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第381章:沙盘军演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第381章:沙盘军演

簡繁轉換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0-08 11:09:52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略阳城内,

田九成,高福兴,王金刚奴,何妙顺四人共聚一堂。

田九成作为汉明皇帝,自然是在上座,左右便是高福兴,王金刚奴。

何妙顺是之后加入,所以在排座上,要低一档。

“高先生,明日麾下儿郎,便能破开徽州,只是最近有传信过来,说是明廷那边,要起大军,一句镇压我等,不知高先生有何良策。”

田九成面色沉重的问道。

高福兴之前是官吏,也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就是没功名在身。

很多义军的计策,包括往后的方向,都是由高福兴制定,毕竟除了他外,这里所谓的其他三大天王,都大字不识。

何妙顺也顺着说道:“这次明廷的举动,有些出乎意料,最新的消息,说是有十万大军前来,也有说二十万的,咱们这里不到两万人,如何能抵抗得住,还请高先生定下计策。”

高福兴有些微胖,自称弥勒佛。

听到这话的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半眯着眼睛,开始思索起来。

然而在心中,早就骂开了。

‘我要不是因贪污被查出,哪里会跟你们起义,现在倒好,直接就称帝了,如此树大招风,明廷怎会放过。’

‘好言劝不住该死的狗,之前我就说过,不得太过于吸引明廷注意,结果你们偏偏去听信那些奸商谎言。’

‘现在知道要问我计策了,别说十万二十万的,哪怕是三五万大军,又哪里是我们能够抗衡得了。’

高福兴这个气啊,到现在都没顺过来。

看着目前起义军形势一片大好,声势也是足足的,但是谁都清楚,一旦朝廷大军前来,拿什么对抗?

“高先生,你就别生气了,事到如今,咱们只能是想着办法,看看怎么应对才是,如此这般,也没得用了。”

“再说了,这皇帝,他朱元璋当得,我田九成就当不得了?”

“那些个商人也说得没错,他朱元璋早期不也是当和尚,做乞丐的,咱们义军,也不起他曾经就弱到哪里去了,那个时候他才多少人,咱们如今振臂一呼,四方云从,比他当时可要强太多了。”

田九成满脸堆笑着说道。

高福兴是军师般的人物,而他田九成,出了沔县,几乎就是两眼一摸黑了。

其他的也都差不多,所以现在只能是指望着高福兴出谋划策。

不过眼底深处那抹怨恨,自然是逐渐扩大。

等要真成了势,他必定第一个就把高福兴给砍了。

好歹自己目前振怎么说都是个皇帝,一点颜面都不给。

当然,田九成也算是有自知之明的,在这种比较私下里的场合,他一般自称‘我’而不是朕。

高福兴听着这话,心中叹息。

都已经上了贼船,也没什么能跑的了,只能是硬着头皮走下去。

至于能走多远,那就看命有多硬了。

整理了一下心绪,高福兴开口道:“咱们军中的粮食,目前还足够吧。”

听到高福兴愿意开口了,田九成知道算是过了,回道:“那些个商人,倒也还算是讲诚信,粮食足够咱们大军吃上小半年了,也承若过,若是咱们打下徽州,粮食不够的话,那边还能送来。”

高福兴点头,从袖中掏出一张地图,摆在案台上。

田九成见状,也没顾及什么礼仪,直接走过来。其余两人也是凑在一起。

高福兴边指地图边说道:“目前来看,明廷京师那边,大概是直接从南直隶调军过来,想要镇压我等。”

“目前咱们的声势虽大,但实际如何,大家心中都是知晓,某说是对抗十万大军,哪怕是数目相同,也是必败无疑,单单军备,就不在同一个级别。”

“前些日子,明廷太孙册封大典上,更是展示了最新的火器,火绳枪,威力尚且不知,但指定比之前的火铳,要强许多。”

“火器这块,咱们现在手里头不多,大小将军炮,也才数门,火弹也是极少,真打上一场,估计就得清空了。”

听着这话,王金刚奴有些不爽的嘀咕道:“高先生你这话说得,岂不是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要这般说,那咱们还不如直接投降算了,打什么打。”

高福兴顿时不悦的看向这个王金刚奴这个粗糙的光头大汉。

啪!

