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1437 情怀

重生南非当警察 1437 情怀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美国的传媒业非常发达,“新闻自由”这个概念被写入美国宪法,时至今日,新闻自由已经成为民主制度的鲜明标志,作为公民的一项主要的民主政治权利,在近代民主制度中得到普遍的确认。

但是——

对的,按照某人的习惯,这时候是一定会有但是的。

但是美国的新闻自由就跟美国的自由贸易一样也是扯淡,打着“自由”的旗号,背后是各种“fake news”。

这里要明确,“自由”不等于“客观中立”,美国的媒体是有政治倾向的,所以这里的“自由”也就失去了意义。

和只陈述事实,让读者自己判断是非的《泰晤士报》不同,美国的新闻里夹杂着大量私货,对舆论进行刻意引导,对美国有利的事,美国媒体会疯狂输出,对美国不利的事,美国媒体就视而不见。

这或许也是“自由”的一部分,人家有报道,或者不报道的自由。

即便报道,人家也有选择角度的自由。

这里不讨论这种形式好不好,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新闻自由”的背景下,资本对于媒体的渗透也很自由。

罗克一贯是很重视舆论引导的,《泰晤士报》也有美国版,美国本土的很多媒体,背后也有南部非洲资本若隐若现,舆论宣传之所以是阵地,意思就是你不占领,敌人就会占领。

“总统先生,您是为了保证美国企业的利益,才不惜损害美国人民的利益,才要把外国商品拒之门外吗?”

“总统先生,联邦政府对关税的壁垒,是否违反了您一贯提倡的自由贸易?”

“总统先生,联邦政府不降低关税,是否意味着您对美国企业已经失去信心?”

柯立芝刚刚出现在新闻发布会上,一大堆让柯立芝无法回答的问题就纷纷砸过来,柯立芝这下不仅仅是沉默寡言了,简直就是自闭。

“先生们,我们一个一个来——”白宫办公室主任托马斯·奥尼尔维持秩序,第一个点的是《科学箴言报》记者吉米。

《科学箴言报》全称《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08年11月由科学基督教创始人玛丽·贝克·埃迪夫人在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创刊,虽然《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名字里有“基督”,但《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并不是纯宗教性的报纸,而是一份面向“世俗”的一般性报纸。

柯立芝在担任美国总统之前,担任马萨诸塞州州长,《科学箴言报》又是来自马萨诸塞州的报纸,托马斯希望吉米能开个好头,别提那些太尖锐的问题。

只可惜吉米让托马斯失望了,一上来就是:“总统先生,联邦政府不降低关税,是否意味着您对美国企业已经失去信心?”

哦哦哦,马萨诸塞州不仅有哈佛和麻省理工,还是美国的工业中心,著名的春田步枪,就是在马萨诸塞州的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生产的。

“并不是,我对美国企业充满信心,美利坚成立到现在已经138年,我们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经济奇迹,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工业国家,没有美国企业的付出,就没有现在的美利坚,政府不降低关税,并不是对美国企业失去信心,而是为了使美国人民免受廉价劣质商品的伤害——”柯立芝这时候也顾不上和南部非洲的友谊了,先把眼前这一关过了再说。

“那么如果并不是廉价劣质,而是物美价廉呢?”吉米追问,这可是大新闻,难得柯立芝一次性说这么多字。

柯立芝的绰号叫“沉默的卡尔”(Silent Cal,Cal即Calvin卡尔文),许多人就想尽一切办法逗柯立芝多说话。

在一次宴会上,女诗人桃乐茜·帕克坐在柯立芝的身边,帕克说:“总统阁下,我和别人打了个赌:我一定能让你说出两个以上的词。”

柯立芝说:“you lose!”

后来据说柯立芝去世的时候,帕克还问:“你们怎么判断出他死了的?”

