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782 过分了

重生南非当警察 782 过分了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劳合·乔治没能顶住汹涌的舆论进攻,第三阶段作战刚刚开始,劳合·乔治因为三年前的两千英镑黯然离职,乔治五世将温斯顿召回,越过首相阿斯奎斯直接任命温斯顿接手劳合·乔治的职务,首相也陷入信任危机中。

现在的英国政府,真可谓是人人自危,劳合·乔治只当了一个月的军需部长就被迫辞职,温斯顿虽然重获信任,但是和首相阿斯奎斯的矛盾越来越深。

战争部长基钦纳的处境同样艰难,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基钦纳在战争部拥有绝对权力,现在因为远征军的表现不佳,基钦纳遭到普遍质疑,每个星期都要向23人组成的内阁提交书面报告。

远在法国的佛伦齐也闹心,他的地位岌岌可危,要摆脱困境只能依靠战场上的胜利。

佛伦齐最近表现的越来越疯狂,他每天都要向基钦纳发电报,希望得到更多的援军和物资。

给阿斯奎斯发电报,抱怨战争部没有给远征军足够的支持。

给乔治五世发电报,将远征军在前线的作战失利归咎为远征军的指挥系统不统一。

这的确是不利因素,但却不是主要原因,地中海远征军的成分也很复杂,罗克的指挥就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和佛伦齐一样,史密斯·多林辞职之后,黑格成为英国远征军的二号人物,如果达达尼尔海峡爆发前佛伦齐离职,那么黑格是远征军总司令毫无争议的人选。

现在因为地中海远征军的表现越来越出色,远征军总司令的人选也开始变得不确定。

黑格对远征军总司令的野心由来已久,远征军当初成立的时候,黑格就希望得到总司令职位,但是因为能力和威望都不够,基钦纳最终选择的还是佛伦齐。

进入七月份,东线和西线依然焦灼,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意大利王国参战后,希腊再次考虑加入协约国,但是这时候主要矛盾不再来自俄罗斯帝国,而是来自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也还没有加入战争,但是已经进行了全国总动员,希腊担心将部队派到各地参战后,国内实力空虚,让保加利亚有机可趁,所以希腊希望在参战的同时,保加利亚也同样参战。

罗克对希腊的三个师不抱希望,对意大利王国的五个师同样不抱希望,在法国的骑兵第二师和第11师没有参加第二次阿图瓦战役,佛伦齐和黑格都很不满,达达尼尔海峡战役进入第三阶段后,罗克需要更多部队,基钦纳无兵可派,罗克希望能把骑兵第二师和第11师以及两个炮兵师调到地中海战场,为了让佛伦齐和黑格同意,罗克愿意把澳新军团调到法国交换。

在地中海战场的澳新军团已经有五个师,佛伦齐基本同意罗克的要求,但是把两个炮兵师留在法国,英国远征军需要南部非洲的大口径火炮。

炮兵师装备的大口径火炮都是法国买单,罗克原本就没希望把炮兵师调到地中海,骑兵第二师和第11师才是罗克的目标。

不过澳新军团正在作战,要调往法国,需要等歼灭了加济柯伊的奥斯曼帝国部队之后。

加济柯伊现在有奥斯曼帝国第二集团军的四个师,第19师第二旅被这四个师团团包围,这四个师外是一个更大的包围圈,第29师正在向卡瓦克发动进攻,地中海舰队在七月十五号向博士普鲁士海峡发动第一次进攻,摧毁沿岸炮台的同时,对君士坦丁堡进行了炮击。

罗克期待中的援军也终于出现,俄罗斯帝国不会坐视地中海远征军攻占博思普鲁斯海峡,虽然占领博思普鲁斯海峡,并不能让俄罗斯帝国彻底掌控黑海出海口,但是俄罗斯帝国不愿失去这个机会。

七月十七号,俄罗斯帝国新成立的第11集团军乘坐300多艘船只,从博思普鲁斯海峡另一侧的代米尔吉登陆,向君士坦丁堡发起进攻。

俄罗斯帝国卷土重来之后,地中海远征军受到的压力陡然减轻,虽然奥斯曼帝国的达官贵人已经放弃君士坦丁堡,但是赞德尔斯还是抽调一部分部队派往君士坦丁堡,七月二十五号,英军第29师在地中海舰队和空军轰炸机的配合下终于突破第二集团军阵地,第29师伤亡四千人,奥斯曼帝国第二集团军伤亡超过六万。

