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403 阵地

重生南非当警察 403 阵地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鲁夸湖是一个季节性湖泊,面积随季节显著变化,雨季时长150公里、宽25至30公里,旱季有时全部干涸。

神奇的是,即便如此,鲁夸湖依然富含鱼类资源,只不过坦葛尼喀还没有来得及开发鲁夸湖,所以鲁夸湖才不为人所知。

要说坦葛尼喀其实也是得天独厚,境内渔业资源非常丰富,不仅占有半个北海,境内还有非洲最大的维多利亚湖,所以罗克才会对坦葛尼喀垂涎欲滴。

赫尔穆特堡建在鲁夸湖和北海之间,和荣耀堡一样,同是冯特罗塔计划中的一部分。

荣耀堡叛乱发生后,当时的坦葛尼喀总司令冯特罗塔第一时间命令赫尔穆特堡驻军将所有的泰泰拉裔工人全部处死,并将尚未完工的赫尔穆特堡全部炸毁,避免被荣耀堡叛军利用。

所以现在的赫尔穆特堡就是一片残垣断壁,在德国人眼中已经毫无利用价值,但是在第二师教导团团长钟笃行看来,赫尔穆特堡正好适合教导团布置阵地。

第二师教导团全员共计一千八百人,战时加上辅助部队,全员大概在三千人左右。

和坦葛尼喀第二师相比,教导团人数上虽然处于劣势,但是装备程度和训练水平都远胜坦葛尼喀第二师。

而且教导团的辅助部队是尼亚萨兰民团组成,这部分人到了关键时候也是可以冲锋陷阵的,所以从兵力上说,双方整体差距也并不大。

“这是咱们罗德西亚北部师走出国门的第一仗,一定要打出咱们罗德西亚北部师的威风,谁要是战场上给咱们罗德西亚北部师丢人,别怪兄弟不讲情面,自我了断还能给家人挣一个烈士家属身份。”虽然罗德西亚北部师已经改编为第二师,但是冯笃行还是习惯性使用罗德西亚北部师这个名字。

其实这也是英军部队的传统,新编第一骑兵师的三个团,当时也都有自己的名字,罗德西亚北部师教导团还有个名字叫尼亚萨兰突击团,不过因为当时尼亚萨兰不能拥有部队,所以这个名字只是内部代号。

现在就无所谓了,加入南部非洲联邦政府之后,尼亚萨兰突击团也就不用再遮遮掩掩。

尼亚萨兰突击团全员在出发之前,都已经写好遗书,做好了战死沙场的准备,冯笃行身为团长以身作则,这口气憋得时间也是有点长。

自从冯特罗塔上任,坦葛尼喀和尼亚萨兰爆发冲突以来,罗德西亚北部师下属各团也是群情汹涌,马丁几乎每天都能收到下属的血书请战,这一次总参谋部选择尼亚萨兰突击团出征,二师其他各团就各种羡慕嫉妒恨,这要是万一打输了,不仅仅是丢了突击团的脸,给德国人留下证据才是最要命的。

为了掩人耳目,所以包括冯笃行在内,突击团所有官兵都使用油彩将暴露在外的皮肤染黑,再换上五花八门的衣服,这样突击团看上去就跟荣耀堡叛军几乎没什么两样。

参加情况通报会的军官们表情各异,负责正面防御的一营长,和负责迂回包抄的二营长都是满脸喜色,担任预备队的三营长就满脸不甘。

这也是没办法,突击团是要打一个漂亮的歼灭战,冯笃行手上也要保留一支部队,应付各种突发局面。

“再强调一次,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能抛弃自己的战友,我们不能给德国人留下任何证据,否则我们不仅仅要面对德国的压力,伦敦也可能抛弃我们,记住,我们这一次是秘密作战,就算我们全歼了坦葛尼喀第二师,我们也可能得不到应有的荣誉,但是这是对我们突击团的一次检验,希望诸位尽心尽力,打出我们突击团的军威——”突击团参谋长兰德尔·韦斯利同样是来自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不过履历就没有德里克·多德那么耀眼。

身为突击团的参谋长,兰德尔·韦斯利虽然很清楚突击团的训练水平,但是训练水平是一码事,真正上了战场又是另外一码事。

普法战争前,法军部队看上去训练水平也不错,对得起“世界第一陆军”的身份,但是战争爆发后,法军部队就一溃千里,将“世界第一陆军”的名头拱手让人。

德国正是通过普法战争一鸣惊人,一时风头无两。

所以兰德尔·韦斯利虽然对突击团有信心,但是该有的担心还是有,虽然突击团也经历过纳塔尔平叛的考验,但是纳塔尔叛军和坦葛尼喀德军的素质又不一样,这一仗打赢了还好,万一打输——

