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495 糟心

重生南非当警察 495 糟心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不管塞西·沃德豪斯有多么不情愿,格拉斯顿子爵开出的条件是不可更改的,毕竟是总督的意志,听上去这个组词多吓人的。

塞西·沃德豪斯也确实是硬气,坚持不同意格拉斯顿子爵的要求,不放弃任何一寸国土。

毕竟是两万平方公里,这个协议要是签了,那塞西·沃德豪斯就成了卖国贼,政治生涯已经走到尽头。

罗克肯定不会给德国人喘息的机会,二月一号,西南非洲西北部沿海地区出现“不明武装”,这附近是西南非洲开发比较成熟的地区,不仅农业发达,而且矿产资源丰富,有德国本土迫切需要的铜和铁矿石,所以塞西·沃德豪斯只能再次回到谈判桌上,在格拉斯顿子爵得意洋洋的目光中痛苦屈辱的在《宽多河协议》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这个协议,也成为格拉斯顿子爵任期内的最大成绩。

当然对于大英帝国来说,这样的成绩微不足道,区区两万公里,还不足以让格拉斯顿子爵的名字出现在爵位晋升名单上。

罗克的名字也没有出现在爵位晋升名单上,不过罗克并不在意,爵位对于罗克来说已经可有可无,南部非洲才是罗克的核心利益。

二月二十号,格拉斯顿子爵从开普敦乘船抵达爱德华港,开始对尼亚萨兰的视察,罗克作为尼亚萨兰领主全程陪同。

现在的爱德华港,已经成为非洲东海岸最大的港口,繁忙程度和开普敦不相上下,每天都有几十上百艘远洋轮船出入爱德华港,将尼亚萨兰的各种工业品送往印度洋沿岸以及远东地区的同时,也为南部非洲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具体具体来说,出港的轮船上装载的都是汽车、罐头、武器弹药以及各种肉制品,入港的轮船上装载的则基本上是新移民和石油,当然也有来自马达加斯加的各种矿石,这些矿石是要送到爱德华港进行初加工,然后再送往南部非洲内陆地区。

所以现在的爱德华港,除了港务区和生活区以及仓储区之外,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工业区,南部非洲最大的民用汽车厂就在尼亚萨兰,每年仅靠出口汽车,就能带来上千万兰特的收入,当然这些收入和南部非洲联邦政府,以及尼亚萨兰州政府没关系,大部分收入都属于罗克。

《新税法》施行后,罗克绝对称得上是“纳税模范”,开普纳塔尔或许还有人偷税漏税,在尼亚萨兰就没有人敢这样做,谁都知道税务总局局长是罗克的“二夫人”,没有人在这件事上自找不自在。

港务区位于码头一侧的洛克广场周围是爱德华港最繁华的地区,这里将近两千米的街道旁,全部都是各大企业在爱德华港的分公司。

宽达一百五十米的街道另一侧就是绵延十余公里的防波堤,防波堤旁边有很多共人们休息的铁质连椅,不过白天这些连椅的利用率并不高,总要到夜幕降临之后,那些辛勤工作一天的人们才会结伴到海边散步休憩。

整条街上最宏伟的建筑不是爱德华港市政府,而是兰德银行在爱德华港的分行,这座占地面积为三十公顷的建筑群,主建筑虽然只有五层,但是高度达到惊人的四十米,通体由白色大理石建成,门前还有十二根高达二十米的廊柱,这座主建筑地下有着据说是非洲东海岸最大的金库,里面储存的黄金足足有数百吨。

曾经有人打过地下金库的主意,但是都被负责保护金库的保护伞公司雇佣兵当场击毙,兰德银行聘请的雇佣兵全部由华人组成,他们个个身体强悍,技战术娴熟,个人作战能力据说和南部非洲正规军不相上下。

洛克广场旁边的码头另一侧就是仓储区,仓储区和码头通过有轨电车连接,有轨电车也是爱德华港市内最常见的交通工具。

格拉斯顿子爵下船的时候,爱德华港还是一如既往的繁忙,两艘巨大的货轮正在装货,不过爱德华港的码头上看不到那些挥汗如雨的码头工人,出现在码头上的工人也都服装整齐,他们正在熟练的通过龙门吊将一个个巨大的箱子送到货轮上。

