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361章:一切为了家族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361章:一切为了家族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08 11:09:52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西方写实,东方写意。

这在绘画上,也同时体现文化的主流不同。

自然,中原王朝的文化中,包含万千,只是因为思想的影响,所以更多的偏向于意境的表达方式。

三国画家曹不兴,在画屏风时不小心将一滴墨水误落在画布之上,他灵机一动,把将这滴墨点轻轻的添加了几笔,变成了一个苍蝇。

而当孙权看到这画的时候,下意识的用手指去弹,意图赶走苍蝇。

可见在写实这块,东方并不是没有。

咱绘画的顶端,殊途同归,达到这等境界的画师,写实写意,已经是交错融合。

不过因为不是主流,所以当西夷画师用碳笔画出来素描画作后,顿时就引发了热议。

有人喊道:“掌柜的,俺看这画,可不只值两百文,怕是三百文也够的。”

“是呀,这一波便宜算是赚大发了。”

“原来西夷那边,是这样作画的。”

“和咱们大明的画师相差很大呢,竟然用石炭作画。”

听着四周的声音,西夷画师有些得意。

他是跟着群英商会的大船,跨越遥远的大洋,历经千辛万苦,九死一生,才终于抵达了大明。

这里的一切,完全符合了他的想象,最为文明的地方,远离野蛮,没有战争。

百姓大多数都能吃饱,琳琅满目的货物,来自于全世界各地,这里就是世界中心。

他来这里已经有十几天的时间,商会对他们这些西夷人有太大的约束,只有一个临时所用的户籍。

就可以随意在京师城里游走了。

因为寒冬,所以建造没有开动,平时就是在琢磨制图,配方的事情。

这次上街,也是想看看京师繁华,顺便了解一下这边的情况。

汉语是在船上学的,在他们来的时候,就有专人教授汉语,汉字。

他在其中,也算是不错的佼佼者,学习很快。

“敢问这位先生如何称呼。”

掌柜的也意识到面前的色目人,是真的有些东西,不似其他蛮夷,便也恭敬了许多。

西夷画师回礼道:“在下赖特·威尔。”

其实威尔并不是一名画师,而是一名工匠。

在西欧那边,人们的姓氏大多起源于职业,赖特这个姓氏,便就是工匠的代称。

像是贵族,或者其他职业,单从姓氏上,就能清楚了解。

画师在西欧,只有贵族才能接触,因为绘画所需要的颜料非常的昂贵,而威尔之所以会作画,一个是因为喜欢,还有因为建筑制图的需求。

而房屋的素描,刚好就在他的专业之内,若是涉及到人像,或者自然景色,那就另当别论了。

“赖先生技艺高超,还请入内一叙,好为刚才之事赔礼道歉。”掌柜的客气说道。

听到赖先生的称呼,威尔苦笑不得,不过并没有去纠正,因为再来大明京师这么多天的时间里,他,或者说他们,已经遇到过太多次这样的情况了。

因为群英商会的主要目标就是招工匠,所以他们一行叫赖特的,将近百人。

平时一声赖先生,根本不知道叫谁。

“可别忙着感谢,赶紧把钱付了,我这边还需要请赖先生作画呢。”

未等威尔回答,旁边的店铺,早就迫不及待开始打断了。

都是做开店铺买卖的,加上现在群英商会各种宣传,很多精明的商人,开始明白宣传的重要性,人气的巨大作用,可谓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尤其是在京师这等人流量巨大的地方,现在就这么一个小热闹事件,已经是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

还有源源不断的人好奇过来看看,到底是个什么事情。

八卦之心,自古有之,什么时代都不能免俗。

因为聚集的人群过多,严重的妨碍了通行,导致五城兵马司巡逻的衙役,已经出现开始进行驱散了。

官府出面,自然大为不同,都想看热闹,可若卷进去什么麻烦事,那可就很难受了。

轰的一下,如同碎裂的瓷器,人们纷纷散开。

“搞什么事情这是,不知道在正阳大道这里,不允许聚集吗,是不是你们搞的鬼,怎的,想到咱们兵马司的大牢里喝喝茶?”