田九成一巴掌狠狠拍在王金刚奴的脑门上,呵斥道:“先生这是在分析敌我两军形势,要你插什么嘴。”

王金刚奴顿时闭嘴。

他是田九成的心腹手下,之前何妙顺没进来的时候,三人统称三元帅,实则王金刚奴和田九成是一起的。

其实最早的起义首领,也就是田九成两人。

高福兴是被拖下水,何妙顺本身就是白莲教的。

“高先生,还请接着往下说。”田九成堆笑道。

高福兴似乎没当回事,继续道:“按照目前的情况来说,因为目前明廷想要去征伐倭国,前些日子又传出消息,说是辽东那边发现了大量的肥沃土地,明廷要举大军过去镇守开垦。”

“所以我等目前,可谓是找了一个最不好的时机,在这个时候,明廷必然要举大军迅速将我等镇压。”

“是以最好的办法,我等只能是暂避其锋芒。”

一些关于明廷的消息,田九成也是知道的,思索了一下回道:“高先生的意思我明白,只是我们应该怎么躲开。”

高福兴也没有迟疑,显然早就有所想法,直接道:“首先我们要知道,明廷的大军,大概在什么时间能抵达,如此这般才能有充足的时间准备。”

“如今大地萧条,寒冬腊月,京师大军若是走陆地出征,耗时长久不说,兵卒也定然是疲惫不堪。”

“那么京师唯一的选择,只有走水路,直抵汉中,且无须担忧兵卒劳累。按照这般推算,不足一月,京师大军便可抵达汉中。”

听到这话,田九成,王金刚奴,何妙顺三人全都慌了。

本来在他们的心中,京师的大军出征,少说也得出了正月,行军两月才能到。

现在高福兴这么一说他们才明白,留给他们的时日已然无多,只剩下短短一月了。

田九成面色凝重道:“还请高先生出谋划策。”

高福兴点点头,这次没有敷衍,认真说道:“抵抗自然是不能抵抗的,我等唯一的出路,就是躲进延绵大山之中,避开锋芒。”

田九成有些不甘道:“可是这般,我等基业,只能尽皆作废。”

好日子才刚开始,田九成都自称汉明皇帝了,现在跑到那山沟沟里去,跟山匪无异,怎能甘心。

高福兴叹道:“这却是唯一的法子了,如若我没猜错,此番前来的将士,很有可能是国公之流,随便哪人,我等拿什么来抵抗,只有彻底避开,方能存活下来。”

“只需等到开春,倭国之战兴起,牵扯大明军力,我等才有一线生机可言。”

高福兴也算是个明白人,知道目前大明对于他们来说,不可能一直穷追猛打,也正是如此,才会决定在这个时候造反。

田九成面色变幻,犹豫迟疑半晌之后,这才咬牙说道:“自然是听高先生的,不过咱们要走,也不得给他们留下丝毫好处。”

“既然要去那山中待上数月,那边刮地三尺,将所有一切能带走之物带走,毁坏农田,烧毁房屋,我要明廷得到的,只能是一座空城。”

说完后,又对何妙顺道:“何天王,还请你跟那些商人联络,要他们以最大限度的支援我等粮草兵器,半月之内,能来多少,便是多少。”

何妙顺有些为难道:“这些商人眼中只有钱财,粮食会有,可兵器。”

田九成冷笑一声,说道:“明日破开徽州,大抢三日,所有财物,皆与他们,我等既入山中,那钱财也无多用了,留着作甚。”

“只要他们肯运来,多少钱财,均可。”

“哪怕是朕给他们打下欠条,亦是无妨。”

田九成现在算是想明白了,自己汉明皇帝这个名头,除了壮些声势外,几乎没有任何作用,现在能够凭借这名头换些粮草兵器,也是不错。

高福兴听到这话,眼中有光芒溢出。

他终于看到自己曾经选择的明主,再次回来了,而不是被那些商人所蒙骗心智。

只要能躲上数月,到时候哪怕不能割据一方,沦落山大王,也不是不行。

......

