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295章:比大明还要厉害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295章:比大明还要厉害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08 11:09:52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叶月清离开后,朱英便开始了每日的功课,批阅奏章。

这是每天都必不可少的,而且自从册封太孙后,老爷子那边可谓是更加的大胆了,每天奏章的批阅量,已经达到了恐怖的程度。

在朱英面前的,是数以百本的奏章,这里面已经不仅仅是包含了地方上的各种事情。

六部的奏章,也直接送到了朱英这里。

其中吏部这边,包含了大明全国的人员调动安排,任职情况。

这里面的人名对于朱英来说,是非常陌生的。

所以在看吏部奏章的时候,朱英就会把郭忠,宋忠两人都给召过来,不认识的,就像两人询问情况。

其实只是这样,是一种非常粗糙的体现,他只能对于名字上,有一个非常粗浅的认知,很难具体了解到每个官员到底适合不适合。

只不过对于目前的状况,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改善,只能就这样迷迷糊糊的批阅。

很大程度上,只能通过一个姓名来判断。

这也是为什么说在古代的社会,一个好听又讨喜的名字,是相当重要。

因为这很有可能,决定一生的命运。

吏部干完,就是礼部了。

相对来说礼部要轻松很多,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基本上按章办事就行了。

接下来就是户部了。

户部可谓是大明的钱袋子,丝毫马虎不得,里面更是有大量账目。

不过对于这个,朱英还是很有解决办法,在坤宁宫这边,早有调动群英商会中精通术算的弟子,对整个户部的账目进行核对,分类,统计。

群英商会的这些懂术算的弟子,都是朱英曾经亲自培育过的,值得相信,能力也够。

兵部和刑部,这两个部门的事情比较少,一般五军都督府,大明治安司就能解决了。

而且朱英也准备对一些极端的刑罚予以废除,完善大明律。

工部掌营造,目前的重点方西,自然就是在番薯等作物之上。

就这么简单处理一遍后,转眼间就是两个时辰,已经到了晚膳时分。

即便是朱英这么强壮的身体,一口气干两个时辰后,都有感到丝丝疲倦。

可想而知老爷子批阅奏章花费了多少心思,且还能把太子朱标的身体掏空。

或许巡查地方对于朱标来说,更有一种旅游放假的感觉吧。

也不知道在那个时候,朱标是否也有被同样的对待,于赶路的马车上,还是要批阅奏章。

就在朱英准备去前面的乾清宫,和老爷子一同就膳的时候。

秉笔太监郭忠禀告道:“殿下,宁王求见。”

朱英闻言道:“让十七皇叔进来。”

“遵令。”

朱权进来后,恭敬的作揖道:“拜见长孙殿下。”

天地君亲师,在辈分面前,自然是皇家要高上一等。

朱权和朱英的关系,首先是君臣,然后才是叔侄。

“十七皇叔客气了,赐座。”朱英笑着说道。

对于朱权他还是比较熟,也比较欣赏,虽然和朱权的见面次数并不算多,但朱权确实是给朱英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待朱权做好后,朱英就直接问道:“不知皇叔这次过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朱权闻言,又起身作揖道:“回禀殿下,这次过来是为了感谢殿下在父皇面前,推举我为平定此次陕西造反的主帅。”

“前些日子知殿下忙碌,因此这次一直拖到今天才过来,还请殿下见谅。”

朱英闻言,笑着调侃道:“怎么,皇叔感谢我,就是这么空着手来感谢的嘛。”

这话一出,本就老实的朱权,顿时觉得无地自容。

其实皇家不像百姓勋贵,自然没有送礼这个说法,也没有必要。

所以朱权在这一刻,完全不知道如何搭话了。

朱英哈哈一笑,道:“十七皇叔,你我相识已久,早在宫外就熟悉了,哪有这些讲究。”

“不过这次去平定陕西,还是要多加小心,可不能栽进去了,十七叔这次若是能有足够的功劳,往后我这边,也好向爷爷多要些安排。”

对于朱权,朱英算是非常看重的。

在皇家子孙中有能力的很多,但是在性格上也比较平和,不似朱樉等几位藩王那般暴躁的,几乎没有。

不管是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甚至是燕王朱棣,都是实实在在的武人。

而像朱权这种善于谋略的,才叫统帅。

对于朱权,这个历史上仅仅昙花一现的藩王,朱英有着很大的期待。

这也是为什么会让朱权是平定陕西造反的事情。

朱权听完后,郑重回道:“还请长孙殿下放心,权必定是全力以赴,不敢有任何的懈怠。”

朱英听完,起身走到朱权的面前说道:“你我辈分虽是叔侄,但年岁相近,爷爷曾经对我说过,这兵权交给别人,怎么能放心呢。”