衙役过来,看了眼周边的情况,最惹眼的莫过于赖特威尔了。

对于西夷人,在大明人的眼中,这地位可是完全相反,带着狐疑质问,道:“你这西夷人,莫非方才这事就是因你而起?”

“你可知道,耽误大道行驶,可是大罪。倘若有紧急军情,驿站传讯,便是拿你项上人头来抵,都要差上太多。”

“户籍,通关文书拿出来看看。”

衙役直接呵斥,旁边的掌柜有心想要解释一番,不过被衙役眼睛一瞪,顿时就不敢说话了。

衙役虽小,但对他们这些店铺相当于直属,有时候比更大点的官员,还要管用一些。

看着有些慌乱的西夷人,衙役的目光更加严肃了。

些许旁人顿时明白,要是这西夷画师不给出个过硬的交代,怕是今天可能就要去兵马司的大牢走上一趟了。

赖特威尔连忙先是作揖,然后从身上开始很快就把户籍文书拿了出来。

恭敬的交给衙役。

这可是大明的官,在威尔的心中,这就是相当于西欧的贵族,丝毫不敢得罪。

衙役面无表情的接过文书。

大明为天朝上国,对于四方蛮夷,多少还是带了些有色目光的,在衙役的心中,这些蛮夷不知礼节,经常破坏规矩。

就这般人群也静默了下来,大家都等着衙役接下来的举动。

那先前店铺的掌柜也算是靠谱,并没有离开,更没有借此不结算刚才允诺的价钱,而是耐心的等着,待会寻个机会,帮这西夷画师给衙役解释。

衙役慢条斯理的翻开文书查看,然而只是一眼,眼神就凝重了起来,顺带着看了几眼威尔。

稍后,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衙役笑容满面的说道:“原来是前段时间来的西夷工匠,怎的今日出来购置些过年货物嘛。”

“对咱们京师,可是觉得还算满意,咱们大明,一向好客热情,若是遇到什么问题,直管招呼咱们五城兵马司的弟兄们,必定给你解决。”

衙役态度前后的反差,让人大跌眼睛,颇有些目瞪口呆的味道。

傻子也明白,这西夷画师肯定大有来头,连衙役都这般忌惮。

“多谢大人美意,我只是在这里向其他人一样,帮这位掌柜画像,以作纪念。”

威尔连忙回道。

衙役显然不想多呆,再次热情的说了几句后,就招呼着兄弟们离开。

“大哥,那西夷人什么身份,竟让大哥如此。”

“最近要告诉兄弟们当心点,尤其是西夷人,这可是太孙殿下特地从远洋那边征召过来的工匠,怕就是要建造这正阳大道的。”

眼看衙役离开,威尔这边,顿时有恢复了热闹。

“赖先生,来帮我这店铺作画吧,某出四百文。”

“你这家伙,来截胡呢,明明是我先开口的。”

“价高者得,你先开口又如何,赖先生又没答应你。”

“五百文!”

“七百文!”

“我出一贯,先给我家店铺作画!”

威尔见好就收,听到一贯大明宝钞了,赶忙答应下来。

价钱再高,他就有些害怕了。

拿着画架,接过刚刚店铺掌柜给的宝钞,威尔就给刚才那家出一贯宝钞的掌柜走了。

人群并没有散去,反而跟着威尔围着走。

就单单这作画,也算是个稀罕事。

看惯了写意作画,偶尔看看写实的感觉,也是非常不错的。

也有不少文人聚集过来,想着能不能从中窥见什么奥秘。

威尔心中惊喜不已。

知道今天,必然能够收获不少钱财。

到时候就能回去,给弟弟,妹妹,父亲,母亲们,安排大吃一顿了。

虽然住的那边,吃食相当不错,但在京师下馆子,是他一直心中的渴望。

唯有来了大明,威尔才知道,原来这世界,还有这么多的美食。

威尔一家在西欧虽不是贵族,但也还算是富裕,平时偶尔也能吃上白面包,还有牛奶,熏肉。

哪怕是大贵族的吃食,差不多也就这个样子了。

可到了大明之后,威尔才算是明白,什么叫艺术美食。

因为临近正旦,大明自古就有接风洗尘的传统,朱英也就顺便让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大厨们,给这些西欧来的工匠做了一顿美食。

