何。”

虽然朱元璋早就知道朱英的打算,但还是忍不住问了蓝玉一句。

让蓝玉去干治安司,怎么想怎么不靠谱,但就是这般不靠谱的事情,蓝玉却磕首道:

“臣自当是万分愿意。”

此话一出,群臣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没有人会认为,这是蓝玉心甘情愿答应的,定然是受到了陛下亦或是长孙殿下的逼迫。

这个时候,已经在没人想起詹尚书了。

甚至一些文官,都用怜悯的眼神看向蓝玉。

说到底,蓝玉能干到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这个职位,自身的功劳是极为过硬的,对于整个大明来说,都有着巨大的贡献。

好好的一个大将军,现在却要去管巡捕。

看来真是遭到了长孙殿下的猜忌。

这些异样的眼光,蓝玉自然能够感受得到。

看似面色平静没有异样,实则在眼底深处,蓝玉却是流露出一丝兴奋。

对于官员,自古律法的约束极低。

俗话说民不与官斗,监察官员的,一般都是朝堂的御史,普通的民众,根本没有对抗官员的可能。

在洪武十年至二十年间,按照朱元璋下达的谕旨,百姓可以绑贪污受贿的官员上京。

这样的事情,也确实发生过不少。

然而实际上,这个政策没多久被朱元璋自己给废除了。

原因很简单。

能够把地方官给绑到京师来的,那还能是普通百姓吗?

多数都是一些人数众多的宗族,哪怕是知县面对他们,很多时候都要顾忌甚至是讨好。

那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百姓了,真正的穷苦百姓,怎么可能去绑贪污受贿的官员。

即便是有这个意思,官员拿出几贯大明宝钞,百姓怎么还会愿意千里迢迢的去送到京师呢。

看似很美好的制度,却始终无法落地执行,只能是不了了之。

但现在就不同了。

治安司的出现,相当于是同时分到了监察御史才有的权力。

而且兵权统管,名下还是退伍老卒,战斗力自然不用多说。

作为掌管治安司的蓝玉,在他的想法中,治安司是扩大版的锦衣卫,真正的达到监察天下。

早朝散去后,文官们心思五味陈杂。

“没想到连凉国公这般人物,竟然都直接削了下来。”

“是啊,平常都是我等文官受近苦楚,现在终于轮到武将了,今日心情大好,几位同僚,要不要去喝上一口。”

“哈哈,正和我意,这凉国公有今日这般,实则是咎由自取,平日嚣张跋扈,谁都不放在眼里,我还以为长孙殿下出现,这蓝玉又有了依仗,没成想,哈哈...”

“嘘!慎言,即便凉国公如此境地了,在军中的关系,可不见得有什么减少,说不定过个两年,又回去了呢。”

“确实,如此边疆不太安定,陕西那边还有人造反称帝,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如若战场形势不佳,怕是最后凉国公又能统兵作战。”

“要是立下大功劳,官回原职,也不是不可能。”

“说得在理,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今日且去小酌几口,难道心情舒畅。”

“哈哈哈!同去,同去!”

文官们大部分非常的兴奋,自古文武官之间,都有着很深的矛盾。

文官看不惯武将的粗鲁,武将看不得文官的酸腐,尤其是现在洪武年间,前面三大案,几乎都发生在文官这边,让武将们更为嚣张起来。

像是贪污受贿这样的事情,怎么可能只有文官有,武官这般做的可不在少数,甚至比之文官们,更加的明目张胆,至少文官还顾忌点面子。

但就是这般,贪污受贿的压力,似乎全部给到了文官这边。

华盖殿中。

“大孙,你这一招釜底抽薪,还真走得不错的秒棋,只是咱都没想到,这蓝玉竟是如此听大孙的话,你这到底是给他灌了什么**汤呢。”

朱元璋笑着问道。

朱英笑道:“蓝玉虽已经是大将军的官职,但实际上内心中有着江湖草莽的本色,最讲的是义气,义字当头,定是当仁不让。

“这等人对于钱财,不同于许多文官一般,散尽千金也只不过图个爽快。”

“孙儿倒也不是完全信口开河,已经承若让蓝玉加入到群英商会中来,也算是对他上交田地的补偿吧。”

听到这话,朱元璋点点头。

钱财什么的,其实朱元璋并不是很在乎,土地才是一切的根源,也是保障基层百姓生活的关键。

若是百姓们八成都能吃上一口饱饭,老朱家的大明王朝,自然就可以长远的传承下去。

“咱听说大孙你最近商会那边,似乎还不错,赚了不少吧,咱听到禀告,据说那场面,可谓是京师难得一见。”

“说得咱有些心动了,若不是那天恰好是大孙你上朝,咱还真得去凑凑热闹。”

朱元璋笑呵呵的说道。

对于商业的发展,朱元璋还是很在乎的,商业繁荣起来,大明的经济自然就能更加强盛,这些是离不开的。

朱元璋狠的是奸商,本身现在对于商人的郑策,也有很大的扶持力度,三十税一,可谓是低得可怜。

朱英也笑着介绍道:“京师这边的商业发展还是非常不错,尤其是在民生上面,孙儿这次搞的促销活动,是以比平时更低的价格,大量对商品进行倾销。”

