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91 皮尺部

重生南非当警察 91 皮尺部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葡属东非的地形就像一个巨大的钳子,北端的钳口位置就是尼亚萨兰,西北的突出部被尼亚萨兰和罗德西亚包围,太特就位于这个突出部的中心。

葡萄牙对葡属东非的统治是公司制,在1888年至1893年间,葡萄牙殖民当局先后成立了莫桑比克公司、尼亚萨公司和赞比西亚公司,给予这些公司在葡属东非的特许经营权,这个“特许经营权”和英国给予南非公司的特许经营权相似,这些特许公司控制了葡属东非三分之二的领土。

太特就在赞比西亚公司的管理范围内。

太特的白人确实很惨。

在此之前,白人在葡属东非享受的是皇帝般的待遇,整个葡属东非的白人大概三万人左右,这点人在总人口350万的尧族人面前不值一提。

葡属东非的白人还不是纯粹的葡萄牙人,这年代的移民是很自由的,所以葡属东非的白人来自欧洲各个国家,这些白人在移民前基本上都是些破落户,在本国实在混不下去,所以才会选择移民。

混不下去的人是个什么素质可想而知,所以殖民地的白人一般都很骄横,横征暴敛什么的都是基本操作,刚果自由邦的白人是邪恶典范,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甚至闲极无聊以土著为靶子比试枪法,比某一时期的鬼子更残暴。

葡属东非的白人,没有刚果自由邦的白人那么残暴,最起码葡属东非的白人不会残杀尧族人。

这不是因为葡属东非的白人有多善良,而是因为葡属东非的白人要贩卖尧族人牟利,从十七世纪开始,葡萄牙就从葡属东非对外输出奴隶,到18世纪,奴隶已取代黄金和象牙,成为赞比西河流域的主要出口商品。

商品!

葡属东非的奴隶买卖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不是葡萄牙人良心发现,而是如果再进行奴隶贸易,那么葡属东非的尧族人就要被葡萄牙人卖完了,所以从19世纪末期开始,葡萄牙就在葡属东非实行强迫劳动制度,并开始向邻国,也就是罗德西亚、坦葛尼喀大量输出契约劳工。

这些劳工本质上还是奴隶,只不过葡萄牙人的经营方式从一次性买断变成了租借。

依靠着奴隶贸易,葡萄牙人在葡属东非经营种植园,或者是经商,过着“幸福”的生活。

这个“幸福”肯定是虚幻的,所有上帝馈赠的礼物,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现在,是葡萄牙人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几乎是一夜之间,太特周围的尧族人全部消失了,位于偏远地区的很多处种植园,还发生了奴隶残杀种植园主的恶**件。

消息传出后,几乎所有的种植园主都逃回太特,这时他们才发现,太特城内也没有了尧族人,于是,幸福美满的葡属东非很快就成了地狱。

有“无穷无尽”的尧族人可供奴役时,葡属东非确实是幸福美满。

没有了尧族人,葡属东非的白人才发现,他们要自己修剪花园和草坪,要自己做饭,要自己打扫卫生,要自己为客人开门——

也就是这时候,很多葡属东非的白人才意识到,他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尧族人,没有了尧族人,很多白人已经退化到连生活都无法自理的地步。

很神奇吧,在葡属东非的白人中,很多人从出生到现在都没有做过饭,没有洗过衣服,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刚挤出来的牛奶在喝之前还要煮一下,所以离开了尧族人的白人,简直就是个悲剧。

