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1687 西红柿

重生南非当警察 1687 西红柿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和大西洋相比,未来大规模海战多半发生在印度洋以及太平洋这一侧。

印度洋是南部非洲的核心利益所在嘛,罗克的目的就是锁死马六甲海峡,联合舰队疯起来,菲律宾肯定保不住,东印度多半也危险,马六甲海峡是罗克最后的底线。

当然如果可能的话,罗克还是希望把战线维持在东印度之外,所以南部非洲正在加大和东印度的合作,在婆罗洲大肆修建军港和军用机场,以及堡垒要塞,准备把婆罗洲变成拖住日军进攻的桥头堡。

另一个时空的日军,虽然没有德军那样彪炳的战绩,实际上也不错。

袭击珍珠港十小时之后,日本发动菲律宾战役,用了足足半年才击败驻菲美军。

之后在进攻荷属东印度的时候,日军进展神速,只用了区区一个月就逼迫东印度盟军投降。

这个时空的日本肯定没那么好命了,有南部非洲的支持,东印度现在的军事实力还可以,其潜艇部队可以对联合舰队构成一定威胁,陆军和空军在南部非洲的帮助下更是实力不俗。

别的不说,南部非洲在换装之后淘汰的很多轻型坦克和装甲车都卖给了东印度,现在东印度拥有近四百辆坦克和装甲车,足够组建一支战斗力强大的机械化部队。

这里要说明的是,南部非洲的轻型坦克,跟日军的轻型坦克是两码事。

日本缺少钢铁嘛,有数的那点钢铁,都被联合舰队占用,根本无暇顾及陆军。

所以日本所谓的坦克,实际战斗力连南部非洲的装甲车都不如,装甲较薄的地方只有六毫米,连钢板都算不上,只能算是铁皮。

南部非洲装备的第一代“短吻鳄”装甲车全重还有十几吨呢,配备的武器是17.78毫米机枪,或者是40毫米榴弹发射器,现在的第三代装甲车已经更换成20毫米机炮,火力比第一代更凶猛,对欧洲的轻型坦克都可以构成威胁。

日本的坦克——

说句不好听的,日本的那种“坦克”,都不能用“坦克”这个词来形容,最多就是步兵战车,3米长,3.45吨的战斗全重,以及7.7毫米口径的重机枪,连接方式还是铆接,怎么看都更像是玩具。

而且更关键的是,日本缺少石油,所以就算这样的“豆丁”战车,日本都不敢放开了造。

顺便说一句,就这种放在南部非洲估计看都不看一眼的战车,日本是在1934年研制的。

如果南部非洲坦克和日本战车在战场上相遇,那场面估计比较好看,南部非洲现在装备的“豹”式中型坦克,估计都不需要开炮,直接轧过去,就能把豆丁轧扁。

至于豆丁的7.7毫米机枪,“豹”式坦克不懂随便打,能破防算你天照大神显灵。

所以日本在这个时空,别说一个月推平东印度,一个月能在婆罗洲登陆就算胜利。

“要加强樟宜海军基地的建设,机场还需要进一步扩建,使之达到最起码能容纳十个联队的程度——再往樟宜海军基地补充一个旅海军陆战队,以及一个师的联盟部队,罗德西亚北部师也要随时调往东印度的准备——”罗克不准备跟日本拼海军,战列舰就算再强大也上不了岸,空军和陆军才是王道。

“罗德西亚北部师调走,我们本土怎么办?”小斯还是很关心罗德西亚北部师的,毕竟这是小斯掏钱成立的部队。

罗克就笑,不回答。

安东和亨利嘴角上挑,不过没有和罗克一样笑出声。

其他部长们事不关己,大多数都表情轻松。

小斯这时候才反应过来。

本土——

开玩笑的吧,不管是德国还是日本,谁有能力向南部非洲本土发动攻击?

东印度舰队封锁马六甲的前提下,联合舰队想进入印度洋都很难。

至于德国潜艇,罗克把大西洋舰队的主力调走一半,那么接下来肯定要给大西洋舰队一些补偿,这些补偿肯定就是源源不断的轻型巡洋舰和驱逐舰了,小是小了点,不过对付潜艇足够了。

