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317章:海外招贤馆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317章:海外招贤馆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08 11:09:52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海外招贤馆的成立,加上皇宫出来的昭告,让京师这个地方,再次沸腾了起来。

在大明这个年代,除了一些达官贵人,可以夜游秦淮,亦或是家里养几个歌舞妓外,其余的人基本上是没什么消遣活动的。

作为大明的京师,能够在这里居住的,很多家境还算不错,平日里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情,海外招贤馆这样的事一出来,自然就形成扩散效应,一传十,十传百。

海外招贤馆成立的第二天,外面的街道上,就已经变得非常的热闹。

这其中,自然是包括了许多读书人。

读书人是一个概念上的称呼,跟功名无关,在这个年头,只要你不是文盲,就可以称作读书人。

此时,一名年岁大概在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看上去有些木讷,身上的衣服也洗得发白,显然家中条件不是很好。

“这位兄台,海外招贤馆可是有什么要求吗。”

看了会热闹,稍稍犹豫一下,他还是忍不住向旁边的一位读书人打扮的同龄人问道。

那人转投过来看了眼,见虽然显得有些落魄,不过读书人的打扮还是让他客气的回道:“海外招贤馆,但是读书人都能进,如是儒童,则管吃管住。”

“如若是秀才,那越发了不得,免除考试,得藩王选中后,即刻为海外官员。”

那人说着,似乎自己都有些心动了,不过迟疑间,还是露出坚定的神色。

“管饭?真的吗。”落魄的男子眼睛顿时发亮的问道。

他已经很多天都没有吃过饱饭了。

被问话的男子露出一丝丝鄙夷,不过指着一个方向说道:“告示就在那边,在下还能诓骗于你不成?”

落魄男子讪讪的笑了笑,拱手作揖谢过。

而后迫不及待的,就朝着告示那边走去。

告示这里自然水泄不通,虽然大部分都是不识字的,但这并不妨碍凑个热闹。

落魄男子比较瘦弱,但在此刻也只能想尽办法挤进去。

不过百姓看到他这身打扮,也是纷纷给让出路来。

这年头,即便是落魄的读书人,也不是普通百姓可以比拟的。

没人会想去得罪读书人,尤其是小老百姓。

落魄男子轻松的到了告示前,连忙看了起来。

果然,这上面的话,和之前路人说得差不多。

想到这里,落魄男子面色一喜,直奔海外招贤馆过去。

海外招贤馆内,朱英正坐在这里,旁边是面色有些急切的朱棡。

“皇侄,这可怎么办呀,这都第二天了,竟是连一人都没有,别说什么秀才,连童生都见不着一个。”

“我听下人们说道,大伙议论着,讲是这一出海外,再无回来之时,什么海里大浪,九死一生,倭寇吃人喝血,凶残无比,倭国一片蛮夷之地。”

说到这里,朱棡有些咬牙道:“皇侄,实不相瞒,我派人打探过,这风声,似乎就是从翰林院传出来的,那些老家伙,这是想让我们不得好啊。”

“这是怕我们把大明的读书人给带走吗,特意说出这样的话来,我听说刘三吾今日在翰林院中,堂而皇之的点出海外之各种险境,同时教导门下弟子,要再三三思。”

“可恶!可恶至极!若不是在京师,看我不把他给弄死!”

说到后面,朱棡脾气上涨,直言不讳的说道。

此时,站在朱棡身后的世子朱济熺,连忙用手轻轻的推了推自家父王。

同时脸上露出无奈之色。

这可是在大兄面前,未来的大明皇帝,竟然坦言要弄死翰林院的学士。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这就已经是犯了忌讳,自古以来,可没有哪个皇帝看着藩王横行霸道心里头还舒服的。

更何况是在现在,想要藩地的藩王,都得去海外建国。

“推我干嘛!”

朱棡感受到背后长子动作,转而头来,眼睛一瞪直接呵斥道。

朱济熺非常的无语,可是面对父王的眼神,只能是满脸的苦涩。

朱棡看着长子的怪异眼神微微一顿,马上反应了过来。

而后转头对朱英道:“皇侄,我刚才那话,并非是个中意思,我只是,只是.....”

