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1621 挡箭牌

重生南非当警察 1621 挡箭牌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很多事就是说不清,在南部非洲理所当然的事,放在东非就是大逆不道,明明有轻轻松松就能敛财的方式,为什么还要辛辛苦苦先让农场主都富起来?

这方面英国还好点,最离谱的是美国,明明一个世纪前面对经济危机都知道以工代赈,一个世纪以后却只知道彪呼呼的发钱,好像这样就能一劳永逸解决所有问题一样。

仔细想想也是,在美国那帮华尔街资本家眼里,套用英国社会学教授齐格蒙特·鲍曼的说法,工业时代,穷人一方面意味着贫穷,另一方也代表着劳动力资源,穷的还有点价值。

可进入到生产过剩的消费社会以后,没有消费能力,连一个健全的人类都不是。

所以直接发钱的意思就是麻烦你先当个人吧。

对于某地产商人来说,那就更简单了,既然随便印印钞票就有无穷无尽的商品,那何必还要苦哈哈的去生产。

一个世纪前美国还可以“以工代赈”,因为当时美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处于一个比较原始的程度,21世纪美国已经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根本就没有建设基础设施的必要。

至于可持续发展——

抱歉,地产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当多久的总统,说不定干四年就要把执政权交给虎视眈眈的在野党,所以辛辛苦苦搞基建难道是要给竞争对手作嫁衣裳吗?

所以不是他不懂,就算他不懂,他身边的那些精英也懂。

但是奇怪就奇怪在这儿,一个所有人都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年代,就算竞争对手上台之后也是简单粗暴的发钱,至于美国的未来,那是未来美国人的事。

马林绝对是活在当下,他带来的四辆卡车,两辆卡车上装的是食物,一辆卡车上装的是衣物,最后一辆卡车上装的是帐篷等其他生活物资。

还有一辆越野车上,坐着几名从野战医院调来的医生和护士,这还是出于防疫考虑才派来的,难民营里的卫生条件很差,搞不好就会爆发大规模传染性疾病,不得不防。

“格兰特,叫几个人把卡车上的东西卸下来,我们多少得做点什么。”马林悲天悯人,同是英联邦成员国,多少要讲几分香火情。

格兰特也不需要自己动手,铁丝网对面人多得是,格兰特也不怕乍一开门,会引发难民骚动什么的,就这么大咧咧到对面点了几十个小黑过来让他们自己卸。

这些物资都是给这些难民准备的,所以想让格兰特伺候他们,做梦!

这时候就看出黑哥们们有多么能苦中作乐了,明明是干活,一分钱的报酬都没有,最多能多分一盒午餐肉,小黑们却兴高采烈,走路的时候身体都伴随着某种特殊的节奏一弹一跳的,铁丝网对面还有几个娘们开始鼓掌打拍子唱歌,都不知道他们在开心什么。

“有这份心情,自己开荒种点什么不能养家糊口呢?”格兰特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

这时候要是能有架直升飞机飞到天上,就能看到仅仅是一铁丝网之隔,经济发展程度就是天壤之别。

维多利亚湖周边,历来都是膏腴之地,随便种点什么就能硕果累累的那种膏腴。

当然你不能种下去什么都不管,该有的管理还是得有,要不然多半也是颗粒无收,上帝会保佑他的子民,但不保佑懒汉。

东非这边的植物也确实是很茂盛,从空中俯瞰的话,遍地都是郁郁葱葱的草原或者是灌木丛,从维多利亚湖畔一直延伸到天边,这里的草原不是浅草才能没马蹄那种,而是风吹草低见牛羊那种,一人多高,茂密旺盛,连草都能长得这么好,种庄稼更没问题。

南部非洲这边,从维多利亚湖到边境绵延几十公里全部都是农场。

秉承南部非洲传统,农场和农场之间以树林为分界线,阡陌纵横里星星点点的木屋,为了防腐都粉刷了鲜艳的颜色,红的白的黄的一看就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不俗的经济水平。

维多利亚湖周边每年也有雨季旱季,所以这些防腐漆每年都要刷一遍,这是笔不菲的费用,没钱的话真刷不起。

所有木屋旁边都停着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皮卡必不可少,大型农业机械也挺多,更多的是那些甩着尾巴悠闲啃草的奶牛和绵羊,偶尔有调皮的牧羊犬冲过来,羊群就像花朵一样四散开来,奶牛总是很生气,可惜生气也追不上。