短短三天时间,就让太特的白人意识到,他们的生活中不能没有尧族人,于是赞比西亚公司组织了一支200人的捕奴队,准备和过去一样,抓一些尧族人回来继续供白人奴役。

一天之后,捕奴队无功而返,离开太特时的200人,回到太特的只剩13个人,这13个人回到太特之后几乎没有犹豫,收拾了细软之后,就带着家人以最快的速度离开太特。

快到连房产都来不及变卖。

于是太特就陷入到极大的恐慌中,此时的太特,因为电报线路中断,已经断绝了所有对外联系,洛伦索马贵斯不知道太特发生了什么,太特也无法向洛伦索马贵斯求援。

离开太特的十三个家庭也没有走远,很快,他们又回到太特,以被人吊在十字架上的方式。

三月底罗克才向葡属东非派出“军事观察员”,到五月初,太特已经陷入崩溃边缘。

农村包围城市的威力就是这么大。

罗克对发生在太特的事一无所知,就算知道罗克也不在乎,罗克现在的工作重心在尼亚萨兰,连约翰内斯堡都顾不上。

尼亚萨兰的建设一日千里,离开清国那个大泥潭的华人,很珍惜能够活下去的机会,他们刚刚抵达尼亚萨兰时的心情无疑是忐忑的,但是这种忐忑的心情,在吃过一顿饱饭之后就消失不见。

罗克做事还是不解释,所有抵达尼亚萨兰的华人,都要强制性的先剪掉头上的辫子,洗去身上的灰尘,换上农业公司为他们准备好的衣服,然后才能坐在宽敞明亮的食堂里吃饭。

小斯提供的后勤还是很不错的,食堂日常供应水果、面包、土豆泥、蔬菜、肉汤、鱼、以及专门为孩子们准备的牛奶和鸡蛋,这里的肉汤和那种只有表面飘着几个油星的清汤寡水不一样,是真正有肉的肉汤,肉都来自尼亚萨湖周围的野生动物,民团的小伙子们每天都要进行野外训练,尼亚萨湖附近的野生动物就倒了霉,民团的小伙子们打到什么,食堂就吃什么。

为了调动华人的积极性,罗克承诺,在小石镇和小石港建成后,所有参与建设的工人,每人都可以获得一亩土地的奖励。

所有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的华人都要疯,连女人和孩子都没日没夜的在工地上帮忙,华人对土地的执念无与伦比,亨利已经见识过了,小斯还不知道,所以小斯现在干脆常住利科马岛,要亲眼见证小石镇和小石港的诞生。

“有什么好见证的,你要是觉得这是奇迹的话,那么以后这样的奇迹,会在尼亚萨兰境内不断的复制,总有一天你会习以为常。”罗克见惯不怪,华人创造的奇迹多了,建筑速度只是其中之一。

“洛克,我现在有点明白,你为什么总是充满信心了。”小斯对华人这个群体有了新的认识,这次不再局限于罗克个人。

相对于白人和黑人,华人的优势都很明显。

非洲的白人是被惯坏了,这些破落户和“穷白人”到了非洲,就成了土皇帝或者人上人,穷人乍富的心态冲昏了绝大部分人的头脑,他们开始胡作非为,寡廉鲜耻,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刚果自由邦和葡属东非的白人毫无廉耻,开普的白人也没有好到哪儿去,黑人在开普也是奴隶,毫无地位可言,数百年来,黑人被白人屠杀,被奴役,被当成商品一样随意买卖,敢于反抗的黑人都已经被杀光了,剩下的绝大多数黑人麻木不仁,不知反抗,也不敢反抗,和牲畜一样任劳任怨。

华人出现在非洲绝对是一股清流。

不同于白人的暴虐,不同于黑人的麻木,华人是勤劳勇敢的,是聪明善良的,他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奴役黑人,不谄谀白人,自己建设自己的农场,自己建设自己的家,饥饿的时候不会乞讨,生活富足的时候会把多余的牛奶捐赠给学校而不是倒进河里,在华人这里,小斯看到了白人失落已久的开拓精神,看到了被很多人嗤之以鼻的绅士风度,这种感觉让小斯沉醉,所以小斯不想离开尼亚萨兰。

“塞西尔,现在只是开始,迟早有一天,尼亚萨兰会让所有人震惊。”罗克一直都很有信心,只要给华人足够的空间和充分的自由,华人爆发出来的能量可以席卷世界。

大概每隔一个星期,就会有一船华人抵达尼亚萨兰,每个华人的船票是15英镑,尼亚萨兰农业公司和运送华人的船主签订协议,要求船主在航行期间,要对华人进行妥善照顾。

华人抵达尼亚萨兰后,农业公司会对刚刚抵达尼亚萨兰的华人进行随机走访,如果有人反映船主在航行期间有虐待华人现象,或者华人在航行期间死亡超过百分之五,那么解除协议的同时,船主还要赔偿农业公司的损失。