而且德国的潜艇,就算神出鬼没也是有作战半径的,缺少补给基地的情况下,根本跑不到南部非洲。

所以一旦二战爆发,把实力强大的罗德西亚北部师留在南部非洲本土就是浪费,还不如调到东印度去教训日本人。

如果到时候日本人还敢打东印度的话。

应该敢——

不对,是必须打,因为在已知范围内,只有东印度才有日本人迫切需要的石油。

别看东印度的石油南部非洲看不上,日本人可是做梦都想要。

“各级情报部门要加强对日本的监控,主要是联合舰队的动向,一旦战争爆发,日本很可能会选择樟宜海军基地作为第一目标。”罗克也担心玩大了,万一日本人不去偷袭珍珠港,跑来偷袭樟宜海军基地,那罗克就很郁闷了。

不过现在更让罗克担心的是,南部非洲疯狂向东印度和樟宜海军基地增兵,不知道日本还有没有勇气主动向南部非洲或者美国发起战争。

这也好办,万一日本人怂了,罗克还有后手。

“给他们一个胆,他们也不敢袭击樟宜海军基地。”安东对日本人的认识还不够充分。

罗克不搭理安东,看一眼无所事事的西德尼·米尔纳,战略上蔑视敌人是好事,战术上一定要重视。

西德尼·米尔纳微微点头。

现在西德尼·米尔纳还负责着布拉德办公室呢。

会议结束,南部非洲这部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运转。

基础军工部门终于摆脱了这些年订单不足的半死不活状态,不说满负荷生产,总算恢复正常,一些已经封闭了很久的工厂也开始进入预备状态,随时可以恢复生产。

工业部门马力全开,进入1931年,经济恢复的速度越来越快,南部非洲虽然脱离了英联邦,并没有彻底失去英联邦市场,更何况还有南部非洲联盟这个大市场,需求还是很旺盛的。

农场主们最幸福,有价格保护制度,农场主们旱涝保收,只要自己不作死,生计肯定不成问题,这是南部非洲保持稳定的基础。

最郁闷的还是陆军,装甲第一师部署到伊丽莎白港,罗德西亚北部师部署到东印度,南部非洲本土连一支像样的部队都没有,原本准备重建的骑兵第一师也没了音讯。

实在是花钱的地方太多了,艾达就算再努力挤挤,也挤不出重建骑兵第一师的钱。

跟法国的那几十万陆军不一样,骑兵第一师是以直升飞机为主,成本实在是太昂贵。

而且现在的直升飞机吧,严格说起来还达不到罗克的要求,所以大规模生产并不划算,还是要等技术再成熟一些。

出于同样的原因,“豹”式中型坦克的生产速度,也一直维持在一个月十几辆的速度。

不是不能加快,而是没有意义,日本刚退出国联,德国刚开始缓口气,野心要膨胀起来最起码还要等个三五年,到时候肯定还会有更先进的技术,现在不急。

反正工厂也饿不死,维持现状就行。

西非罗安达,南部非洲联盟部队副司令安琪正在视察驻扎在罗安达的105师。

105师是南部非洲联盟成立后重建的部队,这支部队拥有悠久的历史,世界大战期间战功彪炳,世界大战之后就地解散,很多士兵选择留在法国加入法国国籍,并没有返回非洲。

南部非洲联盟成立后,以“1”开头的三位数部队得以重建,结构跟之前一样,南部非洲人担任军官,士兵基本上是由非裔组成。

和之前不同的是,这一次非裔士兵的地位有所提高,部分连队的军士长也开始由非裔担任。

“我们部队里的非裔军士长,大部分都有过参加上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很多人世界大战结束后一直在保护伞公司工作,服役时间都在十年以上,经验还是很丰富的。”105师师长米德尔顿今年刚满四十岁,同样参加过世界大战,年富力强,经验丰富。

“这些老兵还是很有价值的,如果愿意继续在部队服役的话,可以分批召回。”安琪对非洲裔士兵没成见,相反还很喜欢。

都说德国人是全世界最适合的军人,其实非洲裔也不差。

只要给予非洲裔充足的营养,非洲人的身体条件没问题。

同时因为欧洲对非洲数百年的殖民,非洲人对白人的服从已经渗入到骨子里,德国人作战如果可以用勇猛来形容,那非洲裔组成的部队就可以用悍不畏死来形容。

当然这也分地域。

同样都是殖民地仆从军,南部非洲的仆从军悍不畏死,法国的仆从军就各种拖后腿。

这也可以理解,南部非洲仆从军不说待遇有多好,最起码吃的还不错,装备并不算落后,薪水也能按时发放,部队士气自然就比较高。

法国那种殖民地部队就是炮灰,薪水经常克扣不说,武器装备还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的,而且吃的有一顿没一顿,士兵想吃西红柿都不给,能有多强的战斗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