“基本上库存全部都清理出去了,在商业这块,关键还是在于流通,很多大户人家,都有藏银子的习惯,这对于商道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唯有想办法,让他们把银子都花出来,才能让咱们大明的商业繁荣起来,从而百姓们,也能有更多的工作机会,而不是被限制在土里刨食。”

“土地的兼并,目前来说还是非常的严重,不过现在有了蓝玉的带头,往后也可以将土地慢慢的收归回来。”

“只是对于赏赐土地,要多多斟酌了,宁可多赏赐一些金银珠宝,豪宅大院,也不可能给予太多的土地赏赐。”

“赏赐一所大宅子,那么就需要很多下人搭理,这就让一些穷苦百姓有了出路。”

听到大孙的话,朱元璋沉思会问道:“若是这般,会不会使得种田的农人变少呢,大孙可是想过这方面。”

朱英解释道:“其实并不会有什么影响,田地现在都收归到了朝廷手里,同样可以租给农人,加上番薯等作物带来的粮食产量,大量的劳动力,将会从田地中被解放出来。”

“最为主要的,还是对天灾的应对,孙儿查阅往前的历史典籍,发现自从元朝开始,天灾就越发的频繁起来。”

“原先孙儿还以为唯独中原是这般情况,后来通过跟海外番商的沟通,这才确定不仅仅是中原地区,哪怕是远在数万里之遥的异国他乡,也是这般情况。”

“整个天下,似乎都在产生一种大变,孙儿曾经仔细研究过,似乎每年的冬季,都在不断的延长,或许还要持续很多年的时光。”

听到大孙聊到这一块,朱元璋的眉头也开始微微皱起。

其实在大明立国之初,第一批钦天监几乎都被朱元璋给杀了个干净。

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钦天监的卜算。

卜算结果不得而知,但让朱元璋盛怒不已。

现在听大孙这么一说,朱元璋便就意识到,似乎自己当年好像杀错了。

这等想法,在朱元璋的心中一闪而过,然后便向大孙问道:“如此看来,天灾的频发爆发,是整个天下都有如此景象,跟前朝,本朝,并没有太大的干系。”

朱英点头道:“自是如此,有道是天道无情,从来不会因为人心变化而所有改变,上古有云,八百年为春,八百年为秋。”

“依照孙儿看来,如今整个天下,似乎开始像四季轮转般,逐渐朝着冬季过去,指不定往后数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会如此,甚至更甚。”

对老爷子说这些,朱英也是挺累的,心里头组织语言琢磨了良久。

若是直接聊小冰川时期,很容易造成天方夜谭的感觉,目前朱英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老爷子对其进行理解。

从朱元璋的面色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现在朱元璋也明白,为何大孙对于商业比较在乎了,这其中的深意,本质上就是希望让更多人,能够有对于天灾的承受力。

若是全凭借在几亩良田上,一旦天灾来袭,便就是家财散尽了,也找不到起来能够吃饭的路子。

“大孙讲述的这些,咱大概也是明白了,往后咱会定下规矩,限制关于土地的赏赐,慢慢都收回来,对于宝钞这块,也会慢慢放下来。”

“免得咱前脚刚刚印完,大孙就把这些宝钞都给赚走了,转头还给咱烧得一干二净的。”

说到后面,朱元璋调侃的语气很浓。

焚烧大明宝钞这样的事情,到朱元璋这个年纪,都还是第一次见着。

同时也开始很清楚大孙的良苦用心了。

有关于准备金概念,如今算是理解透彻了,现在大明宝钞贬值得厉害,朱元璋也是看懂了如今的局势。

“像是大孙这般的招数,是否可以在整个大明都使用起来,且多次使用呢。”

朱元璋问道。

大孙那边焚烧的大明宝钞数额,让朱元璋着实有些心动了,其中的利润,简直是太过于夸张。

一天的收益,几乎顶得上大明近半的岁入了,这才仅仅一天,且还只是就京师的范围内。

这钱也来得太快,太好赚了吧。

这也就是大孙干的这番事情,若是换成他人,现在的朱元璋,早就杀心跳动了。

这比之沈万三,都要来得更加恐怖一些,长期以往,是真正的富可敌国了。

朱英摇头解释道:“并不行的,这次能够取得这般大的成功,主要还是因为是第一次的活动,所以引发了很大的兴趣。”

“而且目前各类商品大面积的倾销,很多家中已经有了足额的购买,短时间内的购买**不会很强烈,第二次所产生的效果,肯定不如第一次。”

“个中关键,还是要让商业的整体经济,变得繁荣起来才行,搞多了,人们就没多大感觉了。”

说到这里,朱英微微停顿了一下,而后道:“这次取得的收益,孙儿估计很多商家会极为眼红,目前能够置办这等活动的地区。”

“除开京师外,便就只有苏,松两地了。”

“为了防止其他商人效仿这等手段,孙儿要请爷爷修改有关的律法,举办此等活动,极有可能引发大量人群的聚集,容易造成大的混乱。”

“同时也要避免其他商人趁机联合,浑水摸鱼。”

就现在的行情,垄断是必须的。

苏,松两地目前治安司都已经部署完成了,在朱英没有吃饱之前,怎么能允许其他人来咬一口肥肉呢。

尤其是对于一些最爱投机倒把的商人,只有从官府的层面去遏制才有效果。

能够在大明边疆,西域大漠这等混乱之地聚集如此多的财富。

朱英从来就是不是一个良善之辈,该出手的时候,定不手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