言外之意就是:反正他活着也不说话。

沉默的卡尔并非杜撰,柯立芝确实是惜字如金,在回答了吉米的第一个问题之后,就对吉米的第二个问题充耳不闻。

第一个问题出师不利,既然熟悉的人都不给面子,那接下来托马斯就选择了个陌生的面孔。

结果第二个记者一开口更让托马斯绝望。

“总统阁下,我是美国《泰晤士报》的记者,我想请问的是,您是否受到某些压力,才不敢放开关税壁垒,这是否意味着美国企业在和外国企业竞争的时候已经处于不利局面?”《泰晤士报》的记者换汤不换药,话题还是直指关税。

说来神奇,美国《泰晤士报》并不是美国企业,而是泰晤士新闻集团旗下的美国分支。

泰晤士新闻集团实力强大,在美国报纸行业,《泰晤士报》作为一家严肃的新闻媒体,秉承“独立地、客观地报道事实”、“报道发展中的历史”的宗旨,在美国传媒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除了《泰晤士报》之外,泰晤士新闻集团旗下还有专注于广播的美国之声,以及前年刚刚创办的《时代周刊》,在美国传媒业的地位举足轻重。

“如果说有压力,那么压力都来自带领美国继续前进的责任,作为美国总统,我必须维护美国企业,美国人民,以及美国政府的利益,美国企业勇于开拓,积极创新,具有伟大的理想和坚韧不拔的信念,他们具有非凡的勇气和创造力,从不畏惧任何竞争。”柯立芝的答案明显不能让记者们满意,眼看柯立芝一直避重就轻,记者们纷纷举手,就像鹰巢里长大了嘴巴嗷嗷待哺的小鹰。

“最后一个问题——”托马斯这一次选了一个女记者,希望她能温柔点。

“总统先生,我的问题是一旦美国在《非战公约》上签字,那么您还会不会支持墨西哥政府镇压叛军,同时会不会从尼加拉瓜和海地撤军?”托马斯万万没想到,女记者的问题更尖锐。

自从美国提出门罗主义之后,美国就把美洲当成自家后院。

进入20世纪,美国加紧了对美洲的攻略。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1899年至1902年,美国占领古巴。

1903年,美国出兵洪都拉斯,同年策动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

1912年,美国占领尼加拉瓜。

1915年,美国占领海地。

1916年,美国占领多米尼加。

去年美国才刚刚从多米尼加撤军,撤军的原因也不是因为美国良心发现,而是在多米尼加成功扶植亲美的霍拉西奥·巴斯克斯政府,所以才从多米尼加撤军。

别看南部非洲在非洲南部表现的咄咄逼人,但和美国相比,南部非洲简直就是人畜无害的天使。

“签订《非战公约》是为了保证美利坚的利益,而不是为了给美利坚增加更多限制。”柯立芝实话实说,尼加拉瓜和海地可不是《非战公约》的签署国。

同理,南部非洲联盟成员国,除了南部非洲之外,也都不是《非战公约》签署国。

只回答了三个问题,柯立芝的新闻发布会就草草结束。

这时候柯立芝才知道,他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同时,罗克也在罗德西亚酒店召开新闻发布会。

和白宫的新闻发布会相比,罗德西亚酒店的新闻发布会就充满轻松愉快。

记者是无冕之王嘛,罗克对待记者一向是很不错的,记者们进入新闻发布会时惊喜的发现,罗克还很贴心的给他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份小礼品——来自伊特诺的定制金笔。

不是纯金的啊,只是笔尖镶金。

这已经是非凡的大手笔了,要知道有近百位记者参加罗克的新闻发布会,就算一支金笔价值100美元,100位记者加起来也不是小数字。

新闻发布会现场还准备了桌椅,记者们可以把采访本放在桌子上从容记录,桌子上还细心地准备了瓶装水和一叠小点心,这马上就为罗克赢得了更多的好感。

摄影记者们忙坏了,罗克还没有出现,就已经谋杀了不少底片,这种新闻发布会美国记者们哪见过啊,这么慷慨和周到,怪不得英国贵族值得美国上流社会疯狂追捧。

罗克进入新闻发布会现场的时候,记者们马上响起热烈的掌声。

杨·史沫资把第一个机会给了美国《泰晤士报》主编魏尔曼,这待遇就离谱,怪不得去白宫的是生面孔。

“勋爵,为什么您会想到提出《非战公约》?”魏尔曼投桃报李,这根本就不是提问,而是让罗克自吹自擂。

美国记者们不给面子,马上就有零零星星的嘘声。

这意思大概就是:我耳朵都洗了,你让我听这个?

“在纽约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位世界大战期间的老兵,虽然他并不是我的手下,但是作为大英帝国远征军总司令,他用只剩下三根手指的左臂,向我敬了个端端正正的军礼——”罗克上来就讲故事,记者们终于安静下来。

1925年的记者,还从来没有见过“情怀”这种套路。

ps:家里亲戚多,调整了作息时间,早晨四点就起床,这么勤快的鱼头,兄弟们就不奖励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