“所谓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兵权交到自家人的手里,这才能够放心。我也相信十七叔,不会辜负于我。”

朱英的眼神紧紧的看着朱权,眼神中的真诚流露,这让朱权心中非常感动。

下意识的就要跪倒在地,表达自己的忠心。

朱英眼疾手快,一把拉住,说道:“你我一家人,不必搞这些虚礼,待皇叔得胜归来,我亲自为皇叔接风洗尘。”

“这次出征,皇叔可带上玄甲卫,陕西那边地形复杂,且反兵占据了有利地形,火炮无法发挥出全部的威能,相信火绳枪会给皇叔惊喜。”

士为知己者死。

在此刻朱权的心中,已经是发下毒誓,此生必定要对长孙殿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英将朱权送到了门口。

刚才的话虽然不免有些作秀的成分,但对于朱权,朱英确实很是重视。

老爷子眼光毒辣,能够被老爷子认可人才,绝对差不到那里去。

对朱权的拉拢,也符合朱英的利益,皇家子孙太多,他需要像是朱权这样的人,能够在触及到藩王的利益时,可以和自己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朱英非常清楚,一旦将藩王们的藩地改换到大明之外,肯定要引发一些矛盾。

虽然这不算什么大的问题,可也容易造成不好的影响。

总是需要几个帮手的。

当朱英来到乾清宫的时候,膳食已经差不多准备好了。

“大孙你还不过来,咱就是要派人去叫你了。”

“吃饱肚子还是很重要的,不然批阅奏章都没了力气。”

看到大孙的朱元璋笑呵呵的说道,似乎没有疲惫的感觉。

朱英知道,老爷子批阅的奏章,比自己可是多得多了,这虽然有熟能生巧的缘故,但老爷子现在的年岁大了,可没自己这么旺盛的精力。

想到这里,朱英笑着回道:“爷爷,你这可是小看我了,虽然最近的奏章确实多了一些,可孙儿是什么人爷爷还不知道嘛,这点奏章对于孙儿来说,真就是小菜一碟。”

“处理起来,可耽误不了多久,每日批阅完了,孙儿还觉得有些过于清闲呢。”

听到大孙如此说,朱元璋道:“好,既然大孙觉得少,那咱就多安排一些奏章给大孙,这般也好,咱也落个清闲。”

听到这话,朱英含笑点头,似乎很是满意。

在不可察觉的眼底深处,透露出一丝苦涩,这也算是心甘情愿了。

朱英这段时间,基本上每天的用膳都是和老爷子一起,他心中清楚,现在的老爷子,最需要的就是陪伴。

自己在的时候,老爷子的笑容都要多上许多。

刘和在一旁伺候着,若是能听到朱英的心里话,一定会提出反对。

什么叫多上许多,是长孙殿下不在的时候,陛下完全就没笑过好吧。

“听说大孙酿酒厂出来的酒,特别的香醇?”

饭吃到一般,朱元璋便就开口问道。

朱英有些无奈,酿酒厂的事情当然瞒不过老爷子,不过这高度酒的事情,他一直都没跟老爷子具体说过,甚至都没拿到皇宫里来。

就是怕老爷子喜欢上了。

高度酒对于老年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东西,朱英自然不想给老爷子喝。

“爷爷,酿酒厂还没办起来呢,就算是办起来了,孙儿也不会拿给爷爷喝的。”

“这酒经过特殊的方法提纯后,一本可当曾经十倍,若不是壮年,非常难以消化,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爷爷就不要多想了。”

朱英直接说道,没有留半点转圜的余地。

听到大孙如此坚决,朱元璋也只能轻轻叹息道:“即是如此,那就略过不提吧。”

听到老爷子这么说,朱英一下子就警觉起来了。

老爷子可不是这么好说法的,显然已经有了其他的主意。

虽不方便穷追猛打,但朱英已经做好了守好酿酒厂的把握,到时候进皇宫的每一滴酒,都必须查清去处。

晚膳结束后,朱英和朱元璋一同在皇宫散步。

也算是简单的饭后运动。

“爷爷,孙儿最近有个想法,想在京师试行一番,不知可否。”朱英开口说道。

朱元璋并没多谢,问道:“大孙说来听听。”

朱英道:“孙儿准备在这京师,新增一个法院,算是隶属于刑部吧,”

这是朱英在心中计划已久。

依法治国,是朱英对大明未来的决定。

现在的大明在审讯上,非常的个人主义,很多案件,甚至是罪犯的判决,很大程度都是依赖于主审官的个人偏向。

这样的情况,一则是贪腐滋生,权力泛滥。

二则是冤枉的好人太多了,可以说百姓在面对特权阶层,譬如勋贵,官员的时候,根本没有一点反抗的余地。

好生生的生活,可能就因为一点小事,就被彻底的毁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