在农业公司和船主签订的协议中,这些移民的华人都是农业公司的财产,船主不小心损坏了货主的“货物”,赔偿是理所当然的。

虽然名义上不大好听,但是这些协议还是最大程度保护了华人的安全,华人源源不断的抵达尼亚萨兰,从三月底第一船华人抵达尼亚萨兰,到五月底,短短两个月之内,就有近三万名华人抵达尼亚萨兰。

这些华人的大部分都被安置在小石镇——

现在已经不是小石镇了,超过万人的居民点,就有资格被称为城市,所以现在小石镇叫“小石城”。

一部分华人前往尼亚萨湖的最北端,那里一座新的港口城市也正在建设中,这个港口的名字就叫玄武港,非常具有东方特色。

考虑到尼亚萨兰境内糟糕的交通,早期尼亚萨兰的开发,肯定是围绕着尼亚萨湖进行,生产资料和食品的运输,也要依靠尼亚萨湖进行,所以农业公司早早就成立了航运公司,从英国本土购买了六艘用于内河航行的轮船,并且准备在顽石城成立自己的造船厂。

“造船看上去很复杂,其实非常简单,商船不追求防护和攻击,只追求吨位和速度,现在的柴油机并不复杂,只要有合适的材料,在尼亚萨兰完全可以就地生产,而使用柴油机的商船,具有比蒸汽机更强大的动力,运行起来也相当稳定,我们完全可以自己生产内河运输用的商船,不仅可以自用,还可以对外出售。”农业公司的经理邓肯以前在英国学习的就是造船,现在总算干回老本行。

“先别想那么远,现在就造个渔船什么的练手,以后有把握了再造商船。”罗克不好高骛远,尼亚萨兰现在就是一张白纸,可以让罗克随意发挥,但是也要按基本规律一点一点慢慢来,一口吃不成个胖子。

比如造子弹,有了机器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现在原材料还要购买,三五年之内估计都无法自产。

造船也一样,谁都知道造船卖很赚钱,世界造船业的中心就是英国,英国能造船得益于相对完整的工业链,尼亚萨兰现在啥都没有,连造船需要的钢铁都不能自产,想的太远没用,抬头看远方的同时也要低头看路。

对于目前的尼亚萨兰来说,渔船比商船更有用。

尼亚萨兰是个淡水湖,湖里生活着大概200多种淡水鱼,这些淡水鱼能为华人提供足够的营养,所以在农场稳定产生效益之前,捕鱼在很长时间内,都会是农业公司的主营项目。

现在农业公司已经组织起一支拥有200余人,十艘渔船的捕鱼队,每天在尼亚萨湖里捕鱼,为建设小石城的华人补充营养。

尼亚萨湖里的鱼就倒了霉,以前尼亚萨湖附近的白人和非洲人都不怎么喜欢吃鱼,毕竟附近的野生动物都吃不完,所以尼亚萨湖里的鱼就有点泛滥,这些鱼看到渔船之后根本不知道躲避,不说达到“瓢舀鱼”的程度,基本上一条渔船也就是三、五网就能打满。

所以建设小石城的华人营养足的很,小斯买不买牛肉都没关系,食堂里的大厨每天变着花样炖鱼汤,不是不会其他做法,而是做不过来,实在是鱼太多了,挨个煎炸煮烹,能把大厨活活累死。

“小石城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我们就要开始农场建设,至于您说的拖拉机,我们也派人同时去欧洲和美国采购,等样品回来之后,我们再研究有没有复制的可能。”邓肯对内燃机有一定了解,但是了解的并不详细,具体怎么运用,还需要罗克指导。

其实罗克也不懂内燃机,但是不懂不要紧,农业公司现在也有所谓的“皮尺部”,不会设计,可以先仿制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