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1603 来自洪堡大学的售货员

重生南非当警察 1603 来自洪堡大学的售货员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千百万人只因像畜生那样生活,才免于死亡。”

这话其实不是古斯塔夫·克虏伯说的,而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威廉·曼彻斯特在他的著作《光荣与梦想》中说的。

而且说的也不是德国人,而是美国人。

大萧条期间,就连成千上万的美国人都要像出生那样活着,才能免于死亡,德国的情况只会比美国更严重。

陪同阿德和阿布来找罗克的还有好望角大学教授兰迪·巴特雷特,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南德友好协会会长。

南德友好协会主要是由生活在南部非洲的徳裔组成,成员大概150人左右,全部都是在南部非洲各行各业有所成就的行业翘楚。

南德友好协会致力于南部非洲和德国的友好关系,世界大战结束后,很多德国人就是通过南德友好协会移民南部非洲。

南德友好协会不参与政治,迄今为止为德国做出的最大贡献是,在世界大战后陆陆续续筹集了大约十万兰特捐款,用于购买食品及各种生活物资捐赠给德国教会,分发给德国的穷人。

当然在为德国捐赠的同时,南德友好协会并没有忽视南部非洲,同期南德友好协会向南部非洲教会,以及慈善基金会捐款总计超过50万兰特,比例大大超过给德国的捐款。

“这一次我们筹集到了30万兰特,其中15万兰特来自夫人名下的基金会,我们准备把这笔钱用于采购食品和衣服,全部在南部非洲本土采购——”兰迪·巴特雷特小心翼翼,他并不确定罗克对德国的态度。

虽然世界大战期间,生活在南部非洲的徳裔,并没有遭到联邦政府的区别对待。

可是在世界大战期间,有大约十万南部非洲军人在对德作战中牺牲,这个仇南部非洲人一直都没忘。

世界大战结束后,南部非洲和德国的关系一度缓和,不过那都是缓和的外人看的,身为南部非洲人,兰迪和阿德、阿布都很清楚,如果不是为了德国的技术人才和工业能力,南部非洲根本不会再对德援助这件事上如此热衷。

这其实也是活该,谁让德国输掉了世界大战呢,成王败寇,既然参与这个游戏,那么就要接受这个结果。

“兰迪,你们还是要多向夫人的基金会学习,经济危机爆发后,夫人的基金会已经在美国筹集到了1500多万美元的善款,全部用来购买物资救济美国的穷人——”罗克不喜欢兰迪这样,拿南部非洲人的钱去救济德国人。

虽然这些钱也不是罗克的,怎么花罗克都管不着。

但是南德友好协会在运作上,和菲丽丝基金会相比明显略逊一筹,要知道菲丽丝基金会可不仅仅是做慈善,还经营一些商业项目用于盈利,其中就包括艺术品拍卖。

艺术品拍卖是菲丽丝慈善基金会筹集善款的主要方式,天使投资公司在纽约举行的一场拍卖会,就筹集到650万美元善款,只能说美国的有钱人是真有钱。

菲丽丝基金会负责运营的部长布兰登·丹尼尔是个聪明人,这家伙很擅长利用人性弱点,世界大战期间南部非洲从欧洲收集了很多艺术品,很多欧洲艺术品其实在南部非洲并不受欢迎,至少不如东方艺术品受欢迎。

于是菲丽丝基金会就把在南部非洲不受欢迎的欧洲艺术品弄到美国去拍卖,然后从美国市场上收集东方艺术品弄到南部非洲拍卖,上个月菲丽丝基金会在洛城的拍卖会中,罗克就花了一万兰特买了一个唐代的三彩骆驼俑。

这还不是最珍贵的,最珍贵的菲丽丝是直接送进自家的博物馆,根本就不会拿出来拍卖。

在持家这方面,菲丽丝还是生财有道的,罗克在南部非洲现在有四个私人博物馆,洛城两个,比勒陀利亚和紫薇城各一个,收藏各类艺术品近25万件,用菲丽丝的话说,即便洛克家族的后人退出商界政界,失去所有公司股份,被迫交出尼亚萨兰——

只靠博物馆卖门票也能衣食无忧。

当然了,以罗克和小斯,以及马蒂尔达家族的权势,罗克的后人估计很难沦落到被迫交出尼亚萨兰的那一步。

“勋爵,德国不是美国——”兰迪气闷,德国要是有美国的优势,也不至于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美国的优势主要就在于远离旧大陆,而且在美国还缺少天敌,不像德国这样群狼环伺。

