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1566 黑色星期一

重生南非当警察 1566 黑色星期一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刚刚过去的1926年,经济空前繁荣,人们生活富足,工业生产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居民收入屡创新高,汽车走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好帮手,一切都欣欣向荣。

《道威斯计划》签订后,美国开始对德国进行大规模投资,1920到1926年,美国每年的对外投资总额超过11亿美元。

新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1926年工厂里工人的效率比1920年提高了百分之五十,多生产出来的这些工业品,大部分都被用于出口,南部非洲在努力发掘内部市场的时候,美国经济早已经以外向为主。

和工业相比,美国农业的进步同样很大,机械化的推广和新技术的普及,美国农产品的产量屡创新高,农民的收入却没有相应提升,甚至和世界大战爆发前相比是在下降。

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农民的收入相当于工人的百分之四十,到1926年,这个比例已经下降到百分之三十,农产品的丰收造成农产品价格不断下降,生产成本却在不断上升,1926年,美国农业人口占据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

高盛银行门前,几名在附近工作的职员正在等待银行开门,看着身后的队伍越来越长,来自马萨诸塞州的汤姆非常担心。

“别担心汤姆,高盛银行背后是尼亚萨兰公司,其他银行可能会因为财力不足无力支付,高盛银行绝对不会——”和汤姆在同一家食品公司工作的本森强自镇定,和刚毕业不久的汤姆不同,本森已经四十岁,按照十年一次经济危机这个规律,本森在成年后已经经历过两次经济危机,堪称经验丰富。

“本森,你不知道,我昨天在股市已经损失了大部分积蓄,现在银行的存款是我最后的生路,我一定要拿回属于我的钱。”汤姆失魂落魄,昨天的股市,对于所有股民来说都是黑暗的一天,汤姆从未有过这种经历。

得益于美国经济这几年的快速发展,汤姆的收入节节攀升,这也给了汤姆一种错觉,在汤姆看来,美国经济会一直这样繁荣下去,就像美国财长安德鲁·梅隆说的那样。

标准石油主动降价的时候,美国股市发生了一些波动。

当时美国财长安德鲁·梅隆在报纸上公开声明:现在,没有担心的理由,这一繁荣的**将会继续下去。

作为梅隆家族的族长,又是美国的财政部长,很多人对安德鲁·梅隆的话深信不疑。

话说美国人的这个英雄主义啊,也确实是坑人,不知道多少人因为对名人的崇拜掉坑里。

和其他收入颇丰的白领一样,汤姆挣到的钱,绝大部分都投入到股市中,这种行为有个很时髦的名词叫做“理财”。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这句话怎么说呢,部分是对的,把钱埋在床底下确实是不合适,不过投资貌似更危险。

汤姆就是这样,他看不懂企业的财务报表,不知道企业的盈利模式,也不知道企业的风险有多大,反正买就对了。

这样买的话,碰到牛市确实是能赚钱,可是万一有点波动,多半血本无归。

“所以我说,股票都是骗人的东西,要买就买房,买房才是王道——”本森看样子是吃过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买房也不是王道,房产税、印花税、遗产税——总之税务总局会想尽办法从你兜里把你的钱拿走,你还不能反抗——”旁边一位衣着体面的中年人插话,中产?根本就没有特么的中产,全都是骗人的伪概念。

中产阶级这个群体,本身就是资产阶级为了安抚无产阶级杜撰出来的虚假名词,作用是在两个对立阶层中间设置一个隔离带,模糊两个阶层之间的矛盾,原本中产阶级就是个陷阱,概念大概就跟中等收入国家差不多,很多人却自以为阶层提升而沾沾自喜,也就挺魔幻的。

“那我们该怎么办?”汤姆简直绝望,深深地感觉到社会的恶意。

“购买会升值的艺术品,这才是保住钱的唯一方式。”中年人也有自己的投资渠道,不过这个貌似更不靠谱。

说个笑话,艺术品的价值——

欧美国家一个很神奇的现实,就拿画家来说,大部分画家生前穷困潦倒,画作一文不值,可是等画家一死,作品马上就成为传世之作,价格被炒上天。

这就跟某位画家的一张白纸卖了9000万一样,这特么还是艺术吗?

