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1492 一亿人

重生南非当警察 1492 一亿人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儒勒·约瑟兰万万没想到,原本是日本和南部非洲因为美国报纸的报道打架,看戏的法国却受到了最大的伤害。

当然儒勒·约瑟兰也有话说,法国是民主的先驱嘛,《人权宣言》赋予法国人充分的言论自由,这是受法国宪法保护的。

当然言论自由也不是绝对的,《人权宣言》第十一条说了:自由交流思想与意见,是人类最为宝贵的权利之一;所以,每一个公民都可以自由地言论、著作与出版,但应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对此项自由的滥用承担责任。

看到没,想自由表达言论可以,但是要对“自由”所引发的后果负责,“承担责任”虽然写在“自由”的后面,却是获得“自由”的前提。

敢发表不合适的言论,就得承担相应后果,哪怕是躲到国外也不行。

所以儒勒·约瑟兰憋了半天也只憋出来一句:“转载那篇报道的报社,都是报社的个人行为,和国家无关——”

这话让人跌破眼镜。

币原喜重郎:别怂啊大哥,怼他,法兰西可是常任理事国,怎么能虚一个非常任理事国呢。

儒勒·约瑟兰:日本也是常任理事国,你去怼吧——

萨尔:大哥饶命,我真不知道悉尼也有报纸转载了《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回头就让他关门——

埃里克·德鲁蒙德爵士:任何对南部非洲的攻击都是不恰当的,不过我大阴帝国自有国情在此——

是的,英国本土也有报纸转载了《华盛顿邮报》的那篇报道。

这也正常,毕竟英国也有所谓的“言论自由”。

欧洲国家的所谓言论自由,其实就是攻击其他国家可以,攻击自己国家不行。

吐槽也不行。

所以这就引发了一个神奇的现实,在美国,你骂美国总统可以,骂美国不行。

因为美国总统在大多数时候并不能代表美国。

华尔街大亨们:呵呵,你说得对,我们从来不骂总统,如果总统不听话,我们就换个总统。

如果换不掉——

呵呵,怎么会呢,选票做不到,可以物理消灭。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我相信这和法国政府无关,毕竟一直以来,南部非洲联邦政府都和法兰西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我也相信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将会一直向现在这么好——”安迪欲抑先扬,话锋一转就是但是:“——但是,法兰西有维护南部非洲联邦政府荣誉的义务,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法兰西政府应该立场坚定。”

“天哪,难道我们连言论自由都要限制吗?”币原喜重郎装傻,还言论自由,在日本骂一句天皇试试?

“不要装傻,我们都知道言论自由的前提,随便你们怎么说,那些转载《华盛顿邮报》报道,加入到污蔑南部非洲联邦政府行列的报社,必须全部关门!”安迪霸气四溢,所谓自由那都是用来忽悠人的,还当真了怎么的。

“关门太严重了,还不至于到这种程度。”儒勒·约瑟兰试图反抗。

“不关是吧?很好,可以,南部非洲联邦政府接受——”安迪冷笑,别给脸不要脸。

说到传媒业,真不是南部非洲骄傲,在座的有一位说一位,在南部非洲传媒业面前都是垃圾。

全世界最大的报社《泰晤士报》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泰晤士新闻集团,旗下报社超过20家,遍布世界各地,《泰晤士报》也因此成为各国政要必看的报纸之一。

南部非洲要反击很简单,那些没什么影响力的小国家就不说了,英国、美国、日本、法国有一个说一个,谁还没点不能见人的黑历史呢,《泰晤士报》要是挨个扒一扒,那结果没什么好说的,大家集体社死。

也不对,国家利益至上,脸面不重要,你骂任你骂,老子是你爸,这里就不点名了,对号入座就行。

“安迪,冷静点,停业整顿三个月行不行?”奥克兰心直口快,大哥你要自杀我鼓掌,别拉着我一起行不行?

“三个月那够啊,最少半年。”萨尔跟奥克兰一唱一和,那些跟风的报社也是活该,记者和编辑没点政治敏感度,迟早都是这个下场。

所以别怪大多数时候新闻媒体立场不坚定,都是为了恰饭,不寒碜。

这就跟拿破仑复辟时,法国报纸对拿破仑的报道一样。

拿破仑复辟时,法国一家报社第一天的报道是:“来自科西嘉的怪物在儒安港登陆”。

第二天的报道是:“不可明说的吃人魔王向格腊斯逼近”

然后就成了:“卑鄙无耻的窃国大盗进入格尔勒诺布尔。”

再然后:“拿破仑·波拿巴占领里昂。”

再再然后:“拿破仑将军接近枫丹白露。”

最后:“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于今日抵达自己忠实的巴黎!”