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味道,在舌尖味蕾上炸开。

细腻的口感,精致的摆盘,神乎其神的雕工,刀工。

许多西欧人,甚至不敢拿手去触动,在他们看来,这些吃食,简直就是高贵的艺术品,只能观看,不能亵渎。

接待的官员还以为这些西欧人有什么顾忌,便就率先夹起一块雕刻得精美的白萝卜,一口吃下。

那场面,让所有人的西欧人,目光都变得呆滞了。

这么高贵的艺术品,一口就没了?没了!

在官员们的再三解释下,西欧人才明白,这就是吃食,就是大明贵族的家常便饭罢了。

这才敢开动起来。

当时的威尔,就随意端起一碗豆腐汤,看着里面盛开的白色花朵。

仗着汉语还不错,便有些好奇的问着旁边的官员,这是什么花,能在汤水中盛开。

官员笑着介绍道:

这是由黄豆打磨出来的豆腐,且是用的最嫩豆腐。

横切八十八刀,竖切一百八十八刀,而后汤水煮开。

威尔瞪大了眼睛,看着里面头发丝粗细的豆腐,整个人都被震撼到了。

豆腐他知道,因为另一盘菜,就是普通的水煮豆腐,一块块的。

这就是大明的刀工吗。

比起大明,西欧那边,哪怕是皇帝吃的东西,都没有这么的高贵,典雅,艺术。

从那一刻开始,他就彻底被中方美食征服了。

不仅仅是他,当是所有的西欧人。

这也是为什么威尔想要出来画画赚钱,就是想带着家人,多多品茶中方美食。

这世道,哪里的百姓,谁还不是为了一口吃的呢。

......

大明皇宫,奉天广场。

这里的积雪,全都被扫得干干净净。

在这中央,搭起了巨大的台子。

这或许是南京皇宫,存在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在奉天广场,搞出这般盛大的舞台吧。

因为寒冷的缘故,在这广场四周,中央,架起了九百九十九座火盆,热浪将寒冷吹散。

让人对今天的除夕夜,无比的期待。

皇宫中,从来就没有这般热闹过。

因为盛大节目,所以陛下特许,但凡能够进入的官员,都可按照品级,携带一定数量的家属前来观看。

整个宫廷,不管是哪里,都显得非常的热闹。

奉天广场有一个薄纱的隔间,就是为后宫嫔妃还有皇家女子准备的。

那些皇子皇孙们,也早就翘首以盼了。

“大孙整的这一出,当真是热闹极了,往年的正旦,皇宫里可没这般有趣。”

“想来大伙可都要感谢你了。”

朱元璋笑呵呵的说道。

过春节嘛,都是喜气洋洋的,即便是朱元璋也不例外。

人啊,越是年纪大了,越是喜欢热闹,谁也不能免俗。

大孙的这些安排,朱元璋总是说着过于浪费,但心里头非常满意。

“爷爷,咱们大明现在有钱了,内帑里的银子都多得不知道怎么花了,总是要让大伙都感受一下喜气。”

“便是元宵节日,孙儿已经在皇宫安排了灯会,届时也邀请国子监,还有其他优秀的学子一同过来,也算是爷爷的恩典。”

朱英笑着说道。

他也没想到,自己还会干上后世导演的活。

主要是看着礼部安排的节目,太过于简单了,没有任何的新意。

再者朱英本身,也是个喜欢热闹气氛的,干脆就亲自下场安排。

目前看来,效果不错。

尤其是在宣扬中式文化上,将会有很大的影响。

像是那些外臣,大概率就会有学有样的。

“好,咱就期待着看,今夜的除夕,将会何等的出彩。”

朱元璋说完,稍稍停顿了一下,颇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大孙,这等好日子,咱可是能饮几杯酒水。”

朱英笑道:“爷爷放心,孙儿早就为爷爷安排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