后果不堪设想。

“好了,都去准备吧,记住,适当调整火力强度,别一下子把德国人吓跑了——”冯笃行再次提醒,万一开打后,负责正面硬扛的一营火力全开,那真有可能把德国人直接吓跑。

用这个时代的火力标准衡量,突击团的火力配备堪称变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全世界火力最强大的美国,一个师也只是装备三百挺机枪,教导团一千八百人,装备的轻重机枪就超过一百挺,火力密度几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的三倍。

如果再加上配置到班一级的超级左轮,如果德国人敢摆出密集阵型,那就是来多少死多少,突击团完全有实力把赫尔穆特堡变成索姆河那样的绞肉机。

军官们开战前动员会的时候,一线的官兵也正在设置阵地。

罗德西亚北部师虽然没有多少参与战争的机会,但是内部经常举行各种对抗演习,所以阵地的设置上,和时下欧洲国家流行的线型阵地也不一样。

和线型阵地相比,突击团的阵地更接近一战后期的堑壕阵地,更有层次,更有利于火力发挥,也能对士兵们提供更好的保护。

唯一的缺点是这样的阵地构建起来需要更多的土木工程作业,所以突击团才会有辅助部队。

说白了,辅助部队在部队转移时要背弹药,战前要挖战壕,战斗中要抬伤员背尸体,战斗结束后还要负责打扫战场,可比正规部队累多了。

尼亚萨兰的部队,营级没有直属的炮兵部队,为了加强一营的火力,冯笃行将团属炮兵连配备到一营阵地上,加上一营装备的六十毫米口径迫击炮,火力强度还是不错的。

一营的阵地,炮兵阵地位于阵地左后方。

这里要介绍赫尔穆特堡的地形,赫尔穆特堡附近都是丘陵地形,赫尔穆特堡是建在一个地势颇高的丘陵上,一营阵地左后方是一个反斜面,这对迫击炮没有影响,但是对德军部队装备的野战炮却影响很大。

简单说,战斗开始后,一营的迫击炮可以直接打击进攻部队,而坦葛尼喀第二师的炮兵部队却无法对一营进行火力压制。

等等——

坦葛尼喀第二师根本就没有炮兵部队,整个坦葛尼喀德军只装备了十二门已经快老掉牙的火炮,还都在乌松布拉的炮台上无法移动,至于更先进的野战炮,德国政府连本土正规军都无法保证,根本没有实力装备殖民地仆从军。

所以冯笃行才这么有信心,因为冯笃行根本想不出坦葛尼喀第二师能够战胜突击团的理由。

陈镑是一营一连一排一班的机枪手,从番号上也能看出,陈镑可以算是一营最好的机枪手,多次在罗德西亚北部师内部评比中赢得过名次,尼亚萨兰陆军学院曾经想把陈镑调到陆军学院担任教官,只可惜陈镑到现在英语都不过关,所以才未能成行。

尼亚萨兰部队的一个机枪小组,通常是由三个人组成,一名机枪手加上两名副射手,机枪手主要负责抗机枪,副射手负责背备用枪管和子弹,如果机枪手在战斗中阵亡,那么副射手就要及时盯上,而考虑到火力的重要程度,战斗中机枪手肯定会被重点照顾,所以机枪手是一个高风险职业,平时的待遇也很优厚,连战壕都不用自己挖。

当然这一次因为情况比较特殊,挖战壕的也不是民团,而是荣耀堡叛军。

“这里不行,战壕的宽度还要增加,正面多放几个沙袋,不用预留射击孔——”一名副射手正在教木木的手下挖战壕,其实说这么多都没用,木木的大部分手下不懂英语,更不懂汉语。

传统的机枪阵地,都是将射击孔直接开在阵地前方,可以直接向进攻的部队扫射。

突击团使用交叉火力,所以射击孔的位置是在阵地的侧面,正面根本不开口,这也就减少了机枪射手被直接攻击的可能。

这样的阵地,主要还是建立在对战友的信任上,作为特级射手,陈镑对自己的射术很自信,有充足的信心保证射界内没有敌人能顺利通过。

同样陈镑也对战友的射术有信心,陈镑在保护战友的同时,战友也在保护陈镑。

“该死的鬼天气——”副射手唐裔心疼的擦拭自己的军靴,突击团虽然没有穿军装,但是还穿着配发的军靴,这个习惯一时半会儿改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