“若是他们藏匿山林,大孙该当如何。”

大明皇宫里,朱元璋烤着火,笑着问道。

朱英道:“若是他们军中有聪慧之人,自当明白,躲入延绵大山,才是唯一的选择。”

“躲进去也好,届时传信西南,围困反贼于大山之中,正好可以当做练兵试炼之地。”

玄甲卫这边,本来就缺乏山林特种训练,这次去平反贼,正好可以再次操练出一笔新兵出来。

这一批新兵,朱英根本就没打算往后用到征倭镇辽之上,而是将目光,再次投向安南。

安南那边,朱英就没有放弃过心思,只是对于大明的将士来说,那里丛林繁多,不熟悉战略征伐。

目前在安南的,只有五万精锐,这可不符合朱英心中西南远征军。

至少要有二十万将士,才能在整个西南地区,彻底的打开局势。

可不仅仅是安南,包括暹罗,假里马丁,交阑山,爪哇等等这些小国,朱英可没有放过的道理。

大明的将士不习惯丛林战,完全可以慢慢培养出来嘛。

暹罗香米,在后世可是极为闻名的,还有诸多水果特产,完全可以纳入到大明的版图中来。

朱英要做的,只有一个,那便是在有生之年,多多开疆扩土,教化诸夷,扩散中原文化。

也省得后世言语太过繁杂。

“反贼之事,便就大孙自己把握吧,几个毛贼,翻不起多大的风浪。”

“让咱感觉到有些奇怪的是,今日早朝,竟然没有文臣反对军事学院之事,倒有些奇怪。”

朱元璋说道。

他还准备拿几个文臣开刀,杀鸡儆猴呢,结果一个个对于军事学院闭口不提,就好像没有听说过一般。

哪怕是他定下章程,人人皆是配合。

朱英笑道:“爷爷镇压寰宇,这些臣子怎敢违逆爷爷的心意。”

“再者说目前军政分离,文臣手中权力,不降反升,真要对抗武官,也只能是自讨苦吃。”

“多少还是有几个明白人的。”

朱元璋点点头,这一点他自然想到过,只是文臣们一点异动都没有,反而显得异常。

要知道此前,多少会有点不同的声音。

“罢了,便让锦衣卫好生盯着吧,若是敢在背后给咱耍什么小动作,自然一个都没得跑。”

“如今大军也准备得差不多,待过了十五,即可出发,平反后的重点,便就是在于倭国了。”

“这些倭国,咱恨之已久,这次必定要好生让他们知晓咱大明的厉害。”

说起倭国,朱元璋就来气。

忍了这么多年,终究是有了报仇雪恨的机会。

三日过去,便就到了元宵灯会这天。

京师的热闹,自然是不用多说了,而随着正月十五的来临,大军也已经开始准备动身。

临近京师的各个码头,在这两天,将会被严格把控,数千战船密密麻麻的停靠着。

元宵灯会一过,立即出征平反。

而此次平反的主帅,便是蓝玉。

“凉国公,恭喜恭喜,再掌大军。”

“那些反贼要是知晓此番主帅乃是凉国公,怕不是要被吓得屁滚尿流。”

“那可不,凉国公的威名,在整个大明,谁还能不知晓,这些反贼能够得到凉国公亲自镇压,当是莫大福气。”

“咱们过来吃的这酒,哪是什么出征酒,分明就是凉国公的庆功酒了。”

蓝府之中,淮西武将勋贵们在京师的都来了。

就是为蓝玉祝贺。

平反只是一个苗头,最为主要的关键,就是说明淮西武将一系,将会真正的得到太孙的重用。

而不是像之前,只是如同一个摆设。

蓝玉端起酒杯,春风得意,起身朗道:“诸君共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