“这种箱子叫做集装箱,绝对是远洋运输的一项划时代发明,以前我们的远洋货轮,为了增加载运能力,通常要在船体上下功夫,有时候明明还有剩余的动力,但是却因为空间不足,无法装载更多的货物,有了集装箱,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每一马动力,运送更多的货物,这是我们一个码头工人的发明,据说这个码头工人凭借这个发明发了大财,每年得到的专利费用高达数十万英镑。”罗克骄傲的介绍。

其实这都是宣传的作用,实际上集装箱是罗克发明的,但是罗克才不会在乎这种荣誉,所以在尼亚萨兰的宣传中,集装箱的发明者就成了一个普通的码头工人,这个传说中的码头工人也依靠这个发明发了大财,成为尼亚萨兰梦的有力证据。

说起这个“尼亚萨兰梦”,这也是受到“美国梦”的启发,几百年来,美国正是拼命宣传“美国梦”吸引欧洲移民。

现在尼亚萨兰也在宣传“尼亚萨兰梦”,前文提到的那个码头工人别管是否存在,根本没有人在意这一点,这个故事反映出的机会和梦想才是人们在意的。

“那确实很厉害!”格拉斯顿子爵也为这个简单的小故事动容,在格拉斯顿子爵的记忆中,这种事也就在尼亚萨兰才可能发生,哪怕是拼命宣传“美国梦”的美国,这种事发生的几率也不大。

不管是任何行业,只要有赚钱的机会,一旦展露苗头,就会被各种大贵族、大商人、或者是官员瓜分,普通人想赚钱很难的,即便确实是划时代的发明,普通人想发家致富也很难,最多是得到一笔低廉的专利转让费,更多的利润还是被投资商赚走。

和格拉斯顿子爵更熟悉的开普敦相比,爱德华港给格拉斯顿子爵最深刻的印象是干净整洁。

开普敦码头上除了粗鲁不堪的水手和工人,还有各种流浪汉、乞丐、特殊职业从业人员、以及无数的小偷和捞偏门的家伙。

爱德华港码头除了工人和衣冠楚楚的商人,以及为数不多的警察,根本看不到流浪汉和乞丐,这方面尼亚萨兰有着严格规定,在尼亚萨兰境内,一旦发现流浪汉和乞丐就要遣返出境,如果说不清自己的家乡,那么尼亚萨兰州政府会为流浪汉或者乞丐找个工作。

当然了,这个“工作”肯定没有太多选择,矿工是最常见的工种,只有那些表现出色的人才有机会成为国家农场工人。

爱德华港码头上还有负责卫生保洁的工人,这些工人就大部分是非洲人,他们当然也是衣衫整洁,不过气质和其他人相比就大相径庭。

“尼亚萨兰不是不欢迎非洲人吗?”格拉斯顿子爵还挺好奇,罗克对非洲人的排斥,在南部非洲高层也是人尽皆知。

“确实是不欢迎,这些工人并不是尼亚萨兰人,他们都来自莫桑比克王国,或者是纳塔尔、马达加斯加,他们只是在尼亚萨兰工作,不允许在尼亚萨兰安家,也不允许购置房产,他们每年只有一次探亲机会,超过规定时间就会被开除,这些年不断有非洲人偷偷进入尼亚萨兰,试图在尼亚萨兰定居,那些人现在基本上都在矿山工作,矿山也只要身体健康的成年男子。”罗克这方面不心软,尼亚萨兰的福利只属于尼亚萨兰正是居民,外来人口想获得在尼亚萨兰定居的权利很困难。

即便是尼亚萨兰主动引进的新移民,在尼亚萨兰也有一个长达五年的考察期,考察期间如果表现不合格,或者是违法犯罪,那么一样要遣返,尼亚萨兰州政府在这方面和罗克一样都是从不手软。