铁丝网对面也是一样的郁郁葱葱。

可惜这边就不是农场,而是完全没有人类开发痕迹的原始状态,偶尔出现的部落,全部都是那种用茅草搭建的尖顶草房,部落周边篱笆旁蹲着的就是无所事事的小黑们,他们懒到什么程度,方便都不愿意多走几步。

“其他人都不种,就你一家种,还没成熟就被人摘完了。”马林是哀其不幸,不过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对了,非洲人的主要生产方式就是采集,部落周围的食物采集完了就去远一点的地方,他们也没有私有财产这种意识,看到的就是自己的,这种情况下要推行南部非洲的农场制度确实是有点难。

“要我说就不该搭理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格兰特就是恨其不争,每天都有很多东非人,隔着铁丝网把手伸过来向国民警卫队官兵们乞讨,也确实是有人把吃不完的巧克力什么的递过去,不过这非但没有得到他们的感激,反而更加助长了这种行为。

也不是不感激,不过不感激给东西的人,而是感激他们的神。

大概他们觉得,是因为神的旨意,所以他们才能获得食物——

哦哦哦哦哦,突然想起来,很多西方家庭也这样,吃饭之前要祷告,内容大多也是感谢上帝赐予他们食物,这样看的话,西方人也不比非洲人文明多少。

马林还没有说话,卡车那边突然传来吵嚷声。

一个小黑刚从卡车上卸下来一箱午餐肉,大概是饿的时间有点长,小黑直接打开箱子拿出一罐就掰。

旁边监督的国民警卫队士兵马上制止。

小黑手里不停,一边打开包装一边还嚷嚷,大概意思就是反正这些午餐肉都是要给他们的,早给晚给都是给,他既然干了活,就有权利先吃。

这貌似也逻辑自洽,原始社会采集食物的时候,确实是大家一起分,干了活的就可以多分点。

可是这尼玛已经是20世纪了呀,1890年英德瓜分东非,东非分给了英国,在那之前,英国就已经在东非推行了几十年的殖民统治。

英国人别的不说,殖民统治还是很有经验的。

所以连英国人都没能把东非人从原始社会带到现代社会,南部非洲多半也不行。

“给我放下,否则我就对你不客气——”佩戴上士军衔的国民警卫队士兵很生气,虽然这些食物都是给难民准备的,虽然这些午餐肉眼看都已经超过保质期才从战略储备仓库里拉出来,虽然小黑们确实是干了活,但是食物怎么分配,肯定是国民警卫队说了算。

所以就在小黑政要大快朵颐的时候,上士的枪托就恶狠狠的挥过去,重重砸在小黑脖子上。

小黑一声不吭,直接倒地晕过去。

这下捅了马蜂窝,东非人面对东非殖民政府官员不敢反抗,对这些平日里和颜悦色的国民警卫队士兵倒是勇敢的很。

所以几十个小黑马上就围过来,把动手的上士紧紧围住。

动手是不敢动手的。

但是这时候要是有人喊一嗓子,情况说不定就会混乱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呯!

格兰特鸣枪示警,大步流星冲过去,一脚把面前的小黑踹到,反手一枪托砸在另一个小黑的脑门上。

顿时血流如注。

几十个小黑瞬间就想四散而逃,一盘散沙就是形容这种情况的。

“都特么给我站在原地,谁都不准动!”格兰特大吼,想趁机逃入南部非洲?

想多了,这些东非人要是敢就这么逃入南部非洲,那么分分钟会被周围的农场主围捕,这种私自进入南部非洲的家伙,抓住之后可以直接送到矿场,报酬还是很丰厚的。

这时候铁丝网对面的东非人已经注意到这边的情况。

眼看自己人被打,又被几十名国民警卫队士兵团团围住,这边的东非人就很生气,他们冲到铁丝网前,用听不懂的方言怒吼着,愤怒的开始冲撞铁丝网。

铁丝网哗啦哗啦就跟暴风雨来袭时海面上的孤舟一样。

呯!

马林也鸣枪示警。

最前面的东非人马上就冷静下来。

可是后面的东非人不冷静,很多人大概以为前面隔着一排人,5.56毫米轻机枪子弹就不会对他们造成伤害,所以躲在人群后就安全极了,不仅大声鼓噪,而且还拼命往前冲。

推着自己的同胞往前冲。

人性中最大的恶,这个时候被体现的淋漓尽致,距离铁丝网最近的都是女人和孩子,她们最先站出来试图帮助自己的同伴,又被自己的同伴当做挡箭牌冲在最前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