“好吧,联邦政府会考虑加大对德国的援助力度。”罗克就算不给兰迪面子,也要给阿德和阿布面子。

“谢谢——”兰迪非常感激,虽然他已经离开德国很久了,不过对德国依然有感情。

或者说是同情。

兰迪和阿德、阿布找罗克的时候,古斯塔夫·克虏伯正在逛商场。

让古斯塔夫·克虏伯没想到的是,看上去南部非洲的商业,似乎并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商店的货架上琳琅满目,很多商品就连自诩见多识广的古斯塔夫·克虏伯都闻所未闻。

顾客们购买踊跃,来自世界各地,使用不同语言的顾客兜里就像有花不完的钞票一样,古斯塔夫·克虏伯亲眼看到一位来自美国的贵妇人,在伊特诺的专卖店里转了一圈,然后指着一款挎包说:这个、这个、这个——除了这三个,其他的全部包起来。

经济危机当下,很多事都有点魔幻。

在美国,是商店里有商品,可是美国人没钱买。

在德国,商店里没商品,德国人也没钱。

在南部非洲,古斯塔夫·克虏伯心情沉重。

这一次来到南部非洲,古斯塔夫·克虏伯也是有任务的,他的小女儿希望能得到一个辛巴造型的毛绒玩具,在卖到了玩具之后,古斯塔夫·克虏伯想了想,又买了一个玩具娃娃,可以换衣服的那种。

“您的眼光真是太棒了,您的女儿一定会很高兴,他有一个如此体贴的父亲——”导购的德语很流利,看向古斯塔夫·克虏伯的目光并没有多少异常,估计是吧古斯塔夫·克虏伯当成了普通游客。

这也正常,1928年的当下,电视都还没有普及呢,德国国内也没有几个人认识古斯塔夫·克虏伯。

不过电视已经出现了,在伊特诺的专卖店里,就有一台正在循环播放时装秀的电视机。

模特穿着伊特诺当季推出的时装,伴随着悠扬的音乐款款而来,在屏幕里摆出酷酷的造型,很多女孩挤在电视机前,点名购买模特刚刚展示过的流行款式。

“你是德国人吗?”古斯塔夫·克虏伯随口问。

“是的——”导购并不想过多谈及自己。

“那你为什么会在这里?”古斯塔夫·克虏伯不放过尴尬的可怜女孩。

“我和家人去年一起来到南部非洲,正在申请加入南部非洲国籍。”女孩努力微笑,工作认真负责,伊特诺的待遇很不错,女孩懂得珍惜机会。

这时候有一个顾客使用法语向女孩问了个问题。

女孩先向古斯塔夫·克虏伯歉意一笑,然后用法语回答顾客的问题。

古斯塔夫惊讶,这个女孩看上去似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样子,这样有礼貌的年轻人,现在德国国内可不常见。

“抱歉先生,我们伊特诺其实有规定,单位时间内只能为一位顾客提供服务,希望您不要介意。”女孩确实有礼貌,伊特诺的服务也确实是好。

参考古斯塔夫在美国的购物经验,不得不说体验真的很糟糕,服务员爱答不理很正常,有时候因为古斯塔夫使用德语,还会对古斯塔夫恶语相向。

这也不能怪美国人没礼貌。

巴黎的餐馆都能明晃晃打出牌子,不为粗鲁的美国人提供服务——

那美国的商店也可以不喜欢德国人——

别以为美国的售货员素质有多高,没准售货员根本就不知道古斯塔夫使用的是德语还是法语。

“你们在南部非洲还好吗?”古斯塔夫希望能增加对生活在南部非洲的德国人的了解。

“如您所见,还不错,至少我这个柏林大学的毕业生,在南部非洲能找到一份工作,可以支付生活所需——”女孩的话让古斯塔夫惊讶。

柏林大学就是柏林洪堡大学,这所学校创办于1810年,其创始人是当时的普鲁士教育大臣威廉·冯·洪堡。

柏林大学是世界上第一所将科学研究和教学相融合的新式大学,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

“柏林大学的毕业生,在南部非洲只能当售货员吗?”古斯塔夫莫名心痛,不仅仅是因为精英的流失,也为德国暗淡的未来。

“这只是临时工作啊,我还没有加入南部非洲国籍,能找到工作已经很幸运了,而且伊特诺的工作机会也不错,不是谁都有机会穿上伊特诺的制服。”女孩巧笑嫣兮,现在对目前的状态很满意。

话说伊特诺的制服确实是漂亮,毕竟是一家以高档时装著称的奢侈品牌,就连售货员的制服,都有点高级时装的感觉。

古斯塔夫就精神恍惚,内心真的是五味陈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