“哈哈哈哈,你现在越来越像一个纯正的英国人了,就是这样,我们要充分利用每一份人力资源,绝对不能浪费。”格拉斯顿子爵自认为给了罗克一个最高评价,虽然罗克并不这么认为,但是罗克也不会否认。

大英帝国就算是江河日下,还是目前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罗克一直以来的行为准则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实用主义才最符合罗克目前的利益。

“听说联邦要分批遣返印度人,谁提出的这个提议?”罗克虽然身居高位,但是民政问题不属于罗克的负责范围,联邦政府只要不遣返华裔,罗克才不会管联邦政府遣返什么人。

最好把除了华裔之外的所有人全部遣返。

“还能是谁提出的,当然是我们聪明的詹尼叔叔——”格拉斯顿子爵的话里不无揶揄。

聪明的詹尼叔叔就是杨·史沫资,罗克也不知道杨·史沫资为什么有这个绰号,在罗克看来,似乎更应该是“愚蠢的杨·史沫资”才对。

当然了,这里的“愚蠢”,是站在罗克的立场上而言,如果站在布尔人的立场上,杨·史沫资确实是很聪明的,至少这个家伙在前段时间司法部针对教育部的调查中成功抽身,被丢出来顶包的是教育部两个布尔裔副部长,杨·史沫资虽然一度向阿德递交了辞职报告,但是阿德为了安抚布尔人,还是没有批准。

在现在的联邦政府中,担任正职部长的,也就杨·史沫资和路易·博塔两个人,如果杨·史沫资辞职,那么布尔人根本不会管是不是杨·史沫资失职,而是会认为联邦政府在有意打压布尔人。

南部非洲现在“种族歧视”最严重的也正是布尔人,想当初第二次布尔战争爆发前,布尔人连英国人都敢歧视,可以想象布尔人有多狂妄。

在奥兰治鼠疫期间,很久没有消息的甘地带领担架队,为平息奥兰治鼠疫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奥兰治境内就有很多印度人定居,现在成了纳塔尔之外,南部非洲第二大的印度人聚集区,杨·史沫资现在也是卸磨杀驴,既然印度人没有了作用,那么就要分批遣返印度人。

从这个角度上说,杨·史沫资才是标准的英国人。

“这个建议可不聪明——”罗克装模作样,反正尼亚萨兰境内没有印度人,罗克乐得看热闹。

“现在奥兰治的印度人已经开始闹腾了,据说有人在组织罢工,反对杨·史沫资的这个提议,还有人在布隆方丹的集会中焚烧了杨·史沫资的画像,好像布隆方丹出动了警察,还有人员伤亡,你不清楚具体信息?”格拉斯顿子爵更乐得看热闹,警察系统都在司法部的管辖范围内,罗克现在还兼任着司法部副部长。

考虑到散漫、自由、随意、心不在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整天度假不上班的亨利,罗克这个副部长才更像是部长。

“不清楚,司法部内类似事件不需要上报,司法部也不会给各个州的警察局擦屁股,自己惹出来的麻烦自己处理。”罗克根本不管这种事,这种事如果要上报,那么就要留下文件记录,天知道以后,这些文件记录会不会成为罗克在南部非洲“为非作歹”的证据。

这种事并不罕见,南部非洲的报纸就经常报道德国人在西南非洲和坦葛尼喀的暴行,这是南部非洲人民幸福生活的最有力证据,人们看到报纸上的各种报道,自然就不会太在意身边的各种糟心事。

尤其是对于南部非洲的非洲人来说,比起西南非洲和坦葛尼喀的非洲人,南部非洲的非洲人算是幸福了,至少南部非洲联邦政府没有有组织的屠杀南部非洲境内的非洲人。

当然了,有计划的减少也是必不可少。

这也是西南非洲和坦葛尼喀报纸最乐意报道的消息,不过遗憾的是,南部非洲境内的非洲人没有机会看到西南非洲和坦葛尼喀出版的报纸。

就算看到了也看不懂,西南非洲和坦葛尼喀的报纸使用的都是德语,南部非洲境内的非洲人懂英语的都少,德语就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