看看,在各兵种配合默契的前提下,在法国表现并不出色的英军部队,在地中海也能打出神一样的战绩。

和英军第29师相比,地中海远征军的其他部队表现同样出色,在加济柯伊,地中海远征军歼灭了第二集团军的四个师,第二集团军的伤亡同样在六万人以上,这两场战役之后,在巴尔干半岛,奥斯曼帝国所有的精锐部队都被消灭,君士坦丁堡周围还有十万奥斯曼帝国的部队,但是在俄罗斯帝国第11集团军的疯狂进攻下,攻克君士坦丁堡也是早晚的事。

一旦攻占君士坦丁堡,联军就将打通黑海和地中海之间的通道,达达尼尔海峡控制在英法联军手中,博思普鲁斯海峡控制在俄罗斯帝国手中,两个海峡之间的马尔马拉海是缓冲区,未来会怎么样谁都不知道,但是现在,联军的船只畅通无阻。

罗克在七月二十六号接到基钦纳的电报,基钦纳希望地中海远征军在歼灭了奥斯曼帝国第二集团军之后,继续向君士坦丁堡发动进攻,如果可能的话,尽可能把博思普鲁斯海峡也控制在英法联军手中。

罗克实在是做不到,虽然地中海远征军总兵力已经超过20万人,但是在消灭第二集团军之后,地中海远征军几乎占领了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所有土地,这些地区并不稳定,需要很多驻军才能压制反抗的奥斯曼人,意大利王国在加济柯伊之战后突然热情起来,七月份刚过就将五个师全部派到巴尔干半岛。

“特么意大利人是来摘桃子的,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看不到意大利人,战斗结束意大利人突然出现,这样的盟友我真不想要。”伊恩·汉密尔顿不喜欢意大利人,他在七月份每天都给安东尼奥·萨兰德拉发电报,讨要意大利王国承诺的五个师,但是直到七月份结束,意大利王国承诺的五个师只到位一个。

现在意大利王国承诺的五个师终于全部到位,但是巴尔干半岛的战斗基本结束,这种行为实在是太无耻了点。

“别生气,巴尔干半岛的战斗结束,我们还要继续向小亚细亚半岛发起进攻,意大利王国派出的五个师在下一阶段的作战中至关重要。”罗克对意大利王国的军队期待不高,只要意大利王国的军队在罗克的指挥下,表现的能比在伊松佐强点就行。

就在地中海远征军围歼奥斯曼帝国第二集团军期间,意大利王国和奥匈帝国之间的第一次伊松佐战役已经结束。

参战前信誓旦旦号称可以派出100万部队参战的意大利王国,派出第二、第三两个集团军总计19个师向伊松佐河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

听上去19个师很不少,实际上每个师都不满员,总兵力尚且不到20万人,按照英军的标准,连11个师都不到。

奥匈帝国的主力部队在东线,和德国携手应对俄罗斯帝国的庞大陆军,意大利方向处于防御位置,指挥官S·B·博伊纳手中的部队只有十万人,意大利王国有空军和炮兵协助作战。

纸面上看,第一次伊松佐战役,参战双方实力差距巨大,意大利王国占据绝对优势。

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意大利王国损失了六万人,只攻占了奥匈帝国在伊松佐河东岸的部分阵地,没能突破伊松佐河。

第一次伊松佐河战役,以意大利王国的失败结束。

不过这肯定不是意大利王国最惨痛的失败,至少意大利王国占领了一些奥军阵地,并不是毫无收获。

“不能对意大利王国的部队抱有太多希望,他们作为驻屯军都不够合格。”伊恩·汉密尔顿对意大利王国不屑一顾,意大利王国就像是核武器,没有参战的时候,对交战双方都是巨大威胁,参战之后原形毕露,估计爱德华·格雷很后悔,他为了诱惑意大利王国参战,给了意大利王国很多承诺,现在承诺中关于奥斯曼帝国的土地大部分都已经处于协约国控制中,不过却是地中海远征军打下的,和意大利王国没有一毛钱关系。

让罗克都没有想到的是,意大利人并不是这么认为,奥斯曼帝国第二集团军的残军撤往君士坦丁堡之后,意大利人马上就迫不及待跳出来,要求地中海远征军移交一些地区的控制权,理由就源自爱德华·格雷给意大利人的承诺。

“想当驻屯军——哪有这么好的事。”罗克才不会让意大利人如愿,地中海远征军浴血奋战攻占的土地,凭什么说给意大利人就给意大利人。

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爆发以来,地中海远征军伤亡15万人,其中四万人死亡,奥斯曼帝国损失四十万人,其中大约十万人战死,二十万人投降。

(每天三更九千字还嫌少,兄弟们你们是飘了,好怀念四千党的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