不这样还能怎么办呢,这下知道法国人为什么怀念圣女贞德了吧,因为贞德这样的法国人太少,值得歌颂!

“不行!”安迪斩钉截铁,扒黑历史只是报复方式之一,绝不是全部。

南部非洲的报复,从来都不仅仅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对等报复,有其他国家的一,就是南部非洲的十五。

没少字,这里的数字不是时间。

萨尔撇了下嘴马上就接受,他已经尽到了责任和义务,尽可能争取保护澳大利亚媒体的利益。

可是南部非洲太强大,萨尔能力有限,不得不委曲求全。

看看人家这理由找的,滴水不漏。

即将被关门的澳大利亚某报社:你所谓的尽力,就是刚才的那一句话是吧——

萨尔:不然呢?难道我还能狠狠给安迪一巴掌吗?

安迪:你不是不能,是不敢。

能代表动作。

敢代表勇气。

“不行,我们大日本帝国的新闻媒体拥有言论自由,这是他们不容侵犯的权利。”币原喜重郎跟安迪杠上了,大概是美国给的勇气。

这时候想想,罗克不跟日本人做生意也不是好事。

如果南部非洲跟日本的贸易额,就跟美国跟日本一样高,这时候南部非洲就可以用断绝贸易威胁日本。

现在美国控制着日本的经济命脉,南部非洲对日本,还真缺乏有效的制裁方式。

“币原君,考虑清楚——”安迪冷笑,别以为工业原材料不依赖南部非洲,南部非洲就对日本无可奈何,别忘了樟宜海军基地还控制着马六甲海峡。

“是的,我已经考虑非常清楚了,安迪先生,我也提醒你,第一个公开报道南部非洲压榨非洲人的是《华盛顿邮报》,你们应该去找美国人。”币原喜重郎也不傻,知道祸水东引。

这话意思很明显,是在指责南部非洲欺软怕硬,也是在拉拢其他人,联合推卸责任。

你南部非洲强大我承认,可你有本事去制裁美国人啊,拿我们出气算什么本事!

用最强硬的语气,说最怂的话。

可惜币原喜重郎低估了英联邦的团结程度,并没有人附和币原喜重郎。

这件事上没跟风的国家问心无愧,没必要跟着日本得罪南部非洲。

跟风的国家本来就理亏在先,继续火上浇油是不明智的。

“呵呵,你以为南部非洲联邦政府会仅此而已?”安迪冷笑,南部非洲从不忍气吞声。

就在国联开会讨论的当天,《泰晤士报》发表了一篇文章,以整个头版的篇幅,对美国印第安人的生存状况进行报道。

报道的前半部分,重点是“五月花”号抵达美洲时,印第安人对美国人的帮助。

报道的后半部分,重点是美国对印第安人持续三个世纪的大屠杀。

世界大战期间奥斯曼人屠杀亚美尼亚人,受害者大约150万左右。

美国对印第安人持续三个世纪的屠杀,受害者保守估计在一亿人以上。

据美国一些诚实、严谨的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依据史料重新做出的推算,当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时,在现在美国境内居住的印地安人总人口在三千万至一亿之间。

那是400年前的1492年。

整整四百年,印第安人的数字不可能不增加吧。

一代又一代印第安人,以20年一代人计算,总量会有多少?

即便按照最小的概率计算,受害的印第安人也远远超过三千万。

一亿人!

要知道美国现在的总人口才一亿人。

到十九世纪末,美国境内的印第安人不足20万。

这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种族屠杀。

报道公开发表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自信点,把可能去掉。

前文说过,《泰晤士报》是全世界国家领导人必看的报纸之一,销售量比《华盛顿邮报》不知道高多少,国联行政院开会的时候,美国驻南部非洲大使雅各布·舒尔曼紧急联系杨·史沫资,抗议《泰晤士报》对美国的污蔑,要求《泰晤士报》尽可能将当天的报纸收回销毁,并且尽量消除因此造成的影响。

“污蔑?呵呵,印第安人是美洲的主人,他们正在遭到美国政府有组织的屠杀,难道这不是事实吗?”杨·史沫资的回答,和币原喜重郎在国联的发言简直一模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