朱棡想要解释,他现在对于朱英,总是会感到莫名的畏惧,但在畏惧的同时,又会非常的亲近。

这似乎有些矛盾,实则不过是君臣,叔侄的不同心态罢了。

主要是这大侄子,从认识开始,一直都是笑眯眯的,好像什么事情,都不会发怒。

可越是这样,越容易让人心生忌惮。

从火器的研发,操练士卒的方式,还有麾下偌大的群英商会这些看来,傻子都清楚,这绝非一个良善之辈。

“皇叔不必多说,侄儿心中明白,皇叔乃是性情中人,这点侄儿非常佩服。”

“这翰林院在背后嚼舌根,皇叔训斥一番,又能有什么问题呢。”

朱英摆摆手直接说道。

其实对于朱棡这样性格的人,朱英还真就接触过不少,在自己曾经于西域训练的士卒来说,绝大多数都是这样的性格。

“还是皇侄懂我。”

朱棡高兴的说了一声,然后微微转头,再次瞪了一眼自家长子。

朱济熺能怎样呢,摊上这么一个老爹,只能是作揖向朱英道谢。

朱英看懂了,笑了笑点头。

对于朱济熺,朱英在感官上还是不错的,长相和朱棡有几分相似,身材高大,相貌堂堂。

不过比起朱棡的残暴,朱济熺眼神更加的温和。

“皇叔,你便尽管把心放在肚子里,这招贤一事,本也不是朝夕之间,这京师里的读书人,自然为刘三吾所影响,可这大明疆域,他刘三吾一人可说了不说。”

“到时候侄儿还怕这招贤馆,容纳不是这般多人呢,有几分才学,又想施展心中抱负者,可不要太多。”

朱英这话确实是没错的,其实真正来说,读书人多数都很正派,至少一开始是。

读的是圣人之言,学的是忠君爱国。

在这样思想的熏陶下,主流的风气自然是极佳的。

而像姚广孝一样,心中充满抱负,一展才学的读书人,多了去了。

只是大部分人,一事无成,所学无以致用。

听着朱英这般说,朱棡多少还是有些郁闷,只能端起茶杯,狠狠的喝上一口。

就在此时,有宦官过来禀告:“殿下,外面似乎有一人,想要入招贤馆来。”

朱英闻言,笑着对朱棡道:“皇叔你看,人这不就来了吗。”

随后便对宦官吩咐,把人直接带过来瞧瞧。

朱棡也是一喜,迫不及待的看向门口。

其实就现在来说,朱棡并不需要来招贤馆这里,或者说藩王们无须过来。

招贤馆找人,是在三个月后的考试中,过考才能选中,亦或是童生,秀才,几乎相当于免试录取了。

而到那个时候,藩王们才需要一起来面试,然后各自挑选心中的人选。

今天跑来这里,其实是被世子朱济熺撺掇过来。

朱济熺自从知道海外封国的事情后,对于这件事非常的关注。

和他的世子不同,朱济熺的王妃谢氏,是永平侯谢成之女。

朱棡这人虽然对手下很残暴,可对于谢氏还是很好,在这一点上,也算是继承了朱元璋的优良传统。

因为爱打仗,所以朱济熺跟娘家这边的关系,自然要亲密许多。

甚至小时候,几乎可以说是外公带大的。

在朱济熺出生的次年正月,永平侯谢成任晋府左相,即山西行省参政,为封疆大吏。

永平侯谢成文武皆全,这也很大程度了影响到了朱济熺。

加上朱济熺对于谢成来说,虽是外孙,也是长孙,还是皇孙。

这就更加的亲密了。

在很多方面的教导上,就更加的细心。

朱济熺早就被封了世子,这海外的藩国,可以说就是朱济熺自己往后要治理的国土。

老爹鲁莽,多智不过军事。

在这方面,便也就只能是自己想办法,多争取些人才的。

这才有了今日朱棡的过来。

很快,门外一白袍男子便就走了进来。

“河南商水县儒童袁佳驰,拜见诸位大人。”袁佳驰看着坐着的几人,不敢抬头直视,立马躬身作揖道。

朱英闻言问道:“袁姓,还是商水县人,看来是名门之后呀。”