这压根就是洗钱。

这时候一队高盛银行的保安急匆匆跑来,他们个个全副武装,手里拿着防爆盾牌,腰间佩戴手枪。

这些手枪可不是摆设,如果有人敢冲击银行,保安有权直接开枪。

这时候已经到了上午九点,银行大门却还没有打开,储户们焦躁不安,汤姆突然大喊一声。

“开门,我们要拿回自己的钱!”

顿时喧闹四起,储户们纷纷声援。

“快点,我们要取款!”

“不要拖延时间,时间就是金钱!”

“你们是不是拿着我们的钱去投资股市了?”

银行门口等待取款的储户已经有数百人,已经有人开始推搡保安,冲突一触即发。

这时候银行大门缓缓打开,经理拿着一个扩音器走出大门:“冷静点先生们,我们马上就会开门营业,每个人都能拿到自己的钱,请你们遵守秩序——”

焦躁的情绪并没有得到缓解,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有大量银行破产,高盛虽然背后是南部非洲财团,但是谁都不能确定,高盛有没有应对挤兑的能力。

“请遵守秩序,不要拥挤,避免发生意外事件,要相信我们高盛有足够的能力——”银行经理苦口婆心。

这时候几辆运钞车缓缓开过来,先下来的是三角洲安保公司雇佣兵,然后是抬着钱箱子的银行职员。

“看到了吗,我们高盛有足够的能力,请大家遵守秩序——”经理口沫四溅。

看到整箱子的钱,人们总算逐渐安静下来,随着银行开始正常营业,焦躁的情绪也终于得到有效缓解。

高盛有这个能力,其他银行不一定。

无数人涌向高盛的时候,其他银行也开始出现大规模的挤兑潮。

有资本开银行的,都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一天两天还能撑得住,只要柜员的速度慢一点,每天其实也接待不了几个客户。

但是时间长了不好说,储户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储户把钱存进银行,银行为了盈利,确实是会拿着储户的钱对外投资的。

还是那句话,牛市的时候,闭眼无脑买都都能赚钱,一旦爆发股灾,股票就会被套牢,这时候想甩卖都找不到接受的买家,如果银行这时候遭到大规模挤兑,那么极短的时间内就会爆发倒闭潮。

1927年的当下,美国一共有25568家银行,这其中只有少数银行有面对大规模挤兑的能力,大部分银行能不能撑住,就只有天知道。

汤姆和本森正在排队的时候,一个个坏消息不断传来。

七号上午股市开盘,情况并没有得到任何扭转,在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注视下,仅仅一个上午,股指从363点的最高点,整整狂跌了40点。

跌倒353点的时候,就有无数股民涌入证券交易所,希望出售手中的股票。

这时候股票行情的下跌速度之快,连工作人员都来不及更新,成千上万美国人的积蓄,在短短一上午灰飞烟灭,有人目瞪口呆,有人痛哭流涕,更有人爬到纽约证券交易所楼顶一跃而下。

仅仅一个上午,就有13人跳楼自杀。

这肯定不是全部,接下来几天,还会有很多人跳楼自杀,过去几年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财富膨胀,在这短短一上午全部化为泡影。

巨大的落差很容易造成心里崩溃,站得越高摔得越狠,半生积蓄一扫而空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那些动用杠杆入市炒股的,他们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除了高盛银行之外,其他银行纷纷爆发挤兑潮,两条街区之外已经有一家银行宣布无力支付,关门歇业,愤怒的储户冲进银行,将值班经理活活打死,抢走了所有能搬动的东西,最后将银行一把火点燃。

纽约证券交易所对面的大楼,短短半个小时之内就有四个人跳楼,他们的股票无人接手,成为一堆废纸,其中一位是颇有名气的银行家,他把储户的钱全部投入股市,瞬间血本无归。

轮到汤姆的时候,柜台后的银行职员笑容甜美。

“先生,请问你要办理什么业务?”

汤姆没有回答,就在柜台后面大概两米多远,几名银行职员正在往保险柜里装钱,一捆又一捆绿油油的美元,刺激的汤姆眼睛都红了,他突然对高盛银行的实力有了更充分的了解。

“先生,请问你要办理什么业务?”银行职员的笑容没有丝毫变化。

“抱歉,我要取款——”汤姆递上自己的储蓄单。

“请问是要全部取出吗?”银行职员动作麻利,没有丝毫要拖延时间的意思。

“是的——不,取一半。”汤姆突然改变了主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