袁佳驰连忙道:“学生不敢担。”

这商水县,在大汉的时候,名为汝阳县。

东汉末年,出过几个名人,其中最为出名的,便就是四世三公了。

朱英没有多说,而是问道:“这外面人虽多,可却无人敢于进来,都在观望,为何你就有这个胆子。”

“还是个童生,年岁不算大,努力一两年,博取个秀才的功名不难,为何要去这千里遥遥的海外藩国呢。”

秀才可没有什么穷秀才一说。

什么穷酸秀才,都是骗人呢。

哪怕混得最差的秀才,回到当地,那也是乡绅地主级别。

功名在身的秀才,就连知县见着,都要和颜悦气,谁能知道,这秀才会不会过个几年,就能举人了呢。

亦或者这秀才的同窗上了举人,也是极有可能。

加上免除徭役,赋税名额,等等一系列的优惠措施,这大明天下,就不存在穷的秀才。

秀才在整个社会阶级中,可以说是仅次于官员。、

听着朱英的话,朱棡有些急了。

这好不容易来一人,怎么感觉这是要把人给赶出去呢。

在朱棡的心里,管他什么读书人,多多益善,一箩筐的全部打包带到藩国去才好。

谁都能想象,在倭国那等地方,读书人的重要性,比之大明更加的稀少重要。

袁佳驰显然也有些懵。

他没想到进来之后,第一个问题,竟然会是这样,这让习惯了四书五经的他,一下子微微顿住,不知该如何作答。

“心里如何作想,便就直接言明即可。”朱英再次说道。

袁佳驰听着这话,牙齿暗咬道:“学生家境贫寒,无甚钱财,原本在县中生活,可黄河泛滥,无奈之下只能来京师投奔家中长辈。”

“然一番打听下,长辈渺无音讯,只能是卖字画为生。”

“至今数月,最近便是连买纸的钱财,也已然拿不出,不瞒大人,学生已有数日,未曾吃过一顿饱饭了。”

“今日见告示上所言,童生入招贤馆,可包食宿,便就想着进来一试。”

听着这话,朱英哑然失笑。

早前对于招贤馆,在朱英的心中,大致都是为了施展心中才学之人,才会过来。

包食宿只不过是朱英顺手一填,也没想过哪个童生,秀才,还会有吃不上饭的时候。

没成想这第一个进海外招贤馆的,竟然是想来蹭饭的。

朱棡听闻后,也着实有些无语了。

不过能有一个读书人,还是个童生,也算是不错了。

“本王是当今晋王,方才与你说话,是当今太孙殿下。”

“既然你入了这招贤馆,不管是何原因,那便必须要跟着本王一同,到这海外藩国去。”

“把你户籍报上,近段时间你便跟着本王吧。”

朱棡没有迟疑,直接就开始抢人了。

这本来也是他今天来的目的。

而袁佳驰则连忙躬身作揖道:“学生不知是太孙殿下,晋王殿下当面,失礼之处,还望恕罪。”

而后像朱棡再次作揖道:“学生谢晋王殿下赏识。”

面对朱棡有些无赖的作风,朱英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阻止。

不管是从关系上,还是拥护程度,朱棡绝对是目前所有藩王中,支持力度最为大的。

在浙江沿海那边,更是有着很高的合作。

往后在倭国,显然在很多方面上,合作的程度只会更加深厚。

朱棡满脸喜色,朱济熺则像朱英躬身作揖,表示感谢。

得到了好处的朱棡也不逗留,没过多久就直接把袁佳驰给带了。

这就是要跳过招贤馆,直接把文人给收入囊中。

招贤馆这边的事情告一段落,朱英一身便服,直奔五城兵马司而去。

关于大明治安司的问题,他得找蓝玉好好安排一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